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只想搞钱 > 第209章:省试第二名
         高衙内被一箭穿胸。
         庙里的人吓得四散奔逃。
         林冲也吓傻了。
         惊讶的看着箭矢。
         他怎么也想不到,
         这个时刻竟然有人射冷箭杀了高衙内,他立刻想到,如果高衙内死了,那自己恐怕也会受到牵连。
         高衙内的几个狗腿子,见高衙内胸口鲜血狂喷奄奄一息,几人一起抬着人就跑,准备找地方求医。
         来到医馆。
         大夫只看了一眼就说道:“没救了,已经凉了。”
         高衙内被射杀,震惊整个汴京,虽然每个人都知道高衙内纨绔,作恶多端,可他毕竟是高太尉的儿子,现在被杀可是通天的大事。
         不过很多人也暗地里鼓掌。
         那个祸害死的好。
         大快人心。
         太尉府。
         高俅看着躺在板子上,已经凉透了的高衙内,脸上满是气愤怒色。
         没有心疼。
         他自己不能生育,认这个儿子只是为了自己能有个后,这家伙平日的作为他自然也知道,败坏了自己很多名声,可既然已经认了,他就只能由他去。
         虽然他也很看不上这个干儿子,可他也绝对不允许有人杀了他,这是对自己这个太尉的严重挑衅。
         拿起旁边的箭矢看了看,看不出任何问题,只是普通的民间箭矢,而且没有任何记号。
         “汴京府尹来了吗?”
         “来了老爷。”
         “告诉他,彻查此事,一定要给我找出凶手。”
         “还有那个林冲,我儿与他发生冲突时被人射杀,他难逃干系,让汴京衙门严加审问,看是不是他的同伙所为。”
         “还有,派出咱们的人,一起调查这件事究竟是谁做的。”
         “还有后世,你们看着安排吧。”
         一连下了几个命令。
         高俅把箭矢丢下,转身离开,至于汴京府尹高俅没有见,高衙内的丧事他更不会参加,活着的高衙内可以给他传宗接代,死了的高衙内,就是一条没用的死尸。
         以后想办法再收一个儿子就好了。
         不过林冲就倒了霉,被京兆府衙门拿去审问,林冲感觉很冤,自己娘子被调戏,自己过去也没打那个高衙内,准备息事宁人,谁知到这个时候会有一支箭矢飞过来,把这高衙内射死了,把自己也牵连其中。
         对于林冲的说辞,京兆府衙门也比较认同,不过还是把林冲关入大牢。
         随后进行深入调查,包括当日一些在大相国寺的游客,可却没有任何发现。
         这件事情太过蹊跷。
         没人看到有人带任何武器,事后也没人仓惶逃走,那只箭矢就好像凭空出现一般,最后就连调查的人都怀疑,那只箭是不是从别的地方飞过来,恰好射中高衙内这个倒霉蛋的。
         调查不出凶手。
         这件事就成了悬案。
         而林冲,却一直被当做嫌犯同伙被关押在大牢里,坐牢也就罢了,更让林冲难受的是,林家人过来探视,告诉林冲他已经被殿前司衙门开除了,不再是禁军教头。
         而且没有高俅发话,京兆府衙门不会轻易放他,他现在想出大牢都遥遥无期。
         林冲心若死灰。
         林逸杀了高衙内后,和同窗汇合,一起回了客栈,至于高衙内的事情他们也听说了,路上还不停议论,不过却没人怀疑林逸。
         或者说,
         整个汴京也没人怀疑林逸,因为他和那个高衙内,可以说没有任何交集。
         谁知道林逸这个穿越者,只因为讨厌高衙内就出手杀了他,而且还有藏匿弓箭的本领。
         转眼到了二月。
         这段时间京城的喧嚣反而少了很多,原本还有很多考生穿来穿去,逛青楼参加诗会什么的,现在临近考试,又全部紧张起来,很多人回到客栈整日看书。
         林逸也差不多。
         除了隔三差五去一趟崔念奴那边,大多数时间也是在客栈看书,崔念奴还帮林逸弄了一套《历年科举进士答题集》,这份东西很珍贵,很多人有钱都买不到,林逸看过受益匪浅。
         在此期间,
         夏廷之、赵元璧等人还托关系,找了在京城做官的亲眷,这些人进士出身,参加过科举,花钱请来给他们讲解科举过程和注意事项,众人收获颇多,到时候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二月十二。
         省试的日子到了。
         这天早上很冷,霜气弥漫,路边的枝条上挂满霜花,赶考的举子们摸黑起来,提着食盒文具出发,早早来到考院外。
         贡院外,
         密密麻麻全是人。
         一个个冻得不住跺脚搓手。
         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小声议论着这次的考题会是什么。
         林逸心说好在是大宋,不是明朝,宋朝省事朝进暮出,不会在贡院睡觉,如果是大明朝,会把你锁在小屋里三天,吃喝拉撒都在里面,绝对是一种极大的煎熬。
         “当当当~~!”
         钟鼓之声响起。
         贡院大门打开,刚刚或蹲或站或说话或聊天的人全部停下,出来两队禁军,一名官员站在高台上喊了声“考生进场”,考生们开始陆陆续续进入贡院。
         本次考试的主考是礼部尚书,副主考是宣和殿大学士,此外还有其他十几名官员配合。
         官员们打头,带领考生们一起祭拜孔圣先师,之后开始搜身正式进入考位,林逸拿到自己的考牌,看了看号位,丙丁六十八号,林逸看着位置找过去。
         坐好。
         敲云板。
         发卷,
         拿到卷之后,林逸扫了一眼题目,省试与州试的类型差不多,经义,诗赋,策论,时务策。
         今天第一场是经义和诗赋,属于基础题范畴。
         其后策论一天,时务策一天。
         林逸虽有信心,却依旧认真答题,不敢有一丝一毫懈怠,多日准备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
         忽然,
         远处传来喧哗声。
         引的很多人抬头。
         这时巡场过来对众人喊道:“都认真答题,刚刚有人作弊被叉出去了,你等不要犯错。”
         监场再严格,也会有人铤而走险,手段也是五花八门,不过一旦被抓住,后果可也非常严重,轻则停考几次,重则终身不得科举。
         林逸不管这些,低头继续答题。
         经义总共有五道题,题量可是很大的,往年考试,总有很多人答不完,最后哀求考官宽限时间然后被叉出去。
         五道经义题终于答完,林逸看看时间,已经下午两点。
         他拿出食盒,在里面拿出一盒糕点吃了一口,又拿出竹筒保温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垫垫肚子,考官和巡场过去,看林逸吃东西并没有搭理,这本就是考场允许的。
         在考官走后,林逸手里多了一个热乎乎的鸡腿,吭哧啃了一大口,林逸对面一个考生诧异看向林逸,心说这家伙带的还真全,把这里当野炊了。
         林逸吃完东西,感觉舒服了不少。
         开始答那首诗词。
         经过王安石科举变革,现在科举已经不重视诗词,以前诗词极为重要,现在只是作为考题小项之一。
         这难不住林逸,又写了一首拍马屁的诗,这种诗考官绝对不敢给低分。
         他的词句韵律都没问题,而且是夸赞皇帝的,考官如果给了低分,万一被人说是心里有对皇帝不敬之心,他哭都没地方哭,所以林逸写的这种诗词,拿分数最稳。
         如果说诗词一百分,他这个绝对八十五分以上。
         傍晚。
         云板敲响。
         预示当日考试结束。
         开始收卷。
         考场再次热闹起来。
         有人没答完请求宽限一刻,可考官根本不给机会。
         林逸等人走出考场。
         往客栈走的时候,遇到同窗几人,路上边走边聊考题如何。
         回到客栈吃过晚饭,林逸直接睡了过去,而当晚很多人还拿着书读书,临阵磨枪。
         翌日,
         考策论。
         一共三道。
         题量可不小。
         而且每一篇都要写好非常困难。
         交卷时没有答完的人比前一日多得多。
         最后一天。
         考时务策。
         时务策涉及时政考论,比如水利农田、内政外交、官场吏治、财税国库等等内容。
         这写内容很考验学生的时政知识,不是看几四书五经就能回答好的,往年的时务策二三道不等,今年出了三道题,很多考生看到之后哀叹运气不佳。
         题量越大对学生的要求也就越高,参题破题,书写论证,每一个论题想要写好,都不会少于七八百字,这些都要在一天时间内完成,很多考生都是在这一项上折戟沉沙。
         即便林逸有过目不忘之能,还有书法宗师的技能,完成这三篇时务策都觉得非常紧张,一直到最后才写完。
         收卷时。
         考场哀声一片。
         出去后夏廷之、赵元璧等人见到林逸,“东阳兄,时务策答的如何?”
         “反正都写完了,至于好坏就看考官如何评定了,你们呢?”林逸问几人。
         夏廷之摊摊手,无奈道:“我只答完两道,最后一道题根本没时间写,看来只有三年后再战了。”
         “我考的也不是很好,第三道题只是堪堪写完,可根本没有时间好好过时,只是强写上去的,恐怕很难中了。”赵元璧道。
         林逸轻轻一笑,“既然考完,就不要想那么多了,且等几日后放榜吧。”
         几人也知道现在多想无用,索性不再想。
         这几天却是累的很,
         回到客栈几人吃了点东西洗洗就睡了过去。
         林逸则没有回客栈,而是跑到崔念奴处,多日不见甚是想念,在这里沐浴更衣美女伺候后,才搂着美女睡了过去。
         考试结束。
         考官们忙碌起来。
         糊名,
         初筛。
         抄卷。
         选出好的交给主考。
         这个过程已经删掉了百分之九十的人。
         主考副考再优中选优。
         最后勘定名册,选出本次中试之人,当然,这些还要交到皇帝那边,尤其是他们选出的前十名考卷,一般都会由皇帝看过,然后钦定省元。
         林逸的卷子,就在这十份卷子之中。
         不过并不是主考官定的第一名。
         林逸这次考试,依旧求一个稳字,不管是策论还是时务策,都回答的中规中矩,绝无偏激之言,且偶有吹捧当今盛世言论,当然,分寸也拿捏的恰到好处。
         没有精才绝艳,
         却也花团锦簇。
         这样的考卷,选中的几率非常大,比那些剑走偏锋的要更有机会,毕竟考官选那些偏激文章,也是要冒着极大风险的。
         你选这样的文章,
         就表明你的主张就是这样,要不然你会选他。
         而偏激文章被皇帝看到,皇帝又会怎么想你,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而林逸的文章,拿捏的恰到好处。
         奉给赵佶的这十份考卷,虽然都糊了名,但却都是原卷,给皇帝看就不必用抄录卷子了。
         赵佶虽然昏庸,却也重视科举,毕竟三年才一次,而且他是文学皇帝,他的不学无术是在国家治理上,在文采上没人敢说他不行。
         一篇篇文章看下去。
         赵佶对今年考生的文章感觉还算满意。
         而当他看到其中一篇时,眼睛却是一亮。
         好漂亮的楷书。
         字体俊逸秀美,神采焕发,又法度谨严,不逾规矩,于端庄严正中时见潇洒天真的韵致。
         他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些字。
         而且他还看出,这些字应该是那个叫林逸的考生写的,虽然林逸给李师师的字大多是行书,可行楷不分家,脉络完全统一,赵佶这个书法大家一眼就能认出。
         再看看文章。
         端端正正没什么稀奇,不过却也可以看出那林逸是个稳重之人,宋徽宗对林逸的答题很满意。
         为什么满意呢?
         因为往往有才学的人,最容易恃才傲物,林逸的诗词、书法、绘画都、音律得到他的认可,宋徽宗可是一个眼高于顶的人,能得到他的认可当世少有,林逸就是其中之一,这就是对林逸最大的肯定。
         如果林逸写出什么狂浪文章,他一点不稀奇,但写出端正文章,却让他感觉惊喜。
         这样的人。
         做事稳重,又有才学,琴棋书画又如此精绝,而且林逸他也让人调查过,不与任何他不喜的势力有瓜葛,正是他可用之人。
         “这个,放在第二名吧。”
         赵佶对主考官礼部尚书道。
         “是,官家。”
         礼部尚书赶紧接过卷子,看了一眼林逸的卷子,这份卷子他印象也非常深刻。
         字好,
         当时他看到卷子时也被这名考生的字深深吸引。
         至于文章吗,
         端正平和。
         上中是有的。
         所以他递交排名时,这份卷子排的是第五,现在官家点名第二,或许是这字对了官家的心思。
         不过不管如何。
         他肯定乖乖听皇帝的话。
         五日后。
         贡院放榜。
         无数举子挤在这里,还有他们的家丁仆役,贡院广场外足有一两万人好不热闹。
         林逸的几个同窗看不到林逸,纷纷议论道:
         “你们看到东阳兄了吗?”
         “没看到啊,他好像没来。”
         “自从考试结束,东阳兄就搬去了念奴姑娘那里住,好不快活羡煞我等。”
         “他不会就在念奴姑娘那里等消息吧?”
         还真让他们猜对了,林逸还真就没来,他知道这里有多乱,反正结果已经注定,早一时晚一时又能差的了哪去。
         终于开榜。
         当巨大的皇榜贴到贡院墙上时,人们更加拥挤上前,要不是有禁军拦着,没准就会发生踩踏事件。
         “第一名,并州高栋。”
         “第二名,恩州林逸。”
         “啊,林逸兄考了第二名,真是厉害啊.”
         崔念奴早已派了仆役在这里盯着,当仆役看到林逸林公子的大名高挂榜单,而且是第二名的时候,高兴的蹦起来,嗷嗷叫着往回跑,因为他知道,今次自己的赏钱肯定少不了了。
         这个仆役还在街口,
         就大声喊起来。
         “林逸林老爷,高中今科第二名。”
         “林逸林老爷,高中今科第二名。”
         就这么一路喊着进了花居雅舍,声音更高了三层,一路喊一路往崔念奴的小院那边跑。
         他的喊声吸引了不少人,尤其是院里的姑娘们,听到林逸林公子考中第二名,也都追着过去。
         这一下花居雅舍彻底热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