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 782 吉普车
         刘德辉这么兴奋,杨小涛当然清楚怎么回事,毕竟两人说话他听的一清二楚。
         中年主任也不避讳杨小涛,毕竟这是跟首长能说上话的人。
         保不齐人家知道的都比自己多。
         于是,杨小涛就知道了这次竞标的含义。
         部队要大采购。
         不仅如此,还会调派相关人员参与后续车辆的跟进。
         说实在的,就是一篮子工程。
         从现在的黄河重卡,到后面的改型,以至于出现问题后的解决方案,应对各种情况的车辆要求,等等,今后都会在泉城汽车厂进行。
         听到这里,杨小涛就明白了,这不就是后世解放那一系列车型吗?
         突然间,杨小涛意识到,这次泉城的黄河,貌似,抢了解放的机缘啊。
         想到数十年后,国庆阅兵上,原先的军绿色解放成了蓝色的黄河,这,怎么看都有些别扭啊。
         好在,颜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想到这里,杨小涛还是很骄傲的。
         因为这是他扇动翅膀的改变,变得更好。
         主任离开后,杨小涛凑近刘德辉身旁,“刘厂长,恭喜了!”
         杨小涛若有所指,刘德辉畅快笑着。
         同样的,刘德辉对杨小涛的认知再次改变。
         能跟两个首长谈笑风生,还亲切握手的人,肯定不简单啊。
         这杨小涛要么是背景深厚,要么就是能力出众。
         其中哪一个,都值得他重视。
         心里突然对老汪莫名的感激,要不是他主张来轧钢厂请人试试,也不会有他们的事。
         “小涛,多谢了。”
         “这次,我们泉城汽车厂上下,都记你这个人情。”
         “我个人,更是万分感激!”
         刘德辉诚恳的说着,就要双手抱拳行礼,杨小涛赶紧扶住。
         “刘厂长,这就没必要了,只要以后您能帮忙就行。”
         “放心,绝对义不容辞。”
         大会结束,杨小涛跟着刘德辉找到杨祐宁两人,四人又是聊了一会儿,杨佑宁听说后,看向刘德辉的眼睛都冒着绿光。
         这要是他们轧钢厂多好啊。
         可惜,他们没有汽车。
         陈宫看着刘德辉那样子,然后又看向杨小涛,总觉得刘德辉的神态有点不同。
         莫非,两人之间…
         陈宫摸着下巴眯着眼。
         几人说了会儿,就挑了一辆卡车,杨小涛拉着其他司机和刘德辉,一起车回到轧钢厂。
         剩下的十辆卡车,将被留下,继续参与实验。
         回到轧钢厂,杨祐宁就卡着刘德辉去了办公室,两人关上门说话。
         陈宫则是找到杨小涛打听主席台前的情况,杨小涛挑了点说,主要是有关汽车的事,陈宫没打听出来,便熄了心里八卦的火。
         回到办公室,杨小涛让娄晓娥给汽车厂的同志们安排地方休息吃饭。
         下午时候,杨小涛跟杨祐宁一起将刘德辉一行人送走,他们要坐火车会泉城。
         临行前,刘德辉对杨小涛再次感谢,并且让他有空去泉城喝酒。
         杨小涛一一应下。
         等车子离开,杨小涛准备去汽修中心看看,现在人手变多了,得抓紧提升能力。
         “小涛,先别走。”
         杨祐宁突然将杨小涛叫住,“你跟我来一下。”
         说着走向办公室。
         两人来到办公室坐下,杨小涛还没开口,杨祐宁就拉开抽屉将一把钥匙放在桌子上。
         见杨小涛狐疑,便轻笑一声。
         “以前不知道你会开车,今个算是见识到了,你小子开车不错。”
         杨小涛笑笑,随即看着桌上的钥匙,隐隐有种感觉。
         “怎么说,你也是轧钢厂的副厂长了,这是咱长吉普车的钥匙,你有权使用。”
         “不过,司机就不给你配了,自己开着吧。”
         杨祐宁说完,就把钥匙往前推了下,杨小涛听到后忍住激动,立马上去拿着钥匙。
         “真的给我了?”
         杨小涛捏着钥匙,还是有些不自信。
         “什么给你,是让你用,让你为国家更好的做贡献,懂不懂?”
         “懂,很懂。”
         杨小涛笑着,将钥匙揣在口袋里,回去就让媳妇做个挂件绑好了,省的丢了找不到。
         “这也是对你的奖励。”
         杨祐宁说着起身拿起茶壶,两人对面坐着。
         “汽修中心的事情,今后要抓紧了,估计瞒不住太久。”
         “我知道,不过,那些人要是不要脸了,咱们怎么办?”
         杨小涛说的情况,很有可能发生。
         毕竟现在社会风气就是如此,山寨无罪,山寨成功了还光荣,一切都是为了革命建设。
         “这件事我跟刘书记商量过,他那边会顶一阵,实在顶不住了,我们再来。”
         杨祐宁无所谓的说着,反正现在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单单各厂改装送上来的东西,都够轧钢厂过个好年了。
         “不过,还是要抓紧时间,现在要改装的车越来越多,有些车大家都不熟悉,要尽快解决了。”
         “这个我知道,只要给我们时间,一定可以想出办法。”
         “行,对了,上次你说的给工人们发工装,上级已经批准了。老陈还去搞了一批胶鞋,还有一些搪瓷盆子缸子之列的,这马上二月了,咱们几个到时候合计合计,该怎么奖励。”
         杨祐宁又爆出来一个好小子,杨小涛自然愿意福利多多了,毕竟他也是一个工人啊。
         “厂长,没什么事,我先去看车了。”
         拿着钥匙,杨小涛就想去看看,毕竟有车和有自行车是两个概念,这年头自行车也渐渐多起来,不像早两年,骑个自行车就拉风的不行。
         可以说,自行车正在逐渐增多,但汽车,仍旧是普通大众眼中的‘高档货’。
         杨小涛刚要起身离开,杨祐宁又叫住,然后再次拿出一个信封。
         “薪水都不领了,要不放我这给你存着?”
         杨小涛这才想起来,月底发工资了。
         “这么累的活,还是不劳烦您啦。”
         “我说这个月少点什么呢,原来是钱啊。”
         “行了,别贫了,拿着赶紧走。”
         杨小涛接过,厚厚一沓,副厂长的薪水和福利可不少,这年,越过越有滋味了。
         转身告辞,杨祐宁挥挥手,继续审阅文件。
         等杨小涛离开后,杨佑宁又翘起了二郎腿,身体往后倚着,神情淡然。
         不久前就在这屋里,他跟刘德辉打成了好几项口头协议,其中对于杨小涛的奖励问题刘德辉就说了,要好好感谢,这样以后才能多联系,有事能用。
         可怎么奖励又犯了难。
         给东西吧,还真没啥给的。
         三转一响杨小涛家里都齐全,自行车都两辆了,还有稀罕的照相机也有。
         其他东西真不缺,而且东西轻了他们也拿不出手啊。
         至于给钱给券,那更算了,这家伙可是副厂长,以前是工程师,还兼任农科院的差事,钱也不缺。
         最后,刘德辉一拍大腿下了决心,让轧钢厂出面奖励一辆车,他们可以多给一辆黄河重卡。
         这样,算是两方的决定,共同的奖励。
         杨佑宁也觉得不错,毕竟轧钢厂里有现成的吉普车,还有杨小涛作为副厂长也该有辆车代步。
         最重要的是,白嫖一辆重卡,怎么算都是赚了。
         于是,杨佑宁就同意了!
         只是在跟杨小涛说的时候,为什么不带上刘德辉,那纯粹是对杨小涛的爱护。
         要是被人知道这里面还有“利益”关系,对杨小涛的未来可不好。
         还不如这样,直接用轧钢厂的名义,谁也说不着。
         出了门,杨小涛便拿着车钥匙前往车队。
         轧钢厂除了有二十多辆沪上造的轻型卡车,一辆刚开回来的黄河重卡,还有三辆小吉普车。
         都是沪上的58吉普,也算是现阶段国内生产最成熟的吉普车。
         不少地方都有它的身影。
         这三辆吉普车,原先是刘怀民、杨祐宁和李怀德的。
         至于陈宫,人家用的是老爷子的车,这点,没法比。
         只是后来,李怀德先被拿下,车子就成了轧钢厂共用资源,给李怀德开车的司机也被清算,开除了轧钢厂。
         所以,有时候接待客人就是开这车。
         再后来,刘怀民高升,自然有专门配属的车子,于是又留下来一辆。
         只是司机同样没留下。
         这样看来,轧钢厂几个厂长可以人手一辆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除了陈宫用的是老爷子的车,剩下的这三辆名义上是轧钢厂的,给厂长使用也是为了方便处理工作,所以原则上,并不属于个人。
         但同时又说了,是给厂长方便处理事物的,那厂长以下的人能用吗?
         能,但要厂长批准。
         这就说明,这辆车,还是厂长说了算。
         厂长说要用车方便工作,那就没问题。
         当然,这段时间为了整顿风气,厂长也要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所以出入比起以前来,用车少了许多。
         杨小涛拿着钥匙来到车队仓库,看着整齐的三辆吉普车,后勤人员保持的很好,不时就有人来擦车,比起后世擦车更认真,更专业。
         这也是轧钢厂的隐形福利。
         负责看守仓库的人见杨小涛过来,赶紧上前询问情况,看看能不能帮忙。
         对杨小涛这位最年轻的副厂长,看守人员自是不敢怠慢。
         将钥匙拿出来,说明来意,负责人只是愣了片刻,随后就满面笑容的带着走到左侧吉普车前。
         “杨厂长,这车原本是刘书记用的,后来放在这里,我们一直都仔细着”
         负责人一边说着一边打开车门,杨小涛已经打量起面前的吉普车。
         沪上造58吉普,看起来外表整齐清洁。
         但岁月的痕迹依稀可见。
         杨小涛坐上车,打开火试了下,虽然是辆二手的,却也是辆车啊!
         开着车子离开仓库。
         在工厂里跑了一会儿,这车同样安装了机械液压辅助系统,开起来挺顺,只是看着车上的油表,已经快到底了。
         轧钢厂每个月都会领取部分油桶,用来维持车队运行。
         当然,每个月初结算上个月用量,多退少补,基本上不会出现不够的情况。
         而吉普车的耗油自然算在里面。
         开车来到车队,刘军正领着人加油,杨小涛将车开过去说明情况。
         对杨小涛,车队的人那是相当感激。
         不仅搞出来辅助系统,让他们的开车方便,还给轧钢厂挣了一辆卡车。
         还是可以拉八吨的重型卡车。
         更重要的是,听泉城来的司机说起场地中的事情,那被吹到天上的车技,让他们心理多了一份认同。
         看看,咱们轧钢厂的副厂长都开车,说明司机这一行,光荣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