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二百零五章 双喜临门花烛夜,诰命加身莹如雪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春闱意气发第二百零五章双喜临门花烛夜,诰命加身莹如雪听得宫中来人,冯一博已经猜到所为何事。
         当下放下手中酒卺,笑着对宝钗道:
         “走,咱们夫妻要一起接旨。”
         说完就扶着还有些不明所以的宝钗,从炕上下来。
         又上下打量一番,将喜袍的裙裾拉平。
         才满意点头道:“完美。”
         还好俩人没进行到洞房环节,不然就不是完美了。
         任谁被打断施法,也都只有难受了。
         两人一出来,冯一博先命人速去前堂摆好香桉。
         想了想,又急急折返回屋。
         取了几张汇票,直接拢在袖中。
         原本他以为,来的是夏秉忠。
         没想到,一到前面却发现,来人竟是夏秉忠的干儿子。
         凤藻宫的掌宫内监,夏守忠。
         只见其含笑捧着圣旨,冯一博也不好先问其他。
         连忙将他迎到堂中香桉前,和宝钗一起躬身待旨。
         见两人已经准备好,夏守忠就走到正中。
         他面南背北,笑盈盈展开圣旨,高声诵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上轻车都尉冯渊,其才出众,其德惟馨,为国为民,屡立新功……”
         圣旨还是差不多的格式,上来先把冯一博夸了一遍。
         接下来,又轮到宝钗:
         “予闻今娶妻薛氏,行端仪雅,礼教克娴,雍和粹纯,淑德含章……”
         听到这里,宝钗已经猜到这是什么旨意。
         “今入冯家门第,承嗣正妇,当沐天恩,诰封淑人,位同于勋……”
         果然如宝钗所想,是元春曾答应的诰命。
         她的心中顿时被巨大的欢喜填满,表面上却依旧不露半分。
         而冯一博虽然知道会有诰命加封,但这旨意还是让他不由微微发怔。
         因为这封诰上的意思,显然不是特旨加封。
         而是遵循他的勋位所封。
         也就是说,后面他的勋位若是再升,宝钗的诰命也会跟着升。
         而将来他再娶黛玉,还可以用他的实职请封诰命。
         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大房承他文官的阶,二房承他武勋的阶。
         两房各有所出,不必用特旨强加。
         冯一博顿时心中感慨:元春想的很是周到啊!
         至于为什么是元春,自然是因为景顺帝不可能如此为他着想。
         更何况是到这样的细处!
         能下特旨封诰一次,就已经是皇恩浩荡了。
         所以不问也知,这旨意定是元春所请。
         “圣上恩德,臣冯渊和妻薛氏愧领!”
         冯一博连忙带着宝钗一起谢恩。
         两人双手接过封诰,奉在正中的香桉之上。
         夏守忠见此,回身使了个眼色。
         立刻有宫人奉上瑞荷锦的诰命服冠。
         冯一博对宝钗微微点头,宝钗当下会意。
         双手捧着服冠,微微一礼,便回去内宅等候。….这边冯一博上前两步,悄然将两张汇票递过去。
         同时寒暄道:“劳夏太监走一趟,定要留下喝杯喜酒!”
         原本他准备的,是给夏秉忠的好处。
         因此比正常的要多了一倍。
         如今虽换了夏守忠来,但大喜之日,也就没计较这一星半点。
         如数将汇票都递了过去。
         夏守忠早就听闻冯一博出手大方,一上手便知是二百两汇票。
         可本来该欢喜收下的他,此时却咬牙推了回去。
         还挤出个笑容,口中道:
         “还未恭贺冯都尉大喜,今天来的急,不及特别准备。”
         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掏出一张书契。
         只看颜色就知道是地契。
         “这是咱家的一点心意,请冯都尉不要嫌弃才好。”
         这一下,把冯一博搞蒙了。
         不知夏守忠这是唱的哪一出。
         向来爱钱的太监,不仅不收钱,还要给他送这么重的礼。
         这是要图他什么吗?
         夏守忠见他不接,就往正堂桌上一放,道:
         “说来惭愧,若非有冯都尉,这次就算侥幸回来,怕也要丢了差事,甚至小命亦是难保。”
         冯一博听了,当即笑着道:
         “夏太监太过客气了,我和娘娘出身的荣府有亲,又身为圣上的臣子。”
         “娘娘的安危于我,既是私事,也是国事,冯渊自当竭尽全力。”
         他嘴上说着虚套,心中却充满了疑惑。
         即使救了元春,夏守忠该感谢他。
         可口头称谢也就够了。
         真的想谢,也是以元春的名义。
         怎么也轮不到他夏守忠如此重谢。
         冯一博有些想不通,只随口又道:
         “说来,之前从铁网山回来,我还担忧夏太监的安危来着。”
         这时有冯家仆人奉上香茗,两人便分宾主落座。
         “只是当时娘娘说你们走散了,回来之后我又忙于婚事。”
         冯一博随口解释两句,便道:
         ”今日再见,得知夏太监无碍,我也能放心了。”
         说完,冯一博将地契拿了起来。
         夏守忠见此就是一松,以为他要收下了。
         刚想说些什么,却听冯一博又低声道:
         “当初未能和夏太监一起回都中,我深感自责。”
         说到此处,还将地契和袖里的汇票一起递了过去,道:
         “贺礼就算了,些许心意也只当给夏太监压惊了。”
         夏守忠的放在桌上的手,像是触电一般缩回。
         “这可不行!”
         说完,他看了看左右。
         一个眼色就让跟随的宫人退了出去。
         冯一博见他似有什么难言之隐,当下也皱眉摒退下人。
         一时间,堂中只剩两人。
         夏守忠舔了舔嘴唇,才道:
         “咱家真的是为感谢冯都尉,这地契你就先收下吧!”
         他见冯一博不接茬,就又道:
         “身为凤藻宫掌宫内监,本该护住娘娘,可那日却和娘娘走散了。”….夏守忠有些着急,甚至带着一丝恳求道:
         “冯都尉于咱家有再造之恩,真的不必和咱家客气,就把这地契收了吧。”
         他越是这样说,冯一博越是不敢收。
         “我相信夏太监一定不是故意走散,当日情况只有亲历者才明白。”
         夏守忠不说真正缘由,冯一博只能说些车轱辘话,还道:
         “夏太监又何必挂怀此事?兵荒马乱,走散实属寻常。”
         “我也是机缘巧合之下,正好碰到娘娘,相互扶助,份属应当。”
         见冯一博死活不肯接茬,夏守忠又道:
         “回来之后,咱家就被干爹骂了一顿。”
         说着,他似乎有些丧气,一拍大腿,说道:
         “咱家他也知道自己的失职,所以不管怎么样,都要谢过冯都尉才能放心。”
         说来说去,还是没说到点上,冯一博自然还是拒绝:
         “夏太监客气了,都是自己人,不必说这些外道话。”
         见他油盐不进,夏守忠犹豫了一下,咬牙道:
         “既然冯都尉说是自己人,咱家有些话就不绕弯子了。”
         “哦?”
         冯一博知道好戏要开场,但应了一声便无下句。
         只等夏守忠自己说出真正的缘由。
         这时夏守忠一咬牙,忽然跪下,口中哀告道:
         “还请冯都尉救我!”
         冯一博没想还有这一出,顿时吓了一跳。
         “这是哪里的话?”
         他连忙扶起夏守忠,皱眉道:
         “夏太监你身为掌宫内监,我一个外臣如何受得起?”
         似乎这一跪,让夏守忠豁出去了。
         他直接全盘托出,道:
         “我此来是求冯都尉,希望能说是同我一起护送娘娘回来,只有如此,才能救我性命!”
         听他这样一说,冯一博顿时想起一事!
         当时他从元春的帐中出来,外面还有两匹马。
         等他回去取了糕点、水囊,回来的时候就只剩他的马了。
         另一匹马,不正是夏守忠的嘛?
         之后他出皇帝行在,也一直没看到夏守忠。
         也就是说,根本不是什么走散。
         而是夏守忠独自起码逃了!
         所以,他是怕这事走漏?
         可有夏秉忠在,应该能护他周全吧?
         见冯一博皱眉,夏守忠又连忙补充道:
         “这是干爹给我出的主意,但让我自己来求冯都尉。”
         夏守忠以为,冯一博皱眉是不愿意帮他。
         却不知道,冯一博皱眉是觉得这件事……
         会不会是陷阱?
         “这……”
         他口中迟疑,但心中还是忍不住一动。
         因为这是一个机会!
         一个洗脱自己和元春有染的好机会!
         但是……
         他不敢轻易答应,需要再仔细斟酌一下。
         这种事,若是有遮掩痕迹,反而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但若是夏秉忠的主意,那就又多了几分保障。
         至少,宫里他会处置周全。….想到这,冯一博不好一直没有回应,口中便又犹豫着道:
         “娘娘那边……”
         夏守忠知他意动,顿时拍着胸脯保证道:
         “冯都尉放心,娘娘那边咱家已经和她说好,只要以后我多尽心帮她,她自也愿意帮我。”
         “这……”
         冯一博假装犹豫不定的起身踱步,看起来满是忧虑。
         实则心中是在迅速斟酌得失。
         他斟酌半晌,觉得答应之后似乎并没什么不妥。
         知道这事的,除了他和夏守忠。
         就只有元春和夏秉忠几人。
         只要他们不说,这事基本就能遮掩九成。
         可以降低他和元春被发现的可能。
         就算有一天被人说破,大概率也闹不到皇帝面前。
         即使真闹到了,冯一博还可以选择直接卖了夏守忠。
         用来转移注意力。
         这样就算失了点“义”,却全了他的“忠”。
         怎么看,他也没有损失。
         踱了一会,他就重重一叹,道:
         “唉!罢了!”
         看着夏守忠殷殷期盼的眼神,冯一博觉得拿捏的差不多了。
         当下,似乎老大不情愿的道:
         “既然娘娘愿意帮你,那我也不必做什么恶人。”
         这话一出,夏守忠顿时喜出望外。
         “圣人说君子诚之为贵,但佛爷也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君子诚之为贵,语出《中庸》。
         其实是诚心的意思,不过引申为诚实也不是不行。
         冯一博一脸为难,似乎在以此劝说自己。
         最后重重一叹,才道:
         “今日我就勉为其难,信一回佛爷的话吧!”
         听到这个回应,夏守忠连连道谢:
         “多谢冯都尉大恩,此后若有差遣,必定竭心尽力!”
         又一推桌上的地契,道:
         “这份地契是城郊一个庄子,还请冯都尉笑纳。”
         冯一博自然不会收,他摆了摆手,道:
         “不必,我救你不是为了这些。”
         说着,还面露不满,直接撂下脸,道:
         “我既然答应,就不会反悔,这庄子你自己留着便是。”
         这模样,就好像他收了礼就掉了份一样。
         “这……”
         夏守忠见此,顿时有些犹豫。
         毕竟在他看来,不收好处就没真的接受。
         “你若是过意不去,就对夏公公和娘娘忠心些吧!”
         冯一博看出他的想法,不想节外生枝,便又补充道:
         “我是看在他们两个的面上,才会答应。”
         夏守忠闻言,才心里一松。
         虽然冯一博没收他的好处,但显然也用了他干爹和贤德妃的面子。
         这样也说得过去。
         当即,夏守忠又连连施礼:
         “好好好!多谢冯都尉成全!”
         随后两人就如何回应,做了一些周全的口供。
         原来夏秉忠早就打点好了一切。
         无非是怕宫里其他势力的太监为难夏守忠,会来找冯一博询问。….只要有人问起,冯一博说一句是三人一起回来的就好。
         听说夏秉忠安排好了,冯一博顿时更放心了不少。
         等送走夏守忠,天色已经彻底黑透。
         冯一博整理了一下思绪,又来回斟酌了半晌。
         觉得没有什么遗漏,才松了口气。
         往西院而来。
         这边还有人等着他呢!
         回到新房,他就准备继续刚才的流程。
         一进屋,宝钗似乎想到了什么,顿时害羞的低下头。
         那一抹娇羞,美得让冯一博暗暗吞了吞口水。
         都忘了该进行什么。
         直到发觉有些口干舌燥,才想该喝合卺酒了。
         伸手要搀扶宝钗,想要她一起到桌前。
         宝钗显然也忘了流程,条件反射的躲了一下。
         见她脸色涨红,冯一博不由轻笑。
         伸手指了指桌上的合卺酒。
         合卺酒就是现在交杯酒的雏形,但合卺酒更有寓意。
         准确的说是一个匏瓜剖成的两个瓢,寓意合二为一。
         酒卺中间还连着细线,是寓意着不离不弃。
         匏瓜味道较苦,寓意就是同甘共苦。
         宝钗和冯一博一起来到桌前。
         二人便一人一个瓢,各自一饮而尽。
         好在这个匏瓜不大,两瓢加一起也不过一壶酒。
         “还挺好喝。”
         冯一博咂咂嘴,眼神却若有若无的看着宝钗。
         “爷。”
         宝钗有些生涩的喊了一声。
         见冯一博喝酒后,似乎觉得热了,正欲褪去外面的喜袍,便道:
         “我来伺候爷更衣。”
         冯一博轻笑一声,应道:
         “有劳夫人!”
         这个夫人不是媳妇的意思。
         而是有了敕封的宝钗,有被叫夫人的资格。
         若按正章来说,只有一二品的诰命才是夫人。
         但一般情况下,五品以上都可以如此称呼。
         “爷莫要取笑。”
         宝钗强忍羞意帮他摘下外袍。
         冯一博却顺势把手放在她的纤腰上,继续逗弄道:
         “那叫什么?宝钗,还是奶奶。”
         宝钗感受到手掌的热量,顿时身子一僵。
         见冯一博直勾勾的看着她,脸自是红透了。
         四目相对,在满屋红烛映照之下,似有些旖旎散出。
         宝钗先一步躲开眼神,转身想把外袍挂上。
         她一转身,冯一博整个人就贴了过来。
         从后面把搂住纤腰,感受着宝钗的腰部曲线。
         没想到宝钗年纪不大,但下围真大。
         怪不得平日看着有些显胖,原来是宽大的衣裙,将珠圆玉润都遮掩了。
         正所谓:臀大过肩,赛过神仙。
         怪不得都说屁股大好生养,这谁顶得住啊?
         冯一博将她拦腰抱起,温柔的放在大红被褥上。
         随着他的动作,宝钗的身材渐渐显露真容。
         没想到,除了身材。
         冯一博还另有收获!
         此时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两句形容。
         肌肤丰泽,莹润如雪。
         白雪公主都没这么白!
         而且被冯一博盯着一看,顿时又蒙上一层粉色。
         原本嫩如鹅脂,现在艳若桃花!
         “爷……”
         不知是紧张,还是其他。
         宝钗的声音都有些发抖。
         冯一博顿时缓过神来,柔声问道:
         “冷吗?”
         说完,似乎生怕宝钗冷了。
         整个人化身被子,覆了上去。
         “唔……”.
         迷糊又无奈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