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快穿之好男人养成手册 > 第62章:七十年代小救赎12
         从公社到县城还有三十多里,两人又骑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子才到。
         “妮子,咱们先去百货商店转一转吧!”
         这年头想买点儿什么,还是尽早排队的好。
         不然晚了就很可能白跑一趟了。
         刘妮自然没有二话。
         她从小到大,一共也没来过县城几回,对这里的一切都还陌生的很。
         宋屹直接带她来到了卖手表的地方。
         “有女式的吗?”
         “有!”
         刘妮吓了一跳,趁售货员低头拿表的时候,忙扯着他袖子悄声道:“这太贵了,我不要。”
         不是来买衣服的吗?
         怎么还看上手表了,这一块表都要赶上他大哥盖房子的钱了吧?
         她记得当初家里可是攒了好几年,最后又从叔伯们那儿借了些才算凑够。
         这……实在没想到,屹哥竟然上来就要给她买这么贵重的东西。
         宋屹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手表还是很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以后上班、出行,都会方便许多。”
         这时,售货员已经拿了几块表摆出来了,“这是三个牌子的,看看你们喜欢哪个样式?”
         宋屹看向刘妮,“你挑一个。”
         刘妮一张小脸憋的通红,有心拒绝,一时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宋屹无奈一笑。
         给她挑了个跟自己手表一个牌子的女款,“这个精致小巧,很适合你。”
         售后员:“这个是上海牌的,全钢表壳,一百二十块。”
         “好。”宋屹点头,“就这个吧!”
         让售货员调好时间后,宋屹直接给刘妮戴到了腕上。
         然后就是收音机了。
         三年后恢复高考。
         有收音机才方便接收消息。
         再之后是衣服、鞋袜……
         刘妮又忍不住扯袖角了,“屹哥,鞋袜买就买了。衣服的话,咱们扯些布回去自己做就可以了。”
         这一上午的花销,实在太超出她想象了。
         要知道,社员们一年忙到头所赚的工分,都很难填饱一家人的肚子。
         虽然屹哥的爸妈给邮了些钱。
         但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总不能永远靠着父母。
         宋屹见她脸色有些苍白,知道她是替自己心疼钱呢!
         呵呵呵,真是个会过日子的小姑娘。
         “那行,再给你买个军大衣咱就去扯布。”
         不止因为冬季时兴军大衣,而是它真的很实用,很保暖。
         从百货大楼里出来时,好巧不巧的正好遇见了来县城拉建材的刘家兄弟。
         用的还是从隔壁大队里借来的拖拉机。
         这下好了,他们将买来的一堆东西直接扔给了刘满堂,然后无事一身轻的去了照相馆。
         这会儿的照片还都是黑白的。
         两人除了一寸结婚照外,还另外照了几张小型合影照。
         晚饭又是在刘家吃的。
         房子原本就已经建了大半,现在材料都备齐后,明天就要加快进度了。
         宋屹两人回来的时候,特意从公社里带了些酒。
         而在家里吃饭的,都是一直帮忙盖房子的刘姓本家兄弟。
         因为没有外人,所以饭后闲话时,宋屹就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礼金拿了出来。
         “叔,咱们这边的彩礼有什么讲究,我昨天已经问过婶子了。
         要有什么做的不到位的,还请你们多多担待。
         然后,我再给您说下我家那边的情况吧!
         我大哥当初结婚时,除了两百彩礼外,还买了三转一响,共花了七八百块。
         现在轮到我,家里也是给的一样的数。
         不过缝纫机我们今天没买,钱就直接给您放到彩礼上吧。
         以后缺啥,您再依着自己心意去买。”
         刘父接过一看,五百?
         “这……这太多了。”
         刘父只从里头抽出了一百,“诚意收到了。叔也不给你说虚的,这些就尽够了。
         剩下的你看是还给你爸妈,还是留着给你们小两口以后过日子用,都行!”
         “不用的叔。”宋屹往回推,“你们放心,我既然娶了妮子,就不会让她跟着我受苦的……”
         两边推托来推托去,把一桌人都看麻了。
         从来彩礼都是女方想多要些,男方想少给些。
         还没见过一方硬要给,另一方还不愿要的。
         你说刺激人不刺激人(死鱼眼jpg)。
         不过刘家最终还是在宋屹的坚持下,将彩礼尽数收下了。
         想着既然女婿不愿要。那就等闺女出门子的时候再给她当嫁妆带过去吧!
         散场后。
         刘家人一个个都兴奋的毫无睡意。
         刘母等人收拾好碗筷后,都坐在堂屋里稀罕地看着闺女的表。
         “哎呀,你们说这玩意又不当吃不当喝的,咋就那么贵呢!
         这小宋也是,什么都舍得给妮子买。
         看时间哪里非要用手表了呢,该做饭是该上工,就瞅那门棂子的阴影就得了呗,净花那冤枉钱。”
         “呵呵呵,娘说得对。”刘满仓从她娘手中拽过手表,“既然娘觉得没用,那不如我给出去再将钱换回来吧。
         这么新的手表,不要他们的票,保证得回来的钱不比原价低。”
         “你上一边去吧!”刘母啐了二儿子一口,“当我傻啊,光那买表的票都得二十块了吧!
         快快,赶紧拿回来给你妹妹戴上,透新的手表,可别弄坏喽!”
         苗苗力力两个小家伙也跟着要戴。
         刘满堂招手,“来,你们姑姑那个是大人戴的。爹给你们画个小孩的,还不怕摔。”
         “好,我要画!”
         “我先画!”
         刘父就默默地坐在一旁,边抽烟袋,边乐呵呵地看着他们笑闹。
         刘母白了他一眼,“怎么样啊刘老二?我闺女和我女婿给你长脸不?
         不说别的,光那五百块钱彩礼在咱大队里就是独一份了。”
         “长脸长脸。”
         刘父红光满面的脸上,笑容更甚了。那原本已经有些驼了的腰背,也不知不觉的挺直了不少。
         第二天,社员们听说宋屹新房这边的用料都备齐了。
         不用请,大家下工后自发的就找了过去。
         毕竟是改善社员生活的大功臣,大家心里都感念着呢!
         以前谷林大队因所占山地最多,那贫困程度在整个公社里都是数的上号的。
         如今却拥有了公社里的第一个厂。
         现在十里八村,谁提到谷林大队不双眼放光的打听几句招工的事。
         连带着大队里姑娘和小伙子们的婚事都变得抢手了不少。
         人多力量大。
         在大家热火朝天,干劲十足的帮助下,正房、偏房,连同院子一起,两天就完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