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四十五章 授官
         就像不知道太上皇为何对付他。
         此时冯一博也不知道夏秉忠为何忽然试探他。
         显然,还带着点招揽的意思。
         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场面陷入片刻的沉默。
         冯一博心中一紧。
         知道若是一个回答不好。
         要么成了阉党,被士林所不容。
         要么被这群死太监记恨,处处给你使绊子。
         “夏公公哪里话来?咱们都是为圣上办事,分什么彼此?”
         冯一博急中生智,先朝东拱手。
         随后却话锋一转:“何况,咱们的关系虽好,也没必要让别人知道吧?”
         夏秉忠闻言顿时大失所望。
         看来这人虽然懂些事,但不多。
         到底是读书人,都是一个德行。
         没经历过官场沉浮的,都一心想做个清流。
         他有些可惜,斜睨着冯一博。
         “看来冯探花也是爱惜羽毛之人了?”
         这话中就带着疏远之意了。
         爱惜羽毛,不屑与我为伍?
         “夏公公说笑了,我身为圣上钦点的探花,即将入职翰林院,自然是清流中的清流,如何能不爱惜羽毛?”
         冯一博的话让在场太监无不变色。
         只是,他一边说着,一边却从怀里拽了几张汇票。
         加上之前的,足有五百两。
         就这样往夏秉忠手里一塞。
         “公公您觉得呢?”
         我觉得?
         翰林最是清贵,说是清流自然没问题。
         夏秉忠看了看手里的汇票。
         忽然觉得,其实人才也不用都收归己用。
         拿钱办事也挺好。
         他点头赞许道:“冯探花绝对是朝中的一股清流!”
         被太监认可的清流从宫中角门出来,长长的舒了口气。
         不是冯一博多怕夏秉忠。
         而是这家伙毕竟是皇帝身边的人。
         若是得罪了,麻烦太多。
         远的不说,就说赐婚的事。
         他都有把握让你随便选类型。
         若是他从中作梗。
         啧啧!
         想想都可怕。
         找个无盐女都算好的。
         给你来个买一送一,也不是不可能。
         世家名宦之女,也不都是贤良淑德之人。
         贵圈之乱,不逊后世。
         冯一博风风火火的赶到了国子监。
         和官长告了一声罪,才归了队。
         没多久便开始祭祀孔庙,行释菜礼。
         再之后,就是去吏部授官。
         一甲进士及第,都属于保送。
         不用考核,直接授官。
         状元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
         榜眼、探花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修撰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
         偶尔还要参加经筵,进讲经史。
         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
         编修也都差不多,大多负责起草诏书之类。
         两者都算是皇帝近臣。
         或者换个说法。
         就是秘书。
         翰林院的很多职能,就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处和政策研究所。
         相比一甲的保送,二甲、三甲的进士则要再进行一次考试。
         根据成绩,优秀的会馆选为庶吉士。
         也是翰林官。
         之后会分到各部、中枢部门,进行观政、实习。
         等三年后,还有一次散馆考核。
         成绩优良者可授以翰林院编修、检讨等职。
         也就是说。
         一甲榜眼和探花的起点,就是二甲、三甲选上庶吉士散馆时的终点。
         好在选上庶吉士,就有机会像一甲一样。
         成为皇帝的近臣。
         将来才有机会入阁拜相,走上人生巅峰。
         虽然机会大概是99.9%(后面还有六位那种)。
         但相比之下。
         其余没选上庶吉士的,基本断绝了进入内阁的机会。
         甚至升迁也要慢上很多。
         一般有两种处置。
         留都的。
         授给事、御史、主事、国子博士等。
         多为七品以下官职。
         外放的。
         则授府推官、同知、知县等官。
         大多是从正七品做起。
         一甲三人在吏部授了官,领了官服、告身等物。
         周俊正在外面等着他们。
         见三人出来,投去羡慕的目光。
         忽地上前一拜。
         “草民见过刘修撰,杨编修、冯编修。”
         周俊明日才会参加入职考试,现在还没有官身。
         冯一博翻了个白眼,道:“冲撞上官,拉下去重打八十大板,发配三千里!”
         “发配不太吉利吧?”
         刘正皱了皱眉,随后舒展眉头,似有决断。
         “不如斩立决!”
         杨明新也跟着凑趣道:“还是赐他个囫囵,绞死算了。”
         这位三十九岁的榜眼也是个妙人。
         最近培训礼仪四人都在一起,混得很熟了。
         “你们这三个酷吏!”
         周俊虽是二甲垫底,但为人洒脱不羁。
         与一甲三人交往,也丝毫没露过怯。
         此时他面露委屈,道:“今天都得请我吃顿好的!”
         几人培训礼仪的时候,就时常轮流做东。
         冯一博今天也想喝一杯,便道:“走,咱们去状元楼!我请!”
         状元楼就在崇文门外,相传是礼部一位前部堂的亲戚开的。
         距离六部不远,是周围相对高档的酒楼了。
         几人让长随把官服送回去,挤着周俊的车就出发了。
         没有提前预约,只能在大堂靠窗处选了一桌。
         点好了酒菜,冯一博先去后院解手。
         等他回来的时候,大堂正有人吵嚷。
         一个蛮横的声音先怒道:“囚攮的!大爷出一百两,换你个包间还不行?”
         随后应该是状元楼的掌柜,只听他道:
         “大爷大爷,息怒息怒!那位大爷已经预定了,您若是想要包间,下次让人提前来说一声,小的一定给您留好!”
         那蛮横声音更大了几分:“这就是在都中,要是在金陵,大爷非砸了你的店不可!”
         “大爷见谅!大爷见谅!咱们开着门做生意,有钱岂能不赚?”
         老掌柜倒也耐心,还指着远处刘正三人,道:
         “这个时候也是真的没有!你看那边的几位大爷,一看就是从衙门来的,也都只能在堂中坐着呢!”
         这话多少有点狐假虎威的意思。
         可惜那人却不吃这套。
         “吓唬谁呢你?谁还不是个官了?大爷也是户部主事!”
         冯一博越听越觉得声音耳熟。
         他寻声过去看了一眼,顿时乐了。
         “哟!这不是文龙兄吗?”
         那人听到冯一博的声音,身形就是一僵。
         冯一博上去拍了一下那人的肩膀。
         “堂堂金陵霸王,怎么上都中耍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