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 第473章 精明的王爷与识趣的商贾!
         西宫。
         忙碌了一天,朱高煦终于回到了这座幼时府邸。
         朱棣十岁受封燕王,被朱元璋派往凤阳祖地去学习和考察,接受忆苦思甜再教育并习练兵事,十七岁(洪武九年)“就燕藩,都北平”。
         和其他亲王在藩国王城营建王府不同,朱棣燕藩的王城是大都,也是元代的都城。
         历百年岁月变迁,经蒙元五世十一帝的营建,大都宫殿巍峨壮观,奢华富丽。
         朱高煦记忆中的燕王府,正是一片巍峨壮观的宏伟殿宇。
         只不过眼前这座更加金碧辉煌的壮丽西宫,倒是远远超出了以往。
         云开日上黄金殿,地迥风鸣碧玉珂。
         虎豹关临仪仗肃,鱼龙海会俊良多。
         燕王府早已不在,只有这皇城西宫。
         西宫防卫已经被天策卫接管,这座金碧辉煌的宫城此刻也成了临时汉王府。
         朱高煦丝毫不觉得这有什么错,毕竟他可是奉命来办差事的,只要最后差事办好了,这期间住得好了点,朱棣那个坑儿贼也不会说什么。
         刚刚来到临时住的殿宇,聂兴与郭登便在门口等候。
         “王爷,事情都办妥了。”
         一见到自家王爷,聂兴急忙上前低语道。
         为了完成此次任务,他可是带着罗网的兄弟前前后后忙活了一两个月。
         朱高煦闻言点了点头,对聂兴的办事效率十分满意。
         “北平情况都摸清楚了吗?那些个富商巨贾家财数目都了解了?”
         听到这话,聂兴神神秘秘地笑道:“这些小事自然全都办妥了,卑职还给王爷寻了一个商业大才,名为展玉泉!”
         展玉泉?
         听到这个名字,朱高煦有些讶然。
         似乎此人是山西晋商,当初曾经参加过品鉴会,最后夺走了北平的食盐供应权。
         “人在何处?”
         “正在书房等候!”
         “行,见见去。”
         片刻之后,朱高煦来到了书房。
         只见一名中年男子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书案上的东西,正是他这位汉王爷亲手绘制的商业规划图。
         “老展,王爷当面,还不行礼?!”
         聂兴一声低喝,这才惊醒了展玉泉。
         后者抬头一见到朱高煦,立马起身跪倒在地。
         “草民展玉泉,叩见汉王殿下!”
         商贾没有任何权力地位,所以面对官员都要口称“草民”,更何况此刻他面对的是朱高煦,凶名赫赫的汉王爷。
         朱高煦一屁股坐到了主位上面,笑着开口道:“行了,起来吧,不用多礼。”
         “展玉泉对吧?这幅规划图你看懂了吗?”
         听到这话,展玉泉心中一凛。
         他很清楚,自己能不能抓住这次机会,改变自己家族世代经商的命运,就看接下来的回答了。
         要是自己能够入汉王爷的法眼,助他完成这北平的商业规划,那就是大功一件!
         凭借着这份功绩,向汉王爷举荐一个族内的杰出子弟,想必汉王殿下肯定会提携照顾,到了那个时候,入仕为官就简单多了!
         想通了这些,展玉泉斟酌了一下措辞,当即开口道。
         “王爷大才,这幅商业规划图,以草民的理解,王爷应该是想将北平商业全部集中起来,如此可以便于管理。”
         “而且专门打造出一个商业区,也可以逐渐发展壮大形成规模,这期间还可以源源不断地吸引其他地方的商贾云集于此,想必不出几年,这北平商业区就会发展成为整个北直隶的商业中心,最繁华富庶之地!”
         这幅商业规划图上面,除了有商业区外,还有“工业区”、“开发区”等等新鲜词汇。
         展玉凤不他明白“工业区”、“开发区”这些新鲜词汇是什么意思,但他毕竟是个商人,所以自然更加关注商业区。
         朱高煦对他的这番回答,有些满意,也有些失望。
         满意的是,展玉泉能够看到商业区的好处,这就证明他是个目光长远的顶尖商人。
         但失望的是,他也仅仅只是看到了这些好处,并没有看到朱高煦如此规划北平的深意。
         思忖了片刻,朱高煦觉得展玉泉是个不错的人才,毕竟聂兴选中了他,那也要给聂大头几分面子。
         “展玉泉,本王问你一个问题,以往你们商贾经商,是不是大头全都被那些达官显贵给拿走了?”
         此话一出,展玉泉脸色微变。
         但他已经下定决心,要抓住这次机会,牢牢抱紧汉王朱高煦的大腿。
         所以只是迟疑了片刻,展玉泉就直接点了点头。
         “王爷英明,我们这些卑贱商贾,看似谋利良多,实则真正落到我们手中的,根本就没有多少利润。”
         “朝廷制定的商税虽然明面上不多,或者说是微乎其微,但是暗中被官员衙役摊派索取的,足足有明面上这商税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比如这北平城中的各大商铺,背后都会站着一位达官显贵,不然你这店铺在北平根本就开不下去,被人吃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而那些小商铺,日子同样不算好过,官府的各种摊派,青皮混混的各种索要,每月这些打点花销出去,留给自家花销的也剩不下许多,勉强保证可以养家糊口。”
         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展玉泉却道出了大明商贾的心酸与无奈。
         明明自己老老实实地经商赚钱,朝廷也没征收多少税款,可是最后真正到自己手里的钱财,还不如真正利润的百分之一。
         “达官显贵拿大头!”
         “衙役混混吃口肉!”
         “商贾最后只能含泪喝汤!”
         “这么形容,贴切吧?”
         朱高煦轻笑了一声,对大明商业的乱象,并不觉得意外。
         毕竟这是在大明朝,不是在后世,那种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的时代。
         在大明,你有钱非但不能为所欲为,还会被掌权者给盯上,沦为替他们挣钱谋利的工具人!
         偏偏这些商贾为了继续经商,不得不依附这些达官显贵,甘愿沦为他们的赚钱工具!
         这就是时代的悲哀!
         也是大明商业为何止步不前的原因!
         明明有着这么多的精明商贾存在,朝廷要是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商税标准,哪里还需要依靠农税那么点银子来过日子,每年都看老天爷脸色行事!
         真正的大头,海量的银钱,全都落入了那些官员缙绅之手!
         不过现在,这一切都要变一变了。
         朱高煦笑眯眯地看向展玉泉,说出了一句震撼人心的话语。
         “如果,本王对商税改制,以后你们这些商贾只需向朝廷缴税,不必再看任何人脸色做生意,也不必再送钱给他人,你觉得天下商贾会同意吗?”
         展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