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长生道种 > 119 龙祖
         第119章龙祖
         万众瞩目的封禅大典,终于在那龙吟剑鸣声中落下了帷幕。
         这一日,帝都百姓们看到了太多奇闻异事。
         巨大的明珠,凶恶的蛊虫,死而复生的干尸巫神,金刚不坏的和尚,还有那盘桓皇城上空的金龙,借来满城刀剑化为的剑光长河……
         一桩桩一件件,好似从传说故事里走出来似的。
         人们还给那位操控真龙的神秘强者,取了一个名号,称之为龙祖。
         估计接下来很多年,这些都将成为街头巷尾口口相传的故事,脍炙人口。
         封禅大典的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
         但最终就结局而言,也算是成功了。
         文武百官,帝都百姓,都亲眼见证了皇帝的威严,感受到楚国的强大,特别是当那气运金龙幻化而出的时候,气吞山河,威严壮丽。
         国内民心所向,文武诚服,锦帝的威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番邦诸国使者也被这一幕幕震惊得无以复加,对于大楚更是崇敬有佳。
         楚国的国运,因此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锦帝则是趁此机会,坐实了士族党羽弑君叛国的罪证,当场斩杀了不少人。
         又在顾英华的检举揭发之下,将郑氏一脉相关朋党,全部清除,或是下狱,或是流放。
         朝堂之中顿时风气大变。
         清流一党趁此机会,让皇帝推行新政,将盐铁专营等权限收归朝廷所有。
         皇帝当然应允,随即认命柳长卿接任宰相之职,全力推行新政。
         天下士族虽然不愿,可在这个节骨眼上,谁也不敢多说一句废话。
         否则直接一个和郑氏朋党勾连,那就是抄家灭门的大罪。
         皇帝甚至还希望他们这个时候跳出来作死,这样可以多杀几个肥羊,充实国库。
         那些士族也不傻,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去触霉头,一个个都是老老实实地低头。
         毕竟就算失去了免税和盐铁专营,他们也还有其他的权利,如果不识好歹惹怒了皇帝,那就真的啥也不剩了。
         借助封禅之威,国内新政有条不紊地推行。
         紧接着,南蛮王室接连发来请罪信函,使者一波一波地往帝都而来,哭诉一切皆是巫神教背地里所为,和蛮国王室绝无关联。
         甚至为了取信楚国,现已下令,将巫神教定为邪教,举国诛杀。
         然而,锦帝又怎么会相信这种话,当即将那些使者驱赶了回去。
         不久后,便宣读颁布了一份《讨逆诏书》。
         其中痛陈南蛮之国,不遵宗主之约,擅自派遣使团,勾连叛逆,谋刺君王,其罪可诛。
         又言及草原民生艰难,百姓苦蛮王久矣,遂发仁义王者之师,解民倒悬,征东、南、西三路军镇,集结百万大军,不日南征,誓灭蛮国王庭,为大楚开疆拓土!
         灭南蛮,平北凉,这是大楚历来皇帝都想要做到的功勋壮举。
         但因为楚国地处两国之中,首尾难顾,因此很少有人真正付诸行动。
         如今大楚兵强马壮,又刚刚有封禅之威,震慑四方,北方诸国根本不敢与大楚为敌,甚至接连派来使臣,已是定结了百年不犯的和平条约。
         没有了后顾之忧的锦帝,信心大增,国内威望空前,随着他一声令下,百万大军气势恢宏。
         一场轰轰烈烈的远征,即将拉开序幕。
         对此,苏尘并没有阻拦。
         国运增长,不外乎就是内强民生国力,外压诸国,开疆拓土。
         经过这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大楚如今兵强马壮,国内又正是士气如虹之际,而且南蛮主动送来了开战的理由,师出有名,简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齐备。
         如果真能一鼓作气,将蛮国扫灭,楚国从此将再无南方之祸,国力也将得到极大增强。
         这对苏尘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
         只是有一点,他隐约觉得有点奇怪。
         从巫神教的行动来看,他们应该是已经做好了战争的准备,也应该想好了失败的后果。
         但南蛮皇室的几次谢罪求和,却又感觉并非如此。
         难道说,这次巫神教行刺,背后还有另外的推手,目的是为了引发两国交战?
         这又有什么好处?
         当然。
         这也仅仅只是苏尘的一点猜测,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支持,所以他并未提及。
         接下来的事情,苏尘也不打算去管了。
         干掉了巫神教的那些老鼠,接下来也终于可以过几天清静日子,以楚国目前的国力,征伐南蛮应该问题不大。
         “只可惜,那个巫神修炼的都是巫蛊之术,和正统修仙不是一个体系,也没留下什么功法宝贝之类的。只有这只银色的蛊虫……”
         密室里,苏尘正用在研究着手里的瓶瓶罐罐。
         这里面,有之前从巫神教徒身上挖出来的黑色蛊虫,也有巫神身上的那种血蛊,还有让金刚顺手抓来的那种装在明珠里的虫子,以及之前巫神用来袭击的他银色蛊虫。
         “这些寻常蛊虫,养育手法复杂,需要专业的培育经验,很麻烦,不太适合我。”
         苏尘放下那些普通蛊虫。
         最终目光凝聚在那只银色蛊虫身上。
         这玩意儿,可是非常厉害,隐蔽而迅速,专破护体屏障,而且带有猛烈的剧毒,见血封喉,绝对是杀人偷袭的绝佳手段。
         通过查阅毒经和各种典籍,苏尘知道了它的名字。
         此物名叫蠧虫,又称白鱼,衣鱼,本是一种常见的虫子,但经过特殊培育后,生出了一对银翼,变成得凶悍无比。
         是专门用来袭杀敌人的强力蛊虫。
         不过培育很难,几十年也难以成活一只。
         巫神掌控巫神教多年,收刮了草原上不知多少毒草毒虫,也才养出了这么一只。
         此物养成之后,寿命很长,平日里处于修炼状态,只需要少量精血就能养活,关键时刻在唤醒激活,达到出其不意杀敌的效果。
         目测其能力功效,炼气境五层以下,如果没有特殊手段,都很难防备。
         这可算是一个杀手锏。
         苏尘有心将其收养下来,以自己的神念强度,控制白鱼应该问题不大。
         问题是,他可不想将这玩意儿放进体内,安全与否不说,就是单纯觉得有点恶心。
         最好还是养在瓶子里比较安全。
         但这样的话,就需要给它定期喂养其他的蛊虫毒虫作为食物,以此保存增强白鱼的毒性。
         “蛊虫我不会养,也懒得麻烦,但如果是为了增强毒性的话,炼制一点毒丹对我现在来说,还是轻易而举的。”
         搞定了食物的问题,苏尘便将白鱼暂时收起。
         随即打开大日洪炉,里面的那颗烛龙阳丹,依旧还在祭炼中。
         之前为了对付巫神教的人,他动用了青光镜,好在是白天,外面有阳光照耀,倒也没有影响到丹药的炼制。
         估摸着再有个大半年时间,烛龙阳丹就能完全炼成了。
         届时,他便可将其炼化吸收,法力修为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
         “算算时间,一年之期已到。我也是时候再去见见那个顾英华了……”
         思索间,苏尘从密室里走了出来。
         此时,院子里,小李子正在呼呼喝喝的打着拳。
         因为封禅大典那一战,天下震动,小李子也是亲眼见证了武者的力量,心生仰慕。
         虽然知道自己天资平庸,又早过了练武的年纪,但谁还不能做做梦呢?
         每天工作之余,多练练拳脚,说不定哪天也能有所成就。
         当然。
         这傻小子至今也不知道,自己眼前这位看上去平平无奇的葵苑老太监,就是百姓们口中传闻的那位“龙祖”。
         “拳练得不错。不过过犹不及,小心气血空耗,反而伤身。”
         苏尘开口提醒了一句。
         随即顺手丢了一瓶气血丹过去。
         这玩意儿如今对他来说,已经不值钱了,随手就能炼一大堆。
         小李子平日里做事还算勤奋,也很听话,他看着还是挺顺眼的,所以偶尔提点赏赐一下。
         就如同当年李公公对自己的栽培一样。
         至于能不能有什么成就,苏尘根本不在乎。
         推开门。
         苏尘大摇大摆地出宫去了。
         如今他在宫中地位超然,虽然依旧没有什么官职权限,但锦帝对其恩宠有加,因此葵苑主事的腰牌,几乎可以当做御赐金牌来使用。
         除了不能调动兵马之外,皇宫大内自是出入无碍。
         也好,毕竟回个家天天翻墙,也不是个事。
         偶尔走走大门,看看沿途的风景,也是个消遣。
         出了宫后,苏尘加快脚步,穿过一片树林,再出来的时候,已然穿上了那一身标志性的黑袍。
         随即来到了中郎将府邸。
         封禅典礼之事后,顾英华得到了皇帝的重视,亲自替他正名,之后又将查抄追查士族党羽之事,交给他来督办。
         而今的中郎将,可谓是帝都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每天中郎将府邸前,都是宾客络绎,送礼的,攀亲论故的,来往不绝。
         “想当年顾英华在士族门下做事,人人对他都是唾弃不屑,避之不及。如今时局变化,却又成了人人争相讨好拉拢的对象。这人啊,真是势利。”
         苏尘摇了摇头。
         也懒得去跟那些门口的家丁管事打交道,直接催动法力,身形化作云雾飘动。
         再出现时,已然出现在了顾英华的书房中。
         此时。
         顾英华房中还有一名御侍太监,似乎正在苦口婆心地规劝着他:“我说我的中郎将啊!你此番忍辱负重,立下奇功,陛下对您也是信任无比,有心对您委以重任,您怎么就生出了辞官的心思呢?陛下让我来问你,可是受了什么委屈,你只管说,陛下会为伱做主!”
         “陛下隆恩,顾英华感激涕零!”
         顾英华闻言,叹了口气,有些话想说,却又不知道如何说出口,只能道:“并非我不愿意继续为陛下效力,只是,顾某也有难言之隐……”
         “什么难言之隐啊?陛下如今刚刚发布南征之命,你足够忠诚,功勋卓著,又有领兵的才华和经验,陛下有意让你作为南征军的统帅之一,去杀蛮族,为我楚国开疆拓土,建立不世之功,您怎么能在这个时候……”
         “公公,杀敌报国,开疆拓土,故我所愿也。然,顾某真有难言之隐,此事不决,我恐怕只能辜负陛下美意了……”
         “你……”
         那公公本来还想再劝,但看他态度坚决,神色苦闷,似乎真有什么难言之隐,也不好再过分逼迫。
         只是道:“行吧,反正正式出征还有一段时间,陛下让咱家告诉你,好好考虑清楚。想通了,随时入宫觐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