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开局失业,我让歌坛大魔王回归 > 第二百三十章 谢幕
         江阳问他们:“不打算玩摇滚了?”
         “玩啊。”
         三哥等填饱肚子以后在玩,反正以他们的本事,想要靠摇滚的本事吃饭很难。
         他们不属于怀才不遇那波的,他们属于乐队水平中流,唱作水平中流的摇滚人,在这只有头部能挣钱行业中,他们想要在京都立足,就得干点别的。
         江阳想了想,“要不,改天我找我老婆帮你们要首曲子?”
         他觉得就三哥刚才教大爷大妈们跳广场舞那劲儿,特别适合二手玫瑰的歌。
         江阳就是不知道自己在梦里或者喝醉酒的时候,有没有唱过相关的作品。
         如果有的话,说实话,不给三哥就是浪费,他老婆肯定唱不了。
         但凡没有二十年精神病,很难驾驭二手玫瑰的歌,而这乐坛,没有一个二手玫瑰,太没意思了。
         江阳其实听过很多二手玫瑰的歌,尤其喜欢在中考刷题的时候听《我要开花》,那妖娆的歌声就很魔性,让人刷题刷着情不自禁的就刷嗨了。
         他大小也算个病友了。
         就是不知道三哥宫不宫寒,不然没那味儿。
         “啊?”
         三哥一怔。
         玩流行音乐重要的是什么?、
         有一首成名曲!
         有一首成名曲,就相当于有了固定工资,至少能捞到一碗饭了。
         他们以前不是没想过来一首成名曲,可写了好多歌,唱出来都反响寥寥,就跟石头似的丢进大海里,溅起一朵浪花以后就悄无踪迹了,久而久之,三哥他们都灰心了。
         而大魔王是谁?
         那可是唱作编集于一身,在十五岁时就以一首《起风了》出名的大魔王。
         她的专辑神曲频出,质量稳定而且高产,除了最后一张专辑,都堪称神专。
         她的每张专辑既有传唱度高的,也有高质量的作品。
         她的这些歌只要给到别人一首,都能成为别人的成名曲,
         即便是大魔王滑铁卢的最后一张专辑,那也是三哥他们可望不可即的高度。
         大魔王的失败只是相对于大魔王和天王这等级的人而言是失败。
         她失败的成绩,对三哥他们而言,那就是巨大的成功。
         他们要能达到大魔王那失败的成就,虽不能说是奇迹,但也跟奇迹差不多。
         就是复出以后,大魔王也是稳定输出,且不提《送别》等经典,就是她为影视剧写的那些个歌,那也风靡一时,以至于现在的榜单分为李鱼和其他,李鱼就像大魔王一样华语歌坛肆虐,甚至于还肆虐到了国外,现在很多人就等着天王推出新单曲杀一杀大魔王威风。
         这只大魔王太魔王了。
         他们要能从大魔王手里拿到一首歌,无论是大魔王填词作曲,还是佚名填词作曲,都能让他们的奇迹变成可能。
         只是,即便他们认识江阳,关系还不错,也没奢想过从大魔王手里拿到一首歌,只因为这一首歌太珍贵了,就跟武侠中的武功秘籍一样,足以打通他们的任督二脉。
         但现在江阳开口了——
         猛张飞踢三哥一脚。
         三哥惊醒过来,连忙点头:“好,好,太好了。”
         他一时间竟然不知道怎么感谢江阳。
         他们进到小剧场,石头已经在排练了。
         王大爷扮演的是话剧中的三爷,这三爷几乎就是王大爷本人,唱戏出身,善养鸟,以前一直想找个传人。还有就是话剧中的养鸟知识,几乎都是王大爷跟江阳讲过的,王大爷大小也算个剧团顾问。不过,现在台上排练的“三爷”是石头找来的话剧出身的老演员。
         没办法,王大爷年纪大了,就是身子硬朗也折腾不起两天两场的演出。
         备胎得提前找好。
         还有就是,王大爷和这个老话剧演员各有千秋。
         老话剧演员自不用说,演技和台词功底杠杠的,就是这话剧里有唱戏,唱的一听就不讲究;而王大爷呢,唱的挺好,就是演技不是很行。
         江阳的建议是让王大爷当a角,过下瘾,再当顾问教一教话剧老演员。
         待差不多以后。
         石头拍了拍手,“大家都打起精神来,咱们争取一次过,只要过了咱们江大编剧这一关,咱们就能登台演出了。”
         许多话剧演员排练十天半个月,等待着就是登台的那一刻。
         因为正式演出比排练演出费高多了。
         石头讲完话,坐在江阳旁边,三哥和猛张飞也坐过来。
         剧院的等熄灭,光线聚集于台上。
         台上正是一个人声鼎沸的鸟市,在唱戏、鸟叫、吆喝声不断。
         这有些是台上表演出来的,有些是录制好的。
         在台子中间,有一圆石桌,四周是石凳,几个提着百灵笼的人已围桌而坐,笼子放在石桌上,他们一边倾听自己的鸟叫,一边时不时向一个方向张望,似乎在等什么人。
         卖鸟具的、卖鸟食的、鸟贩子、卖蜘蛛的散布于表演区边缘。
         几棵小树参差错落于其间,有的树上挂着鸟笼子……
         江阳静静地看着。
         这部话剧挺经典的,在人教版高中语文读本里出现了第一幕话剧本的节选,江阳记得很清楚,所以第一幕的剧本台词和场上布置,都是按照严格剧本来的。
         至于第二幕以后,那就是江阳根据看过的话剧写下来的。
         《鸟人》这部话剧其实就三方人,养鸟的,鸟类学者,还有精神分析学家保罗。养鸟的只关心自己鸟笼子里的鸟,制定了许多规矩,甚至还有人因为鸟的叫声脏了把鸟摔死,把自个儿气死了;精神分析学家只关心自己针对于养鸟人的精神分析,不关心别的;而鸟类专家为了名利,不惜把某种珍贵鸟的最后一只作为标本。
         这些人自己也成了笼中鸟。
         江阳经过这些天的学习,在话剧上还是半吊子的水平,但并不意味着他就不能提意见。《鸟人》话剧不断在他脑海里上演,有时候看的多了,一对比真的能听出不同。
         有的地方差的不多,譬如王大爷在唱戏的时候,甚至还胜过原版。
         有的就差得远。
         不过,碍于成本的问题,这些差距是可以接受的。
         唯有一点——
         这话剧里有两位女演员,一位是农村来当保姆的,让精神分析专家收为了护士;一个跟着国外鸟类专家当翻译,后来为了拿绿卡,当了国外鸟类专家的夫人——
         这翻译还好,但这护士有点不够接地气。
         就是台词中没有那种怯,
         可石头说这已经是现有成本下请到的不错演员了,“我看天分不错,后续再磨合?”
         “行吧。”
         江阳也觉得为了这一个女演员耽误所有人不大好。
         只能后面慢慢物色了。
         将近两个小时匆匆过,待最后谢幕时,这是江阳觉得作为话剧演员最光辉的时刻。
         演员们相互邀请着上台,向台下的观众鞠躬,迎接经久不息的掌声。
         虽然是幕后工作者,但江阳觉得,当你看到那些经由你写下剧本或者导演的演员,面对面的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时,那也是莫大的骄傲。
         当然,现在台下只有江阳他们几个。
         但他们同样不吝啬掌声。
         虽然还有瑕疵,但江阳觉得可以端上桌待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