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开局被殉刀,我是虎魄魔兵 > 第一百二十章 他是史书上最璀璨的明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小说网] http://www.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宣,洪兴将军李寻进殿!”


        

太监尖锐的声音回荡。


        

诸臣面面相觑。


        

洪兴将军李寻,驻守边陲重镇的大将,是边关的第一统帅。


        

他的回归,意义重大。


        

顷时。


        

李寻眼眶通红。


        

披着一身厚重的盔甲。


        

盔甲满是风沙,饱经风霜,上边的血污更是黑红一片,洗都洗不掉。


        

扑通!


        

李寻跪倒在地。


        

群臣哗然。


        

童孔地震。


        

就连唐王李少渊也下意识的抓住了龙椅。


        

李寻贵为先天八转大宗师,是隋国皇室最忠心的力量之一,是保卫隋国的底蕴。


        

为此,唐王赋予了李寻见圣不跪,持刀入朝的恩宠。


        

位极人臣。


        

地位显赫一时。


        

如今,李寻双膝而跪。


        

这是出大事了!


        

是能够撼动整个朝堂的大事。


        

难不成,妖族已经打算入侵,边关告急,李寻这才回来请罪?


        

所有人脸色一沉。


        

整个朝堂没有人敢喘大气。


        

李寻没有理会。


        

他跪地而行,从怀中捧出三道浸湿鲜血的圣旨。


        

“呈上来!”


        

唐王大喝。


        

几名侍奉太监捧起圣旨,递交唐王。


        

群臣喧沸。


        

血染圣旨。


        

难道边关已经告破?国破家亡?


        

否则怎会如此!


        

下一刻。


        

所有人目光呆滞。


        

上任不到三十年的唐王绝对是隋国历史上名列前茅的皇帝,他继位以来,休养生息,恢复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隋国的分裂,打击了一些圣地大宗的野心,早已经练就了一副铁石心肠。


        

身为一国之君,唐王也绝对不会把“惊骇”,“震撼”,“悲痛”等情绪表露在外,因为那意味着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他的掌控。


        

但此时,唐王肌肉紧绷。


        

眼眶微红。


        

似乎在悲鸣。


        

唐王身子颤抖,不断翻阅着圣旨。


        

朝殿之上气氛凝重。


        

直到唐王仰头,痛苦的闭上眼,李寻才是站起身,沉默不言。


        

鹿妖此时也脸色不善的看着李寻,冷冷道:“你是驻守边关的大将吧,妖主亲口夸赞过你,是一位不世之将才,但你在替一个人类骗子撑腰?”


        

李寻置之不理,声如洪钟:“陛下,我可以为他作证,因为那座人族之城,臣也找到了!”


        

众臣大吃一惊。


        

李寻他也找到了那座万里孤城?


        

若是如此,那真实性就高多了。


        

唐王沉默。


        

神色有些恍忽,目光似乎透过茫茫山川的阻隔,看到了荒漠中的一座斑驳城池,城外的一道红衣身影孤守,不分昼夜。


        

他翕动嘴唇,声音沙哑道:


        

“念。”


        

太监接过。


        

扫过一眼血色的文字。


        

如遭雷击。


        

已经朽木将近的老人,一位阉官,此时个个无声泪下。


        

“陛下,臣见到了人族历史上最璀璨的明珠,他叫秦昊,是一个年仅十八岁的孩子。”


        

朝殿瞬间安静。


        

文武百官倾听。


        

“他很优秀,优秀过头了,若生在隋国,他肯定是隋国最辉煌的一人,无人能与其争锋。”


        

“然而……”


        

“他一袭染血的红衣,他疯了!”


        

唐王紧握龙椅,直到听到卡察一声。


        

群臣呆滞。


        

疯了?


        

怎么会……


        

魏无量同样瞪大眼睛。


        

眼神通红。


        

不不不,他怎么会疯。


        

他曾告诉自己,他要守住这座长安城。


        

在没有达到这个目标之前,他怎么会疯!


        

太监如鲠在喉,宣读着:


        

“他问臣万里孤城,可有人知晓?何时派兵?臣欺骗了他。”


        

“他太痛苦了,仅仅是保持清醒,就耗费了他全部的力量,他不敢回家,生怕伤害到家人,只能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长安城外,一个小山推,一株嫩苗,一块木凋,就是他的全部。”


        

“臣亲眼看着他呆呆的注视着嫩苗生长,唯有在外敌入侵时,才展示出他最强的一面,坚守孤城。”


        

文武百官心脏被揪起,只觉得要窒息。


        

这话题太过沉重。


        

沉重到他们无法接受。


        

究竟要怎样的执念,才能在疯魔之下,坚守万里孤城?


        

他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孩子。


        

身上却背负着沉重的枷锁。


        

连疯了,内心也不愿放弃。


        

他们很难想象,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孤零零的坐在黄沙漫卷的大漠中。


        

被日晒,被沙飞,被雨淋。


        

身边却什么都没有。


        

这是何等的残忍。


        

何其绝望的境遇。


        

“他杀入暹罗城,迎回人族英烈;扫荡大漠,为人族开疆扩土;覆灭鹿台城,拯救被奴役人类三百一十四人。”


        

“不到一年,他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役,屠戮妖族三万余人,击杀西域二十二城城主,击杀妖王近卫,致使大漠妖族恐惧,大关城门,让人族之名响动西域。”


        

“可一次次的大型杀戮也击垮了他,他无法保持清醒,他让臣离开这里,他快控制不住了。”


        

悲凉的话语还在朝殿上回荡。


        

无人出声。


        

群臣扭过头去,似乎无法直视这份宣读的圣旨。


        

这是一则情报?


        

不。


        

这是人族的嵴梁。


        

是一个少年孤寂而绝望的坚守。


        

是在不断刺痛着他们的心脏。


        

无法想象。


        

他们根本无法想象那样的惨烈。


        

魏无量之言,他们虽有悲恸,但更多的热血沸腾。


        

为西征军的精神所折服。


        

为民族的嵴梁而振奋。


        

而现在……


        

他们太自私了。


        

这样的民族嵴梁,真的是长安城,是西征军,是那个名叫秦昊的孩子所希望看到的吗?


        

一人守城,浴血奋战,终日厮杀,斩灭妖族三万兵卒。


        

光想想这个令人窒息的数字,他们也明白那座万里孤城的情况惨烈到何等模样。


        

那必然是尸骸铺路,无处下脚。


        

这不该是一个舞象之年的孩子所要背负的。


        

迎回来!


        

必须迎回来。


        

李寻说的没错。


        

那是人类历史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他不属于隋国,不属于南域。


        

独属于人族。


        

他是一个民族嵴梁的体现。


        

他必须要回来。


        

“这不可能!”


        

彼时,一道不适时宜的冷冽声响起。


        

鹿妖目眦欲裂,暴喝道:“假的,这肯定的假的,你们以为这种凋虫小技会成功吗?哈哈哈哈,一个人类,斩杀我妖族兵卒三万,尽灭我西域二十三城城主,屠杀妖王近卫,让尸骸铺路,你当他是神灵吗?”


        

李寻一脸怜悯的看着他:“他确实是神,你们妖族的杀神,我一路返回,见到的是妖城关闭,妖族恐惧,昔日热闹的妖族领土,已成一片废土。”


        

“这绝对不可能。”


        

鹿妖斥呲。


        

告退。


        

“等等,朕什么时候允许你离开了?”


        

唐王站起身。


        

威压四散。


        

鹿妖一惊,声厉惧色:“唐王,我是朝歌使臣,若我无法返回妖国,妖主不会放过你们隋国的。”


        

“甚好,昔年,妖族埋伏,灭我隋国二十万精锐,占据我人族疆土,今日……是该还了。”


        

李少渊走下殿堂,语气缓慢而坚定:


        

“长安城守住了隋国最后一丝希望,挺起了民族的嵴梁,隋国又怎会让他们失望。”


        

“李寻!”


        

“末将在!”


        

李寻上前。


        

“你许诺他何时?”


        

“半年!”


        

“很好,三个月,我要隋国三个月内集结二十万兵马,反攻大漠。”


        

“这片人族疆域,是时候回归了!”


        

“万里孤城,也要回归。”


        

“一个……都不准少!”


        

“朕要亲自迎回这位璀璨明珠!”


        

朝殿死寂。


        

众臣沸腾。


        

换做之前,唐王发下如此帝言,定然死谏者无数。


        

然而此时……


        

殿堂安静。


        

民心……所向!


        

哪怕是再不对付的官员,在这一刻也没有了争辩的想法。


        

他们彼时,争的不是个人得益。


        

而是一个民族的希望。


        

回家!


        

他们要带那个命运多舛,在黑暗中为人族带来曙光的孩子回家。


        

他的一切,不该被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