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 1225 我还你华夏最好的
         汽车厂中,一辆辆三轮车正在组装着,工人们熟练的将部件组合在一起,娴熟的技能加上经验,让每一个部件都能准确无误的安装上。
         只是,这与红星机械厂差不多忙碌的情景,却让人觉得少了一份生机。
         这里面,除了机器的吵闹声,再没有多余的声音。
         工人的脸上,也没有热情的骄傲!
         这款跟全通三轮车有七分相似的三轮车,这款纯华夏血统的汽油三轮车,却有着与全通三轮车迥异的命运。
         自从开始制造到现在,汽车厂一直期待的外贸消息并没有传来,让工厂众人的热情慢慢冷清下来。
         车间的状况并不是特例,整个汽车厂都是如此。
         姜厂长坐在办公桌前,皱着眉头看向桌上的报告。
         这是一份关于机械厂摩托车的报告。
         重要的是,这款摩托车使用的是汽油发动机。
         更重要的是,这款发动机,是人家自己做出来的。
         也就是说,他们虽然占了第一个国产汽油发动机的位置,但机械厂紧随其后,立马就做出来了。
         而且,根据小道消息,这发动机根本就没用到太多资源,完全是由杨小涛一个人设计制作出来的。
         突然的出现,让所有人措不及防。
         即便是一机部也没做好准备,让那些还有些想法的人,只能偃旗息鼓。
         而就是这种突然出现,表现出的意思就是,我们不是做不出来,只是不想做。
         只要想做,就没有做不出来的。
         而且,还会做的更好。
         就跟柴油发动机似的,机械厂已经做大做强。
         通过一系列的产业,确立了工厂的优势。
         再加上周边服务的工厂,其规模已经远超一般的大型工厂。
         超大型工厂,或者更合适。
         现在国内说起柴油发动机来,首数的就是红星机械厂。
         什么汽车厂,根本不上数。
         而现在,这是要开始进军汽油发动机了?
         “他娘的,不给人活路啊!”
         将文件放下,姜厂长有些头疼。
         跟这么一群变态在一起,总感觉自己好没用啊!
         就是追赶,也得让他们看到背影啊。
         现在连背影都看不到,怎么追。
         一瞬间,颓废的神情出现在脸上。
         只是很快,姜厂长的脸色就调整过来,接着就看到桌上的另一份文件。
         这是一份关于他们三轮车的报告。
         上面的内容有两个,不用看也能熟记于心。
         一个是外贸那边的消息,对方没有相中。
         也就是说,出口的事,黄了。
         这是个坏消息。
         另一个算是坏消息中的好消息吧。
         虽然无法出口挣外汇提高国际声望,却可以在国内刷下存在感。
         他们的三轮车收到了国内的计划订单。
         也就是说,生产出来不愁没人用了。
         起码做了点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好事。
         “小徐!”
         姜厂长喊了声,门外的秘书立马走进来。
         “将这份报告给宣传王主任送去,让他琢磨琢磨发布出去。”
         小徐点头,随后离开。
         姜厂长起身,站在窗外。
         现在他们的三轮车还能用在国内,但以后呢?
         从国外的反应来看,质量上是无法与机械厂相比的。
         之所以这样,应该是对方产能问题,若是解决了产能,将目光放在国内。
         那…
         姜厂长握紧拳头。
         只是下一秒又无奈的松开。
         对方也在研究汽油机啊!
         无力感再次涌上心头。
         “他娘的!”
         “杨小涛,到底是个什么人啊!”
         ……
         下班前,杨小涛回到办公室里。
         在车间待了一下午,连口水都没来及的喝,不过成果显著。
         先是三车间的工人熟悉了汽油发动机的生产流程,掌握了机床生产部件的工艺,发动机的生产有条不紊。
         四车间也掌握了摩托车的部件生产,只是对材料的需求又多了,这让陈宫很是头疼。
         钢铁还好说,但其他的合金材料,哪怕只是寻常的铝合金,也不是容易搞到的。
         现在全国大搞建设,铝合金也不是好弄的。
         原本杨小涛打算烟筒用铝合金的,现在只能改成不锈钢的了。
         虽然不锈钢同样珍贵,但作为出口产品,关乎着工厂的品牌形象,杨小涛可不敢马虎。
         等回来的时候,第二辆摩托车已经组装成功,发动机运转无碍,操作上也符合设计初衷。
         杨小涛搞的那一辆好多人没见到,但现在这台,却是被大家所熟悉。
         如此高大威猛的摩托车,立马就被车间工人所喜欢。
         尤其是男工人,更是恨不得上去试试,拉风一回儿。
         国内不是没有摩托车,甚至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但大部分都在军中使用。
         而且因为进口部件的成本问题,并没有普及。
         所以对眼前的摩托车,众人看着就是眼热。
         将摩托车留在车间继续检测,杨小涛回到办公室,却是想着另一件事。
         坐下没一会儿,娄晓娥下班离开,杨小涛拿起电话,拨通号码。
         响了一阵,就在杨小涛要挂断的时候,电话被接起来。
         “喂,这里是后勤二局。”
         听到话筒里的声音,杨小涛赶紧开口,“你好,我是红星机械厂的杨小涛,是薛主任吗?”
         “杨小涛?哦,杨总啊,我是王观,薛主任在开会,一会儿回来。”
         “王组长,你好,你好。”
         “您找薛主任有急事吗?有的话我去叫他。”
         “不用,等他忙完给我回个电话就行。”
         “好的。”
         挂断电话,杨小涛拿出笔在桌子上敲打一会儿,随后看向一旁的潜艇模型,总觉得这模型有点邪门。
         “鹦鹉螺号,这名字真稀奇。”
         拿出本子,在上面继续哗啦起来。
         看着本子都用了大半了,杨小涛深吸气,“陈永森,你这家伙最好别玩我。”
         阿嚏~~~
         “三木,你今天是咋了,一打一喷嚏,不会是感冒了吧。”
         一旁的赵川看着陈永森焉焉的模样,不由开口问道。
         陈永森揉揉鼻子,“不,不知道。”
         “可能是,鼻子痒痒吧。”
         “别说话,马上就要开过来,赶紧记录,这次实验要是失败了,下次再申请还不知道啥时候呢。”
         一旁的徐宁开口提醒着。
         几人赶紧将注意力放在面前的锅炉里。
         张老道站在一旁,同样紧张看着。
         “都远一点,要出锅了。”
         另一旁,钢铁工人上前,操作着转炉,将一锅钢水倾倒下来,然后注入到做好的模具中。
         这模具,是老道几人用防火砖以及其他材料做出来的,为的就是方便观察‘合金’。
         嗤拉
         随着钢水的注入,周围的温度急剧提升。
         没一会儿,几人的脸上就露出失望神色。
         做的实验多了,只要看一下钢水冷凝时的颜色就知道成败。
         “唉!!!”
         徐宁叹息着,将手上的记录本扣在脸上。
         其他几人也是深受打击,好不容易商量出最可能的比例,但结果,还是失败。
         “同志们,这就放弃了”
         张老道心里也是失望,不过作为过来人,这时候可不是泄气的时候。
         “来,我给你们说下,当初在西北那里,为一个数,算十八遍的事。”
         说着走到几人跟前,一屁股坐下。
         几个年青人纷纷靠过来,这段时间相处,他们也知道张老道的来历,对于那惊天动地的存在,非常好奇。
         “那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当年联盟撤走的时候,一名.”
         铃铃铃
         桌子上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吓了杨小涛一跳。
         看了眼手表,都七点了啊。
         放下笔,拿起电话。
         “杨厂子?你找我。”
         “薛主任。对啊,有点小事让您帮个忙。”
         另一边,刚开完会的薛主任端着水杯,润着喉咙。
         他们这会整天开,开起来就没完。
         当然,也与当下的任务有关。
         飞机设计图迟迟定不下来,另一边还等着上天,这一天一催促,谁受得了啊。
         其实他们也不是没有进展,涡喷发动机的图纸有现成的,联盟提供。
         但他们想要在此基础上改进,这就有难度了。
         其实,在三机部那里开始着手了。
         只是
         薛主任将思绪拉回,最近事太多,又是天上飞的,又是水里游的,连战士们手上的家伙都得操心,搞得他一闲下来脑子里就蹦出各种事。
         “杨厂子,你说。”
         喝口水,压下思绪。
         杨小涛随即将自己的困难说了下,“老薛,说实在的,你别笑话。”
         “这狗日的什么鹦鹉螺的,真邪门。”
         “我这八级钳工,工程师竟然找不到放鱼雷的地方。”
         “要不是怕拆坏了,我真想拿刀子给它撬开,看看里面是什么做的,邪门。”
         “没办法,只好让您找个熟悉潜艇的人过来看看,帮忙将这鱼雷给装上。”
         杨小涛看着桌子上的潜艇,咬牙说着。
         “杨厂长。”
         “你,你刚才说是啥?”
         电话那头,薛主任放下杯子,眉头皱起?
         “我说想把它撬开。”
         “不是,你说它叫啥名字?”
         “嗯?英文写的,什么鹦鹉螺号,也不知道对不对。”
         啪嗒
         电话里传来一声清脆的响声,杨小涛皱眉,“薛主任,你,咋了?”
         “杨厂长,你,现在在哪?”
         “在办公室啊。”
         “好,模型也在是吧。”
         “是啊。”
         “等我。”
         声音落下,电话那头就没了声音,杨小涛看了眼电话,然后啪嗒一声放下。
         “等你?啥意思?”
         “不会要来吧。”
         看看时间,杨小涛很是无语,自己还没吃饭呢。
         不过对方要过来,他也不能不见啊。
         起身,往餐厅走去。
         不管如何,先把肚子填饱了。
         等杨小涛再次回到办公室的时候,门卫打来电话,杨小涛知道是薛主任来了,让人放行。
         片刻后,走廊里传来哒哒的脚步声,然后在保卫的带领下,门被推开,薛主任大步走进来。
         杨小涛起身迎接,薛主任跑的急,呼吸还不通畅,就是如此,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模型,在哪?”
         “写别急,喝口水。”
         “呐,就在那。”
         说着递上缸子,指着桌子上的模型。
         薛主任咕咚喝了大半,随后一抹嘴,快步上前。
         “是它,真是它啊。”
         围绕着模型看了又看,更是双手捧起来,小心看着,最后郑重放在桌子上,脸上浮现出兴奋神色。
         “什么是它啊,到底是啥?”
         杨小涛狐疑,薛主任却是认真看着杨小涛,“杨厂长,你这模型哪来的?”
         “哪来的?人家回礼给的啊。”
         “人家?谁?”
         “就是.”
         当即杨小涛将上次的事情说了一遍,当得知对方从合众国那里买回来的,薛主任的脸色更加兴奋,差点忍不住内心的激动跳起来。
         “杨总,这潜艇的模型我要带走。”
         “不是,我是让你来修的,你带走算啥?”
         “杨总,这么跟你说吧,这东西,对咱们国家潜艇研究很重要。”
         薛主任已经将潜艇抱在了怀里,大有不给就抢的架势。
         “不是,不这,啥都不说,就拿走,我儿子的玩具啊。”
         薛主任脸上难得严肃,“有些事,我不能说。”
         “但请放心,我给你儿子做一个。”
         “这可是国外货。”
         “我还你华夏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