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寒门大俗人 > 第80章,进京了
         “徐嬷嬷,京城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呀?”
         徐徐朝着京城移动的马车里,李五丫一边撸着赤焰貂,一边歪头看向徐嬷嬷。
         “京城呀,是这世间最繁华之地,权力汇聚中心,天底下最具有权势、最富有才华的人都在这里。”
         说起京城,徐嬷嬷顿时眉飞色舞了起来,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她是京城人的自豪和骄傲。
         “作为天子居住的地方,京城是大夏防御最严、人口最多的城市,分为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
         “宫城是皇上和后宫嫔妃居住的地方,非召见不得入内。”
         “皇城是皇亲国戚住的,若是和这里的贵人有交情,出示身份令牌,是可以进出的。”
         “内城居住的多是勋爵人家和朝廷大员,一些有靠山的富甲商人也可以住在这里,但是数量很少。”
         “外城就是普通官员和普通百姓居住的了。”
         马车里,金月娥和李二丫、李五丫都听得十分认真。
         李五丫问道:“那时家是住在内城了?”
         徐嬷嬷面上扬起了与有荣焉的自豪笑容:“这是当然了,武昌伯府可是开国功勋,府邸是太祖亲自赐下,距离皇城也就隔了几条街。”
         李五丫又问:“府邸大吗?我们回去后,住的地方够吗,会不会挤到别人?”一副有些担心的样子。
         徐嬷嬷‘噗呲’一声笑了出来:“我的好姑娘,你就把心好好放在肚子里吧,伯府呀,大得很,整条长乐东街都是伯府的,再多加几个你,也是够住的。”
         虽然早就知道伯府府邸不会太小,可听到占据了整整一条街,李五丫还是有些惊叹。
         这就是勋贵之家啊!
         金月娥和李二丫面上的惊叹之色就更盛了。
         李二丫有些结舌:“占了一条街,这么大的府邸,住得过来吗?”
         徐嬷嬷再次失笑:“咱们伯府屋子虽然宽裕,可是主子也多呀,你一个院子我一个院子,再加上下人们,也就刚够住吧。”
         看着徐嬷嬷凡尔赛的样子,李二丫和李五丫都沉默了。
         徐嬷嬷说到了兴头上,继续眉飞色舞的和‘乡下人’金月娥母女三人科普着:“咱们府邸其实不算大,亲王府、公主府就不说了,光是国公府、侯府,也要比伯府大多了。”
         “像那庆国公府,那府邸才叫气派,占据了整条长平街,咱们住的长乐街,好歹分成了东西两街。”
         听着这些话,金月娥母女对京城勋贵的奢华再次有了深刻的认识。
         就在三人为之惊叹的时候,徐嬷嬷突然叹起了气来。
         “哎,可惜呀,伯府只世袭五代,传到老太爷这里就截止了,之后爵位就要收回去了。”
         嗯???
         突然的转变让母女三人有些反应不过来。
         李五丫:“什么意思?你是说时家老太爷......那个后,伯爵就没了?”
         徐嬷嬷叹着气,点了点头。
         李五丫和李二丫面面相觑的对视了起来。
         时家老太爷,也就是她们祖父,应该有五六十了吧,也就是说他们当不了几年的伯府公子小姐了。
         李五丫突然来了一句:“不能续吗?”
         徐嬷嬷看了眼李五丫:“可是可以,但是太难了,需得立下大功,自太祖建国以来,只有两家成功过。”
         之后李五丫就没再说话了,刚刚她就是好奇一问,毕竟她爹不占长,就算续了爵位,也跟他们没关系。
         “咦,怎么不走了?”
         马车突然停了下来,李五丫连忙掀开车帘,探出头往外看去。
         徐嬷嬷见了,有些欲言又止。
         大家姑娘,行为举止怎能如此粗鲁!
         不过想到这一路来,这位姑娘一直都是这样的,有时还会将身子探出去,她爹娘都没管,徐嬷嬷就将嘴里的话给咽了回去。
         李五丫自然没注意到徐嬷嬷的神色,此刻她的注意力都被马车外的景色给吸引住了。
         “娘、姐,你们快来看,京城到了!”
         闻言,金月娥和李二丫也往马车外看去,看着那延绵不绝、高耸壮观的城墙,面上露出了惊叹之色。
         城墙在边关她们也没少见,可是京城的城墙,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总觉得更加庄严神圣、气势恢宏。
         马车为何停下?
         因为在他们的马车前头,已经排起了长龙般的队伍。
         队伍中,有拉着货物的骆驼队,有拉着柴火、蔬菜、粮食的人力车,有富贵精致的马车,有坐着好多人的牛车,有骑毛驴的老人,有挑着货担的商贩,形形色色、目不暇接。
         “每天都有这么多人进京城吗?”李二丫有些结舌。
         徐嬷嬷注意到了外头的情况,面上有些意外:“来往京城的人虽多,可像这般排了这么长的队是很少见的。”
         说着,顿了一下。
         “可能是前头发生了什么事。”
         李五丫:“这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进城?”
         这个徐嬷嬷也说不好:“若是事情解决得快,那就不会等太久。”
         李五丫看到马车外,和李长森同骑一匹马的李七郎,想了想,转身看向金月娥:“娘,在车里干巴巴的等着,太无聊了,我想下去看看。”
         金月娥有些犹豫:“外头那么多人......”
         李五丫挽住金月娥的手臂,摇晃了起来:“娘,我都这么大了,你还怕我走丢啊?”
         清楚女儿是个坐不住的,金月娥无奈的点了点头。
         徐嬷嬷见金月娥竟然同意了,又欲言又止了起来,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李五丫已经打开车门钻了出去,跳下马车后,还返身问了一下李二丫:“姐,你要不要也下来看看?”
         李二丫摇了摇头:“我在车里陪娘说说话。”
         越靠近京城,金月娥就越紧张,李二丫注意到了这点,不断和她说话,以此来分散她的注意力,免得她神经绷得太紧。
         李五丫没有勉强,笑着道:“那我去看看有没有什么稀奇事,回来告诉你和娘。”说着,就跑去找李七郎了。
         李七郎一听李五丫想去前头看看,立马来了兴趣,飞快的跳下了马背。
         问李三郎去不去,他也和李二丫一样,摇头拒绝了。
         没办法,李长森也紧张啊,一路上都在找李三郎和李七郎说话。
         李七郎走了,李三郎肯定得留下。
         就这样,李五丫和李七郎走走看看,满脸新奇的朝着城门走去。
         ......
         “今天怎么回事呀?这都等了大半天了,怎么还不让我们进城?”
         “听说好像是有什么大官今天回京述职,要走德胜门过,在清道呢。”
         “哎,最怕遇到这种事了,也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就是啊,希望那位大员赶紧到吧。”
         李五丫和李七郎沿着队伍往前走,听到了不少类似于这样的对话。
         “什么大员呀,这么大的排场?”
         李七郎好奇的问出声。
         旁边还真有人回答了。
         “说是怀远总督。”
         “总督?那可是从一品大员。”
         “怀远总督,那是守卫大楚北方边境的功臣呀,那我们多等一会儿也是应该的。”
         京城的百姓,说起官员来,那是一点都不陌生。
         “姐,京城的人都好有见识啊!”
         李七郎悄咪咪和李五丫说道。
         李五丫见傻弟弟竟露出些畏缩之色,当即不以为然的说道:“那是因为他们就长在这样的环境中,你去问他们边关的事,他们肯定不知道。”
         李七郎有被安慰到,脸上又扬起了笑容,认真的点了点头:“姐,你说得太对了。”
         李五丫又补了一句:“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别老是拿着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你要多想想自己的优点。”
         说着,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记住,只要你认为自己是最好的,那你就是最好的。”
         李五丫的话,李七郎向来都比较信服,当即认同的点着脑袋:“姐,我懂了,不管和谁比,我都是最好的。”
         李五丫:“......对。”男孩子嘛,就要一往无前的自信,自信放光芒。
         没过多久,李五丫和李七郎就来到了城门前。
         城门外,数十个手握长枪、腰间配刀的士兵站成两排,散发出来的凌厉气势,让进城的百姓不敢靠近。
         靠近城门的地方,连议论声都几乎没了。
         李五丫扫了一眼那些士兵,挑了挑眉,清一色的七品武者,还有两个八品武者。
         这就是天子脚下呀,七八品的武者,跟白菜似的。
         听着城墙里头人声鼎沸的,姐弟两双眼都亮晶晶的。
         “这城墙好高,上头还站了好多士兵,要是没人,我们可以直接飞进去。”李七郎小声的说着。
         李五丫则是在看城墙根部:“听说城墙根下都会留狗洞,也不知是不是真的?”
         李七郎来了精神:“反正也进不去,要不我们找找?”
         话音刚落下,就听到一阵急速驶来的马蹄声传了过来。
         姐弟两回头一看,就看到五六匹快马簇拥着一亮豪华马车快速朝着城门跑来。
         “是那怀远总督到了吗?”
         “不是,总督回京述职,不会才这么点人的。”
         “那些人直奔城门,他们能进去吗?”
         很快,众人的疑惑就被解了。
         只见跑在最前头的骑马人从怀里拿出一块令牌,然后城门的士兵就放行了。
         李七郎见了,顿时瞪大了眼睛:“为什么他们能进去?”
         声音有些大,引得一个守门士兵看了过来。
         李七郎初生牛窦不怕虎,见士兵看着自己,下巴抬了抬,直视了回去。
         士兵见了,挑了挑眉,没有仗势欺人,也没有出声斥骂,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你要是拿得出身份令牌,你也可以进去。”
         李五丫听了,立马接了一句:“玉佩行吗?”
         闻言,士兵眼皮跳了跳两下,他只是随口一说,这两个小孩一看就是外地来的,说话还带着口音呢,没想到还真的敢接他的话。
         就在士兵转头不欲搭理两人的时候,李五丫从怀中取出了蔡总督给的玉佩,拉着李七郎,走到了士兵面前。
         “你瞧瞧这个玉佩。”
         这是一块通体剔透的羊脂白玉,上头雕刻着一头脚踩祥云的龙。
         士兵看了,瞳孔一缩,错愕的看着眼前的这两个小孩子,沉默了片刻,木着脸道:“你们进去吧。”
         李五丫、李七郎面上纷纷露出惊喜之色。
         “竟真的可以!”
         “早知道这玉佩可以当门牌用,我们就早点拿出来了。”
         高兴归高兴,李五丫和李七郎却没动,而是默默的看着对方。
         “爹娘对见到时家人好像有些紧张,让他们多等一会儿好像也没关系。”
         “要不,我们先进城看看?”
         姐弟两默契十足,要是返回去告诉家人,进城后,肯定要直接回时府的,那样,就没时间欣赏京城的风貌了。
         “走,我们先进城!”
         看着手牵着手跑进城门的两姐弟,士兵心下还有些骇然。
         “那两个小鬼什么来头,你怎么让他们进去了?”对面打头的士兵乙走过来问道。
         士兵:“他们手中的玉佩不一般,是御用之物。”
         士兵乙愣了,过了片刻,叹道:“果然啊,人不可貌相,咱们这些守门人,万万不可以貌取人,没准哪一天就得罪了什么厉害人物。”
         其他士兵听后,深以为然,都认同的点了点头。
         很快城门口恢复安静。
         ......
         “哇!”
         一进城门,李五丫和李七郎就被惊呆了。
         以高大的城门楼为起点,一条笔直宽大的的道路映入了姐弟两的眼帘。
         “姐,这路好宽呀,几辆马车一快并行都能通过吧!”
         李五丫惊得已经说不出话了,高大的城墙她不惊讶,前世为了抵御变异动植物,人类修建的城墙比这高大多了,可是城内道路这么宽的,她真的没见过。
         更稀奇的是,这路好像还是水泥路!
         水泥......
         虽然她历史知识十分匮乏,可是古代的人好像不会制水泥吧?
         两人一副土包子的模样,逗笑了旁边的人。
         路人甲:“德胜路才这般宽,你们就惊掉下巴了,那等看到数十米御道玄武路、朱雀路时,是不是要把眼珠子瞪出来了?哈哈哈~”
         “数十米?!”
         李五丫和李七郎都瞪大了眼睛:“真的有这么宽的路?”
         路人乙:“御道就摆在那里,你们不知道去看呀?”
         李五丫:“京城的路都这么宽?”
         路人丙:“想什么呢,德胜路之所以修这么宽,是为了迎北方凯旋而归的将士的。玄武路、朱雀路的话,自然是为了让皇上出行方便,顺便在他国使臣过来朝拜时,彰显我大楚赫赫国威。”
         路人丁:“你们也算是运气好,赶上了今天要迎回京述职的怀远总督,看到了被清道后的德胜路,要是平日里,路上全是车马行人,你们可看不到德胜路全貌。”
         李五丫和李七郎纷纷吐了口气,见周围的人都好笑的看着他们,讪讪一笑,然后快步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