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三国:我跟你混,你却让我刮厕所 > 第 361 章 您就被迫成了那只kun
         洛阳·伏府
         伏完身体上的伤势虽然好了一些,但心里的伤势却一点都没好。
         那么大岁数的人了,被一个虎比挂树上抽了好几鞭子。
         老头也幸亏没到过新世纪看看,换做二十一世纪你看看,他不得讹的许褚倾家荡产,他都对不起他这么大岁数。
         “父亲,燕王的旨意下来了。”
         这时,长子伏德端着饭食走来,对着伏完小声说道。
         “你们几个都被封了官职?”
         伏完面色平静的问道。
         “是的,除了老五年纪尚幼之外,我与三位弟弟都被封了官位。”
         伏德点了点头,回道。
         “哼,算他还有点良心,也不枉我挨这几鞭子。”
         伏完点了点头,接过伏德端来的饭碗吃了起来。
         “父亲,孩儿一直有一事不解,明明您已经倒向了燕王,又为何当众与之唱反调呢?”
         看着父亲吃着东西,伏德不禁满心疑惑的问道。
         “你懂什么,洛阳中的大汉官员有数十位,其中不乏位列九卿的重要官员,他想要将王都定在洛阳,这帮人绝对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伏完吹着米饭上的热气,对着伏德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燕王需要杀鸡儆猴,而您就被迫成了那只kun?”
         伏德面露明悟之色的说道。
         “你个逆子,竟然骂我是坤!”
         “老夫怎么养了你这么个孽障!”
         伏完心里那个气啊,恨不得将手里的饭碗扣在这个逆子的头上。
         “是孩儿失言,父亲莫怪!”
         伏德面无尴尬之色的说道。
         “这件事情不许对外声张,为父还需要再忍辱负重一段时间。”
         伏完没好气的瞪了这个不孝子一眼,低声提醒了一句。
         如今大燕初立,用的都城还是旧朝的皇都,暗地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酝酿着什么阴谋,他伏完自然还需要争取和那些人联系上。
         哪怕不为了他自己,也得为了这几个儿子和宫中的女儿。
         定都后的一个月内,姜战以及各部官员们都在处理繁杂的政务。
         司隶一带官员的任命、调遣、选拔就耗费了大量的精力。
         眼看着即将要处理完这些让人抓狂的政务后,今年又到了秋收之时。
         由于燕国地处北方,农作物也就是一年一熟。
         虽然因为新粮种的出现,让原本亩产仅有三百余斤的粮食破了千。
         但人不可能只吃土豆地瓜的,同样还是要种植产量较低的原生五谷等农作物。
         “启禀吾王,冀州各地税收统计都已上表。”
         身着朝服的田丰上前,朗声道。
         见状,作为护军将军的慕青将田丰手持的冀州各地税收报告接过,并呈递给了姜战。
         为什么护军将军需要干宦官的活呢,主要是因为燕国没有宦官啊。
         所以身为姜战近臣,统领中护军的慕青自然而然的就代劳了这件事。
         姜战翻阅着冀州各州郡的秋收情况以及收缴上来的粮食。
         随着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姜战的眉头也愈发皱紧。
         “今年冀州各郡的产粮比去年还要下降了些许,税收更是少了近二十万石,田丰,等到各地产粮都出来后,派人到各地探查原因。”
         姜战将奏折丢在案上,语气严肃的下令道。
         “臣遵旨!”
         田丰低着头应道。
         贪腐问题在任何时期都杜绝不了,但是一个产粮大州一年减收二十万石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如果刚刚建国第一年的税收就出现了这种巨大贪腐问题,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开始。
         “众卿可还有其他事启奏?”
         姜战神色不佳的扫视着众人问询道。
         “臣,有本要奏!”
         荀彧手持朝笏,出言道。
         “荀爱卿不知有何事启奏?”
         闻言,姜战看向荀彧,面露疑惑的问道。
         “燕国虽立,却尚未册立世子,微臣认为,王上是时候册立世子之位,并让世子随朝听政。”
         荀彧面色严肃的高声道。
         世子的册立无异于议立储君,身为臣子的荀彧只能说到这里,却不能议论立谁为储。
         作为臣子,荀彧的这种表现无疑是合格的。
         “立储之事,孤会慎重考虑,只是各公子尚且年幼,暂缓吧。”
         姜战思虑片刻后,决定先把册立世子之事先放一放。
         立长不立贤,但姜战希望姜恒再长大一些,八岁的娃娃懂个屁。
         随即,姜战看了一眼慕青,慕青见状点了点头。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随着慕青的呼声过后,官员们纷纷施礼恭送姜战离去。
         一路来到长乐宫的永安殿。
         作为毫无争议的后宫之主,邹玉的寝宫极具奢华大气。
         “玉儿,恒儿呢?”
         姜战径直走入宫内,见到邹玉正在坐着刺绣,神色温和的坐在其身旁问道。
         “夫君真是健忘,恒儿他们此时正在和太子少傅学习啊。”
         邹玉无奈的笑了笑,说道。
         “哦,瞧我这记性,对了,陈琳教的怎么样,最近恒儿他们可有长进?”
         姜战拍了拍额头,暗骂自己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由于之前在冀州的时候,蔡公已经为恒儿他们几个启蒙,陈少傅就越过了一些启蒙读物,如今教的是大学。”
         邹玉神色温和的解释道。
         “今日荀彧提起册立世子之事,被我以恒儿尚且年幼而拒绝了,我想等恒儿再大一些再提此事。”
         姜战将今日在朝堂上的事情和邹玉说了一遍。
         “夫君,后宫不得干政。”
         邹玉放下手中的刺绣,神色严肃的提醒道。
         对于邹玉的懂事让姜战很是欣慰。
         “讨论讨论也无妨,恒儿可是咱们两个的儿子,跟儿子有关的就是家事。”
         揽住她的香肩,姜战语气温和的说道。
         “此事臣妾可是不会多言的,夫君自行定夺就好。”
         邹玉仍旧坚守着本分,没有丝毫的僭越。
         “你,我说你什么好呢,弄些吃的来,我都被你气饿了。”
         姜战没好气的瞪了瞪邹玉,有些气恼的说道。
         “早就让人去准备了。”
         邹玉宠溺的笑了笑道。
         不多时,宫女们便端着一些饭食走了进来。
         两碗白粥、两盘小菜,简单又不失健康。
         二人一边吃着,话题就聊到了关于目前姜战仅有的三个儿子上面。
         “恒儿和平儿在学习上对比宇儿要差上一些,先前蔡公也说过,宇儿学东西的速度极快。”
         听到邹玉说姜宇的学习能力要优于姜恒与姜平,姜战吃饭的速度明显顿了顿。
         “勤能补拙,恒儿和平儿这俩小子要是学的慢,就多学几遍。”
         片刻后,姜战随口说了句就继续吃了起来。
         姜恒的信息他查过,智力上不仅没有问题,反而还优于正常人的水平,说不上是天才但也不是智力有缺陷的。
         只要稍加培养的话,作为继承人一点问题都没有。
         如今听到姜宇,也就是自己与貂蝉的孩子更加优秀,姜战免不了有了一丝担忧。
         他害怕姜宇如果太过优秀的话,将来会动其他心思。
         自古立长不立贤的道理姜战是懂得。
         而随着夫人们相继怀有身孕,这种问题必须尽早得到解决才是。
         如果自己起了立贤的想法,这几个儿子恐怕会杀疯。
         手心手背都是肉,他自是不愿见到兄弟阋墙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儿子们身上。
         看来,立世子的事情需要提前一些,这样也可以稳固世子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