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开局截胡五虎上将 > 第742章 敦煌郡太守一职
         “孟起,你们马家曾经掌握着武威以西的全部郡县,对于如今的西域可否有所了解?”
         马超尴尬的摇了摇头,他只能回给刘璋一个抱歉的眼神。
         “主公,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地广人稀,三郡加起来都不到十万人。西海郡更是凄惨,全郡只有一县,不到五千人!”
         “当初我父亲征集精壮后,根本没有在这些地方留下驻军,我们马家的势力主要在武威。”
         原来是这样!
         刘璋终于明白马腾为何总能拉起数万大军了,原来是将其他郡县的青壮全都抓来了!
         现在问题来了,马腾占据这些郡县的时候就不到十万人。
         如今被马腾挥霍了这么多,这些郡县还能剩下多少人?
         “主公可是想重新设立西域长史府?”
         成公英似乎看出了刘璋的意思,连忙出声提问。
         “不错!”
         刘璋也没有否认,西域长史府意义非凡,它还兼顾着一条重要的道理。
         “我想重启丝绸之路,只有让经济发展起来,才能让我们有源源不断的军资!”
         打仗并不是单独两方的斗争,更多的是比拼国力!
         通俗点来说,打仗打的是钱!
         可能这个时代还没有如此透彻的认识,不过刘璋身为穿越者,自然熟知战争的精髓。
         如今冷兵器时代,打仗有一个无法逾越的问题,粮草后勤。
         可是购买粮草不一样需要钱财吗?
         只要重启丝绸之路,必定可以大大加深长安与西域诸国甚至更远地方的联系。
         丝绸之路昌盛了,大宛马的来源自然就不是问题。
         “主公想要重启丝绸之路,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成公英的话,成功引起了刘璋的兴趣。
         “什么难题?”
         “首先要彻底解决整个羌族,其次向河西四郡迁徙人口。”
         从古至今,想要发展一个地方,没有人口是绝对不行的。
         凉州,幽州,并州,扬州,还有益州南部,这些地方为何总是非常落后?
         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人口稀少。
         人口稀少的原因也很简单,时常遭到异族的袭扰。
         官军无力保护百姓的存亡,百姓为了活命,只能选择背井离乡。
         旷日时久,越来越多的人离开,边境人口越来越少。
         随着人口减少,一系列的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连人都没有了,拿什么来抵御异族的侵袭呢?
         至少在凉州境内,最大的异族就是羌人,其次是氐人。
         不过氐人以农耕为主,目前的威胁远比羌人小得多。
         在汉朝历史上,羌人多次反叛,多次归附,整个种族反复无常。
         汉朝四百年,经过二十多位皇帝,都无法彻底平定羌人之乱。
         有羌人在凉州境内捣乱,丝绸之路注定充满了坎坷。
         不过在刘璋的规划里,羌人是他一定要完全解决的一个问题。
         尤其是在韩遂的‘帮助’下,一战覆灭羌人四十多万,几乎解决了羌人的全部主力。
         唯一的难题就是迁徙汉民,没有人,还是很难发展起来。
         “这次榆中之战,羌人主力尽灭,哪怕是屠戮整个羌族都不在话下!”
         马超被刘璋吓了一跳,连忙出言制止。
         “主公不可!”
         马超的母亲还在先零羌中,他哪里能看着刘璋屠戮整个羌族!
         刘璋笑了笑,给了马超一个安心的眼神。
         “孟起不必担忧,我就是打个比方。”
         “羌族彻底归附只是时间问题,只不过迁徙汉民比较麻烦。”
         迁移民众真的非常困难,几乎没有人愿意主动迁徙,更何况是战乱不断的边疆!
         刘璋在统一整个益州后,麾下人口有三百多万,即便占据雍凉二州和关中之地,人口也很难超过五百万人。
         这样的人口基数如何迁徙?
         “主公可一方面着手羌族之事,另一方面往敦煌郡增兵,随后占据玉门关,给西域诸国一个提示,让他们知晓大汉卫将军的名号。”
         “掌控玉门关后,即可尝试启动丝绸之路,随后通过玉门关的影响力,逐渐重新掌控西域长史府。”
         饭要一口口的吃,路也要一步步的走,成公英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如今的刘璋并不能在西域问题上浪费太多的精力,因此也只能脚踏实地的慢慢来。
         刘璋赞许的看了成公英一眼,成公英的这个计策非常符合刘璋当下的情况。
         “成公先生,我想委任先生为敦煌太守,同时负责西域诸国的事务,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刘璋心中多多少少都有些亏欠之意,尤其是在这个返回榆中的路上。
         可以说成公英归附之后,连屁股还没坐热,就要被刘璋‘流放’!
         太守之位看似是委以重任,可也分到底是何处的太守!
         例如在黄巾之乱前,南阳太守麾下掌握着两百多万人,而西海太守麾下只有不到五千人!
         敦煌郡地处凉州最西边,不仅地处偏僻,更是人烟稀少,几乎和流放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是身怀大才被如此安排,难免有些失望的情绪。
         刘璋也是没有办法,如今这个位置需要的是一位全能的人才。
         若是派遣刘晔,鲁肃等谋士或者张辽,徐晃等武将,实在有些太浪费了。
         毕竟接下来还有数不清的战事,而西域长史府的重建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
         成公英,恰恰是最佳的人选。
         他文武双全,虽然都没有达到顶尖水平,但是各方面均有建树。
         只不过敦煌太守并不是一个好差使,还会远离刘璋的政治中心。
         长此以往,难免发展会受到限制。
         成公英毕竟是刚刚归附,于情于理刘璋都不能强行指派,一切也要听从成公英本人的意见才行。
         成公英没有立刻回答,他能听出来刘璋语气中的无奈与歉意,心中也在做着思考。
         一旦点头答应,可就不是几年能够完成的任务了。
         西域长史府的建设很有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
         “成公先生,恭喜啊!刚刚归附就被主公委以重任!”
         成公英有些惊愕的看向马超,顿时被马超这句话给架了起来,好像不答应都不行了!
         谁都看出来敦煌太守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唯独马超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