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 第121章 出征辞行,弄巧成拙
         正月伊始,寻常百姓家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之中。
         明军却已经开始了第二次北伐。
         洪武三年,明军第一次北征沙漠,将元将王保保压缩到和林以北地区,暂时减轻了明朝北边压力。
         然而,北元势力却并不安生。
         在塞外,经过年余休养生息,再趋活跃。
         东自开元,西至甘肃、宁夏北部以及各塞要地,均为北元势力所控制,且不断南犯。
         大明朝廷,此番集中力量,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第二次北伐。
         北元一日尚有残余实力,中原大明便不得安宁。
         朱元璋亲自送行,徐达,李文忠,冯胜三位大将尽数跪拜。
         “天德,你的中军自雁门关出山西,以取王保保!兵至岭北,不可轻敌冒进,需等待其他两路!”
         “文忠,你是咱的外甥,出居庸关入沙漠以追元主,使其彼此自救,不暇应援!况元主远居沙漠,不意吾师之至,为孤豚之遇猛虎,取之必矣!”
         “冯胜,你为西路,出金兰趋甘肃,以疑元军,使其不知所向!配合中路军与东路军的行动!”
         朱元璋再次叮嘱三人,“此番北伐,乃我大明以攻为守,诸位切忌,不可轻敌冒进!”
         三人闻言再拜,“谨遵陛下教诲!”
         朱元璋的心思,都在此次北伐上,倘若能够一举击溃元廷,便能换来大明数十年的安稳。
         双方同时休养生息,中原的富庶远超草原,还担心下一代敌不过鞑子?
         “对了,出征之前,你们去一趟凤阳,按照祖制,祭拜太庙!”
         徐达被朱元璋视为手足兄弟,李文忠本来便是他的外甥,更是他的义子。
         冯胜则是朱元璋的得力部将,三人有幸前去,自然不会推辞。
         “臣等这就前往凤阳!”
         ——
         凤阳县。
         初岁贺元祚,烟花灿九天。
         金龙腾玉宇,六出好耘田。
         朱四郎与朱英娆,按照惯例回到应天府过年。
         连带着法仁禅师也所之而去,一下子少了三人,到是令岳麟的小院空旷不少。
         小赖利点着爆竹,花花则在一旁拍手称快。
         大胡子张定边,一早上便喝醉,只要饭不到位,陈汉太尉便永远不醒
         岳麟又当爹又当妈,正在准备年夜饭。
         “岳大人,谨贺新年!”
         韩水云带着刘福通前来,美其名曰拜年,实则是想混顿饭。
         毕竟福利院也要休息过年,孩子们被院长带走,这两个大活人,只得四处觅食。
         “恭喜新年,红包拿来!”
         “福伯,我就说么,咱们这位岳大人从来不肯吃亏。”
         韩水云淡然一笑,拿出三个红包递了过去。
         小赖利心中欢喜,暗自将红包收好。
         花花喜形于色,蹦蹦跳跳地将红包交给岳麟。
         “傻闺女,韩公子难得大方,为什么不自己留着?”
         “花花没有用钱的地方呀!”
         岳麟宠溺地摸了摸义女的额头,“你们稍等片刻,饭菜一会便好。”
         韩水云丝毫不将自己当外人,小明王虽然目盲,却两手不沾阳春水。
         刘福通表示自己年老体衰,况且给了银子,自然要岳麟来做饭。
         “你……”
         “岳公子,有何赐教?”
         小赖利怯生生地看向韩水云,后者则微笑询问。
         “你是不是武功好厉害?我也想学!”
         小赖利指向岳麟忙碌的背影,低声道:“他不让我学!可我本就愚笨,没有朱四郎那般聪慧。”
         “这些年身手倒是不曾落下……你若是收我为徒,我每日给你银子!”
         韩水云纳闷道:“岳大人待你不好?为何要跟我这个盲瞎学武?”
         小赖利愧疚道:“他一直待我和花花很好……但我什么都帮不上忙,以后只能成为他的累赘。”
         “我要习得一身武艺,保护妹妹!”
         小赖利说了一半,再次看向岳麟,“顺便保护他!”
         见少年嘴硬心善,韩水云仿佛看到了年少时的自己。
         “好,我可以教你,不过你要答应我三件事。”
         “才三件?三十件也行!”
         韩水云笑道:“学本门功夫,需要入教才行。你若想好了,年后来寻我便是。”
         刘福通皱眉不止,白莲教的功夫涵盖三教九流,小明王可是其中翘楚。
         那小乞儿不知修了几辈子的福分,竟然能被小明王收做徒儿!
         “公子……好苗子多得是,何必?”
         “福伯,他是岳麟的义子,想要让岳麟入我白莲教,最好从他的家人入手。”
         韩水云轻摇折扇,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哥哥,你看那个怪蜀黍,天这么冷还扇扇子!这就是爹爹说的装杯吗?”
         只是听到一旁的女童发话,韩水云瞬间收起了折扇,头一次感受到何为眼不见心不烦。
         一盘自己灌的香肠,一盘凉拌菜,加上榛蘑炖鸡,以及素三鲜饺子。
         这便是岳麟的年夜饭,众人举杯相庆,只是少了朱四郎与朱英娆,觉得意犹未尽。
         “大人,正喝着呢?”
         王捕头不请自来,随后低声道:“有人前来求见大人,还请去县衙一趟。”
         能让躺平的老王这般对待,想必来的是位大官。
         张定边本想跟随,却被岳麟留下陪韩水云。
         自从郎世才跑路后,岳麟便如实上报朝廷。
         胡惟庸本想将自己人安排到临濠府,谁知刘伯温从中作梗,说以岳麟的才华,掌管临濠府不在话下,不如先让其代行知府大权。
         等到朝廷有合适人选,再派遣知府不迟。
         偏偏工部尚书李敏和礼部尚书陶凯帮忙,使得洪武大帝大手一挥,直言就这么办!
         朝廷的主要任务,是为北伐众将筹备粮草,胡惟庸也忙碌于此,这才没有继续暗害岳麟。
         倒是让岳县令能过个好年。
         来到县衙后,老王先行告退,示意岳麟自行进去。
         “你个老王八!”
         岳麟笑骂一句,走向府衙,却见气宇轩昂,龙行虎步的中年人,正位于主坐之上。
         面貌清癯,身材魁伟,正是有过一面之缘的魏国公徐达!
         岳麟收起惊讶,随即便要跪拜见礼。
         “我只是私自前来,不必多礼。”
         徐达摆了摆手,笑道:“再过三日便要出征,特奉皇上之命,前来祭拜太庙。”
         “想起你在此地为官,便顺便来打扰一番。”
         岳麟心中一慌,这徐达不会如此小心眼吧?
         “魏国公!此番北伐战败,下官只是提醒,并非有意唱衰!”
         徐达闻言皱眉道:“什么?你说北伐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