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随身带着一扇门 > 第四十六章 镖局!
         大哥的婚事还是让老娘去操心吧。
         术业有专攻。
         在保媒拉纤这些事情上面,十个曹信也比不过一个大娘。
         不过刚才曹张氏无意间提起老爹‘曹坤’,倒是让曹信想起在这世上的另外两个亲人——
         ……
         “二哥跟小妹是天福三年在谭西清远走丢的,我们当时找了几个月没找到,留在清远又活不下去,才不得不继续往南,入上江省,最后来到西京城。”
         “这一走,天大地大,人海茫茫,再想找到他们就难了。”
         “前两年咱们没那个能力,但是现在可以试试。”
         是夜,曹信拉着曹仁,提起二哥曹义跟小妹曹淑。
         当年曹家村集体往外逃荒,连年遭灾,又兼兵荒马乱,还没等出了宁西省,人就散了。
         曹信一家抱成团,原本是要往南走,直入上江,结果浑浑噩噩、晕头转向去了东边,进了谭西省。
         待到了谭西清远府的时候,老二曹义低烧不退,浑身没力气,一家人就让他带着当时年仅一岁的小妹曹淑待在城外休息,一家人则进城找活、乞讨。
         但是没想到,当时城内城外突然出现许多官差,驱赶难民、灾民。
         当时一阵混乱。
         官差粗暴,不听人言。
         说是驱赶、驱逐,实则形同押送,一路将他们送到距离府城二十多里的一处破败村落,命令他们就在这里开垦、生活,不得逃离。
         等曹坤等人溜出去的时候,已经是三天后。
         再找回去,早就不见曹义与曹淑。
         因是难民、逃户,不得四处乱窜,他们只能东躲XZ的找人。
         三个多月。
         一无所获。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两个孩子就这么丢了。
         当时曹义十四岁,曹淑刚十一个月,还没满一周岁。
         一个半大孩子还生着病,又带着一个婴儿。
         曹坤他们不明说,但几个月过去,心底都知道,二人怕是凶多吉少。
         再加上当时在清远府实在活不下去,不能再耽搁,就继续南下,去了上江。
         算是放弃。
         “可二哥一向机警,未必就活不下去。”
         “暂存一线希望,我们总要尝试找找。”
         曹信惦念已久,这时一切稳定,家有余财,终于可以推动寻亲计划。
         ……
         “老二,小妹。”
         曹仁一听,神色怔住。
         他当然也期盼曹义跟曹淑都没死,夜深人静时,偶尔也会想起。可是从未宣之于口,实在是知道不现实。
         先不说二人到底活没活着。
         即使还活着——
         “西京城跟清远府之间,还隔着一整个上江省,当时我们从清远府经上江省抵达西京城,花了一年半时间,数千里之遥。”
         “这么远,怎么找?”
         “而且清远府不小,想找两个人就已经很难。更别说过了三年,压根不确定他们还在不在清远府。”
         距离远。
         范围大。
         时间久。
         世道乱。
         这都是难点。
         “难度当然有。”
         “但不能因为畏难就不去做。”
         曹信心意已决,不尝试找一找他不甘心。
         而且他不单是只有心意,还有大致的计划。
         “大哥,我是这么想的。”
         “现在西京城生意难做,小一些的武馆纷纷倒闭,许多馆主、武师一下子解放出来。这些人现在大致有四个出处——一部分年老体迈气血衰退的转行做了小买卖,或是颐养天年,一部分被绣衣司西京署以及西京城各级衙门吸收,一部分去寻了看家护院、酒楼钱庄等行当护卫的活计,还有一部分去做了镖师或者入了帮派,甚至还有去码头上卖苦力的。”
         今日唐渺提起西京城的武馆倒闭潮,曹信最近也在关注,一个念头早已萌芽:“既然市面上有这么多练家子,都有些本事在身,我们大可以成立一家镖局,将这些人吸收进来。再打通西京城通往谭西省的商路。这样一来,扎根西京,行镖挣钱,寻找二哥小妹,都可以同时进行,一举三得。”
         其实这个计划不是仓促萌生的。
         早在前年八月,在曹信发现‘洞悉’的妙用后,就已经有了雏形。一开始想的是发掘贫苦天才,送入各大武馆习武,培植羽翼。后来又想,等到大哥初步习武有成,他们完全可以开设一家‘曹氏武馆’,培养嫡系弟子。
         再后来,遇着段冲,近来段冲实力大进,既然他不愿进入绣衣司,镖局总可以试一试。
         若能得他坐镇,镖局最难找的顶尖高手,便有了着落。计划中的武馆转为镖局,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当然。
         一切的前提还是钱。
         “初期肯定要投入一大笔钱,而且可能还会持续赔钱。”
         “不过以我们现在的家底,支撑一两年不成问题。这段时间,不着急接镖行镖,咱们有武师,可以先招收一批可靠子弟进来,加以培养,一两年后,初步就能派上用场。”
         “那时候,你跟大姐的武技都不差,就是镖局中坚。”
         “再把段叔忽悠进来,这是高手坐镇。”
         “我那时医术大成,背靠段叔与镖局,有一定自保能力,也可以散出名号,当成一张牌,结交达官贵人。”
         如此——
         人力、武力、人脉兼具,镖局生意大有可为!
         ……
         “这——”
         “家里现在有多少钱银?”
         曹仁也被说动。
         他原本对镖局不感兴趣,但如果通过镖局有望找到曹义跟曹淑,那他的动力就太足了。
         只不过,家里具体有多少银子,开办镖局、维持镖局又需要多少银子,一笔笔都得算清楚。
         这是大事。
         千头万绪。
         一旦下了决定,开动起来,再想停下可就不容易。
         中止就要赔钱!
         不容马虎。
         “乾佑二年八月到去年八月,因为就我们两个人折腾,总共盈余不到千两,除去日常开销,再加上买了三处小院就不剩多少。”
         三处小院——
         一处自家居住。
         一处连着货栈,是曹信出货,鲁、谢、邹等人家拿货的地方。
         鲜鱼、鸡蛋、活鸡、野物。
         都是从这里散出去。
         最后一处则是秘密据点,曹信、曹仁、曹贤偶尔会去习武。
         狡兔三窟,这是其一。
         三处房产,都不便宜。
         当时险些掏空曹信家底。
         直到去年七月中旬,一直到今年三月。
         前后八个月时间。
         随着雇工增加,出货越来越多,鸡蛋、活鸡包括野鸡野兔什么的,光是这些,每天都有三五两银子进账。
         但这还只是添头。
         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是鲜鱼。
         原始仙界中,偌大一条原河,四五十米宽。曹信守着近千米的河段,利用瞬移,进进出出,一两个小时能捕小三千斤的鲜鱼,每条鲜鱼四五斤,约有七八百条。
         再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售给各大酒楼、食肆,平均日入能有三十两。
         一个月下来,这就是近千两的买卖。
         而且是无本买卖!
         除了送货的跑腿钱,营业额多少,利润就有多少!
         大半年下来,赚的盆满钵满。
         而每月支出,不过是各家工钱,资助习武的学费、饭钱、药钱。二十多户人家,一个月加起来刚刚百两出头。
         这是支出的。
         其实各家的收入来源,一大半都是曹信在鸡蛋生意上的让利。
         能在市面上卖出五文价格的鸡蛋,他三文钱一个出给各家,各家纯粹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