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 第355章 老李被坑了
         “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这……”
         ……
         李学武的车还没进入厂大院呢,离老远便听见支在保卫室顶部的大喇叭在播放这首歌。
         而当车停在门口等待保卫开大门的时候,听在门岗值班的赵雅军说这歌放一上午了。
         李学武想想就明白咋回事了,老李又整这一出儿。
         放首歌给程开元听,给厂里那些人听,就能消弭掉上周的事件影响了?
         只能说想出这个主意的人也是别出心裁的蠢。
         最合理解决的办法就是淡漠它,冷处理,谁都不要提,谁都不要去在意,这件事一周都用不了,马上就过去了。
         好么,很怕大家伙忘了上周吃的瓜似的,一个劲儿提醒着是吧。
         这特么想出这个主意的人到底是哪头儿的啊?!
         不过说起来,“团结”确实是力量,一张大团结就是十元钱,十张大团结就能养一个八级工了。
         这里力量属实不小的~
         跟赵雅军扯了两句闲蛋,叮嘱他多上家去看看他姐,便叫韩建昆开车了。
         指挥车通过了厂大门,又通过了办公区的门岗,这才停在了保卫楼门前。
         许是盯着他呢,刚一下车,彭晓力便站在门口等着了。
         接了他手里的包,笑着打了招呼,随即便开始汇报起了今日的工作安排和行程。
         “上午开的组织办公会,管委办通知您参会来着,您没在”
         彭晓力跟在李学武的身后,嘴里很是麻利,脸上已经看不出前两日的尴尬。
         “关于治安处罚和纪监留置的人员,管委办那边传过来的意思是,尽快办理”。
         “还有,保卫组这边的人事变动很大,李主任的意思是,您尽量多承担责任,给新的班子留出适应时间……”
         三楼,走廊上停着一台手推车,办公室的几个办事员正在往出搬东西。
         李学武路过的时候打量了一眼,彭晓力悄声解释道:“是储友恭的个人和办公用品”。
         “嗯?谁让收拾的?”
         李学武挑了挑眉毛,什么时候保卫处的机关办事嘴脸也是如此了?
         见风使舵、落井下石其实也不用这么的快吧?
         这才几天啊,事情还没办完呢吧,储友恭的结果这就出来了?
         确实出来了,老李这一次的办事效率奇快,打周日那天跟李学武简单聊了几句,恐怕又找了其他领导通风。
         而就在今天上午,李学武算准了他要开组织会议,所以硬是没来。
         分享荣誉的时候他都躲着,分蛋糕的时候他更是要躲着了。
         李怀德问他关于保卫组的人事意见,他更是一个人都没提,更没提什么具体的要求。
         以他现在的级别和位置,没必要再一味的追求巩固自身基础了,适当的也要放宽自己的肚量,给别人进步的机会。
         其实从萧子洪来保卫处开始,李学武就有意地将保卫处的日常工作逐渐地放给他来做。
         等保卫组成立以后,更是将工作职能细化分配,更多的支持他和储友恭来参与管理。
         即便是出了储友恭的这件事,可李学武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决定。
         储友恭出事,并不是工作制度和他这一决定引起的,而是其本身就在这个事件的起因当中。
         在职场中追求进步,就不能一直背着包袱,更不能紧紧地抓着手里这点东西不放。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手能抓的东西也是有限的,你不松手放下一些东西,就没有余力来抓取新的东西了。
         简单概括两个字:舍得。
         走过储友恭的办公室,路过萧子洪的办公室,见他还在忙着,有人不断地进出汇报工作。
         彭晓力悄声汇报说,萧副组长也在这一次的干部调整序列之中。
         这是必然的,李学武从昨天李怀德跟自己谈话的口风中就听出来了。
         李怀德在边疆的时候就提过一嘴,说他工作有欠缺,没有重视人事关系这一项。
         而对于萧子洪这样的干部,李怀德看上眼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能隐忍,能做事,能背锅,李学武也喜欢他呢。
         当初萧子洪因为工程处的问题被降职处理,来到保卫处有没有怨言不知道,但工作上是很认真的。
         这种能下也能上的干部,最值得重用。
         注意,这里用的是重用,不是培养。
         因为这样的人更多的是专注工作,有较强的独立思维模式,对于工作社交更加的理智。
         说白了就是很难获得他的忠诚度,轻易不会跟定谁。
         所以你看李学武拿他当骡子用,却是从来不会跟他谈什么私下里的朋友。
         两个人都是特别理智的,真用虚头巴脑那一套,不仅是侮辱对方的智商,也在降低自己的格局。
         回到办公室,拿起桌上的工作简报简单看了看,彭晓力将管委办转过来的会议决议递了过来。
         决议很简单,就是免职和审查,免了一大串的职,审查了一大串的人。
         关于十二月三日至十二月六日期间,轧钢厂因某些干部别有用心,企图破坏大好发展形势,而引发的短时间混乱,对轧钢厂生产生活造成恶劣影响。
         经厂管委会组织办公会议决议:
         免去储友恭保卫组副组长职务。
         免去陈叔毅生产组副组长职务。
         免去汪宗丽管委办副主任职务。
         ……
         在免职名单中,包括储友恭、陈叔毅、单南奇、袁秀梅、丁学波等人在内,均被管委会特别检查组监视审查,个别人涉及到治安管理条例的,还要接受保卫科的处罚。
         免职名单中不仅仅有这一次参与该事件的人员,还有人事变动的。
         包括宣传一科副科长、文宣队队长易红雷,生产科科长吕培忠,经贸办三产管理处处长于德才等等。
         这些人同萧子洪一样,将要在随后的组织人事决议中重新被安排职务。
         就在他回来之前,其实厂广播站和各公告牌已经张贴了这份免职决议。
         至于任职公示,可能是为了给职工反应的时间,选择在下午公布。
         不过李学武现在已经拿到了会议结果,就说明厂机关内,想知道的人基本上都知道了。
         关于决议上,萧子洪任职生产组副组长的讨论还是很多的,机关里都在笑问,这特么到底是处分啊,还是进步啊。
         在决议上萧子洪明明就是因为主持保卫组工作期间处事不当,业务不精,造成一定影响才被免职的。
         现在又特么平级转任更大的管理组,任职副组长,好一个处事不当,业务不精啊!
         保卫组的规模当然没有生产组的大,同样是副组长,这业务管理的范围可是大不相同的。
         好好好!
         在保卫组业务不精,调生产组就能业务精湛了是吧!
         这能说明什么?
         这说明给李主任做事,真不白背锅啊!
         而其他人事变动也充分说明了李主任对于轧钢厂的掌握力度已经进一步得到加强。
         于德才重新调回保卫组,担任副组长职务,同时兼任经济贸易领导办公室副主任。
         回保卫组算是进步,而在经贸工作中,从三产管理处处长的位置上进入到经贸办工作,也算是一种大跨步了。
         从边疆调回来的金耀辉担任了经贸办联合三产管理处副处长职务,这算是李怀德给他最后的仁义。
         李怀德的笔杆子师弱翁补了汪宗丽的缺,担任管委办副主任。
         汪宗丽倒是没有在审查名单之中,而是直接发配道训练场担任管理处主任职务。
         这个岗位就是原来丁学波的,李怀德这么做,就是顾忌她身后的关系,又想把她踢走。
         生产科吕培忠不知道什么时候向李怀德靠拢的,这一次人事调整接了于德才的位置,担任三产管理处处长职务。
         宣传一科副科长、文宣队队长易红雷调任宣传四科,任副科长、广播站站长职务。
         于海棠提任广播站副站长职务。
         张丽提任宣传一科副科长、文宣队队长职务。
         王亚娟任文宣队指导员职务。
         周苗苗提任文宣队副队长职务。
         顾城调任车辆管理中心股级副主任。
         关于保卫组这边的人事变动主要有:
         韩雅婷承担连带管理责任,调离保卫处,任六国饭店总经理(科级)。
         周瑶提任保卫科科长职务。
         王一民提任保卫科副科长职务。
         许宁调任边疆办事处主任。
         韩战调任炼钢厂保卫处处长职务。
         这次的人事调动显得很急啊,虽然有征求李学武的意见,但还是能看得出,李怀德想要尽快平息此事造成的影响。
         说起来,老李这一次有些玩大了,从出差津门开始,到钢城、羊城,他一直都在钓鱼。
         一次又一次的给程开元喂鱼饵,他就是想一劳永逸,彻底清除掉不稳定因素。
         这一次去边疆,李怀德虽然有着充分的理由和准备,但他并不确定程开元就会动手。
         上一次他去羊城参加交易会结束晚会,留下李学武在家,其实就是要收网了。
         可惜了,程开元跟死了一样,一点动静都没有。
         李学武在北门那边飙车他也仅仅是过去看了看,丝毫没有动手的意思。
         这一次李怀德非要带上李学武,怕的就是他顾忌李学武在家不敢动手。
         你不是让人家动手嘛,嘿,人家还真就给你来了这么一下子。
         老李听说程开元找了上面的支援,又有了这股子风的助力,也是吓出一身冷汗。
         好在是先前的埋伏都起了作用,更庆幸李学武在他每一次玩大冒险的时候都有所准备。
         有惊无险,一次冷汗换来了一举推平他在变革后留下的收尾的机会,扫清了轧钢厂内部的障碍和不同声音,全面清除了变革的危险因素。
         为啥动了这么多人,却是没有动程开元?
         因为留下程开元,他可以施展的手段就更多了。
         换程开元是需要很大正治成本的,这对于当前注重平稳发展的轧钢厂是不值得的。
         砍掉了程开元的胳膊腿,又一拳打碎了他的嘴,数个人棍在那里,岂不是看着都舒心?
         至于为啥老李这么急,从李学武今天早上看得报纸就能很清楚的认识了。
         起风了~!
         这一次是大风!
         ——
         “呵呵,十条变八条,浓汤换毒药~”
         李怀德将手里的报纸扔在了一遍,端起茶杯无奈地摇了摇头。
         李学武倒是很谨慎地没有说什么,只是捡起报纸看了看,随手折了起来。
         “如此情形,看来是要稳一稳了”。
         “嗯,先生已经尽力了”
         李怀德点了点头,说道:“这项指示下发,所有工厂都要面临新时期的思想建设挑战了”。
         “难免的,一直在路上嘛”
         李学武将折好的报纸放在一边,捡了烟灰缸上卡着的香烟抽了一口。
         “青年突击队还是有战斗力的,继续深化基础变革活动,加大思想建设宣传”
         “特别是文宣队”
         李学武吐了一口烟,道:“要化整为零,更加广泛地深入到群众中去,要以职工群众能接受的形式去开展宣传工作”。
         “这一点很重要啊~”
         李怀德点头认同了李学武的建议,闻着对面飘过来的烟味又忍不住的抽鼻子。
         捡了抽屉里的药盒抿了一粒戒烟丸,含胡着说道:“好在也不全是坏事,六国饭店那边已经开始改造了吧?”
         “是”
         李学武看他吃药,使劲儿咕嘟着烟儿,嘴里应道:“月初进步师生们离开时就已经开始进场了”。
         “嗯,但愿还来得及”
         李怀德端起茶杯看了看,觉得这茶叶还是太浓了些,但嘴里的味道实在不好受,还是忍着喝了一口。
         “我想应该没问题”
         李学武翻开笔记本看了看,说道:“东风建筑那边给的施工工期是二十天”。
         “嗯,我看对外办给出的对接时间是二十六号,也就是还有一周的余量”
         他抬起头看了看李怀德,问道:“饭店不用变更名字吧?”
         “暂时先不要改”
         李怀德摆了摆手,道:“我先考虑考虑再说”。
         他手指指了指上面,道:“回头我去问问,说不定还能有些政策什么的”。
         “那敢情好”
         李学武微微一笑,再次喷出一口烟,道:“招待所那边的管理团队组建完成了”
         “有时间您过去给指点指点,张松英可跟我提了好几次了,就盼着您给讲一讲呢”。
         “嗨~我讲什么~”
         李怀德轻笑道:“在羊城看得不是好好的嘛,她交上来的报告我看过了,蛮好,放手去干”。
         话说到这,他又点了点李学武提醒道:“那边的人事你早做安排,对于韩雅婷同志的情况,要有所照顾”。
         “明白”
         李学武点头道:“从羊城回来的时候付主任有过嘱托,我这又是当领导的,那里能不尽心”。
         “嗯,你办事我放心的”
         李怀德笑了笑,说道:“这次去羊城参加交易会闭幕式,付主任对咱们也是有所照顾的,这个人情得记着”。
         说完还抬了抬眉毛,似是随意地问道:“姬卫东不在内地是吧,在港城?”
         “八成是这样的”
         李学武抿了抿嘴角,一副我也不是很清楚的模样,点头道:“好长时间没见着了,我跟您猜的一样”。
         “一家子大忙人呢~”
         李怀德很是感慨了一句,并没有在意李学武的含糊,这件事他心里有个谱就成了。
         感慨完又想起什么似的,看着使劲儿咕嘟烟的李学武也顾不得恨得慌了。
         他点了点李学武刚才折起来的那份报纸,认真地问道:“基于此类活动,对外办有没有做准备预案?”
         “有的,还正想跟您汇报这件事来着”
         李学武将烟叼在了嘴上,手翻动着笔记本,看了一下上面的内容,汇报道:“计划是要在对外办的架子下成立对应的接待站”。
         “主要职责就是接待来厂交流学习的进步师生,做好导向、后勤、服务等工作”
         “按照上面的指示,主题统一定为‘接待***的客人’按团体访客的组织形式接待”。
         听着李学武的汇报,李怀德的脸上并没有什么荣誉感,反倒是微微皱着眉。
         “咱们厂目标大,旗帜鲜明,尤其是最近几次的大项目上马所造成的社会影响”
         李学武将手里的烟头抽了最后一口,按灭在了烟灰缸里,继续说道:“所以我估计,来的学生不会少,很有可能成为工业系统在京东的首选目标”。
         “又是一笔负担啊~”
         李怀德这会儿又开始敲起了小算盘,叹气道:“不仅仅增加了机关的工作量,还会影响到正常的生产啊”。
         看他的态度,好像真的不是很欢迎这些人,尤其是上蹿下跳的惹事猴子。
         现在的李怀德,根本不需要这些猴子帮他来刷声望,尤其是有聂小光的例子,他对进步学生的感官不是很好。
         “那就定个调子,分批分期接待”
         李学武从烟盒里又抽出一支烟点着了,也不顾李怀德的眼神,使劲咕嘟了一口,道:“就以厂区内部涉及安全生产和保密制度为由”
         “强调工地正在施工建设,且危险车间作业范围广的实际情况,轧钢厂只能利用每周日来完成接待任务”
         他伸出夹着烟的那只手在李怀德面前晃了晃,道:“五百人,每周日就接待五百人,至少提前一天申请,预约报名”
         “当天的申请就以无法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安全调查和参观学习条件准备,不能进厂”。
         “哦~~妙哇~”
         李怀德笑着点了点李学武,道:“这个主意好,既完成了指示任务,又控制了风险这个主意不错”。
         “周日嘛组织一下青年突击队”
         李学武笑了笑,听他夸了,更是使劲冒烟儿了,怎么能让老李把烟戒了呢!
         “到时候他们不是想要参观、学习、交流变革经验嘛,咱们就来个坐而论道,身体力行!”
         “我看可以!”
         李怀德点头笑道:“这个人数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全在咱们的控制范围内”。
         “再说了,我看未必真的有五百人想要来咱们厂参观嘛!”
         “有也没关系”
         李学武弹了弹烟灰,道:“分区分期嘛,这周安排一部分进步职工参与,下周安排其他车间的职工参与,反正咱们累不着”。
         “好好好”
         李怀德算是放下心里的一块儿负担了,看着李学武还在那抽着,便抬了抬下巴,道:“没什么事了吧,没什么事回去吧!”
         “领导,没这样的吧~”
         李学武好笑地站起身说道:“您这不是过河拆桥嘛~”。
         说着话绕过办公桌就要翻找,嘴里还强调道:“您可是说了要戒烟的,还说再有硬货都是我的!”
         “胡说~我都戒烟了,哪有硬货啊~”
         李怀德也是笑哈哈地挡着李学武不让他翻,嘴里还辩解道:“你没看我都吃戒烟药呢嘛”。
         “这玩意儿您都吃了几个月了,要戒早都戒了,准是偷吃了是吧!”
         “去!生抢啊!”
         李怀德冲着站在门口探头探脑的栗海洋招手道:“赶紧叫保卫科,说有人抢东西”。
         “嘿嘿嘿~”
         栗海洋见领导们开玩笑,便也笑着指了指李学武,提醒道:“这保卫科的人不是在这呢么!”
         “好么!”
         李怀德无奈地从身后的柜子里拎出两条中华来,还故意遮挡李学武的视线,不让他看见剩下的。
         “今天可算是遇着土匪了,拿去拿去,谁叫咱摊上这么一位保卫负责人了呢!”
         “这可是在帮您!”
         李学武得了便宜才不会叫好呢,拿了桌上的两条烟给栗海洋示意了一下道:“帮我盯着点儿啊,那柜子里的烟都是我的!”
         “土匪嘛你!”
         李怀德笑着指了往外走的李学武骂了一句,随后便是大笑了几声。
         栗海洋有些羡慕地看着走廊上拎着烟离开的背影,尤其是搭配李主任的笑声。
         他羡慕的不是李副主任手里拎着的两条烟,而是跟领导的这份关系。
         两条华子算什么,他要是想抽,从里面拿一两盒领导也不会说啥。
         可他做不到让领导笑着被抢,这不是两条烟的事,这是李副主任的人情世故啊。
         帮领导解决了好大的麻烦,回过头来却是不冒尖、不讨情的,低调依旧。
         觉察出领导的心思,主动闹着就拿两条烟作数,哪个领导能不喜欢。
         在李怀德这里,栗海洋很清楚,领导不仅不气恼,反而是要更加的记得他的情。
         越是不拿这件事当回事,领导越是要拿他当回事,否则领导就不是领导了。
         ——
         连续两场大雪过后,京城难得的迎来了连续的好天气。
         轧钢厂好像经历过一场风雪重见天日似的,人人的脸上都带着积极向上阳光的笑容。
         继周一恢复厂办公秩序,发布人事调整命令后,轧钢厂进入到了繁忙的整理整顿大检查工作阶段。
         李学武同李怀德商议过后,又同景玉农进行了沟通,最后以经贸办的名义起草了一份一九六六年轧钢厂工业发展报告书。
         报告书中指出,面临当前的实际困难和特殊形势变化,轧钢厂经贸工作进入到了最艰难的时刻。
         一方面是新开项目的落地,一方面是正治思想建设,同时要确保维护最广大职工利益的目的出发。
         所以基于现实情况,轧钢厂将本着固本增效,夯实基础的原则,深耕现有工业项目……
         这份报告书也算是正式的回应了轧钢厂在今年末,以及明年初的发展节奏问题。
         也是给上面关于轧钢厂的快速发展担忧的一个正式回答。
         可轧钢厂要低调要放缓新投项目的开发,上面却有了新的任务。
         周六这天,李学武刚跟于德才等人开完会,从会议室里出来,还说着训练科双预案培训班三期招生工作的事,彭晓力便过来汇报,李主任有电话找。
         李学武接了电话却是栗海洋在讲话,是请他准备一下,马上有工业部的领导过来调研。
         “什么时候定的事,我怎么没听说呢?”
         “临时下来的”
         栗海洋的话语里也充满了无奈:“李主任已经带着班子去门口了,您也准备一下吧”。
         “知道了”
         李学武撂下电话,看了一眼桌上的行程表,今天他可是约了钢铁学院的副院长裴大宇见面的。
         这特么哪来的领导这么不讲规矩,专玩突然袭击呢。
         “如果中午我脱不开身,记得帮我给裴校长打个电话,实话实说就行”。
         李学武拍了拍刚进屋的彭晓力肩膀叮嘱了一句,随后从墙上摘了自己的大衣,换了皮鞋就往出走。
         李怀德特意叮嘱的要他去,就是一定有要他去的理由。
         今天领导来,他敢肯定,绝对不是来表彰或者道歉的。
         他是万万没想到啊,不仅表彰和道歉没有,还被“诈骗”了!
         来的领导有很多,呼呼啦啦带级别的得有好几位。
         带队的是一机部主管工业生产的于主任,态度很是随和。
         调研团队在李怀德等一众厂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轧钢厂的轧钢车间、实验车间、联合工厂以及项目管理办公室。
         在项目管理办公室,经贸办的副主任李学武给调研团队详细讲解了轧钢厂今年的新开项目,以及工业发展战略实施方案。
         随后,在主办公楼三楼大会议室,由李怀德主持召开了轧钢厂工业发展座谈会。
         参会的一机部领导们分别就刚刚参观的内容,以及从工业部的角度对所质疑的关键进行了提问。
         李学武和景玉农都是经贸办的副主任,所以在会上是回答问题的主力。
         他负责业务和项目管理,景玉农负责财政和人事管理,从多角度,全方面地给来访领导做了项目相关的解答。
         当然了,谷维洁也在现场,就调研团所提出的组织相关问题也给出了专业的回答。
         于主任的脸上一直保持着微笑,尤其是当看见轧钢厂干部在回答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团结和专业。
         其实他不知道,回答问题的这几个人是团结的,不团结的那部分没得着回答的机会。
         当然了,这种场合下,就是在场的程开元也不敢胡诌,否则不用李怀德收拾他,就是上面的领导都不会放过他。
         座谈会讨论的很激烈,基本上所有来访领导都提出了问题。
         最后是于主任提了两个同汽车工业相关的问题,一个是汽车制造厂选址,一个是外来技术引进。
         李学武先是从轧钢厂在京城的技术产业升级和布局调整开始说,特别提到了重工业未来不适合京城经济圈发展的问题。
         随后又以轧钢厂在钢城的工业基础为前提条件,讲到了交通、原材料、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等方面的便捷条件。
         景玉农先是就羊城交易会汽车工业技术相关的合作做了汇报,随后又介绍了日商在京的商业会谈契机等等。
         于主任很显然是比较关注轧钢厂的重工业产业发展的,顺着李学武的回答,提到了工业重心迁移的问题。
         他表示,国家在京城地区,乃至是华北地区重工业产业排布是需要轧钢厂留在本地的。
         尤其是当前其他工业部门正面临着产业布局调整,东北地区的工厂是要往外搬的,轧钢厂如此行事,其实是违背了上面的战略意图的。
         李怀德斟酌了一下,主动站出来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
         他并没有顶着领导的话,以及领导所提到的政策来回答,而是以轧钢厂自身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
         首先阐述了轧钢厂目前在轧钢工业的技术和设备等层面落后的局面。
         提出了要么上面拿钱革新技术和设备,要么自我拯救,自我变革创新求生存。
         其次讲到了轧钢厂所在地区的未来发展格局,讲到了李学武跟他提过无数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包括对于城市未来发展的预测。
         提出了要么上面给批永久工业用地,并且保证不会以交通、电力、环境等方面进行束约。
         最有以多方贸易和技术设备引进为核心思想,讲到了轧钢厂以创新换技术,以空间换时间。
         李怀德结合刚刚景玉农所提到的羊城交易会上,国外商人对于国产重型工业设备的鄙视,提出了自力更生,自信自强的口号。
         阐述完这些理由过后,李怀德还强调,轧钢工业转移是需要时间的,且是不间断生产和计划任务的。
         钢城轧钢厂的投资建设和设备技术革新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试生产运行也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李怀德承诺,在未来五年之内,京城轧钢厂的锅炉不会停机,轧钢工业迁移,恰恰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轻工业。
         于主任对于轧钢厂的发展规划之详细,战略意图之明确,显然是有所感触的。
         点了李学武着重问了几个关于联合生产和食品工业等项目的发展规划和重点目标,这才重新露出了微笑。
         他先是夸了夸轧钢厂在羊城交易会上的表现,以及这种勇于突破、创新的工作思路。
         李学武听惯了质疑,冷不丁的听领导夸奖还是有些不习惯。
         不习惯的还不止他一个,谷维洁同景玉农对视了一眼,齐齐的把目光对准了李怀德。
         李怀德也是微微一动眉毛,他坐在领导身边,没有表现出大的动作,可还是察觉出了不对。
         果然,于主任在夸了一大通轧钢厂之后,便提到了京城以及京城周边所在的困难企业。
         特别点名了几个机械厂和零部件生产工厂,讲这些工厂成立的历史原因,又讲这些工厂管理者的思维缺陷。
         反正那意思就很明显了,今天不是来调研的,倒像是来讨钱的。
         李学武从办公秘书分发下来的资料中了解到,于主任所提到的这些困难企业,多是造车失败的实验产物。
         并不是大跨步时期有这么多的企业成立造车,而是各重工业工厂盲目自信,匆匆上马的汽车制造项目。
         七八年下来,钱没少砸,有的造出车来了,有的没造出来。
         造出来的汽车要么有缺陷,要么无法批量生产,总有先天疾病。
         最奇葩的当属京城某汽车制造厂了,当年更是造出了一台没有倒挡的汽车。
         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所以那台车起名叫做前进牌!
         名副其实!真不能倒退!
         而没造出来汽车的项目就更惨了,叮叮当当一顿骚操作,最后剩下一堆破机器。
         哦,对了,还有一群亟待解决生存问题的工人。
         按照这个时代重工业企业的尿性,出了事自然是要甩锅的。
         先是将厂里的这些造车项目独立办厂,独立财务审核,独立人事关系。
         随后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个唧的往上面跑,求爷爷告奶奶都行,反正这些工厂我们是养不起的。
         你要是较真儿,他准给你整出一大堆的道理来,最特殊的便是大跨步时期所做出的决定,都是上面要求的。
         所以,这个承重的包袱到底应该由谁来背?
         反正工业部是背不起的,只能是从手底下企业里扒拉挑,谁家生活过的好,就把这些没娘疼的孩子送过去呗。
         所以,这特么是来干啥的?
         大杂烩嘛?!
         李学武翻了翻手里的材料,上面还真是体贴,很怕轧钢厂汽车工业发展不迅猛,步子走得慢似的。
         你看看都有啥,吉普车、摩托车、公交车、皮卡车、轻卡车、重型卡车……
         怪不得当年都喊: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呢。
         这要是把这些汽车工业都做成功了,还特么从外面进口什么汽车啊,一个京城的汽车制造厂能供给全国了。
         于主任倒是很豪气,看着轧钢厂众人低头看资料不接他的话茬儿,一开口便是替轧钢厂做了决定。
         “我们呐,也在内部进行了讨论,结合这些困难工厂的实际情况,是吧”
         他微笑着示意了李怀德,讲道:“毕竟轧钢厂正在大力发展汽车工业,急需要设备和技术工人”。
         说完还点了计划司的领导问了:“张副主任,轧钢厂有提过技术申请对吧”。
         那位张副主任也是个明白人,知道这是在给轧钢厂挖坑,得罪人的事,笑了笑没做确切回答。
         于主任也没在意,点点头说道:“一机部这边讨论的结果是拟由轧钢厂出面收购这些困难工厂”。
         “李主任,你这边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大家都在这呢,你帮部里解决一大难题,我们也帮你解决一部分难题,对吧”。
         得,李怀德被架住了,这就算是强买强卖了,还拿部里往下压人。
         结果跟李学武预估的一样,部里是要把这些困难户打包甩给轧钢厂,套取资金解决历史问题。
         他们知道轧钢厂有钱啊,刚刚不是说了嘛,从羊城带回来多少订单嘛。
         轧钢厂要发展,但也要顾全大局,毕竟还是组织的轧钢厂嘛。
         “领导,我们厂的汽车工业刚刚孵化,都还没投建呢”
         李学武不怕得罪人的,在这里他职务最低,必须给李怀德争取时间。
         “您提到的这些困难工厂都是正在面临最实际的生产生活问题,我看京城汽车厂最有实力解决这个问题”。
         “李副主任是吧”
         于主任看了看李学武,点头道:“如果京城汽车厂能解决,我们也不会来轧钢厂化缘了对吧?”
         说完李学武,又对着李怀德说道:“李主任,干工作可不能挑三拣四啊”。
         李怀德看了李学武一眼,见他眼神上瞟,手指点桌,眼神微微一眯,随后转头对着于主任说道:“是,于主任,我们同意部里的决定”。
         “哎~”
         于主任笑着拍了拍李怀德的胳膊,道:“你是老工业了,风格是不需要我来强调的”。
         “既然领导说了,那我就提个要求”
         李怀德借着于主任先前的话,开口说道:“我们厂可以兼并这些工厂,但副科级以上的干部不要,配套服务、后勤、保卫等与生产无关的职工不要”。
         说完看着于主任的脸色微变,又顶着压力继续说道:“收购必须是包括这些工厂的设备和地皮,以及研究成果”。
         他的话说完,于主任脸上的微笑已经消失不见,再没了刚才的和善。
         “科级以上干部不要,这件事尚且可以研究”
         他皱眉问道:“配套服务、后勤和保卫相关人员不要是个什么道理?”
         “部里主导的工业兼并是可以讲条件的吗?!”(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