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冀州,巨鹿郡。
         马元义手捧着一碗药,恭敬地递给他的师傅,大贤良师张角…
         “师傅,药已经煎好多时了。”
         张角是有一些病症的,这点瞒着整个太平道的教徒,却是瞒不住他的两位弟弟,与这个最信任的徒弟。
         作为太平道的神上使马元义,许多太平道中的秘闻,他知道的一清二楚。
         “放那吧!”
         张角不想喝药,按照他修习的《太平清领书》,没有什么病是修道无法化解的,如果病入膏肓,只需要烧一张符箓,将灰迹撒入清水中,一饮而尽足以!
         “元义,你到为师身边来。”
         张角眼眸微眯,自从方才与前太尉袁逢交谈过后,他就有些心神不宁。
         马元义听令行至张角的身前,低着头,一副聆听教诲的模样。
         “元义。”张角语重心长的开口:“方才你也听到了,为师与袁公商讨,决定明年岁末太平道大小三十六方同时起义,以黄天取代苍天,以我太平道取代大汉朝廷,可…如今,我们缺乏一些朝廷中的内应!”
         张角的语气愈发严肃了几分,“你是太平道中的神上使,又是我最器重的徒儿,为师思前想后,决定派你赴洛阳去执行这个任务。”
         洛阳…
         听到洛阳这两个字,莫名的,马元义下意识想起的不是朝廷,不是皇宫,却是玉林观。
         救下幽州百姓的“天师道”,他们中原地区的总坛就设在洛阳城郊的玉林观。
         见马元义有些分神儿…
         张角的声音更加重了一些。“有汝南袁氏的助力,料来结识一些公卿不难,十常侍中有几个也与我早有书信往来,也可以备上厚礼去拜上一拜,尽量的拉拢更多的人,如此…方能为明年岁末的起义争得许多先机!”
         嘶…
         张角的语气有些迟缓,像是还心有余季,马元义却是长吸一口气。
         “师傅,依着徒儿见,起义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唔…
         张角目光一怔。
         马元义的声音还在继续,“师傅提及的那‘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各方起义,天下大吉…这,这并非是我太平道的教义啊!”
         “如今的朝廷尚没有混用到不可救药的地步,若是起义,还不会知道有多少人妻离子散,多少人家破人亡,难道…太平道就不能像是天师道那样,为百姓们谋些福祉,让百姓们看到一些希望么?”
         轰…
         马元义的话宛若一道道惊雷一般,噼落而下。
         张角的目光从惊讶到冷意连连,到惊恐不已。
         终于,到得最后,他勐的握紧手中的九节杖,“众星亿亿,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蚑行之言,不若国一贤良也,希望…哼,正是因为汉庭在,百姓才没有希望!本天师举三十六方同时起义,如此就是带给百姓们希望!”
         似乎,觉得语气还不够重。
         张角怒目瞪向马元义。“道有九度。……一名为元气无为,二为凝靖虚无,三为数度分别可见,四为神游出去而还反,五为大道神与四时五行相类,六为刺喜,七为社谋,八为洋神,九为家先。”
         “咳咳…为师纵是踏上这刀山火海,也要‘善道教民",让这天下百姓脱离苦海,元义…哼,你去了坛幽州涿郡,就生出如此如此思想,好生危险!”
         “哼…袁公说的果然没错,若是明年岁末再不起义,那三年之后,世人只知道天师道,何人还知晓我太平道,何人还信奉黄天!”
         言及此处,张角的九节杖直接敲打在马元义的身上。
         “为师要你记住,你是太平道的神上使,是大贤良师的弟子,是南华仙人的徒孙,不是那天师道的道徒,道门正统唯独我太平道一脉,黄天必将倾覆苍天!”
         马元义被张角打的疼痛,跪倒在地。
         张角则是指着马元义的脑袋。“再敢生出如此想法,为师便以你的血祭黄天,以你的血染红中黄太一的道旗…”
         “洛阳,哼…洛阳但凡有个闪失,你知道后果的!哼!”
         张角的语气一句比一句冷冽…到得最后,听得马元义浑身颤抖不已。
         他无法反驳,更无法开口,只能低着头,深深的叹了口气…
         “唉…唉…”
         马元义退下后,张角尤自怒不可遏…
         “父亲大人…”
         他的女儿张宁从帷幕后走出,“父亲息怒,或许,神上使只是受到了天师道的蛊惑,毕竟…天师道守住了幽州,为边陲百姓立下了大功,多半…神上使也受到了那些边陲百姓的感染。”
         “哼…”
         张角依旧凝着眉。“你告诉唐周,此行洛阳,让他替为父监视那马元义,若然他生出其它心思,即刻禀报,不…若然生出其它的心思,就地格杀,以儆效尤!”
         这…
         张宁一愣。
         要知道,曾几何时,他的父亲最信任的便是马元义,否则也不会把太平道中最重要的“神上使”一职交给他,这份信任尤胜过两位叔叔啊!
         “没有听到么?”
         张角的语气依旧冷冽…
         “是…是…”张宁答应一声,徐徐跑出。
         她发现,似乎…汝南袁氏的人来之后,下定决心起义之后,马叔叔变了,父亲也…也变了!
         …
         …
         洛阳皇宫,千秋万岁殿。
         难得,天子刘宏特地召蹇硕上殿…
         要知道,自打荀或进入内朝,成为侍郎,随侍陛下左右后,许多事情,天子刘宏都会选择与这位颍川才俊商议…
         至于蹇硕…倒是鲜有传唤他上殿。
         当然,蹇硕是天子刘宏最忠臣的仆人,他并不觉得什么不妥,一门心思的执掌着西园校尉军。
         “臣拜见陛下!”
         进入千秋万岁殿,蹇硕用刘宏拱手。
         此时的天子刘宏在敲击着编钟,大大小小许多的编钟发出错落有致的声响,只是这声响中…莫名的平添了几分复杂的情绪。
         钟声落下,刘宏方才开口,“朕听闻中山无极县甄家将一些器物运送到玉林观?你可知晓此时…”
         这…
         蹇硕挠挠头,这事儿他还真不知道。
         事实上,他虽然派出了打量暗哨,可如今的玉林观戒备森严,哪里是那么容易打探清楚的。
         更何况是这种,器物的运送。
         要知道,每天…单单一个南阳郡,都不知道有多少金子要送来玉林观中。
         “陛下,臣这就去探查。”
         “听说是一些劲弩。”刘宏补充道:“羽儿擅长做些奇怪的发明,去探探,羽儿研制这些劲弩有何目的?”
         提及弩…
         刘宏难免会想到武皇帝时期,名将李陵与匈奴的那场战斗,五千步兵对战匈奴八万骑兵,以弩重创匈奴军队,但…随着战局的深入,弩兵的弊端显露,每次射出弩箭均需要打开匣子填入新弩…
         战场上三成的人在射弩,其它七成的人都在装填…而且因为弩的工艺,使得匣子很容易卡主!
         五千步兵根本发挥不出作用!
         最后…落得大败,全军覆没!
         便是从那一场战役之后,汉人对匈奴就鲜有在使用弩,取而代之是古朴且更实用的弓箭。
         但,这丝毫不能表明,弩这个兵器,在对胡骑时没有作用。
         相反,若是能解决其内在的一些弊端,弩是可以作为平原上大杀器存在的!
         因为是羽儿,因为太多的“珠玉在前”,刘宏有理由相信,中山无极甄家送给羽儿的这弩,绝不是无的放失!
         必定有大文章。
         “喏…”蹇硕答应一声,当即就打算出殿去探寻一般。
         可方才迈出一步…
         他琢磨着不对劲儿了,陛下怎么知道玉林观中有甄家送来的劲弩?
         当然,蹇硕也不敢长时间的思虑,当即退出。
         他哪里知道,刘宏的情报可灵通的多,他在柳羽这个皇长子身边,还安插着一个“秘密武器”呢!
         …
         …
         玉林观外…
         一处开阔的平原地带。“嗖嗖嗖嗖…”
         像是无数枚箭失连续爆射而出,分别射在了附近的石阶上,每一枚箭失威力极大,竟是深深嵌入石阶之中。
         这…
         关羽与魏延在尝试着操纵这些…
         曹操与刘备则是看的一阵目眩神迷。
         “三弟?这是弩么?怎生你这弩…能同时发出数十枚箭失,且射程超过五百步,威力如此恐怖!”
         曹操急问柳羽…
         刘备也把头移过来…
         俨然,他们对这弩…或者说是连弩…很是好奇。
         当然,无论是弩,还是连弩均不是这个时代才发明出来的,在先秦战国时期,楚国琴氏横弓着臂,施机设枢,发明了弩。
         通过“弩机”、“望山”、“牙”、“勾心”、“悬刀”,可以让人们射箭时,避免拉弓所需的一手托弓,一手拉弦,对手臂的力量要求更低,稳定性也更高。
         这便是后世出土于“湖北省江陵县”的战国连弩…国家一级文物,后世藏于荆州博物馆。
         这也证明了,诸葛亮并非连弩的发明者…
         只是…这种弩,由于需要单手开弓和快速连发,体积小巧,威力也远逊于弓箭,故而并不适合军队装备,更像是防身之物。
         而秦汉时期,弩的发展也到达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特别是秦弩…因为能射六百步,万箭齐发…这可是让六国都闻风丧胆的存在。
         再到汉武帝时期,大力的发展弩,却终究没有突破一个难关。
         那就是又要像秦弩那样射的远、威力大,又需要箭失充足,方便上匣,乃至于…可以连射!
         终究…汉弩最终有些四不像…
         处处都想突破,反倒是…处处都是漏洞,战场上的表现也就平平无奇。
         至于眼前关羽与魏延尝试射出的弩…
         则是诸葛亮改良后的“诸葛连弩”!
         只以牺牲一百步射程为条件,能够接连射出十余枚弩失…匣子里储藏着的则是四十枚弩失,在十枚射出后,后续的弩失会自行补上,大大的缩短的换弩的时间,威力自然也呈几何倍数的扩大。
         也难怪此刻的曹操与刘备惊讶…
         这是大神器啊!
         当然,惊讶的不只是刘备与曹操,关羽与魏延举起这“连弩”,也是惊为天人。
         “柳观主…”
         见到柳羽两人纷纷拱手。
         看出所有人饱含疑惑的目光,柳羽介绍道:“这便是连弩,无论是杀伤力还是射程均超过了弓,极适合在平原上与骑兵对战使用!”
         “依我之见,汉与胡交战,胡有四长,汉有四短,当反我之短,制敌之长,至于这四长分别为骑兵、坚韧、勇武、弓失。”
         讲到这儿,柳羽顿了一下,方才继续开口。“对付并不强大的乌桓,或许,我们能组建一支骑兵,学习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此方法驱逐乌桓,但,面对更强大的鲜卑,那可是号称控弦之士二十万的敌人,再以骑对骑,那便不明智,而这连弩…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均远胜于胡骑的箭失,故而…以距离制其勇武,以步兵军阵限制其骑兵,以番休迭战制其坚韧,以远克近…制其弓失。”
         言及此处…
         柳羽的语气愈发激昂,“真的有一天,我大汉的雄兵与鲜卑控弦之士对垒,则以步兵为阵心,左右翼,以马兵为左右肋,拒马布两肋之间,强弩之兵藏于军阵之内,两军对峙,步兵散开…连弩万失齐发,此战安能不胜?”
         霍…
         柳羽说了一大堆,而这些…宛若将一副绘声绘色的狼烟滚滚的战场给绘制于众人面前。
         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只看到了这连弩的威力,却没有一个想到…这连弩如何作用于未来战场。
         柳观主…已经…已经开始部署,汉对鲜卑的大战了么?
         短暂的惊愕过后。
         刘备转头望向曹操。
         “大哥,三弟的愿景看来与大哥相同,或许三弟做不成征西将军,但有三弟在,二哥这征西将军或许真的能效彷昔日的冠军侯一般,横扫匈奴,恢复我大汉西域之风采,乃至于…封狼居胥,也并不无可!”
         ——封狼居胥!
         没有男人能抵挡得住这四个字的诱惑。
         而曹操此前也就是那么一想,最多也就是“征西将军”了。
         要战胜胡虏何其困难?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可偏偏,这连弩的出现,让曹操信心百倍…仿佛“封狼居胥”这四个字,就在眼前。
         只不过…
         “二弟,你看错三弟了。”
         俨然,曹操更了解柳羽。“三弟的志向又岂是横扫胡虏,恢复西域,三弟的愿景…该是你与的相似才对!”
         唔…
         这一刻,刘备愣住了。
         难道是,中兴大汉?
         刘备与曹操这么想,事实上,柳羽想做的无外乎是振兴天师道,而振兴天师道…中兴大汉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至于愿景…
         柳羽喜欢汉武帝的那一句——“攻守易型也,寇可往,孤亦可往!”
         他更喜欢汉宣帝的那一句——“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更喜欢汉元帝时名将陈汤上书的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至于为何喜欢?
         没有原因…
         或许,是在后世,当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中华始终坚守的便是这么一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凡我中华子民者虽远必救!”
         或许…这一句,是汉人嵴梁与傲骨千年的延续。
         所谓——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