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孽子 > 第320章 皇上,大喜啊!
         南京城皇宫。
         文化殿。
         朱棣听着亦失哈的回报,冷哼一声:“他们今天能到?”
         “皇上,算算时辰,午时左右就可以到码头了。”
         亦失哈小心翼翼的在旁边汇报着。
         这一年多的时间,他觉得自己好累。
         过去十几年都没有最近一年累。
         明明俸禄没有上涨,职位也没有变化,偏偏就过得更累了。
         自己上哪里说理去。
         伴君如伴虎,他算是充分的体会到了这一点。
         “他们一家子到处游山玩水,把一堆政务推给朕处理,回头朕要哪个孽子全部补回来。”
         朱棣这话,亦失哈自然是不敢接的。
         怎么接?
         朱棣可以骂太子爷为孽子,他敢吗?
         都说夫妻之间,床头打架床尾好。
         这父子之间的关系,他一个外人自然也是不敢多嘴的。
         当然了,最关键的是亦失哈知道朱棣不是真的对朱高炽他们一家子有意见。
         要不然得话早就有一帮人跳出来踩朱高炽了。
         “皇上,户部尚书夏大人求见。”
         这个时候,小太监的声音拯救了亦失哈。
         他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自己最难受的日子,似乎要过去了。
         “让他进来吧。”
         夏元吉是自己的左臂右膀,朱棣哪怕是心情不好,也是不会不见他的。
         很快的,夏元吉就满脸喜庆的来到了朱棣面前。
         “皇上,大喜啊!”
         “嗯?喜从何来?”
         朱棣还沉浸在对朱高炽他们的不满之中,脸上的表情谈不上好看。
         “今年的土豆大丰收,南市街的粮食价格都下降了两成。百姓们的粮仓都堆满了粮食,我大明终于迎来了人人有饭吃的盛世了。”
         对于封建王朝来说,盛世的标准其实非常的简单。
         所有的百姓都有饭吃,那就是盛世。
         当然了,如果能够有新衣服穿,有不错的房子居住,那就更是盛世之中的盛世了。
         这个标准,其实广义上来看,一直都没有变化。
         只不过到了后世,这个有饭吃、有衣穿和有房住的标准变高了而已。
         但是核心的几个点是一直都没有变化的。
         “各地的土豆挖掘情况都已经汇总上来了?今年粮食产量多少?”
         朱棣的心情变好了一些。
         不过今年大规模的种植了土豆,丰收是有预期的。
         所以他的情绪波动不算特别的大。
         “皇上,还没有全部的挖掘完毕,相关的具体数据也还在统计之中。但是从目前户部把握的情况来看,今年大明总的粮食产量比去年增加三成以上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这里面的增量,基本上都是土豆贡献的。按照这个发展趋势,明年土豆的种植面积进一步的扩大之后,粮食产量还能以不低于今年的速度增加。”
         “到时候,哪怕是尧舜再世,也比不上皇上您的功劳啊。”
         虽然夏元吉不是依靠拍马屁上位的,但是作为一个能够在朝中屹立十几年不倒下的尚书,拍马屁绝对是基本功。
         要不然凭什么户部尚书这么重要的位置,夏元吉能够一直坐?
         “玉米呢?王景弘从美洲带回来的玉米,情况怎么样了?”
         相比已经比较了解的土豆,朱棣现在更加关系玉米的情况。
         “皇上,玉米的情况也非常的乐观。不过为了让这些玉米都能变成种子,微臣还没有安排人去采摘。但是目测统计的情况,这些玉米的产量也是非常高,不会比土豆低到哪里去。”
         “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个玉米在一些看起来很是干旱的土地上种植之后,长得也还不错。这说明这种高产的庄稼,对于土地的要求是非常低的。”
         “这么一来,我大明的许多土地上都是可以种植玉米,背后蕴含的意义也是非常巨大的。”
         “有着玉米和土豆相互配合,再加上王公公带回来的地瓜也是不负众望,我大明的粮食问题,是真的可以解决了。”
         夏元吉说完这话,心中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作为大明的户部尚书,他绝对是非常关注粮食产量的。
         对于封建王朝来说,粮食产量蕴含的重要意义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
         于公于私,夏元吉都是希望看到大明粮食增加的。
         “瞻墉那小子,这一次是真的做了一件大好事。当初他劝说朕安排郑和和王景弘出海,朝中可是有不少人反对的。”
         “现在恐怕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当初的决定是错误的吧?”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棣的心情终于变好了一些。
         自己这个功劳,超过尧舜,秦皇汉武都比不上,似乎并没有什么水分吧?
         “那是自然!美洲带回来的各种粮食种子和蔬菜种子,已经给我大明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带来了巨大的活力,这个功劳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
         “不过,皇上,虽然海外的土地上有许多值得期待的东西,但是朝中反对大明将注意力转移到海外的声音还是非常强大的。”
         夏元吉是朝中少数不反对进军海外的大臣。
         并且也只是不反对,并不表示他强烈的支持。
         哪怕是海外的土地给大明带来了高产的粮食。
         仍然改变不了他的想法。
         没办法,人心是最固执的,也是最难揣测的。
         “这一次太子他们出海了,想来也会带回来一些新的观点,到时候就看看他们能不能说服大家了。”
         朱棣现在是倾向于把一些注意力放到海外的。
         但是他最在乎的永远是北方大草原的事情。
         所以对于朝中一些反对进军海外的声音,他也没有怎么站出来反对。
         要不然也不至于六部尚书当中只有夏元吉是有限度支持进军海外。
         就连最能拍马屁的礼部尚书吕震都不支持。
         归根结底,进军海外最大的阻力,其实是朱棣啊。
         “皇上,太子爷的船队已经到码头了,如今正朝着皇宫而来。”
         就在这个时候,朱高炽的行踪被锦衣卫给汇报过来了。
         纪纲作为朱棣的心腹,自然很清楚什么事情是朱棣关心的。
         所以哪怕是他跟朱高炽的关系不好,也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拖后腿。
         “哼!他还知道回来!”
         朱棣明明心中有点激动,不过嘴里面说出的话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