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 1195 一分厂的机会
         夏老坐下,李女士却是再次开口。
         “我们外贸也理解机械厂的同志,做出的巨大牺牲。”
         “在这里,我们也备了一份薄礼。”
         说着,身后的秘书从包里拿出一双袜子。
         一双高筒袜子,不同于众人脚上穿的棉布袜子,这是一双,尼龙袜。
         “我们外贸通过香江渠道,给机械厂的同志们备了两万双尼龙袜子,算是对大家辛苦的感谢。”
         “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谢谢,谢谢外贸的同志,太感谢了!”
         刘怀民笑着,虽然现在机械厂物资储备丰富,好东西不少,但谁会嫌多呢?
         两万双尼龙袜子,分下去,工人的积极性也能提升。
         要知道现在国内还是以棉布袜子为主,这东西不耐用,穿不久就会磨破,还不跟脚,有时候走路长了袜子筒就窜到脚底下了。
         所以大部分人穿的袜子都是补了又补,却不舍得扔。
         尼龙袜子在当下,算是比较火热紧缺的东西了。
         杨小涛同样笑着感谢,有了这个,从兑换栏里兑出来的袜子,也就有了出处。
         不用担心来路不明了!
         “感谢的话就不用说了,好好做事,争取挣更多外汇。”
         “到时候,我拉下脸,让上级请求外贸的同志,再给你们搞点好东西,算是一机部的支持了!”
         黄老满意的笑着,李女士也是点头。
         国家,不会亏待有功之臣的。
         “首长放心,我们机械厂,绝不会拖后腿的!”
         刘怀民代表机械厂保证着。
         有了这么优惠的条件,有了这么多支持,他们机械厂要是拿不出成绩,那也不用干这书记了。
         李女士见事情基调已经定下,随后就是订单任务的讨论,这点不需要她出马,自然有人进行统一规划。
         到时候跟机械厂交接就行。
         对此,陈宫欣然点头。
         说完事,李女士这边也要去趟南方看看,那边外贸还需要走一趟,随即起身告辞。
         几人见此,忙起身送别,临走时,刘怀民还将一台电饭锅作为回礼送给李女士。
         礼轻情意重,李女士欣然接受。
         看着小轿车离开,黄老大手一挥,“走,车间转转去。”
         于是众人跟在后面,往车间走去。
         黄老夏老两人在几个车间转了一圈,已经过去半上午。
         夏老见机械厂安排的井然有序,虽忙却不乱,放下心来,也没吃饭,坐上车去赶火车。
         随同一起的还有两台铲车。
         剩下的,等跟挖掘机一起。
         夏老离去,黄老却是留下,兴致勃勃的询问各种事情。
         现在的机械厂,不仅是一机部的心头肉,挣了这么多外汇,更是上级领导的宝贝疙瘩,得看好了,也得守好了。
         虽然他们一机部涉及农用机械,可哪次分家不都从他们身上割块肉啊。
         远的不说,就七机部…
         算了,说多了都是泪。
         “听说你们搞出来装甲车发动机图纸了?”
         黄老郑重问道。
         杨小涛上前,“设计图已经做出来了,能不能成,还得看车间情况。”
         杨小涛说的谦虚,周围人却是翻个白眼。
         就连黄老听了都撇撇嘴,“你设计出来的?”
         “对!”
         “那自己还没有信心?”
         说着看看左右,“我们都比你有信心呢!”
         众人笑起来。
         不是盲目自信,而是杨小涛最近几年搞出来的设计就没失败过。
         这种百分百的成功率,自然成为大家信服的理由。
         杨小涛摸摸后脑勺,“那个,要谦虚,谦虚哈。”
         黄老笑起来,“你们不要有压力。”
         “来之前,老章还特意打电话,说能做出来就行,不用死卡时间!”
         “这东西不是儿戏,要保证质量。”
         “我明白,尽力而为!”
         杨小涛回了句,黄老点头,随后询问这八缸发动机的相关数据。
         杨小涛在一旁讲解着,众人来到研发科,正好看到分析图纸的众人。
         黄老也没打扰,只是站在一旁看着,杨小涛却是下场,替众人解惑。
         中午吃过饭,一分厂孙国领着分厂的领导班子被叫来,众人在会议室里再次开会。
         黄老亲自主持会议,将上午的决定公布。
         孙国等人原本就知道些情况,如今坐实了,更是欢喜。
         二分厂的建立,让他们感受到了一丝危机。
         看着机械厂发展越来越好,好的产业越来越多,可他们只能紧守着传统产业不能掺合进去,不仅是孙国干着急,就是一分厂数千工人也是心焦。
         虽然机械厂大环境下,尽量做到了一视同仁,刘怀民等人也是一碗水端平。
         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公平也只是相对而言。
         起码,总厂这里的工人有加班挣取福利的可能,他们呢?
         朝九晚五,一样拿工资,却是少了一份进取心。
         要知道,这里不少人都是先前总厂下来的。
         看着以前的同志过的越来越好,自己还是原地踏步,尤其是一个大院里的,对比之下院里人怎么说,心里都明白着。
         他们不缺奋斗的心,却是缺少奋斗的门路。
         孙国自打成为一分厂厂长后,就将自己的心血耗费在工厂建设上。
         为此,更是采取强硬手段,开除数十个好吃懒做混日子的工人。
         而这种强硬作风,立马取得了成效。
         一分厂氛围大大改变,不再是不重要的分厂,而是机械厂重要一环。
         可在孙国心中,一直都有个坎。
         若不是当初车间的混账太多,若不是三车间的杨小涛太过妖孽,若不是王国栋这家伙运气太好…
         现在的机械臂副厂长,就是他的。
         可事已至此,他只能接受事实,迎头赶上。
         然而,先天不足的一分厂任他如何折腾,也没法跟蒸蒸日上的总厂相比。
         看着差距越来越大,他的心,越来越急。
         一分厂的众人也想过改变产业结构,甚至还跟机械厂提出过建议。
         只是一机部一直没有同意,只能不了了之。
         而二分厂的迅速崛起,也让他们的心沉到低谷。
         好在,天见可怜。
         今天,他们收到好消息了!
         “明天开始,机械厂将不再接受零部件生产任务。”
         “现有任务……”
         黄老做出决定,一旁的秘书记录会议内容,下方孙国等人握紧拳头,脸上露出激动神情。
         “老孙,咱们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啊!”
         身旁一分厂的副厂长压抑着内心的激动,面色惊喜。
         “老陈,淡定,淡定!”
         孙国小声说着,看了眼刘怀民和杨小涛,虽是如此说,但嘴角撅起的弧度,同样证明内心的喜悦。
         “小涛,你说下接下来工作安排。”
         黄老说完,将话语权交给杨小涛。
         杨小涛点头,看着孙国等人。
         “我先说一下机械厂当前面临的局势。”
         “这里,有三组数据,跟大家分享…”
         随后,杨小涛将上午得到的外汇数据一条一条的说出来,最后还善解人意的换算成人民币。
         会场里,一片寂静。
         刘怀民跟陈宫王国栋几人都咧嘴笑着,看孙国等人的模样,心里直呵呵。
         这样子,跟自己听到的消息一样。
         “杨总,没搞错吧。”
         孙国不敢相信,手掌里面已经冒汗了。
         这么多钱啊!
         “没错,这只是截止到现在!”
         杨小涛认真说着,“现在,每一分每一秒,这个数字都在增加着。”
         “只要我们的产品生产出来,只要我们能够保证货源,我们就能挣钱。”
         孙国几人明白了,为啥他们一分厂会这样了。
         就因为,挣钱啊!
         “根据机械厂高层决定,一分厂今后将陆续完成改造。”
         “初步计划,一分厂今后将承担三轮车的建造任务,后续拖拉机也会分担过去。”
         “相关设备,人员培训,由总厂派人指导,一分厂内部也要形成培养机制……”
         等杨小涛说完,孙国等人已经明确近期任务。
         更清楚,这是一分厂的机会,也是他们证明自身能力的机会。
         若是搞砸了…
         众人不再多想,只一个心思,将这事做好干漂亮了!
         随后刘怀民将机械厂拥有自主考核的事情,将福利加入到工资的情况宣布,孙国等人更是热情高涨。
         这样的好事,不愁一分厂的工人不积极啊!
         下午会议结束,黄老离开机械厂。
         孙国等人又停留一会儿,确定近期工作安排后,这才兴匆匆的跑回一分厂。
         随着众人离去,机械厂里立马沸腾起来。
         知道自己做的产品挣钱,却也没想到挣这么多啊。
         有人掰着手指头,直到最后剩下一个小拇指,然后举着对身边人吆喝着,“这么多钱,这么多钱啊!”
         “都是咱们挣得?”
         “不,还有化工厂的!”
         有人插口,还没说完一旁就有脑袋凑过来,“扯,化工厂也是机械厂的!”
         “对,就是咱们机械厂的!”
         于是,车间里的议论越来越多,工人讨论着挣这么多钱,心头光荣着,想着回去对院里人好好炫耀炫耀。
         随后,实质性的奖励便来了。
         每人会有一双尼龙袜子。
         这是广播站里说的。
         刘怀民等人没有在这件事上隐瞒,毕竟这是外贸的一番心意。
         虽然只有一双袜子,但车间里的呼声瞬间响起。
         不在乎多少,甚至不在乎轻重。
         他们看到的是奖励。
         别的厂,能够得到奖励吗?
         只有他们机械厂,每人一双,每人都有奖励。
         这是集体团结的胜利啊!
         尤其是福利加入到工资当中,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啊。
         一些人有掰着手指头算起这次能够涨多少钱了。
         各个喜笑颜开。
         趁这这股劲头,车间主任趁热打铁,号召众人,鼓足干劲,继续奋战。
         在这种家国情怀与个人生活的双重刺激下,原本有些疲倦惫软的工人们仿佛灌了一口鸡汤,再次爆发出强急精神。
         等下班的时候,轮换回家的工人们将这好消息传播开来,而机械厂的宣传科,也在刘怀民的主持下,号召全厂展开大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