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关某与胡虏势不两立!
         一幅巨大的舆图摆放在魏延与关羽的面前,徐晃也凑了上来。
         舆图上画着一条标记好的小道。
         这小道经过卢龙寨,是西汉时期的前线要道,曾经,匈奴人经常通过这条小路对边关进行骚扰。
         后来匈奴人被打的一路北逃,这条小路也就没人用了。
         从光武中兴到灵帝朝,基本上没人走,算是半荒废的状态。
         当然…
         柳羽知道这个,是因为在历史上,
         曹操击败袁绍,荡平北境四州后,曾在此间寻到了一个名唤“田畴”的向导。
         他不仅是本地名士,更是本地通,他指给曹操的便是这条从徐无山翻过去,到达北平郡治平岗县,再直捣柳城的道路!
         以此,才有了张辽狼牙山突袭乌桓,一举斩杀乌桓王蹋顿,攻破柳城…闻名天下!
         当然…
         这条路…很长。
         但,按照柳羽的猜想…无论是东胡还是匈奴有个旧习,往往他们劫掠时,会把家人带在身后,乌桓是东胡的后裔,多半也会保存着这个旧习!
         或许,根本不用到王庭柳城,就能发现他们的族人。
         而解决涿郡之围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屠戮他们的族人。
         这条人迹罕至的小道,可以完美的避开所有胡人的眼线。
         “这便是围魏救赵?”关羽惊叹道…
         魏延点了点头。“否则…我们只有四千骑,对方有数万骑,平原作战…我们怎么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关羽沉默…
         比起偷袭,他更喜欢以王师正面击溃敌军,可…事实上,如今的兵马根本不足以做到。
         他转过头望向徐晃。
         “公明觉得呢…”
         “对胡人,无需讲究《春秋大义》!”徐晃眼眸凝起。“何况,他们劫掠我大汉边陲的时候,可考虑过什么‘义’字!”
         似乎,徐晃也很通透!
         当然,柳羽之所以要把任务交给魏延的原因…
         说到底,关羽与徐晃都是重“道义”之人,恰恰与胡虏作战,不能讲究道义!
         当以“不义”战“不义”,否则…吃亏的势必是大汉的一方。
         “我知道了!”关羽颔首,“那,我们即刻就往卢龙寨方向…”
         关羽从小并未出生在边陲…
         只是听闻,却从未见到过胡虏的残忍。
         甚至…
         如今的他,还报有祸不及妻儿的愿景。
         只是…
         大局面前…该偷袭胡虏的后方…就必须要偷袭这边!
         魏延笑了,“这才对嘛!勇战不如奇谋,柳祭酒此举…可谓是出其不意!”
         一言毕…
         四千骑兵已经休整完毕,他们绕过幽州,从远离涿郡的方向前行。
         只是…当行至涿郡以北…
         他们路过了一个村落。
         俨然…这个村落没有提前得到风声,也没有躲进城扈,他们太靠近辽东了…
         从远处看…如今空落落的村头没有一个人!
         可靠近才发现…村落中全是尸体。
         地面到处飞溅着鲜血,脏乱的衣物洒满了街道…空荡荡的一个人影,一个声音都没有!
         四千汉庭北军骑士看到这一幕,都不由得沉默了。
         乃至于呼吸都忍不住急促起来,满眼的不可置信…
         这便是胡虏的南下么?
         一个数百人的村落,赫然变成了死城!
         而他们看向路边的居民屋子,一路走去,到处都能看到一些浑身赤裸…带着一道道伤痕的女人,而她们的尸体…大多数被折磨的面目全非。
         “长生…”徐晃回望关羽。
         关羽的牙齿已经紧紧的咬住,满眼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的人间炼狱。“这…这些都是谁做的?”
         魏延缓缓转脸,一双血红的眼睛看着他,淡淡的开口。
         “你说呢?”
         “乌桓南下,就不是所有村落都能得到消息,一些消息闭塞的,没来得及躲进城的,多半就会沦为这般情景。”
         关羽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体会到胡人的残忍…
         他喃喃道:“我们四千人,阻止不了他们!是么?”
         他重复了一遍之前魏延提到的这句话。
         顿时,一种无力感涌出。
         看着关羽那赤红的眼睛,魏延能体会到他的内心深处有多痛,比起…关羽,魏延更早的听人提起过胡人!
         相传…秦朝时期,匈奴与东胡均有食人之习…
         如今看来,似乎乌桓只是为了劫掠村落,还没有到吃人这一步!
         魏延的话再度开口:
         “长生,柳祭酒让我们如何做,都是有理由的!”
         “与胡虏,不应该讲道理,更不应该讲道义!”
         关羽咬着唇,如果说此前…他是因为柳羽的命令,不得以北上…去屠戮胡虏的后方,那么现在…他…他…
         看着身后一个个双目充血的将士。
         关羽用几乎嘶吼般的声音咆哮道:“北上…北上!”
         “关某与胡虏势不两立!”
         …
         …
         清晨拂晓。
         一具具乌桓人的尸体自涿郡城楼上如死狗一般的丢下去。
         城楼上的守军,早已在刘备的吩咐下,备上了大量的弓弩手…只等乌桓人来抢夺回同伴的尸体,便放箭将他们射杀。
         似乎…
         乌桓人也意识到了这点,他们没有轻举妄动,而是远处观望着…涿郡城楼前的境况!
         他们是真的筋疲力尽了,他们从没有过这般疲惫…
         最可怕的是,他们的粮食已经见底!
         是真的见底,若是再继续杀马,怕是他们的战斗力将呈直线下降。
         面对这么一座坚固的城墙,他们第一次感觉到无能为力,他们恨不得冲到城下,用脑袋撞开涿郡的城门,但…这可能么?
         在咒骂、愤怒之后…他们发现自己无能为力。
         军中已经开始动摇…
         因为节省粮食,他们吃光了田鼠,刮干净了附近林木的树皮,甚至…尽可能的去劫掠每一个村落。
         可…他们在涿郡上耽搁的时间太久了,周围的村落早就都问询逃走了,只剩下靠近辽东的那些村落,但…那些早已劫掠过了!
         乃至于…瘟疫之下,这些村落根本没粮食啊!
         除了将愤怒发泄在那些村落中的女人身上外,乌桓人发现…他们无能为力!
         唯一庆幸的是…涿郡城内多半也断了粮…
         彼此互相消耗,就比谁…先一刻崩溃!
         此刻的乌桓王丘力居愤懑的坐在帐篷内…
         他抽出马鞭在一个汉人商贾的身子上鞭挞了几下,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发泄出他的郁闷。
         按理说,能出现在他军营里的汉人商贾,都是他的眼线…这些年为胡地带来了不少情报。
         可如今…乌桓军几乎断粮,不从他们身上榨取?又能从哪搞到粮食呢?
         丘力居想喝酒…
         想喝最烈的酒,以此宣泄他心中的愤怒。
         他也想找个女人狠狠的抽挞一番,他甚至后悔…当初南下时,对那几个村落痛下杀手,一个不留!
         谁能想到?
         这幽州的治所涿郡这么难攻?
         谁能想到,这城里的汉人这么有韧性!
         账外…
         每天都有胡人饿死,死去之后,至少他的马是可以毫无顾虑的宰杀掉的,死了人也就少了一张嘴,这算是因祸得福。
         “再忍忍…”
         “再坚持一下!”
         丘力居的心头不断的涌出这一番话…
         他知道,他们乌桓军是极限,可…涿郡也是极限了!
         往前一步…一切就都美好了!
         可退后一步,那便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只是…
         他…他还能坚持多久呢?
         …
         …
         涿郡城内,情况也不乐观,明日便是第二个十五日。
         俨然…所有的军民都对刘玄德提出的这个“十五日”不抱有太大的希望…
         许多军民都意识到…
         或许,这所谓的十五日只是刘玄德为了让大家伙儿坚持下去,编撰出来的罢了。
         张让已经一天没吃饭了…
         他望着阁宇内那一筐筐的金子,这一刻…他才发现,金子也可以变得一文不值,这种时候,若是有人能给他一片薄饼,一口吃的…他…他愿意将这千金相赠。
         很多时候,张让想去寻刘备…
         问问他到底会不会又援军,但…往往走出两步,张让就停下了脚步,他其实已经猜到了答案,他也清楚…朝廷是不可能从其它地方调兵支援,至于…汉庭北军?朝廷怎么会派出汉庭北军驰援呢?
         呼…
         张让只是长长的呼着气,他都不知道,下一次睡去…还会不会饿醒!
         最好会…
         因为,若是永远的闭上眼,一切就都完了!
         只是…张让不知道的是。
         刘备今日见了一个人…
         太平道的神上使——马元义!
         一方馆驿…一张木岸。
         刘备与马元义分坐两旁。
         张玉兰在介绍过马元义是太平道的神上使后,就默默的退开了…
         因为,马元义已经提前告诉过她,太平道的目的。
         此时,刘备当先开口:“想不到太平道的神上使…竟也被困在涿郡!如今涿郡大难,既太平道有粮,缘何不拿出来呢?”
         马元义从怀中取出了一些博饼摆放在桌案上,伸手示意让刘备吃上一些。
         刘备摆摆手,一双眼眸盯着马元义,似乎…对方才提及的问题很迫切。
         “太平道是有粮不假,但涿郡有多少人,若是拿出来,怕是不够全城一天食用的。”马元义张口道…
         “那阁下寻我作甚?”刘备的眸光幽深,露出几许失望之色。
         “太平道与天师道不同!”马元义解释道。“太平道只会救济教徒,不会救济教徒的家儿老小,更不会救济无关的黎庶,这是大贤良师定下的!”
         言及此处,马元义的表情变得严肃,“原本而言,我是不打算掺和这胡虏劫掠之乱,可如今…看刘县令如此英姿,不忍刘县令饿死在这涿郡城。”
         “不妨刘县令投我天平道如何?一来,刘县令就不愁吃食,二来…在刘县令的感召下,势必会有更多人加入太平道,也算是我太平道救济了许多人…不过,如今粮食紧俏,我们太平道只招收精壮之士,唯我大贤良师之命是从!我方才与天师道圣女攀谈,得知刘县令并没有加入过天师道,不妨好好的考虑一番,入我太平道!以刘县令的身份、才华,势必能成为我太平道一方坛主!”
         这话…
         马元义是既拿粮食,又拿高位招募刘备。
         在他看来,如此情形之下,刘备一定不会拒绝。
         可…他小看刘备了。
         “如果是这样,那就没有什么需要去谈的了。”
         刘备云淡风轻的拒绝…
         “你…”马元义一脸不可思议…
         很明显,他能看出刘备此刻的饥肠辘辘…
         不夸张的说,若是再没有粮食,他坚持不过几日了。
         “我刘备虽不是天师道之人,但天师道祭酒乃是我贤弟,我能得此涿县县令之职,也是因他举荐…柳弟于我有知遇之恩,我刘备若要入道势必入天师道,纵使不入道,也一生是天师道,是柳弟的朋友!”
         “《淮南子·说山训》中提及盗泉之水,今日我刘备就放下话来,势不饮盗泉之水,不食嗟来之食!”
         讲到这儿…
         刘备豁然起身,就要离开。
         “刘县令稍等…”马元义连忙喊住。“你又何必执着呢?活着不好么?”
         “我想活着…”刘备脚步一顿,感慨道:“可若是活着,却失了仁义,那与行尸走肉又有何何意?”
         言及此处,刘备向前迈出一步,却再度脚步一停…
         追问了一句。“阁下在涿郡有亲人么?”
         “有…”
         “若是涿郡城破?那阁下的亲人该当如何?”刘备的语调很轻,但每一个字却是铿锵有力…“你…”马元义想张口,却骤然想到了老母亲…
         一句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呵呵…”刘备笑了,“天师道与你们太平道不同,柳弟先是派我来抗击瘟疫,继而又不遗余力的支持…抵抗胡虏!这些…不正证明,天师道的仁义么?这世道下,也该有这么一个教派让百姓们看到些许希望了!”
         呼…
         言及此处,刘备轻轻的叹出口气,大踏步的走出了此间,只留下马元义一脸的木讷!
         待得刘备走远…
         有太平道的教徒询问马元义。
         “神上使,粮食还…还给么?”
         这…
         马元义的眼睛凝的更紧!
         之所以要来与天师道的圣女张玉兰聊聊,之所以要与刘备聊聊…是因为他的母亲。
         他将粮食递到母亲面前时,两日未进任何食物的母亲一把推开…
         她只说了句,城楼上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们…那些以一己之力坚守着涿郡的刘县令还未进一食,她一个老妪…如何能吃?如何配吃?
         刘备不吃,将士们不吃…他马元义的娘就不吃!
         这下…
         马元义进退两难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