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我开局带着皇帝爷爷跑路 > 第九十九章 爷爷,你咋知道谨身殿的大小?
         听着大孙子的话,朱元璋气咻咻地道:“寿儿,爷爷的话,你不乐意听也得忍着!”
         “我大明,绝不可开海禁!”
         他曾下令,片板不得出海!
         至于原因,则是洪武四年之后,张士诚、方国珍之流的余党逃亡沿海,贼心不死,欲卷土重来。
         他颁下海禁之令,正是要切断这帮手下败将在陆上的补给,使其无力进犯大明沿海,直到自取灭亡。
         一旦开了海禁,大明的海疆定将完全敞开!
         倭寇横行,贼子作乱!
         这对于大明、对于沿海的万千百姓而言,百害而无一利!
         朱寿也心知这一点,却还是摇了摇头,说道:“老头子,开海,尤其是于洪武这一朝开海,利大于患!”
         闻言,朱元璋眼中闪过一抹微微的失望。
         他叹了一口,说道:“寿儿啊,你是个好娃子,可还是得多长长见识啊!”
         “一旦开海,何来的益处?”
         “开了海,定要耗去无数钱粮,可换来的,也就是我大明威服四海的名声罢了!”
         “这对朝廷、老百姓来说,一点真正的好处也没有,那要这破名声干甚啊?”
         说罢,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这娃子,咋这么好大喜功?
         一旁的刘三吾见势不妙,吓得心惊肉跳。
         糟糕!
         皇长孙这是惹陛下不高兴了啊!
         正要开口打圆场,朱寿抬眸看着便宜爷爷,笑嘻嘻地道:“老头子,孙儿何时说过,开海没真正的好处了?”
         朱元璋一脸的不信邪,脱口道:“大孙莫闹,这能有啥好处啊!”
         “鱼!”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足以填饱沿海无数百姓肚子的鱼虾!”
         朱寿笑了一下,露出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问道:“老头子,你可知沿海诸地,有一种鱼,名为大黄鱼?”
         朱元璋一脸的懵:“没听过……这大黄鱼很好吃?”
         “岂止是好吃,简直是沿海诸地第一珍馐!”
         见便宜爷爷落入圈套,朱寿一下来了精神,趁热打铁道:“这大黄鱼,肉质弹嫩,味道鲜美!”
         “清蒸、炖汤、甚至是干炒,万法可烹而不失其味!”
         说到这,他实在找不到好的形容词,于是憋了半晌,才激动道:“老头子,这么跟你说吧……”
         “倘若一个年轻美妇生了娃,刚下来的第一口月子奶,也比不过这大黄鱼的香鲜啊!”
         “只要一口,便足以令人销魂,食之入髓!”
         一旁的管家老方听罢,顿时竖起了大拇指,惊叹道:“呀,少爷,您真是满腹经纶,出口即成章啊!”
         “听您这么一说,老奴一下就懂大黄鱼吃来到底是何滋味了!”
         刘三吾眼睛瞬间瞪大,一脸惊恐地看着他,什么什么就懂了啊?
         莫非……
         正想着,朱元璋则是脸色一黑,忍不住道:“寿儿,这大黄鱼再怎么好吃,百姓们出去捕鱼,也捕不了多少啊!”
         “又如何养活得了沿海诸地?”
         朱寿摆了摆手,笑嘻嘻地道:“老头子,可若是孙儿手里握着指挥大黄鱼群之法呢?”
         “啥?”
         朱元璋面色一滞,震惊道:“鱼群还可以指挥?那寿儿你岂不是成了龙王爷了?”
         “也可以这么说……”
         朱寿小鸡捉摸般点头,忽然端端正正直起身来,激动招手道:“快,老头子,还不赶紧跪下,焚香祭拜本龙王?!”
         朱元璋顺手抄起鞋底,眼露凶光:“再嘚瑟,信不信咱把你这身龙王皮给扒了?”
         朱寿吓得一缩脖颈,干笑道:“你看你,又不识逗了不是?”
         “罢了罢了,实话跟您说了吧,孙儿是要用声呐来指挥鱼群!”
         大黄鱼很特殊,对声响也很敏感。
         尤其是在生殖季节,会发出强烈的呜呜叫,只要以其道还之彼身、敲船共鸣,这鱼群也就汇聚到了一起,从而一网打尽。
         后世的渔民,也是这么干的,可捞着捞着,就把大黄鱼捞成稀缺之源了。
         声呐?
         对于这个名词,朱元璋三人一下懵了。
         朱寿也不过多解释,笑了一下,说道:“反正一旦朝廷开海,沿海的百姓用了这办法,定能招来千万之计的大黄鱼!”
         “到时候,一顿光是吃鱼,百姓便可吃个顶饱,再无饥荒之患!”
         千万之计?
         朱元璋听得目瞪口呆,下意识地道:“寿儿,这四海之内,真有这么多的大黄鱼?”
         朱寿摆了摆手,道:“老头子,孙儿这都说少了呢!”
         “我大明设立海禁,沿海百姓也不懂指挥鱼群的办法,大黄鱼早已在四海之中,疯狂的生娃、再生娃!”
         “何止千万,恐怕亿万之计,也不过是沧海之一粟罢了!”
         一番话,完全颠覆了认知。
         朱元璋和刘三吾对视一眼,都要疯了。
         卧槽!
         亿万之计,居然还是沧海之一粟?
         这么多鱼,别说养活沿海的百姓,连旁边的州府也可以养肥了啊!
         开海的好处,这么大的吗?!
         可很快,朱元璋眉头一皱,叹息道:“寿儿,这大黄鱼好是好,可四海之内,还有倭寇、张士诚余孽流窜!”
         “百姓捞鱼得利,却也会面对倭寇进犯之危啊!”
         “老头子,那还不简单?”
         朱寿脸上笑嘻嘻,连忙抛出一个重磅炸弹:“四海之内,有一巨鱼,其名为鲸,逾有数十丈长,重数十万斤!”
         “这巨鱼,在汪洋大海中一翻,便可掀起滔天巨浪,一呼一吸,可喷涌泉!”
         “此鱼之大,万锅炖不下!”
         “此鱼之油,可炼成蜡,三日方熄,可谓浑身皆是宝!”
         “我大明水师,可督造大船,遣备倭卫入海,捕杀此鱼!”
         “一乃立威,震慑倭寇,二乃操练水师,威压四海!”
         嘶!
         朱元璋君臣二人,倒吸了好几口冷气。
         万锅炖不下?
         一头巨鱼,便可给沿海百姓,提供不下数百头牛的肉源啊!
         这也就罢了,居然还数十丈长?!
         此鱼之利,岂不是说,完全不吝于秦始皇之仙丹?!
         不!
         比始皇之仙丹还要厉害多了!
         仙丹只活始皇一人,可这巨鱼,活百姓无数啊!
         朱元璋激动的双手发抖,喃喃道:“这么说来,起码得是两三个谨身殿,才可装下这巨鱼?”
         “差不多差不多……“
         话刚开口,朱寿抓住了重点,一下愣了。
         “咦,老头子,你咋晓得皇帝老子的谨身殿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