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团宠福宝直播日常[七零] > 第19章 是我的女儿啊
         沈雅沉着脸道:“大嫂,这是什么意思?”
         她不会对一个被宠的没边的熊孩子发怒,小孩之所以变成这样,是因为熊孩子有一个熊家长。
         所以,她直接就把矛头对上了刘招娣。
         这个把熊孩子教育出来的熊妈妈。
         她直接将哭闹不止的唐家宝攥起来,塞进了刘招娣的屋里。
         唐家宝才五岁,整个人吃得跟个球似的,滚圆滚圆,但再怎么圆润,也只是个孩子,被沈雅一提就提起来了。
         唐家宝的小短手短脚在空气中乱舞,好几次差点打着沈雅。
         他嘴里骂道:“你这个不会下蛋的东西,快放开我!否则我不给你养老了!”
         沈雅的脸沉了下来。
         刘招娣有些尴尬,这事她才跟当家的商量出来,还没有跟孩子说,家宝不知道从哪里听说的,怎么就给嚷嚷开了?
         这种事,能在明面上说的?
         大家心知肚明就行了,在明面上说出来,就显得太那个了。
         “二弟妹,这么早就吃完了?还有菜不?家宝实在馋肉馋得紧,你也知道我家刚分家,没有买肉……”
         她声东击西,想把这事糊弄过去。
         但声音越说越小,最后在沈雅嘲讽的目光下,止住了话。
         “大嫂和大哥,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怎么?想让我和建国替你们养儿子?”
         沈雅显然没有被她的话带歪,直戳要点。
         沈雅真是大开了眼界。
         这大房真是不要脸到了极点。
         让他们给他家养儿子?
         “滚!”沈雅直接不给留情面,将刘招娣并着她怀里的熊孩子,一起推出了房门,然后“呯”地关上了门。
         刘招娣直到被推出了门,才后知后觉地感觉到事情的棘手。
         她是不是把事情搞砸了?
         那边,唐老头也跟唐建国说起了,让他们带唐家宝去海岛的事。
         今天一大早,唐大就过去找了唐老头和唐老太,跟他们商量起了让唐家宝跟去海岛的事。
         一开始唐老头直接回绝了他的提议。
         这事一想就不靠谱,家宝是唐家唯一的孙子,现在家里已经分家了,除非让家宝过继,否则人家二房凭什么给你养儿子?
         “过继也行啊。”唐大却蛮不在乎。
         家宝都这么大了,就算过继了,那也是他的儿子。
         现在最主要的是,让儿子继承二房那边的一切。
         二房没有儿子,甚至连女儿都不是亲生的,这样好的事情,他们为什么不答应?
         过继过去,虽然名义上以后得叫自己大伯,但是等到儿子继承了一切之后,以后再改过来不就行了?
         就算不改过来,那又怎样?他们始终都是家宝的父母,亲生的。
         在唐大的一通分析下,唐老头也觉得这个主意甚好。
         这就有了他把唐建国叫过去的一幕。
         唐建国比沈雅还干脆:“爸,你脑袋被驴踢了?”
         唐老头怒:“有你这样咒自己亲爹的?”
         “既然脑袋没有被驴踢了,会想出这样不经大脑的事?让我给大房那边养儿子,你们脑袋糊了浆糊了?我唐建国又不是没有女儿,为什么要让一个小狼崽子养老?”
         唐老头吼出声:“那是你的女儿吗?又不是你亲生的,何况是个丫头片子,将来是要嫁出去的,只有侄子才是自己人!”
         “我不会生吗?别忘了,是谁把我的儿子给整没了?这会却想让我给你们养儿子,做梦都比这事快!”
         唐老头还想说什么,却直接被唐建国打断:“行了,别给我废话了,已经分家了,那就不是一家人了,少把歪主意打我身上!”
         唐老头气得吹胡子瞪眼,却又拿他没辙。
         骂了一声“逆子”,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唐建国离开。
         唐枝看着这一切,嘴角扬起一个讽刺的笑容。
         唐家人真是一个比一个蠢,一个比一个贪。
         想让二房那边养儿子,也就是她那对蠢爹娘才会想出来的办法。
         真当人家二房那边蠢吗?
         人家就不稀罕儿子还是女儿,否则现实中,二叔二婶也不会一直都不生自己的孩子,只为给唐希宝独一无二的爱。
         唐建国自从知道了大房那边打的什么主意之后,对唐大更是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
         本来就看不起唐大,这会更加的看不起了。
         他回来后,跟沈雅商量了,本来两人打算在这边呆上两天,也没有什么心思再呆了。
         他们也不打算把粮食全磨成面粉了。直接把那二十斤的面粉蒸成馒头,路上够吃了。
         剩下的这八十斤,唐建国也没有带回去,直接把粮食给了唐三。
         但唐三不肯收,他已经受了二哥太多恩惠了,又怎么可能还要这些粮食。
         让他把这粮食带回海岛去。
         他们没有自己种地,粮食需要凭粮票买,能少花点就少花一点。就八十斤粮食,也不重,唐建国力气大,一手都能提起来。
         最后这粮食,还真是被提上了。
         “二哥,你这就要走了?”唐三还是有些舍不得的。
         唐建国道:“先去县城呆一天,要请老连长吃饭,还有你工作的事,我已经给你联系好了,下午你就跟我一起去县城,我让你见见人。”
         唐三:“可是我钱还没有准备好。”
         他手里头,就只有分家所得的那六百块钱,房子倒是可以晚点建,先住老房子也行。但是六百块够吗?
         他就怕不够。
         唐建国:“先过去吧,见见人。”
         唐三点头,就去跟耿凤梨说了自己要去县城,让她看家。
         耿凤梨一早就从丈夫那里知道了,二伯哥要给丈夫介绍工作的事,心里也是一阵激动。
         能不激动吗?
         如果这事成了,丈夫就有工作了,将来干得好就能够在城里分房了,她也能是城里人了。
         这是她一辈子不敢想的事。
         等唐老头唐老太他们知道的时候,唐建国一家已经去了县城。
         房间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只剩下一些家具。
         粮食也被拿走了。
         唐老太一顿骂:“真是抠门,粮食都要带走,送给自己爹娘都不肯,当初我就不应该把他生下来,生下来也应该把他溺死!”
         “行了,别说这些有的没的了!”唐老头“叭叭”地抽着旱烟。
         脑海里想起了今早,支书跟他说的话。
         支书说:“叔啊,你啊,做岔了啊。建国是唐家最有前途的后生,也是咱上岗村最有前途的后生,这样的儿子,你不应该把他推远了,而是应该把他哄好了,紧紧抓紧的。你和婶做的这些,都是什么事啊?咱又不是以前,吃不饱,穿不暖,手里有钱,干什么还苛待儿媳妇呢?”
         唐老头也悔啊。
         以前怎么就没人跟他说这些呢?如果有人跟他早说这些事,他能够想到这些事,又如何会有这样局面?
         更恨的是,他在前不久还得罪了建国,想让他帮老大养儿子。
         建国这么这样直接地离开家里,有一半是这个原因吧?
         这得多伤心,才能够让他连家也不愿意呆了?
         有多恨,才能够说“脑袋被驴给踢了”这样的话?
         越想越难过,唐老头整个人都没有了力气。
         悔啊!
         如果时间能够倒回,他绝对不会让老太婆这样地揉搓儿媳妇。
         他也不知道,在建国的心里,妻儿的地位竟然会高于自己的爹娘。
         他以为建国孝顺,再怎样也不会跟他们翻脸。
         谁曾想……
         想不到啊!
         耳边是唐老太喋喋不休的声音,唐老头顿时怒了。
         俗话说,娶妻娶贤,他这辈子最失败的事,就是娶了这么个败家娘们,把家里最有出息的儿子,硬生生的推了开去。
         支书说得对啊,如果建国没有对他们失望,想给家里的几个儿子找工作,那不是分分钟的事吗?
         不说别人,就是小四那边,那工作也是铁板钉钉上的事。
         小四眼看着高中就要毕业了。
         高中毕业,如今又考不了大学,又没有推荐的名额,这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如果工作不落实下来,到时候没有工作,就会被下放到别处当知青。
         他家小四,从小就没有干过生活,怎么受得了?
         想着想着,他就恨上了唐老太。
         直觉认为,都是这个败家娘们,将这个家给散了。
         让他最有出息的儿子,对他失了望。
         以前建国对他多尊重?
         这样一想,他就再也忍不住心里的怒火,唐老太却还在那里不停地骂着唐建国。
         “啪!”唐老头抬起手臂,狠狠地甩上了唐老太的脸。
         唐老太在这一刻怔住了。
         她的嘴巴还在做着骂人的动作,声音却被这一巴掌给甩停了,瞪着眼睛,一脸震惊地望着唐老头。
         然后她爆发了。
         “你打我!你竟然打我!我不想活了!”唐老太冲上去,尖利的指甲,就朝着唐老太脸上用力一抓。
         顿时血肉横飞。
         唐老头的脸被抓破了。
         唐老头又是一巴掌打在了唐老太的脸上:“你这疯婆娘,我要跟你离婚!”
         唐建国和沈雅可不知道,他们这一离开,竟然让唐老头这一对风风雨雨相伴了几十年的夫妻,大打了出手。
         这会,他们坐上了去往县城的车。
         也不知道唐建国从哪里搞到的一辆吉普车。
         开车是一个年轻人,穿着洁白的军装,显然是唐建国的战友。
         “嫂子好,我叫苏建明,是老唐以前的同学。”苏建明一脸爽朗的笑。
         唐建国在旁边给她介绍:“这位是我以前大学的同寝室的同学兼好友,也是北海舰队最年轻的连长,别看他看着成熟,其实只有二十岁。”
         又道,“他父亲就是我的老首长,苏政委。”
         苏建明是真的优秀,他十四岁被保送到了海军大学,跟当时已经二十一岁的唐建国成为了同学。
         当然,也有人说苏建明之所以会被保送,这中间少不了有个当大学政委的父亲,还有个当司令员的爷爷。
         但是如果苏建明本人不优秀,光靠有关系,那也不成。
         苏建明听唐建国提起了自己的父亲,脸上的笑容一僵,急忙解释:“我能当连长,可不是我父亲的原因,那是我自己努力换来的。”
         苏建明是真的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提起自己是苏政委的儿子这事。
         有个首长的父亲,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好炫耀的。相反,但凡他有一点儿成就,别人就会把他往苏政委上联想,认为他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沈雅朝他笑了笑,打了招呼。
         被沈雅抱在怀里的希宝,也是一脸好奇地望着苏建明。
         只觉得这位大哥哥好亲切,而且看着好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但又想不起来。
         这时,唐建国也跟苏建明聊了起来。
         聊天中才知道,苏建明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是因为他妈妈周教授最近要来平台县。
         “周教授要来平台县?”唐建国诧异。
         苏建明道:“对,我也不知道我妈怎么突然要来平台县,好像是过来调查三年前的一桩事情。”
         什么事情,周教授也没有跟儿子说。
         家里孩子被换的事,除了苏家二老,还有周教授夫妻知道,还没有跟其他人说明。
         毕竟这事,太匪夷所思。
         “可能是为了我妹妹的事吧。”
         一提妹妹,苏建明的语气就低落下去。
         他和这个妹妹,其实也没有怎么相处过。毕竟妹妹出生的时候,他已经在外当兵了,妹妹又一直跟着父母在海岛随军。
         那个时候,苏家都低调。
         因为一旦高调,有可能会被清算的风险。
         苏建明是苏家所有子弟中,第一个大学生,像他二弟和三弟,一个高中还没毕业,一个才刚上初中。
         高中毕业如果没有工作,就有被下放当知青的风险。
         好在现在爷爷的事被查清了,是一场误会。
         将来要帮二弟找份工作,应该也是不难的。
         当他从爷爷口中得知,他妹妹得了白血病,需要骨髓配对,才能够治好。
         他就去配了自己的骨髓,不符合。
         据说家里所有的骨髓都配对过了,都配不上。
         他想,妈妈过来这边,是平台县有治疗的希望?
         他会这么想,也是因为在一次跟奶奶通电话中,奶奶说漏了嘴,说要找妹妹。
         苏建明自然不会往妹妹不是真的,从小被抱错了,需要找到这样奇幻的事上想。能想到的,也就是治疗的方法了。
         任谁也不会往这样的事。
         苏建明不会,就连听着苏建明讲话的唐建国也没往这方面想。
         甚至连希宝都没有想到,自己才是苏家那个丢失的小女儿。
         哪怕她知道在梦中见过前世,毕竟太小了,也不会把自己跟苏家对应起来。
         或许只有等见到了周教授,才有可能想起那些事吧?
         因为周教授他们还没有过来,苏建明反正也没事,一听唐建国要请武装部的邓部长吃饭,他也厚着脸皮过来了。
         哪怕不认识,但同样当过兵的人,一见面就能够一见如故。
         事实也确实如此。
         特别是听说苏建明年纪轻轻就已经当上连长的时候,邓部长更是热情。
         不禁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啊,想当初自己三十六岁还在当连长,而眼前的青年,却已经在二十岁就当连长一年了。
         这得多优秀啊。
         两人越聊越投机,甚至到了后来,嚷着不醉不归,苏建明第二天头疼得厉害,因此而错过了送唐建国他们上火车。
         当然这是后话了。
         唐建国不但把苏建明介绍给了邓部长,还把自己的弟弟唐三也一并介绍了。
         邓部长挺看不上唐家其他人的,但当知道唐三的为人之后,二话不说,向唐建国保证,唐三工作的事,就包在他身上了。
         邓部长是武装部的部长,在县里的关系,自然不是唐建国能够比的。
         唐建国能够依仗的也就是那些战友们。
         但是邓部长在平台县这么多年,势力不容小视。
         这些唐建国自然是知道的,所以他把自己的亲弟弟介绍给了邓部长,也是希望他能够帮帮唐三。
         自己不在的时候,有邓部长罩着唐三,他也能够放心。
         毕竟现在动荡眼看就要过去了,社会的风气也越来越好了。但是想要工作的人,也实在太多了。
         自己不在这边,如果没有邓部长这边罩着,就算他帮唐三把工作弄下来了,这工作也不一定能护得住。
         事后,唐建国悄悄跟唐三道,该有的好处,记得给。
         也别为了手里的那三瓜两枣,就舍不得拿出来。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唐三表示,自己都知道。
         他如何能不知道?
         二哥的人情是一回事,但是他想要跟邓部长这边套上关系,光靠二哥的交情,肯定是不够的。
         他早就打算好了,该送礼的时候一定要送,三节五礼,都不能忘了。
         唐建国又拜访了几个战友,也把自己的三弟介绍给了他们,拜托他们在他不在的时候,照顾一二。
         有什么交情,能比并肩作战的战友情还深的。大家都拍着胸脯,向他保证,这事包在他们身上。
         唐建国三人,是第二天一早走的,走之前,唐三和耿凤梨过来送了。
         两人给唐建国他们带了不少东西,都是吃的。
         都是耿凤梨一早准备的,让他们带在路上吃。
         “不用,我们自己带了吃的。”
         耿凤梨却把饭盒往她怀里一推:“二嫂还跟我这么客气。光啃馒头怎么行?这都是我一早做的,有肉有菜,你们路上吃。”
         推辞不过,沈雅只得收下。
         而那边,唐建国把唐三拉在了一边,跟他小声了嘀咕了几声。
         也没有其他的事,就是让他帮着盯着点唐家二老,还有唐大他们动静。
         别让他们千里迢迢过来海岛找他们。
         也不是唐建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实在是不放心自己那两个不省心的爹娘。
         谁知道两人在谁的挑拨下,会不会干出远赴海岛这样的事情。
         就连让他养儿子这样的事情就能够做得出来,又有什么事是他们做不出来的呢?
         有唐三帮忙看着,他也能够安心许多。
         他也知道,唐三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为了自己也会把二老牢牢地攥在身边。
         唐三向他保证:“二哥,你放心,只要有我在,爹娘就不会乱来。”
         今天他们过来送二哥二嫂,就将这事瞒得牢牢的,也知道这事一旦被家里的二老知道了,指不定就生出什么祸事来了。
         他们对二哥那边,确实是不愿意放手的。
         特别是昨晚他从县城回去,爹娘竟然等在了院子里。
         也不知道等了多久,以往这个时间,爹娘早就睡了。
         爹一把将他拉在一边,问他是不是跟着二哥去了县城。
         唐三回答是,他也没有想过瞒着,也瞒不了多久。
         而且邓部长那边答应给他安排工作,当然这事他暂时还不能说。
         事情还没有落实下来,万一被爹娘搅黄了怎么办?
         但这事也瞒不了多久,因为他还想从二老的手里糊弄出一笔钱出来。
         他身上的钱完全不够,也就只有二老手里有钱,能够帮他。
         但是怎么帮,得需要有个条理,他暂时还没有想出办法来,所以还不能说。
         至于后来唐老头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话,他也没有听在耳朵里。
         只觉得爹十句里有八句不离二哥。
         他心里藏着事,也就没有多少精力去应付爹,随便找了个借口,就回房了。
         第二天,半夜就起了床,和一早做好了饭菜的耿凤梨去了县城。
         这个点,上岗到县城是没有车的,路过的那班车最早也要八点。夫妻只得一路赶去镇上,再坐车到县里。
         那里有一辆早班车,会在六点半发车去县城。
         本来他可以不用连夜赶回家的,因为二哥二嫂上车的时间在第二天早上的八点。
         但是他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回家,第二天再过来。
         那边沈雅也跟耿凤梨聊完了天。
         沈雅跟耿凤梨说,大家都会好起来,以后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是啊,分家了,那就是最好的事了。
         没有了上面管家的婆婆压着,能够自己当家作主了,可不就是最好的好事了?
         耿凤梨还跟沈雅不一样,沈雅当初是丈夫不在身边,又有一个女儿,身单力薄,没办法跟唐家一大家子对抗。
         耿凤梨不一样,她虽然老实,但是丈夫就在身边,她并不是一个人单兵作战。
         耿凤梨:“二嫂,我知道,我都知道的。”
         她自然也知道,二嫂这些年的艰辛。更知道,自己那个婆婆,是个极难对付的人。
         好在他们已经分家了,她就算再看不上她,也管不到她头上了。
         何况她还有丈夫,只要丈夫去城里工作了,她也就能够一起到城里了,就更不用担心唐老太了。
         直到,车站那边传出了报站的声音。
         他们该进站了。
         两人跟唐三他们挥手告别,唐建国已经提上了行李,沈雅也已经抱上了希宝,随着人流,慢慢往车站里走。
         “妈妈,我们现在就要去海岛了吗?”希宝咯咯地笑着。
         沈雅回答:“是啊,咱们坐上两天火车,就能够到海岛了。”
         “那我能够看到海了吗?”希宝又问。
         “海岛就在海边,自然是能够看到的。”
         “妈妈,我喜欢大海。”
         “妈妈也喜欢。”
         周诗晴一脸疲倦地,跟着苏老和苏奶奶走出车站。
         从京都到平台县,并没有直达的火车,他们需要从中间转上两趟车,才终于到了这边。
         坐了三天三夜的车,整个身子都散了架了。
         但是想到平台县那边等着他们的女儿,周诗晴又浑身来了精神。
         她不累,她的女儿还在等着她呢。
         能够得到这个消息,也是不容易。
         毕竟都过去了三年,三年的时间往往可以改变很多事情。
         而且这三年,还是动荡的三年。
         老爷子告诉她,医院里的很多资料,都已经不见了。
         如今他们过来,是需要过来询问一个护士的,当时这个护士就是照顾孩子中的其中一个护士。
         本来周诗晴是不用来的,但是她忍不住,还是过来了。
         就想第一时间得到消息,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自己的女儿。
         对于一个迫切想要知道女儿消息的母亲来说,有什么是比这样的消息更重要的呢?
         刚出站,跟一对夫妻擦身而过。
         周诗晴无意中,迎上了那对夫妻怀里的小孩,顿时脚下一顿,停住了脚步。
         “怎么了,诗晴?”苏奶奶也停足,问道。
         周诗晴一脸疑惑,四处张望,想要找那对夫妻。
         又去拨开人群,到处寻找。
         但是车站人山人海,哪还有什么夫妻。
         刚才好像是她的错觉一般。
         “妈,我好看到……她了。”
         “谁?”
         “我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