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人在死牢马甲成圣 > 第357章 “我回来了”
         黑云压城。
         很久很久很久的从前,双方摇曳着不同旗帜的两支军队,正在惨烈交战。
         一方曰“陈”,一方曰“狄”。
         尸骸遍地,如人间炼狱。
         双方士兵杀红了眼睛,咬着牙拼着命,将兵器插进对方温热的血肉中。
         没有人注意到,黑色的乌云无风自动,如粘稠的液体般,兀自旋转着,形成了一个幽邃的云洞。
         轰隆!
         凭空炸雷,士兵们受到刺激,杀得更欢。
         一道冒着浓烟的影子,如黑色的流星般,坠向战场。
         咚!
         那是一个浑身乌黑的少年。
         他身上如被烈火烧灼了一般,满是脱落的皮肤与焦痂。
         杀红了眼的双方都没注意到,战场上多了一个不属于双方的陌生少年。
         少年浑身赤裸,他茫然地望着四周,恐惧在眼底蔓延。
         “我是谁?”
         “我为何会在这里?”
         “我是……什么?”
         在少年眼中,交战的双方的“信息”,陌生却清晰地在他视野中,如瀑布般向下刷屏。
         “张三,陈国人士,自幼父母双亡……”
         “李贵,狄国人士……”
         “宓小柒,十二岁,死。”
         少年眼中出现了所有人的信息。
         他惊恐地拍打着手臂,想要驱赶着眼前如蚊蚋般闪过的陌生文字。
         一旁一位陈国士兵咆哮着提着刀向少年杀了过来。
         一晃眼后,少年怔怔地望着手里染血的刀,和咬在自己身上的男人。
         他反杀了。
         少年眼中浮现出男人的信息:功良,上有八十老母,新婚燕尔,新婚夫人正等他归家。
         地面红艳艳的血激疯了四周兵士,一把把长刀杀来。
         少年大脑空白,惊慌失措地挥动着手里的刀,一颗颗惊愕的人头飞起。
         “我是谁?”
         “我在哪里?”
         “谁来救救我!”
         “爹?”
         “娘?”
         “啊……谁在啊……”
         “我是谁?”
         被乌云染黑的雨落下,苍茫大地,如在哭泣。
         少年跑动如风,胡乱拾起一面破旗帜,围在腰间,如野猴子般在战场上乱窜。
         他哭着,喊着,吼着,心智越来越清晰,他隐约想起了人是应该有爹的,有爹自然是有娘的,可他的爹和娘呢?
         他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他被爹娘遗弃了吗?
         啊……
         啊……
         啊……
         无助与绝望如漆黑的阴影将他的胸口填满。
         渐渐的少年分不清糊在脸上的究竟是雨,是血,或是泪。
         那一天。
         群雄割据的中原,狄国与陈国,在飞龙关狭隘,无一生还。
         ……
         夜黑风高。
         一辆马车行驶在满是石子的路上,加急赶路。
         粗制滥造的马蹄坑坑洼洼,不堪路难。
         吁!
         马儿惊慌,扬起前蹄。
         车中妇人与少女吃了一惊,相扶以慰。
         驭马男子青衫垢面,看似邋遢,眸生神光,实则俊朗非凡。
         “是个孩子!”
         青衫客下马查探,搭在腰间细剑上的茧子移开,松了一口气。
         少女闻声探头来看,惊呼:“爹!他受了重伤!”
         “爹不是教过你,夜路凶险,莫管闲事!”
         少女不服:“可爹你也说过,多行不义必自毙!”
         青衫客被气笑了:“爹行不义了吗?”
         “见死不救,与杀人无异,杀无辜人,天打雷劈!”
         青衫客:“他死透了!”
         说着青衫客一脚踢开路上横尸的少年,让出马道。
         少年的眼睛动了动。
         “咦?爹,你把他踢活了!”
         “……”
         山间小村,青衫客一家在此落户。
         青衫客名骆兵王。
         少女名骆灯儿。
         他给少年取名骆烛。
         青衫客后来说,曾有高人替他批命,说他命中注定有一劫,劫曰“水”。他给女儿取名,灯中带火,为了应劫。
         将无名少年收为义子,取名为烛,便当日行一善,消灾挡劫。
         青衫客略懂医术,白日上山走山,夏日晾晒,秋日研磨,以药粉救人,乡里林间积攒了不少民声。
         久而久之,“骆神医”之名响彻小屯二十里。
         没人知道,他的床下,藏了一柄细剑。
         这细剑一藏就是十年。
         “我爹腿法也厉害,当年在路边,就是我爹一脚把伱给救活了!”
         骆兵王从未告诉少女当年是打算一脚将少年的尸体踢开来着,少女心中爹爹医术如神,看似平常的一脚将烛踢回魂了。
         少年总是呵呵笑着,眼神清澈,纯真无暇。
         二人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相互作伴,一伴也是十年。
         这十年间,青衫客不问世事,外界群雄割据,由十国变为六国,又从六国变成了十三国,分分合合。
         村里百姓孤陋寡闻,不知今年几何,如世外桃源。
         夏日炎炎,河边嬉戏,少女如荷,初长成。
         “呐,小虫,你就没想过你真正的爹娘是谁?”
         烛挠挠头,望着清澈的河里,鱼儿游动的路线清晰勾勒,他随手拍向河面,几条小鱼弹入框中。英俊的青年呵呵一笑:“爹就是爹,娘就是娘,还能有谁?”
         “可我不想我爹是你爹,不想我娘是你娘。”
         “瞎说,我爹就是我爹,我娘就是我娘。”
         “傻子,不理你了!”
         灯儿趁傻子挠头的功夫,抢过他框里仍蹦跶的鱼儿,朝烛作鬼脸吐舌头:“今天我赢了!今晚你来磨药粉!”
         “好!”
         望着少女蹦蹦跳跳的背影,青年乐呵呵地傻笑着。
         临走前他顺手又从河里拍了几条鱼,将鱼苗儿放了。
         他抓的鱼,总会比少女少一条。
         落日黄昏,一邋遢的黑衫外来客,风尘仆仆,戴着斗笠,走出骆家。
         “夏王请您考虑考虑。”
         黑衫来客走出骆家,轻轻留了一句。迎面撞见骆家儿女,黑衫客摘下斗笠,露出一双如狼般凶戾的眼睛。他眯着眼笑了笑,露出两排参差不齐的大黄牙:
         “喔?好俊的娃。”
         他笑眯眯地望了两人一眼,洒然离去。
         入屋,两鬓发白的骆兵王沉着脸,望着桌上一枚暗红色的玉佩。
         “去将药草晾了去!成天嘻嘻哈哈,成何体统!”
         骆兵王一见二人张口便骂,夫人来劝。
         他们一家,煮了热腾腾的鱼汤。
         烛下的厨,骆兵王头一回说烛煮的鱼汤,很膻,难喝极了。
         那夜,夜半,灯儿熟睡,烛被一阵刺耳的声音吵醒。他偷偷打开门缝去看,发现骆兵王正挑着一盏灰灯,灯下磨着生锈的细剑。
         黑衫人来访三天后,下了一场大雨。
         骆兵王将两个大箩筐塞给灯与烛,让他们上山采药,采不满就别回家。
         雨下了一夜。
         那一夜天很黑,雨很腥,像极了血。
         背着两筐沉沉湿湿的药草,烛与灯返回家中,家中黑灯瞎火,村中染满了血,尸横遍野。
         黑衣人站在雨中,雨水凝在半空,似一柄柄小剑,将骆兵王穿成血人。
         灯愣在雨中。
         “快……走!”
         骆兵王拼死一剑刺向黑衫人。
         烛一咬牙,带着灯跑入山中。
         批命那人没说错,骆兵王确实命中注定有一死劫,劫中带水。
         他死在暴雨中。
         烛与灯逃出千里,隐姓埋名,开了小店。
         自那之后,灯儿疯疯癫癫,忘了那一夜的事,仿佛变回了孩童时般,成天哭闹着要去上山采药,要去河里摸鱼。
         烛照顾着疯癫的灯儿,在一镇上,隐姓埋名。
         后来烛才知道,世间有一种人,叫做异人。
         天生异人,异于常人。
         天下分久必合,大夏王朝统一五国。
         夏帝麾下,有一群人,皆是异人,自称“执命人”,不服者杀,叛乱者杀,异心者杀。
         杀到尽头,四方归心,天下太平,夏朝鼎盛,名垂千古。
         一眨眼又过二十年,昔日少女落日黄花,青年仍容光焕发,二人不似夫妻,更像母子。
         骆灯儿仍疯疯癫癫,蓬头垢面,似一疯婆子。
         夏帝染疾,每况愈下,执命人分裂,各自称雄。
         民间开始兴起“猎杀异人”的风潮,凡举报异人者,奖赏纹银百两,免税三年,免服徭役,一人举报,九族光荣。
         烛打猎回家,家中被官兵团团围住,大火焚烧。
         疯婆子在火中指着烛凄厉地大叫着,又笑又跳:“异人!嘿嘿!他是异人!杀了我爹的异人!爹!爹!爹!异人该死!都该死!”
         烛束手就擒,于茫然中,被层层锁起,带到夏朝都城,打入天牢。
         在天牢中,阔别三十年,烛再一次问了自己一个问题。
         “我,是,谁?”
         夏朝末年,冬。
         一场大火烧了夏都,辉煌二十年的夏朝,一夜倾塌。
         天下再乱。
         “我是不死的。”
         烛浑身伤痕累累,踏上旅程。
         他东渡大海。
         南临湿地。
         北达荒原。
         一年,两年,十年,五十年。
         百年。
         一时间,厉诡复苏,魑魅四起。
         山野林间,妖魔食人,世道炎凉。
         有方野道人行侠仗义,亦有热血刀客斩妖屠魔。
         有下山异人除魔卫道,亦有能人异士,为非作歹。
         两百年。
         一身污垢的少年腰间带着一把生锈的断刀,如幽魂徘徊于世。
         他走过山川河流,隐于人山人海。
         向西,烛走过大漠。
         大漠居民愚昧无知,将烛奉若神明。
         大漠中没有异人,民风淳朴。
         “异人是不应存在的。”
         烛察觉到这一点。
         他不会老去。
         他是不死的。
         世间于他而言,就像一座囚笼,一座将他困住的囚笼。
         漫长的光阴就似诅咒,一道漫长的诅咒。
         他攀上了一座山,烛再无遗憾,想要在最美的大漠,了结这无趣的一生。
         在山上。
         他看见了一面镜子。
         一面漆黑如墨的镜子。
         在那镜中,他第一次,真正的睁开了眼睛。
         ……
         郑修身旁,山川、丛林、雪山、市井、海洋、宫廷、风雨、落日,种种景色,如时光倒流般,在郑修的周围旋转着,倒退着。
         他周围的景色,以每刹千万张的速度闪烁着,画面中有着千千万万让他陌生的人,也有着他熟悉的面孔。郑修目不暇接,渐渐的,郑修认出了,在那些画面中,有许多都是他在一次次轮回中,不断修正世界线所诞生的景象,里面藏着悲剧、哀鸣,藏着喜悲、离合。
         在旋转破碎的世界中,郑修知道,他成功了。他将“恶童”伴随着人魂的一部分,割舍遗弃后,烛诞生了,他成为了从未存在,却应该存在的“那个错误”,诞生于世,填补了他无意中删去的那部分“空白”。
         这世间从来都不曾存在着烛,那是因为他还没创造出烛。
         郑修闭上眼睛,仔细地想着烛的一切,想着与烛交手时的点点滴滴。
         烛对于“异人”的执着宛如魔障一般,每百年送走三位异人的“仪式”,与其说是烛为了达成某个目的,倒不如烛是在忠诚地执行着某一种“执念”。
         郑修手掌一翻,一本流光溢彩的书籍出现在郑修掌心之间,那是【航行日志】。
         目光神光闪动,橘猫好奇地蹲在郑修的头顶上,看着郑修熟练地翻阅着【航行日志】。
         【航行日志】并非寻常书籍,郑修也不知道【日志】上有多少页,有多少字。在翻动【日志】的瞬间,蠕动的文字如活的一般,在【航行日志】上快速地生成、删改、修正,不断地变换着。
         “索引。”
         郑修如今已得世界密匙,权限至高,相当于造物主般的存在。稍作思索,郑修心中默念索引,检索目标:烛。顷刻间,【航行日志】随心而动,快速地翻阅着,来到了与烛有关的一页页。
         本来没有烛的记录,却在“恶童”被推入时间轴后,【航行日志】上逐渐出现了烛的名字。
         起初是一条,而后两条,从一千年前的某一天、某一夜、某一个战场伊始,烛便悄无声息地在名为世界的航行日志上,留下越来越多的“记录”。
         烛所书写的“记录”,如同一个个“补丁”,正快速“修正”着郑修曾经花了一千年,也无法修正的底层逻辑错误。
         任由四周光影变幻,郑修的神情越来越平静,他一点点地在阅读着与烛有关的点点滴滴,烛的一生,烛的迷茫,烛的喜悲。
         他在“阅读”烛的一生,在世界重启时,郑修一点点地阅读着,烛那长达一千年,漫长且痛苦的一生。
         他记住了骆兵王,记住了骆灯儿,记住了落日谷中淳朴的漠民。
         不知过了多久。
         仿佛是一刹,又似一年。
         随着郑修与烛越来越接近,他身上凌乱的气息愈发沉淀。
         起初橘猫也在以一种看八卦般的心态,与郑修一同阅读【航行日志】,可随着郑修身上气息的变化,橘猫的注意力也从【航行日志】本身,转移到郑修的身上。
         沉淀,沉淀,沉淀。
         本该割去了“神性”的郑修,割去了“污染神性”的人类,此刻却有另一种,让橘猫捉摸不透的“性”,在其身上润物细无声般地沉淀着。
         似人非人,似神非神。
         橘猫最后惊讶地发现,割去了“污染神性”的郑修,不但没有变得像一个普通的人类,那种令他无比怀念的感觉,反倒让橘猫忍不住将毛茸茸的猫脸贴在郑修宽厚的背上,贪婪地嗅着,闻着,时不时伸出舌头舔了舔。
         “神性,无比纯粹的神性。”
         “平静、从容、坚定。”
         橘猫流出了口水。
         呼!
         四周猛然刮起了风,风中带雪。
         原来倒流的光阴已然在橘猫的走神中无声定格。
         荒原,大雪纷飞。
         凌乱的风雪忽然一顿。
         一粒粒冰晶凝于夜空。
         郑修平静合上【航行日志】,流光溢彩地书籍化作星光点点,随着郑修的挥手而消散于虚空。
         在郑修面前,一位挺拔却面容腐朽的父亲身影,伸出拳头,傲然挺立。
         一如,许多年前,他与郑修碰拳那刻。
         “我回来了。”
         郑修微微一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