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七十一章 御前奏对,讨价还价
         今天是冯一博第二次参加朝会。
         他这个级别的小京官想要参加朝会。
         除了有事启奏,需提前在礼部登记,等候批复之外。
         还有一种情况。
         就是当日朝会的部分议题,可能会涉及到他。
         这时,会有礼部官员提前通知。
         若是夏秉忠的消息没错。
         今天朝会其中一个议题,就是讨论派他巡江南倭寇及练兵事。
         这就是宫中有人的好处了。
         冯一博为此已经做足了的准备。
         太极殿中,诸公列班。
         转眼就过去一个时辰。
         冯一博垂手站在最末,连皇帝的脸都看不到。
         此时朝会已经进行大半,却全都与他无关。
         开始他还听得津津有味,现在已经有些昏沉了。
         正在他眼皮开始打架的时候,终于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
         原来是上一议题结束。
         内阁首辅张松越出列,开始进行下一项议题。
         “启奏圣上,南京京营指挥使穆琨上疏,举荐翰林院编修冯渊,巡江南倭寇及练兵事。”
         终于轮到他了!
         冯一博闻言精神一震,同时心中暗暗吃惊。
         他虽知道有人举荐,但不知道这人是谁。
         没想到,这举荐竟然来自江南。
         “又是冯渊?”
         景顺帝自然早就知道,不然夏秉忠怎么会知道?
         不过此时他只当才知道,还故意问道:
         “穆琨乃是东平郡王之后,又是南京京营指挥使,他若举荐此人,想必定有一些原由。”
         冯渊听到这里,心中更加震惊。
         此事真是越发扑朔迷离了。
         就算太上皇想对付他,
         也不至于连四王八公都用上吧?
         若不是太上皇,那穆琨为何要举荐他呢?
         这时景顺帝道:“既如此,老师不妨先说一说吧。”
         “启奏圣上,翰林院编修冯渊,进京会试之前,曾于元月里,在金陵南郊,带领手下二百庄丁,协助京营,斩杀倭寇数以百计。”
         张松越说到这里还环视一圈,似在找寻冯一博的身影。
         又补充道:“这是迄今为止,江南剿灭倭寇最多的一战!”
         “现如今,冯编修在江南还有着堪比稼轩的美名传颂。”
         上一次赵文松的事,让张松越焦头烂额。
         该派谁去解决这事,一直悬而未决。
         现在既然有人接盘,他自然求之不得。
         因此得知这件事,他第一时间和景顺商量。
         既然是江南有人举荐,不如就让冯渊去试试。
         “所以穆指挥使认为,此时江南的倭寇固疾,唯有让冯编修负责,才有望尽快解决。”
         景顺帝等张松越说完,又按照流程问道:
         “冯编修今日可曾参加朝会?”
         君臣两人一唱一和,像是排练好的一样。
         “臣冯渊在此!”
         冯一博听到叫他,连忙出列,在丹陛前一拜。
         张松越笑眯眯的问道:“冯编修,你对穆指挥使所奏,可有什么想说的。”
         冯一博早就等不及了,闻言朗声道:
         “臣愿去江南,为圣上效命,为沿海百姓扫除倭寇,还江南一个清明!”
         刚刚冯一博一出列,就有七八个人摩拳擦掌。
         准备给他落井下石。
         可现在听到他说愿意去,顿时一个个都愣在原地。
         一时间不知该如何继续。
         只有一人,根本没听冯一博说什么。
         直接上前在丹陛前一拜。
         “启奏圣上,臣有话讲,此巡江南倭寇事,非冯编修莫属!”
         “冯编修若不肯去,则江南剿倭之事无望矣!”
         这人正是上次朝会向李守中开炮的那位兰台寺御史。
         户部尚书赵舜君的人。
         说来说去。
         包括穆琨在内,这些都是太上皇的人。
         这让朝野上下的人,都不由有些莫名联想。
         “嗯?”
         冯一博一脸不解。
         心道这人不会是个傻子吧?
         那御史说完,也觉得有些不对。
         他起身环视一下,发现众臣都像看白痴一样看他。
         冯一博更是挪了两步,轻声提醒道:
         “这位大人,我刚才说的是……”
         顿了顿,又往前凑了凑。
         才一字一句,在那人耳边炸开!
         “我去!我说我想去!”
         那御史顿时大惊,脱口道:
         “啊这……你说你去?”
         冯渊点了点头,理所当然道:
         “对啊!能为圣上效忠,为国家效力,为家乡父老做点事情,我为什么不去?”
         随后又面露恍然,看着那御史道:
         “噢!我知道了!大人是以你之心度我之腹,以为你不想去,就都不想去,所以急着落井下石啊?”
         “不是不是!”
         那御史摇头,又辩解道:
         “我只是觉得冯编修非常适合这个差事,才想要劝一劝。”
         “哦!明白了!”
         冯渊点了头,又道:“原来大人你也想去!”
         “不是不是不是!我……”
         那御史吓得连连摆手,还想要解释什么。
         却被张松越不满的打断。
         “好了!这是朝会,不要说些无关的事!”
         那御史顿时如蒙大赦,灰溜溜的退了回去。
         冯一博自也不会纠缠,而是朝丹陛一拜。
         “臣愿意接下这个差事,但希望圣上能给些支持。”
         无论是古是今。
         接受了这种棘手的任务,自然尽可能的多要一点支持。
         “你想要什么支持?”
         什么支持?
         自然是启动资金了。
         回应冯一博的的是张松越。
         似乎也知道他想要什么,生怕他狮子大开口,还抢先道:
         “现在国库没有余银可供挥霍,此去你只能在江南想办法了。”
         冯一博顿时无语。
         难道自己为朝廷办事,还得搭钱?
         好在张松越也知道这样太过为难。
         他假装沉吟一下,才按照早就商定好的道:
         “这样吧,内阁可以给你批个条陈。”
         “凭此在江南户部可一次性支取两万两银子,再多那边也不能给了。”
         这就叫先说没有,再说有。
         多少挤点,让你无法再张口。
         不过有启动资金总比没有好!
         将来还可以靠缴获,或者搞点小买卖。
         冯一博相信,只要能出海,就不怕赚不到钱!
         但初始阶段的练兵,就是纯消耗。
         没有真金白银的投入,再厉害的将军也练不出精兵。
         这就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初始资金得到解决,冯一博又追问道:
         “编练新军,朝廷总要支应军备粮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