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三百二十四章 朝会结束,风波未止!
         碰到贾雨村这个级别的对手,冯一博必须要全力以赴。
         所以他一口气,连放了好几个大招!
         上来先是一招:
         临机专断。
         我奉诏持节督军东海,你说我做的不对?
         那就是在质疑皇帝的权威。
         紧接着,他又是一招:
         以势压人。
         你想要这个钱,就先想想黑龙军和边军。
         和将士们抢军饷,后果自己想!
         最后还有一招:
         要怪就怪我吧!
         这招看似归罪于自身,但当然不是要同归于尽。
         实际上,这一招的真正面目是:
         以退为进。
         不管对方如何应对,他都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你怪我,就是说我失了“小节”。
         那就降我的职,撤我的官。
         但条款是为了“大义”签的,还是不能改。
         你不怪我,那就更好了。
         我都没有错,那我签的条款更没错!
         即使是贾雨村这样的老狐狸,也被连绵不断的大招给打懵了。
         一时间,都有些顾此失彼的感觉。
         他现在只能原地沉吟,面色复杂的看着冯一博。
         因为他知道,即使继续弹劾东海郡王和仇栾。
         也没什么大用了。
         有冯一博刚才的话横亘在这里。
         就算弹劾成了,条款也不能做什么改变。
         那除了平白得罪人,什么好处也没有。
         不仅是他,满朝文武也都被冯一博的战斗力给惊到了。
         就连一向老神在在的张松越,此时也不得不承认。
         即使是他开口,也很难压下冯一博的这番说辞。
         无论是东海郡王,还是仇栾。
         都在冯一博的陈述下,成了为国家计深远的好官。
         你若说不是,就得拿出证据来。
         虽然这个时代没有“疑罪从无”的说法。
         但也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典故。
         真要使用内阁的权威,强行压住几人。
         那他不就成了以“莫须有”处置众臣的秦桧?
         而龙椅上的景顺帝,听了冯一博的话。
         此时心中也很复杂。
         一方面,冯一博多次引经据典。
         引用的都是李世民的典故,和他的《帝范》。
         这显然是在迎合自己这个皇帝。
         可就是这样迎合自己的好臣子,却让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因为另一方面,他是真的很想要钱。
         巧妇都难为无米之炊!
         他想要做个好皇帝,也必然要有足够的钱啊!
         景顺帝接到议和条款的奏疏之后,就在深宫中曾自问过。
         真有了这样一笔横财,想做李世民又有何难?
         若是这笔赔款能尽数归于国库,那大魏的税赋就是每年都多了一千万!
         虽然什么也不做,也相当于有了五百万。
         但谁又会嫌钱烧手?
         他能如此大方的,给冯一博一个“世袭”爵位。
         很大程度上也是有这方面的考量。
         相比未来几十年源源不断的庞大收益。
         那葬身大海之中,“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所谓二十万倭国大军。
         说是空头功劳也不为过!
         即使有些宫濑,能给他升一级就不错。
         怎么还可能加“世袭”的爵位?
         就在满朝陷入沉思之时,冯一博的心中也微微一松。
         朝堂上鸦雀无声,证明自己没白准备。
         可就在他以为,今日的事已经差不多。
         想趁机结束这个议程之时。
         却见贾雨村的眉头微微舒展,沉声又道:
         “说来,冯大人的拳拳之心,算是众所皆知,圣上赐予的临机专断之权,自然也无人会质疑,只是……”
         他还是那样,张口闭口先夸一句冯一博。
         随后就顿了顿,话锋一转,继续道:
         “只是冯大人如今已经交了差事,也加官进爵领了赏赐,剩下的就东海郡和辽东边地之事,就都是咱们大魏内部的事了。”
         贾雨村到底是个老狐狸!
         他这话一出,冯一博就感觉到了几分棘手之意。
         面对自己一连几个大招,贾雨村选择的不是正面硬抗。
         而是想要跳出自己搭建的框架。
         这是直接把这件事,从对外事务中剥离。
         三两句话间,先承认了议和条款的有效。
         又把之后的战利划分,归为大魏内部的事。
         这还不算完!
         贾雨村有了主意,自然越说越顺。
         只听他顿了顿,就又继续道:
         “说来,战后的一应战利,自然还是要归兵部划分,即使东海郡不归兵部所辖,也该由圣上和内阁诸公决断。”
         这下更狠!
         不仅从对外事务变成内部事务,还细化为战后的战利划分了。
         而这,正是兵部的职责所在。
         任谁也说不出毛病来!
         只是这样一来,冯一博先前的几招就大半落空。
         可他闻言却仅丝毫不慌,还含笑点了点头,道:
         “原来部堂大人一直都是在代表兵部,若是如此倒也没错。”
         冯一博的话让满朝文武一愣,都觉得他不会这么容易服软。
         果然,随后他紧接着就又道:
         “那不如这样,等兵部先将所辖辽东边军那边的事解决了,之后我好以此作为定例,再和东海郡商议如何?”
         冯一博虽然还有底牌,却不打算都用在今日的朝会上。
         而且,有些招数也不适合贾雨村这个老狐狸。
         既然他说是内部的事,那就用内部的解决方式。
         于是冯一博决定,刺激一下一直没有动静的新贵。
         总不能让他一个人面对所有压力吧?
         那岂不是白白联合他们,又白白给他们分润了那么多?
         现在贾雨村句句不离辽东,那就先让他和新贵先PK一下。
         要是你赢了,我再去找东海郡。
         但东海郡听不听我不敢保证。
         要是你输了,说明内部你都搞不定。
         那还和东海郡提什么重新划分?
         “部堂大人此言差矣!”
         就在冯一博的话音未落之时,立刻就有人出列一呼,
         随后朝丹陛一拜,又朗声道:
         “属下身为兵部侍郎,按理本不该反驳部堂大人,但部堂大人既然一直说代表兵部,还把为国为民的三位有功之臣,说成结党营私,侵吞国利的小人,我就实在不得不站出来,仗义执言几句了!”
         这人一出列,冯一博心中虽有些准备。
         却依旧难免恍忽一下。
         因为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兵部右侍郎白家锦!
         白家锦是新贵的人,从来就不是什么秘密。
         此时他代表新贵,会站出来为冯一博说话。
         也很好理解。
         只是,一个昔日的故旧,一个曾经的敌人。
         如今在朝会上,却是立场变换。
         贾雨村为了自保,暗中投靠了新党。
         又为了新党利益站出来弹劾自己。
         白家锦为了新贵的利益,放下之前的小恩怨。
         被自己一点,就站出来维护自己。
         昔日的故旧和曾经的敌人,都做着本不该他们做的事。
         这样的情形,任谁都难免觉得有几分造化弄人的意思。
         这样冯一博的心中,难免感慨良多。
         果然,不仅国与国之间,就连官场之中也是一样。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见白家锦站了出来,贾雨村的脸上顿时有些不好看。
         他带着几分部堂的威严,沉声道:
         “白侍郎有话,不妨回了部里再说。”
         任是谁,被自己下属挑战权威。
         也都会有些下不来台。
         尤其,还是当着文武百官和皇帝的面。
         “还望部堂大人恕罪!”
         白家锦闻言,先是面带惶恐的一礼。
         可随后却绷不住笑了笑,才道:
         “只是有些话不当场说明,我怕回了部里也说不得啊!”
         这话里的火药味极浓!
         由此可见,两人平日的关系已然势同水火。
         贾雨村之所以会一反刚刚对冯一博的常态,一见白家锦就如临大敌。
         实际上也是因为兵部之中,本就分为两派。
         一派是原本贾雨村为首的开国一脉,现在领头的投靠了新党。
         还不知道其余人是否也已经站队。
         另一派,就是以白家锦为首的新贵一党。
         当初,景顺帝和内阁让白家锦补了兵部侍郎的位置。
         显然是想用新贵牵制王子腾、贾雨村等,开国一脉在兵部的势力。
         没想到,现在却成了他们自己的绊脚石。
         贾雨村这时见他丝毫不给面子,眼睛微微眯了眯,冷声道:
         “白侍郎莫要在朝堂上让人看了笑话,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兵部不知上下尊卑呢!”
         很显然,他这是想在朝堂上以势压人。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用官职先压住白家锦。
         之后才好继续和冯一博过招。
         若是不尽快解决他,刚刚扳回一城的贾雨村就难免前功尽弃。
         再拖下去,今日的事怕要无疾而终了。
         冯一博听了,悄然退了几步。
         好将战场让给两人。
         他这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让一直关注局势的张松越不由皱眉。
         “部堂大人说的是,在兵部你尊我卑,我本不该出来反驳大人。”
         白家锦倒也不负冯一博的期望,闻言拱了拱手,才又笑道:
         “只是,大人所言实在有失偏颇,就算是我不说,也堵不住天下人悠悠之口。”
         这个白家锦的进攻性很强啊!
         冯一博在旁,还有闲心品评二人的交锋。
         随后,他又看向贾雨村。
         只见贾雨村被扣了个帽子,脸色发沉道:
         “白侍郎出口就是天下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科道言官。”
         这话其实有点得罪人了!
         冯一博不由回头,想看看最后面的科道言官的表情。
         可惜离得太远,几乎都被挡住了。
         不过贾雨村毕竟是一部尚书,想来也不曾把这些科道当回事吧?
         “我虽不是科道言官,但臣子有劝谏君主的职责,下属自然也该有劝谏上司的担当。”
         听到贾雨村的嘲讽,白家锦丝毫不以为忤。
         他先来了两句冠冕堂皇的话,阐明自己所言。
         并非顶撞,而是劝谏。
         只是他的劝谏,实在太有担当了。
         这不,他紧接着就也嘲讽道:
         “今日我听大人嘴上处处为了冯大人,实际却处处为难冯大人,这实在让刚刚打了胜仗的功臣寒心啊!”
         两人同样都是借“为冯一博说话”,来攻讦别人。
         贾雨村从刚刚攻讦的人,变成了现在被攻讦的人。
         尤其攻讦他的,还是部里的下属。
         这其中滋味,让他顿时怒气攻心。
         可白家锦不以为忤,还继续道:
         “冯大人高风亮节,即使寒心也就叹息两声,可东海郡的黑龙军,还有辽东边军万千将士若是寒心……”
         贾雨村听到这里,顿时眼中精光一闪。
         就等白家锦继续说下去。
         若是他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来,那自己就不战而胜了。
         可惜的是,白家锦也不傻。
         有些话只能点到为止,再说下去就过了。
         他说到此处,微微顿了顿,就转而道:
         “倭国才吃了败仗还好,可鞑靼人在塞北虎视眈眈,如此下去,我大魏边地岂非堪忧?”
         听到他没继续说,辽东边军寒心之后,可能会有怎么样的举动,却转而说起倭国和鞑靼对边地的侵扰。
         这让贾雨村顿时失望不已。
         若是白家锦敢用边军的军心,在朝堂威胁兵部尚书。
         那贾雨村就不用再费什么力气对付他了。
         景顺帝会亲自教他做人!
         “国有国法,均有军规!若是因此弃守边地,便该换个统帅!”
         失望归失望,贾雨村还要继续和白家锦斗法。
         你不说边地寒心会如何,我来替你说说吧!
         白家锦闻言,却不接“弃守边地”的茬,而是道:
         “仇都尉是圣上钦点的九省统制,大人对此显然不满啊?就是不知这不满,是对仇都尉的,还是……”
         说到这里,他故意顿了顿。
         显然又和刚刚一样,在吊人胃口。
         好在,很快他就似笑非笑的,看着一脸期待的贾雨村,说出了后半截话,道:
         “对边地将士呢?”
         接连两次,他的话中都有些触碰皇帝权威之意。
         这让冯一博都不禁为他捏了把汗。
         虽然每每到了最后关头,他都能及时勒马。
         但这样在作死边缘疯狂试探的事,可一不可再。
         不然长此以往,早晚有一天会栽在这上面。
         “好了!”
         眼见两人之间你来我往,争辩的极为激烈。
         张松越就知道,今日这事怕是解决不了了。
         好在,他也早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见新贵已经出手,便找了个机会出声叫停,随后又道:
         “此事关乎国运,今日就先说到这里,容内阁再和圣上商议一下,等有了些眉目,重新再议吧。”
         虽然今日算是暂时过去了,可张松越却也为此事留了个话头。
         显然,新党不会轻易就这么选择放弃。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还要再翻出来讨论一下。
         距离议和条款,尤其是赔款执行的日子。
         还有近一年的时间。
         既然今天没能一鼓作气,那就不必急于一时。
         好在,不管如何。
         眼前这关都算过来。
         冯一博闻言顿时松了口气,随后朝丹陛拱手。
         退回百官之列。
         贾雨村和白家锦互相瞪了一眼,也都施礼归队。
         之后,侍班官员宣布下一项。
         后面的事就与冯一博关系不大,自不必提。
         等下朝之后,他直奔自己的马车。
         今日的朝争凶险,也实在太废心神。
         他正在马车之中一边闭目养神,一边开始复盘今日的得失。
         没过多久,马车忽然一个急停。
         “大胆!何人拦车?”
         这是长随大波的声音。
         话音刚落,就听有人在车前恭谨的道:
         “启禀冯大人,我家王爷有请。”
         没等大波再问,就又有一个声音,戏谑的道:
         “哎幼幼!这不巧了吗?”
         那人一边说着,就走到车前。
         朝车厢内的冯一博一礼,笑道:
         “大爷,我家王爷也想请您过去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