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 第412章 儒将拥旄西出征,平藏吹笛大军行
         “惟庸啊,你说咱该如何处置那些放出流言之人?”
         皇帝面带笑意,可这笑容在胡惟庸看来,却是隐藏着杀机。
         再看浙东一脉的官员们,一个个扬眉吐气。
         淮西一脉则跟霜打的茄子一样,谁都知道胡相这次的进攻,再次被岳麟化解。
         胡惟庸心中暗叹,幸亏没有直言陆仲亨弹劾岳麟,否则此事就成了后者诬陷大明驸马爷。
         “流言必须彻查!像这等释放流言之人,微臣以为该直接处死,杀鸡儆猴!”
         胡惟庸躬身行礼,心中打定主意,这事无疑会不了了之。
         皇帝哪有闲心,去一个个听士兵们嚼舌根子?
         胡惟庸脸上带着一丝笑意,这就是他身为丞相的谨慎。
         在皇帝没有摆明态度之前,他绝不会让己方的棋子暴露在外。
         “惟庸啊,岳麟倒是给咱指出了方向。”
         朱元璋笑道:“毛骧,你派锦衣卫将陆仲亨的亲兵给咱带回来!”
         “贤婿说了,流言就出自那些亲兵止口!”
         胡惟庸只觉得后背一凉,这无疑是岳麟反咬一口的手段。
         若是陆仲亨的亲兵知情,那吉安候势必会暴露在皇帝面前。
         倘若不知情,陆仲亨此番西征,别说立功了,能不被治罪就已经不错。
         淮西想要借机让陆仲亨重掌兵权的想法,已经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胡相,聪明反被聪明误。”
         刘伯温淡然一笑,顺势拍了拍朱元璋的马屁,“皇上英明!”
         洪武大帝闻言大喜,调侃道:“伯温啊,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人!定是跟某些人学坏了!”
         刘伯温刚正不阿,从来不是阿谀奉承之人。
         朱元璋对此人用之却不信之,毕竟刘伯温少了些对皇帝的人情世故。
         “回皇上的话,微臣也是与驸马爷相处久了,这才知道皇上背地里为天下万民做了多少事!”
         刘伯温俯身再拜,“微臣愿为皇上分忧!”
         群臣听闻此言,赶紧整齐划一地跪下,齐呼道:“微臣愿为皇上分忧!”
         谁能想到浓眉大眼的刘伯温,拍起马屁来竟然一个顶俩!
         “好!有诸位爱卿相助,咱何愁大明江山不兴!”
         ——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朝中发生的事情,岳麟浑然不知,他只是担心陆仲亨等人暗算,才出此下策。
         如今他的主要任务,则是打通粮道,驱逐敌军。
         其实到了九月分,甘肃之地,便已经狂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幸亏鹰隼团和先锋营的将士们,已经进行过山地战的训练。
         先锋营还会传出寥寥几句闲聊声,鹰隼团则是默默行军。
         士兵们连说话的力气都要节省,他们此行的目标正是轮台山。
         唯有将此地占据,才能确保后续的粮草运输。
         “大人,不如上马……”
         老王见岳麟下马,亲自与士兵们一起行军,不由地有些心痛。
         “无妨!节省马力。”
         岳麟笑道:“轮台山的敌将,肯定想不到,我军在第三天就已经出发!”
         兵不厌诈,岳麟故意放出了消息,说明军会在七日之后攻打轮台山。
         谁知三日急行军,大军已经开拨到山下。
         驸马战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即便如此,军中男儿没有一人叫苦叫累。
         毕竟驸马爷那等书生,都能吃苦前行,他们岂能落于人后?
         沐英本想派人相助,可岳麟却告知对方,敌人的细作还在军中。
         若是连你这个征西副将军都走了,敌人肯定会事先防备。
         沐英只能留在军中,等待岳麟攻取轮台山。
         “咳咳!”
         吴笛身为儒生,身子骨羸弱,不由地咳嗽两声。
         “吴狐狸,滚过来!老子背你!”
         赵老四二话不说,直接将吴笛背在肩上,气得后者破口大骂:“你这丘八作甚?老子自己能走!”
         赵老四罕见地没有还嘴,“吴狐狸,你还要给咱家大人出谋划策!可不能病倒了!”
         “老子背你,那是为了岳大人,为了鹰隼团!”
         “你特娘再唧唧歪歪,老子将你扔下山去!”
         说罢,面对如刀的北风,明军再次踏入征程。
         正如岳麟所说,连朝廷都没有想到,他们会突然发兵。
         更别提驻守在轮台山的守军了。
         吐蕃人收到了北元齐王的书信。
         信中表明,只要吐蕃人反出大明,北元会助他们重新立国。
         至于乌斯藏地区,则会成为吐蕃人的地盘。
         早在唐朝,吐蕃人就有吞并中原的雄心壮志。
         如今冷却的野心再次燃起,吐蕃决定铤而走险,与北元合作。
         达旦身为先行军,负责驻守轮盘山。
         此地本就高耸,加之气候恶劣,当真是易守难攻。
         达旦身为吐蕃人,一向看不起中原人。
         在其看来,这些个柔弱的中原人,岂会是高原汉子的对手?
         乌斯藏的那些怂包,才会对大明低头。
         真正高原上的雄鹰,绝不会屈服于大明。
         浓香的酥油茶和醇厚的青稞酒,令手下士兵醉生梦死。
         达旦已经收到了消息,明军会在七日后进发,如今他已经安排了哨岗。
         但凡明军一举一动,都会落在他的眼里。
         “喝!继续喝!等着明军前来,砍了他们的脑袋,咱们喝庆功酒!”
         达旦高举酒樽,手下众人纷纷举杯相庆。
         山上的吐蕃人喝酒庆祝,山下的明军则选择夜行而来。
         古代军中,多数人因为摄取肉类不足,患有夜盲症。
         岳麟的军队,则很好地杜绝了这一点,大家几乎天天有肉吃。
         夜间行军,对于其他部队而言有风险,可鹰隼团却已经习以为常。
         鹰隼好斗,翱翔九天,靠的就是一双锐利的双眸。
         “大人!敌人有三处暗哨。”
         纪明侦查归来,抱拳道:“山中风头如刀,恐怕火铳会因风向失准!”
         岳麟低声道:“让孙开阳用抬枪试试!无比消灭暗哨,我军今日就奇袭轮台山!”
         听闻此言,众人当即领命而去。
         一营算得上神射手最多的营队,花逢春搓了搓手,“儿郎们,可不能给咱一营丢脸!给我灭了鞑子的暗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