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红楼]咸鱼林夫人 > 第62章 人质
         太阳已经完全沉下去了。
         铁一样的夜幕笼罩着大明宫。
         远处的各间殿宇灯火通明。宫女内侍往来不绝,将一卷又一卷的白绸高高挂起。
         哀泣声隐隐回荡在空气中。
         上皇再不喜宫人哭丧,太后薨逝,大明宫内外都少不了哀音。
         罗焰在宽阔的宫道上无声无息行走着,却觉得自己的脚步越来越沉重。
         他自知武艺高强,五感灵敏,目能所视极远,即便在黑夜里,世间万物在他眼中也纤毫毕现。
         但现在,他只觉得眼前的道路模糊不清。
         他一直随身带着“月明醉”。
         仪鸾卫将林大人所中的毒改进完毕后,曾拟名为“梦中醉”,取其能于不知不觉中要人性命,如梦中迷醉不能醒之意。
         他不愿总让人想起宁夫人梦夫中毒,又于生产时感悟有人诅咒其夫,抱着孩子见了林大人一面,林大人就醒了,如此救了林大人一命这等玄异之事,便驳回此名,只向陛下说此毒名叫“月明醉”。
         其实那一晚夜空明净,和今日一样无一丝云逗留,空中却只有一弯弦月,并不如何明亮。
         那夜他动了不该动的心。
         今日他说了不该说的谎。
         陛下要“月明醉”,他说此毒太过厉害,仅有的六份都被他封存在密室里,若陛下需要,他即刻去拿。
         就算陛下一个字都没多说,他也明白。
         陛下想弑父。
         陛下的生母沈太妃并不得上皇宠爱。义忠亲王尚未谋反、上皇还在位时,沈太妃纵然生育有功,也只居于嫔位,时为五皇子的陛下也不如其余几位皇子得上皇疼爱重视。
         那年义忠亲王谋反,义孝、义节两位郡王趁机作乱,上皇身受重伤,几近驾崩,才不得已传位给陛下,以安人心。
         陛下侍奉上皇至诚至孝。
         一年后,上皇伤势好转,感于陛下的孝心,也曾慈爱教导过陛下为君之道。
         但上皇不许陛下给沈太妃尊位。
         陛下并不奢求两宫太后并立,只求能加尊沈太妃为贵太妃,与上皇之幼子、忠顺郡王的生母穆贵太妃同尊。
         上皇却怒叱陛下妄议君父后宫事,让陛下在凤藻宫前跪了一夜。
         罗温奉陛下之命暗中保护沈太妃,曾对他透露过一句,那晚沈太妃并未试图向上皇求情,也没有哭泣落泪,只是一夜未曾合眼,一直立在窗前,远望着陛下所在的方向。
         他想起了他的母亲。
         娘也曾在冰天雪地里倚门远望,盼着他平安回家。
         被打为反叛奸细,灭门家破的那一日,母亲自裁之前,有没有放不下他这个离家远行的不孝子?
         十年过去,上皇与陛下父子之间,终于到了父欲杀子,子欲弑父的地步。
         父不慈则子不孝,罗焰理解陛下的决定。
         他也早就发誓,会终身侍奉陛下为主。就算大仇还未得报,陛下让他独身去刺·杀上皇,他也只能领命。
         他早有横死、枉死的准备,并不如何怜惜自己这条命。
         可和他一起经历了这十几年风雨的所有“罗”姓仪鸾卫,他真的一点也不在意吗?
         月明醉是罗绮带人改进的。他们共十八个人,每个人都十分清楚月明醉的效果。
         而所有罗姓仪鸾卫都知道林大人中毒后的症状。
         若上皇真的死于月明醉,陛下手握大权,天下皆在掌握,是否还会似如今一样重视仪鸾卫?
         他很清楚,陛下登基多年,早已不是当年的五皇子。
         所以,他不确定为保无人泄密,陛下会杀多少人灭口。
         十一早早远离了仪鸾卫核心,不用面对他今日的挣扎,真是聪明。
         罗焰在密室里静坐了半盏茶的时间。
         他胸口泛起隐秘的刺痛。
         还有卢氏。
         过了今天她才十七岁。
         她什么都不知道。
         他该在什么时机求陛下……
         至少,他该给她一个平安的人生。
         罗焰站了起来,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回去的。
         满门冤屈还未昭雪,大仇未报,他真的甘心吗?
         但他回到临敬殿时,上皇派人传召,陛下已经走了。
         这是皇上在凤藻宫前长跪后,罗焰第一次为他被上皇叫走而感到庆幸。
         紫宸殿。
         皇上已在路上假做抹泪揉红了双眼。一进内殿,他便跪倒在地,膝行至上皇面前,哭问“不知父皇有什么话要吩咐儿臣?”
         上皇一叹,亲手扶他“快起来,起来。”
         皇上拿不准上皇想做什么,只好先就势站起来,却见上皇要他同榻而坐,忙又跪下“此是父皇尊位,儿臣不敢。”
         上皇十分叹息“你我父子,如何生疏至此?不过一张软榻。”
         皇上仍说“儿臣知道父皇疼惜爱护之心,可君臣父子有序,儿臣不敢乱了尊卑。”
         上皇叹道“也罢。”
         他命戴权扶皇上起来,赐皇上在平常的位置坐了。
         太监们上茶。
         同一壶茶的茶水,呈上来之前,必有试毒太监先尝过,倒入杯中时,亦有试毒太监在旁先饮。在六品御医之上,太医院有四品院使一人,五品院判两人,随时必有一人带两个太医在紫宸殿值守。上皇所有入口、穿戴之物,必是经过太医几重查验,若有不妥,三人同责。
         天子之命,尊贵无匹,再如何小心也不为过。[注]
         义忠亲王谋反后,上皇便格外加强了大明宫的防卫,又于九年前严密了紫宸殿的种种规矩。皇上本以为这是上皇“一朝被蛇咬”,年老多疑,此刻却觉得是上皇对他早就起了防备之心。
         但“月明醉”色浅无味,混在茶水汤羹中并无破绽,且完全发作需要一整个月,初入腹中毫无反应,几个试毒太监也尝不出问题。
         罗焰怎么没贴身带一瓶?
         皇上微抿一滴茶润唇,便放下茶杯,垂首道“父皇若有话吩咐,儿臣一定照办。”
         上皇叹道“朕与你母后近五十年夫妻,今日她舍朕先去了,朕不但不能亲自送她,方才钦天监还回禀,星宿不利,只许在宫中停灵七日。朕不想你母后的丧仪如此草草了事,还是你替朕送去皇陵,再跪经一个月,替你母后好生祈福再回来。”
         皇上心底的寒意向四肢百骸涌去。
         月明醉用不成了。
         他出去送灵,至少两月才能回。
         若父皇驾崩时,他在数百里之外的孝慈县,还不知京中会起多少变化。
         月明醉发作的最后几天,人会明显虚弱下来,再过两到三日,才会陷入昏迷长睡。
         如果被父皇发现异样,他的皇位——
         不,就算他没有下毒,父皇手中也没有任何能废掉他帝位的实证,他只身在外,出一二不测也很容易。
         父皇可不是只剩了他一个亲生的儿子。
         他起身,缓缓拜倒“儿臣遵命。”
         压力之下,他灵光闪现“父皇,儿臣去给母后送灵,六皇弟也该同去。我们兄弟一同给母后跪经祈福,必能使母后之灵安息,也才能尽显母后身后哀荣。”
         过了一会,上皇叹道“你们都去,朕身边就没人了。”
         皇上忙道“儿臣还想求父皇一个恩典江氏有孕已近七月,着实禁不得车马颠簸,还请父皇恩准,许江氏留在宫中待产,不必与儿臣同去。儿臣之长子永让已经长成,或可替儿臣尽孝于父皇膝下,替父皇分忧。”
         上皇道“朕记得永让才十四岁?”
         皇上忙道“今日之后便十五了。”
         上皇道“你所有子女皆还年幼,都不必跟去了。”
         为图大计,皇上唯有叩首应是。
         他若在外敢起异心,只怕举兵之日,就是他所有儿女送命之时。
         皇上再叩首,问“父皇,儿臣与六皇弟给母后送灵,朝中所有王公大臣,是否也该按例同去?”
         他又忙道“儿臣愚钝,一应所有军政要事,只好飞马送来交由父皇决断。”
         皇上感觉到,上皇的视线似乎在他颈项处停留了很久。
         上皇道“很好。”
         上皇又道“你母后离世,六宫无主,一应诸事,朕皆交由穆贵妃主理。待你回京,朕便晋穆贵妃为皇贵妃。你与江氏要尊皇贵妃如你母后,你可明白?”
         剧烈的耻辱和不甘席卷了皇上全身。
         他紧咬牙关,不敢发出任何声音,唯有再三叩首领命。
         从紫宸殿告退,皇上又至凤藻宫哭灵。
         他回到临敬殿时已近深夜。
         罗焰仍在恭候皇上归来,呈上了所有六瓶“月明醉”。
         皇上却令他收起来“东宫不保险,还是你收着。”
         不问原因,罗焰照做了。
         看一眼时辰钟,皇上道“朕七日后离京送灵,你挑一百二十精锐贴身护卫。将罗氏、弓氏中所有女子留下,定要护住太妃、皇后和皇子、公主们的安全。”
         罗焰领命。
         短短两个时辰,皇上又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了。
         在这样的皇上面前有所隐瞒,不是明智的做法。
         他犹豫再四,终于问“陛下,在林大人家中的人可要调回来?”
         他没有提罗十一的名字。
         他赌,皇上早就忘了他调去谁教宁夫人习武了。
         果然,皇上道“不必,太明显了,一个人也成不了什么事。”又道“天不早了,今日你且回家去,别叫家里空等。”
         罗焰应是,恭谨退出。
         皇上浑身疲惫,枯坐许久,终究起身,含愧向后面临凤殿去见皇后。
         罗焰回到家中,在正院外踯躅,不知该不该进去。
         林宅,宁安华和往日一样贴紧林如海,早已沉入深眠。
         她的梦里出现了两个她既认识、又不认识的人。
         ——一个癞头跣脚的和尚,和一个跛足蓬头的道士。
         和尚对她双手合十,笑问“女施主可否听我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