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三国:我跟你混,你却让我刮厕所 > 第 231 章 攻心之计
         这一天,赵云领着骁龙营骑兵在城外飞驰,在城上守军惊愕的目光中,射出密集的箭雨,每一支箭矢上都绑着一封信件。
         虽然大部分的士卒都是不识字的,但仍有一小部分是认得的。
         当他们看到其上的内容后,守军顿时陷入了混乱之中。
         “报,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负责城防的齐周快步冲向州牧府,语气焦急的喊道。
         “齐周,不知发生了何事,竟叫你如此慌乱?”
         刘虞面露不解之色的看着齐周,开口问道。
         “主公,你看!”
         齐周急忙将一封信件交给刘虞。
         刘虞略感疑惑的接过书信,查看起了上面的内容。
         然而这一看之下,整个人猛地后退了几步。
         “伯安兄,信上究竟写了什么?”
         孔融见刘虞如此神态,不禁上前几步,扶住了刘虞的肩膀同时开口问道。
         “文举,徐荣他竟然要水淹临淄!”
         刘虞将信件交给孔融,咬牙大声喊道。
         “什么?徐荣,竟然要水淹临淄城?”
         闻言,孔融面露惊恐的追问道。
         临淄啊,这里面可是有着将近十万的百姓以及万余将士。
         若是徐荣真如信中所言那般,要在三日后进行水攻,那么这临淄城内将会生灵涂炭。
         “他徐荣怎敢如此?”
         身为儒家代表,孔圣后人的孔融不敢自信的喊道。
         “现在不是考虑他敢不敢的问题,如果徐荣真的准备动用水攻之计,城中百姓可能因此而遭受灭顶之灾。”
         “他这是,逼我开城投降啊!”
         刘虞神色颓然,喃喃道。
         他向来宽仁,对待百姓的态度也不同于其他的皇室贵胄以及世家那般漠视,这也使得他颇受青州百姓爱戴。
         如今听到百姓即将因他而承受灾祸,不禁面露愧疚之色。
         “主公,不能降啊,徐荣他必定不敢动用水攻的!”
         见状,齐周开口劝道。
         “唉,齐周,你先下去吧,我想静静。”
         刘虞叹了口气,这一刻的他陷入了无比的挣扎。
         徐荣动不动水攻已经不重要了,从他射出信件的那一刻,他就已经输了。
         攻心之计啊!
         刘虞无力的坐在座位上,心中百感交集。
         如今汉室衰微,天下隐有改朝换代之意,而身为真正的汉室宗亲,刘虞希望自己可以为汉室做些什么。
         然而如今的他赫然发现,在实力强大的诸侯眼中,他也不过是一个待宰的羔羊。
         “伯安兄...你...打算开城投降吗?”
         孔融看着陷入沉默的刘虞,小声问道。
         “不然呢,就算不开城投降,等到大水冲破城墙水淹临淄之日,这城池同样守不住,反而还会拖累无辜百姓遭受牵连,这样,我刘伯安岂不成了罪人。”
         刘虞无奈的摇了摇头,自嘲的笑了笑。
         实力,他终究是没有实力。
         若他通晓兵事招揽贤才,或许青州也不会这么容易的就被攻下,也不会被打的连还手的余地都没有。
         “唉。”
         孔融叹了口气,缓步离开了大堂。
         翌日,临淄城四门洞开,刘虞手捧州牧印带着临淄城内的官员从南门走出。
         “青州牧刘虞,今日开城投降,请徐荣将军莫要实行水攻之计牵连无辜百姓!”
         刘虞手捧金印,弓着身子高声喊道。
         而城外,徐荣闻讯赶来,看着开城投降的刘虞,不禁点了点头。
         “刘大人放心,我主非滥杀之人,今日攻打青州也不过是为了报复小人偷袭冀州那无耻之行。”
         “何况,我也并没有打算水淹城池。”
         徐荣翻身下马,双手托起刘虞的双臂,出言宽慰道。
         “如此,多谢许将军。”
         闻言,刘虞无声的叹了口气。
         这一刻,无论徐荣到底有没有动用水攻的打算,都与他无关了。
         随即,徐荣领万余大军入城,其余诸将则是于城外休整。
         当青州被徐荣打下来的消息传回幽州后,姜战整个人都懵了。
         太快了吧?
         在震惊之余,姜战也连忙开启了临时会议。
         蓟县府衙
         “诸位,青州的战报想必你们也收到了吧?不知青州官员的调动,你们有何想法?”
         姜战坐于主位,向下方的文武们问道。
         “回主公,属下已经知晓。”
         徐庶点了点头,拱手应道。
         “主公,青州虽然拿下来了,但属下不建议进行对青州进行太大的官员调动,刘虞此人深受当地百姓拥护,若就这般将其罢免,恐引起当地百姓以及世家的不满。”
         荀彧上前一步,建议道。
         “依文若之见,刘虞的州牧暂时还动不得了?”
         姜战皱眉,有些不太舒服的问道。
         要是不把刘虞撵下来,那青州不是白打了?
         “非也,州牧自然不能继续让刘虞担任,但可让其暂为青州刺史,另派一人前去担任青州别驾,并让徐荣将军领军驻守青州,如此一来,刘虞空有刺史之名却无实权。”
         荀彧摇了摇头,笑着说道。
         刺史与州牧不同,在本质上,刺史只有巡查地方官员的权利,只是到了如今,刺史的地位才逐渐变大的。
         而荀彧的建议就是将刘虞彻底架空,以此来迅速接管青州,这样一来便可使得当地百姓以及地方世家不会太过反感。
         “嗯,就依文若之意,让刘虞担任青州刺史一职,命辛毗为青州别驾。”
         沉吟良久,姜战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主公英明!”
         谋士们纷纷拱手称赞。
         “主公,青州一地虽可自给自足,但却使我军兵力分散,属下建议主公安心发展治下,不出四年,主公可拥有席卷天下之力。”
         田丰担心姜战因为攻占青州而心态不稳,不由出言提醒道。
         “元皓所言甚是。”
         姜战点了点头,满意的看了一眼田丰。
         这家伙虽然有时候说话冲,但能力还是很强的,总能提醒自己别浪。
         君不见,历史上的三国各位君主好像都不会打顺风仗。
         甚至有人说,官渡夷陵两把火,天下英雄你和我。合肥十万送人头,生子当如孙仲谋。
         想想还真是这样,稳住别浪才是正确的选择。
         以自己如今的势力,只要安稳的发育个三五年,届时麾下大军数十万,长江以北谁都无法阻挠他的兵锋。
         “主公,幽州距离偏远。”
         这时,很少发言的贾诩难得出言道。
         而他的出言,顿时让众人眼前一亮。
         的确,幽州距离青州极远、哪怕是冀州的邺城距离蓟县也不近。
         这种情况下,传递消息时一个来回往往就要月余的时间,这对如今的姜战来说已经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嗯,此时的确是该考虑了,今日先退下吧,等我回去好好思索一番。”
         姜战抚了抚胡须,点了点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