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 > 第二百零六章 汉末三幻神,起航杨帆!
         第二百零六章汉末三幻神,起航杨帆!
         ——次阳来…朝我的胸口刺过来!
         袁逢的话,已经传到了门外匆匆赶来的袁基、袁绍、袁术的耳中。
         “爹…不可!不可呀!”
         袁绍已经闯了进去,“啪嗒”一声跪下,就去抓住叔父袁隗的手,袁基也跪着抓住…像是要拦住叔父…
         倒是唯独袁术,他的眼珠子一转,似乎想通了什么。
         父亲说的没错…
         当此关头,袁家必须有一个人去牺牲!
         若是父亲不死,那整个汝南袁氏就没了,如今的局势也将彻底无法扭转!
         “啪”的一声,袁逢忽然扬起手,给了袁绍、袁基一人一耳光。
         两人被打的扑翻在地,袁逢怒喝道:“我是我,袁家是袁家,你叔父行的是大义灭亲之举!是为了保全汝南袁氏,这勾结反贼的罪名,我当得,可汝南袁氏当不得!”
         氏族…
         特别是袁家这样四世三公,门生故里遍布天下,当世首屈一指的大氏族,他们最在乎的是脸,是名声啊!
         “父亲,叔父…”袁绍起身抱住父亲的腿,“就没有…没有其它的方法了么?他玉林柳郎冤枉,可…父亲就不冤枉么?”
         袁逢摇头,他平静的蹲下身子,耐心的说道:“你们应该也听说了,这马元义一早就蓄谋陷害我们袁家,唐周告密是我们部署的,查抄太平道的坛口也是我们部署的,每一项马元义都牵扯其中,他既站在了柳羽那边,那便有一百种方式给那柳羽洗刷冤屈,也有一百种方式,拉我们下水!如今…爹…爹不得不死!爹必须死!”
         袁绍见父亲一意求死,又转身去抱住袁隗的大腿,“叔父,叔父乃是当朝太傅,求求叔父…求求叔父救救父亲。”
         袁隗默然…他怎会不想救自己的亲大哥呢?
         只是…
         只是这局面,已经覆水难收!
         倒是袁术,他冷言道:“不愧是婢女生的,都这种时候了,依旧没有一点见识!”
         俨然…这话,是嘲笑袁绍。
         袁基连忙道:“公路,你说什么?”
         “难道不是么?”袁术目光冷冽,“我袁家担得起勾结反贼的罪名么?”
         “既是担不起,那父亲死了一样担不起!”袁绍反问…
         “你袁本初!愚蠢!”袁术冷哼道:“我袁家勾结反贼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逼迫天子解除党锢啊,我们是为了救天下士人哪,只因为这一个理由,天下士人就依旧会站在我们这一边!我们汝南袁氏依旧是天下氏族之首,也因为这一点,陛下就不可能真正的惩处我们袁氏,这会让士人与太平道勾结于一处,如此一来,他大汉朝廷还怎么反叛?”
         别说…
         平素里娇生惯养、大大咧咧的袁术,如今分析起局势来,竟是头头是道,有理有据。
         他的脑袋比袁基、袁绍更灵活!
         或者说…
         他更冷血…在父亲将死前,依旧能够保持冷静,客观的去分析!
         “公路说的对!”袁逢肯定道:“汝南袁氏勾结反贼…按律法言,那自是大逆不道,可我们的初衷士人、士族是知道的,我们是为了解除党锢,如今的目的也达到了,所以,我们袁氏依旧能够获得党人、士人的支持!”
         “有这个后盾在,天子、朝廷,哼…他们灭不了咱们!可马元义一案,咱们袁家必须给天子一个交代!而我…袁家族长,前任司空…我的死就是最好的交代!”
         袁逢抬眼,他的表情变得无比郑重。
         “出去,为父让你们出去!”
         袁逢终究不想让儿子们看到自己殒命的模样…
         “还不快走!”袁术第一个走出房间,他不忘催促袁绍、袁基!
         袁绍深深的凝望了眼父亲,了解父亲的苦心后,他必须让自己变得铁石心肠。
         袁基却依旧一动不动…
         还是袁逢叫来了仆人,将他击晕后抬走。
         一时间,这方阁院又只剩下袁逢与袁隗两人…
         呼…
         深深的吸出一口气。
         袁逢道:“我这三个儿子,公路最是通透,本初也算是识大局,唯独长子基…”
         说到这儿,他摇了摇头…不再言语,旋即展开双臂。
         “次阳,为兄知道你下不了手,那么…就让为兄自己来吧!”
         说着话…
         他一步一步的往袁隗挺起的剑锋上走。
         “嗖…”
         一剑没入胸膛,袁逢猛喷出一口鲜血,他的一双眼睛也瞪得浑圆硕大,其中满是血丝…
         他又向前了一步…
         唔…
         剑没入的更深的一寸。
         血溅出的更汹涌了许多。
         袁逢似乎已经感受到了什么,他缓缓的抬起手,“次…次阳…汝…汝南袁氏,就…就拜托了!”
         咚…
         咚…
         随着两声清脆的响动,袁逢整个人栽倒在地上,他口中不住的吐出鲜血,他睁着眼…像是死不瞑目,又像是有未尽的事业没有完成。
         而袁隗…
         他的表情无比的凄怆、悲凉…
         他张大了嘴巴,他的五官扭曲到了极致,可最终…他没有喊出一声。
         恰恰这份沉默汇聚成的回响在他的心头无限的乱撞,犹如撞钟一般,将他身体中每一处都撞得伤痕累累。
         袁逢…汝南袁氏的族长,他…他的好大哥,没了,没了!
         …
         …
         桌案上堆积着各地传回的急报。
         因为唐周告密,更因为马元义被捕…各地的黄巾起义不得以提前到即刻起兵。
         大小三十六方…三十万黄巾贼浩浩荡荡的发起反叛,他们围攻官府,他们占据城郡…
         已经有许多城郡…彻底弥漫在一片血色之中。
         天子刘宏的表情已经难看到了极致…
         根据急报中所陈述的…
         参与黄巾叛乱的多为农民,按理说无论是从单兵实力,还是兵器的配备上都不能形成超强的战斗力,官府应该足够应付才对。
         可事实上…
         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哪怕是唐周告密,马元义被捕,太平道失了先机。
         只两日,司隶地区已经有十几个县城被攻陷,更有三十几个县城陷入被动。
         声势浩大,愈演愈烈…
         俨然这些黄巾贼子要与大汉朝廷掰掰手腕!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大胆…大胆!朕是天子,谁敢言天已死?”
         刘宏愤怒的将手中的诏书砸在千秋万岁殿的地板上,他尤自愤怒不已。
         台下司徒杨赐、太尉桥玄都在…
         他们两个的表情也很难看…
         局势的发展已经有些无法控制。
         “陛下,当务之急,是派兵平定叛乱哪!”桥玄连忙提议道:“此次黄巾叛乱,目前集中的地区在司隶、南阳、冀州一代,依臣之间…陛下需动用北军五大军团,分兵三路…分别讨伐,重挫此黄巾贼锐气,只要局部大捷,断了这些地区间的联系,局势便能够控制。”
         太尉官衔负责的是大汉军务…
         故而,桥玄侃侃而谈,有理有据。
         只是…
         他只提出了解决方案,而没有提出,具体解决的人选…
         汉庭北军,兵分三路这个好办,可…谁为统帅呢?
         不是桥玄不提议,而是他也不知道…这种时候派谁去统兵更好!
         哪曾想…
         怕什么来什么…
         刘宏直接反问,“依桥太尉之言,当派何人去统帅北军五大军团,剿灭叛乱?”
         这个…
         桥玄陷入沉思,能让他看上的人不多,能让他看上…又有威望的更少。
         倒是一旁的司徒杨赐道:“这些年,两次党锢,多少贤臣能将被埋没了,若从满朝公卿选,怕是无人可以胜任,可若是陛下将这个人选扩充到那些党人,那这些党人中不乏能统兵平乱者!何况…陛下已经解除党锢,党人也是陛下的臣子呀!”
         杨赐,这位弘农杨氏的族长,他左右逢源的本事已经登峰造极。
         他能敏锐的看出局势,之前“玉林柳郎勾结太平道”一案是汝南袁氏占据主动,天子占据被动,现在嘛,主动与被动彻底的翻转了。
         天子占到了上风,汝南袁氏则是下风…
         这种时候,他就必须得帮一帮汝南袁氏,以此保持着这朝廷里微妙的平衡。
         而帮助党人拿到兵权,就是帮助袁氏的一种方法!
         “杨司徒不妨说说看!”刘宏伸手示意。
         杨赐则直接道:“臣以为,涿郡涿县人卢植,党锢之前,任九江郡太守期间两次平定了蛮族叛乱,是个统兵之才!”
         卢植…这位大儒马融的弟子,曾经也是大汉的风云人物!
         这些年不被启用,除了党锢之祸的影响外,更多的是因为宋皇后案时,他上书提议安葬无罪被害的宋皇后亲属!
         单单“无罪”、“被害”两个字,无疑是在痛击天子的脸,于是被刘宏大笔一挥,归为党人,不以录用!
         期间,被罢官的卢植还在洛阳郊外的緱氏山开设学堂,成绩嘛,平平无奇…也就教出了刘备、公孙瓒…两个平平无奇的弟子。
         当然…
         之所以杨赐要举荐他,除了他的能力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卢植的关系!
         需知…卢植,可是先后师从太尉陈球与大儒马融。
         陈球是下批陈氏曾经的族长…
         就是那个后面帮着曹操坑哭了吕布的那位陈登陈元龙…是他的侄孙!
         至于马融,他和西凉的马腾、马超一样都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
         所以…
         卢植堪称是儒门关东、关西两派联袂提拔起的贤才。
         范阳卢氏也是从这一朝开始崛起,盘亘在北方政坛一直延续到唐代!
         什么初唐四杰卢照邻、“林暗草惊风”的中唐诗人卢纶都是他的后人…
         杨赐举荐他,这是举荐一个人,就能交好了“关东”、“关西”两派的儒门,稳赚不赔!
         听到卢植的名字,刘宏短暂的沉默了一下。
         他联想到的是…这卢植与昔日的扶风宋家,如今的汝南袁氏,关系都不浅哪!
         “继续说!”刘宏继续问道。
         “出身关西安定的将门世家——皇甫嵩!”杨赐道:“前段时间,他带汉庭北军参与南阳的抗击瘟疫,北上的驱逐胡虏时,均立下了一些功劳,他的祖辈也担任过度辽将军、扶风都尉,其父担任过雁门太守,其叔皇甫规在对羌战役中履历功勋,死后被追封为大司农,将门后裔统兵的本事总是更让人信服!”
         就像是举荐卢植一样…
         杨赐举荐的这“皇甫嵩”也有深意,他岂会不知道,这皇甫嵩与柳羽的关系。
         此前,皇甫嵩与柳羽合作先去南阳,再去涿郡,无论是威名与功勋都赚的是盆满钵满…两人之间的关系自然默契至极!
         举荐他,则是弘农杨氏为了交好玉林柳郎!
         闻言…刘宏轻轻点头,接着问道:“那第三个统兵之人是谁呢?”
         “会稽人——朱儁!”杨赐继续开口,“此人出身会稽,幼时家贫,举孝廉入仕,从县令做起在南方平定交趾叛乱以卓著功勋升入朝中,属于寒门的能吏…”
         噢…
         这下刘宏懂了。
         不仅刘宏懂了,桥玄也深深的佩服杨赐的安排。
         第一个卢植是关中、关西儒门的精英,第二个是玉林柳郎看重,将门的人才,第三个…则是寒门的能吏…
         哪怕抛开私心,用这三个人…抓住这三个人所代表的势力,天下就出不了大乱子!
         高…高明啊!
         刘宏自然也体会到了这一层,他微微踱步,揣着下巴…略作沉思。
         就在这时。
         “陛下…”
         守在门前的张让张口禀报道:“蹇校尉与司马府君求见!”
         听到他两个的名字,刘宏自然知晓,是“案子”有结论了…
         “传!”
         刘宏轻吟一声。
         杨赐与桥玄彼此互视一眼,杨赐拱手,颇有眼力价儿的问了句:“陛下,那臣先告退!”
         “不用。”刘宏轻声道:“两位卿家都是朕的肱骨,这案子又关乎朝廷,牵动着数万人的心,两位卿家不妨一道听听!”
         踏踏…
         随着蹇硕与司马防迈入千秋万岁殿。
         两人拱手向天子行礼,就打算把案情悉数禀报。
         哪曾想…
         就在这时。
         “陛下…陛下…”
         张让听过一名小黄门的禀报后,一张脸都吓傻了…他急急忙忙的禀报道:“陛下…出事儿了,袁府…袁府出事了!”
         “太傅袁隗他…他手刃袁逢…说是…说是大义灭亲!”
         什么?
         这一句话脱口…
         不光天子刘宏惊住了,就连司徒杨赐,太尉桥玄…连刚刚迈进门的洛阳令司马防,西园校尉统领蹇硕…他们均怔在了原地。
         ——袁太傅手刃兄长?
         ——大义灭亲?
         汝南袁氏竟…竟会走到这一步!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