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长生仙游 >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仙妖庙
         历史的长河里不乏智勇无双之辈。
         而燕南天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当他将心中所抱着的最后一份任性舍弃过后,一位真正的帝王也将在这土地之上觉醒。
         这位承载着燕室血脉的王爷,拔出了腰间的剑,指向北方。
         在这一片曾被襄人、北漠人偷换了天的土地上,他将重新站起,重复苍天!
         乱世不知何年何月,不知以何为记。
         裕王北去,先后攻占晋王多处城池,将那南北战线硬生生的划出一道缺口,强势猛攻。
         这位后来兴起之人,用他的屠刀向世人展现了裕军的强大武力,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皆是战马铁甲。
         守城之见了,无不胆战心惊。
         同年三月,晋王退至惠安。
         大片地域被裕王所占,情势逆转,曾经高高在上的今日,如今也跌入了谷底,宛若丧家之犬。
         晋王带着他仅剩的三万兵马,于惠安扎营。
         朝堂文书下发,来使带着文书觐见晋王,企图招安。
         “招安?”
         晋王听后狂笑不止。
         狂笑却又戛然而止,猛然就抽出刀来,将那使者的头颅斩下。
         所有人都没能来得及组织,只能看着那朝堂的使者人头落地。
         “我晋王一世英勇,纵使虎落平阳,也不为鹰作犬!”
         帐中有人阿谀奉承,直言王爷杀的好。
         但也有人默默的看着,不发片语。
         转眼数年,情势到了如今这般地步,帐中许多谋士早已不看好如今的情况了。
         在一些人看来,如今最好的结果就是招安。
         但眼下之事,却将所有的期望都给打碎了。
         使者被斩,朝廷将不会接纳晋军。
         他们所面临的结局可想而知,要么降于裕王,要么战死。
         当夜,便有人离开。
         帐中十余位谋士走了将近半数。
         这天下大势,已不在晋王,何必再白费力气呢。
         面对这样的局面,晋王却是脸色平静。
         他早便做好了心理准备。
         相比起先后的许多位王爷而言,晋王绝对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那一个,他是一个果断勇猛的王爷,善用能臣,不吝贤才,晋之一字也在他的手中大放异彩。
         晋王自认为,这天下唾手可得。
         可他却没有想到,自己也不过是棋盘之中的一枚棋子。
         “何其悲哉……”
         那一夜,晋王独坐亭中。
         喝了一夜的酒。
         在那黎明升起的那一刻,他的躯体忽的僵直,一抹神魂从他的躯体之中飞出,不见了踪影。
         而那具肉身,也在那光亮之下逐渐腐朽,化作灰烬散去。
         这位曾经大放光彩的王爷,就此消逝。
         晋王忽然间的离世,让晋军彻底乱了阵脚。
         再加上麾下谋士,将领的离心,不多时便变得千疮百孔。
         同年,十月。
         在经历了半年的顽固抵抗过后。
         晋军降于惠安。
         最终只剩下了一万余兵马,其中半数都是老弱病残。
         ……
         裕王花费了近十年的岁月,由边关荒凉之地崛起,先后收复了雁、晋两地,成为这天下唯二的掌权者。
         而这最后一箭,也指向了那已经腐朽糜烂的朝廷。
         身为裕王的燕南天却始终都在沉思着一件事情。
         晋王的死,太过蹊跷。
         他先后命人去搜查过晋王的居室以及所写的文墨,想要从中找到蛛丝马迹。
         最终却也未能找到线索。
         他也曾挖开晋王的坟墓,而那里面,却只有衣冠,不见尸首。
         据晋王麾下的一位亲兵说,晋王是那一日黎明时走的,好像是人死之后,经历了岁月最终什么都没能剩下,化作飞灰散了。
         这样的事情着实让人难以置信。
         燕南天着实让人去调查,他始终觉得,晋王的事情没有那样简单。
         可这边还没查出什么来,朝廷那边的动静反倒是让燕南天警觉了起来。
         如今大势已去,可朝廷所表现出的反应,却是不慌不忙,好似静等着他发兵北上一般。
         这不禁让燕南天深思了起来。
         这天下争斗不休,但好像所有人都忽略了朝廷。
         在这数十年岁月里,朝廷极少下场,反而像是座山观虎一般,任由其壮大,任由其消亡。
         燕南天不明白朝廷到底有什么依仗。
         但无论如何,大军如今都得北上!
         一刻都不能再耽搁了!
         ……
         在那朝堂之上。
         九五之尊坐于龙椅。
         那龙椅上的人换了面孔,一副俊朗硬气之象。
         仔细看去,便知晓这位不是当初那个任人宰割的小皇帝,那面孔变了,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人。
         在这段岁月里,朝廷之中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林甫死于非命,而那垂帘听政的太后也在某天夜里被发现死在了竖井里。
         如今坐在这位置上的,曾经并非皇子,而是懿王世子。
         赵灵均。
         这位名字之中颇具灵气的皇帝,却是先后所有人中最为不同的那一个。
         他的爷爷赵恒源,曾是太祖胞弟,赵恒源建业有攻,后被封懿王,世袭罔替,身为世子,他如今却是坐在了那龙椅之上。
         这一切都是因为机会落在了他的身上。
         朝堂之中,先后有五位皇子,但无一例外的,在这场旋涡之中,要么病逝,要么死于非命,争权夺利之间,不知多少人惨死其中,这是皇位之争,更别说在这乱世之中,更无人在意规矩。
         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内耗过后,五位皇子殒命,唯有一位诞下一子,未曾夭折。
         原本整个朝廷在李林横的笼罩之下,无人对这小皇帝下手,可意外却发生了。
         也是因为李林横的死,这才给了懿王世子机会。
         作为数位王爷之中,为数不多不曾造反,不曾谋逆的皇室血脉,在小皇帝死后,他也如愿坐上了这个位置,改年号为至顺,如今,正是至顺三年。
         赵灵均清楚的知道,如今的情况,没有人能救大襄。
         但身为一位曾经迷恋道法的懿王世子。
         他却知晓,这世上能帮到他的,不止是人!
         在晋王失势之际,他便笼络了大批妖、精、鬼、怪,更是重用无为道人,并起道场,招揽各方能人异士。
         于是在他上位的第二年,世上便多了一个组织。
         ——仙妖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