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 第98章心态啊!朱老四你心态不行啊!
         军器局大院。
         朱棣有些疲惫地坐在太师椅上,还没能回过神来。
         朱高煦在一旁替他抚着后背,安抚道:“爹啊,多大点事儿啊,不就是效率提高了些,以后您老挥师北伐打鞑子,可以直接箭雨洗地了而已,至于这么激动吗?”
         箭雨洗地?
         朱棣一听,身子一颤,险些又嘎了过去。
         朱高煦见状急忙唤道:“太医呢?快来啊,又嘎了要……”
         其实他心中清楚,这台机器的出现,对大明而言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不得不承认,骑兵就是古代战场天生的王者。
         而草原游牧民族,就是天生的骑兵!
         骑兵的数量,是中原王朝军队强弱的直接指标。
         但中原的汉、宋、明等王朝,本来就极度缺乏战马,造成合格骑兵太少,多年来遭到草原游牧政权的吊打。
         毕竟游牧民族天生就是马背上都民族,男女老幼人人都是弓马娴熟之辈,骑术之高超令人敬畏。
         然而,中原王朝步兵军团的密集箭雨,在这个冷兵器战场时代,无疑是一种高效的进攻方式。
         中原步兵要对付草原骑兵,最经典的方式就是射箭,一轮箭雨不够,那就再来一轮!
         双方对阵若距离稍远,可等草原铁骑进入射程后远距离抛射,待到双方距离不断拉进,又可用劲弩射击。
         总而言之,只要箭矢数量充足,中原步兵正面击溃一支草原铁骑,那也是很轻松的事情。
         当然,如果是“铁浮屠”这等具装骑兵,人马皆披着厚厚的铁甲,别说箭矢,连刀枪砍上去也问题不大。
         对付这样的具装骑兵,唯有依靠高精准度和巨大杀伤力的火器。
         正所谓“枪炮一响,人马俱碎”,骑兵速度再快,盔甲再厚,在密集的火枪阵面前也无济于事。
         至于先射人还是先射马,要根据情况而定。
         大明虽然有着神机营这支世界上第一支火器特种部队,但神机营的火器即便种类繁多,还是太过于简陋,杀伤力有些不尽人意。
         针对火器进行改革,这就是朱高煦的下一个方向,甚至已经提上了日程。
         不过大明现在要对付的鞑靼与瓦剌,早已不是当年横扫欧亚的蒙古铁骑,而是一群装备简陋的游牧政权罢了。
         对付他们,利箭足矣,再加上火器,正常对决下大明没有战败的道理。
         所以朱高煦先制造出了车床与模具,大规模生产利箭,至于火器研发需要缓缓图之。
         面对鞑靼与瓦剌那些穷逼,底层骑兵身上连像样的盔甲都没有,直接箭雨洗地就足够将他们杀得溃不成军了。
         只是朱高煦没有想到,堂堂永乐大帝,心里承受能力竟然会这么差。
         这还只是箭矢,不是火器。
         要是哪天他把步枪捣鼓出来了,永乐大帝还不得高兴地直接嘎过去?
         “爹啊,心态,你是要成为千古一帝的人,注意心态!”
         “多大点事儿啊,你怎么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朱棣:“???”
         你大爷!
         你敢说老子没见过世面?
         老子横扫漠北的时候,你还是个娃娃呢!
         一时间,朱棣觉得又好气又好笑,看着眼前的爱子,露出了欣慰笑容。
         这个老二,又立下了一件大功啊!
         不过,这孩子怎么会这些东西?
         刘边与宋忠刚才可是说了,那车床是他们制作的不假,但图纸却是老二提供的。
         朱棣一向了解着这个儿子的一举一动,他会这些奇技淫巧,自己怎么不知道?
         “儿呐,你跟爹说实话,那图纸哪儿来的?”
         姚广孝也在看了过来,眼中闪烁着莫名精光。
         “汉王殿下,贫僧曾经研究过墨家机关术,对此颇有心得。”
         “不过方才那车床利器,贫僧可以保证,即便是墨家机关术,也没有如此精妙绝伦。”
         听了这话,朱棣脸色再变,难以置信地看着爱子。
         朱高煦撇了撇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不能说墨家机关术研究不出车床,只是那些墨家先贤受到了时代的局限罢了。
         而朱高煦为什么记得后世车床的大概图纸,那就不足为外人道也了。
         嗯,他当年进厂拧过螺丝……
         “爹,少师,我也不知道,脑袋里怎么就突然多出了这些图纸……”
         “好像是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一个白胡子老头……”
         出于对眼前这两位大佬的畏惧,朱高煦有些紧张,索性随便找了个借口瞎编。
         毕竟古人梦见白胡子老头这种事情,那可是经常发生,谁也挑不出一根刺来。
         太祖爷朱元璋为了神化自己,令臣民畏服,就编出了不少有关白胡子老头的传奇故事。
         所以他并不觉得自己这样瞎编,有什么问题,甚至还越说越兴奋,滔滔不绝,侃侃而谈。
         只是朱高煦完全没有注意到,朱棣与姚广孝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咳咳,够了,老二你先去忙吧,尽快扩大生产,将这车床多造一些。”
         朱棣率先开口,有些疲累地打断了他出言。
         朱高煦一愣,悻悻地起身离去。
         待他走后,朱棣脸色顿时变得古怪了起来。
         “和尚,你说这逆子方才说的……是真的吗?”
         姚广孝脸色一变,深吸一口气后,硬着头皮道出了一个惊天消息。
         “陛下可还记得,当日臣与袁忠彻,为汉王相面。”
         朱棣下意识地点了点头,“朕记得你们当时说,老二是富贵之相。”
         这件事他一直记得,甚至当时还有些失望。
         想着,朱棣顿时面色一变,怒视着姚广孝低喝道:“和尚,你什么意思?难道你们骗了朕?”
         姚广孝苦笑着点了点头,决定如实相告。
         毕竟白胡子老头,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梦到的啊!
         当年太祖朱元璋的生母,在怀太祖爷的时候,就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来到了自己家附近的麦场,给了她一粒仙丹。
         吃了之后的第二天,高皇帝就出生了,而且室内红光冲天,以至于让乡邻们以为是老朱家着火了,纷纷前来帮忙,等他们来到之后,才发现是自己的错觉!
         朱棣深吸了一口气,有些惶恐,也有些激动。
         “快说,老二究竟是什么面相?”
         “日角隆准,奇骨贯顶,非是太子殿下那般的太平天子相,而是如皇上这般的开疆雄主相,太孙殿下则是两者兼而有之!”
         听了这话,朱棣愣在了原地,当场傻眼。
         老大是太平天子相!
         老二是开疆雄主相!
         爱孙两者兼而有之!
         这怎么可能?
         自己这些子孙后人,都是些什么鬼东西?
         一个太平天子,一个开疆雄主!
         但皇帝就只有一个,龙椅也只有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