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 1664 夜视仪成了
         正月十六,四九城火车站。
         杨小涛站在月台外正跟两个保卫科科员说着话。
         另一旁,冉秋叶正跟崔女士和张清道别。
         过了十五,崔女士也该回沪上了。
         其实过了年,杨小涛就感觉出老人的不对劲。
         估计是老金同志没在身边,有些不适应。
         而老金也是隔几天打个电话询问状况,虽然没明说,却也透着想念。
         两人分开久了,也是互相挂念。
         再加上杨小涛和冉秋叶都有工作要忙,开春后学生开学,她要是留在这里,还得麻烦人照顾她。
         “这次辛苦你们了,一路上帮忙照看着!”
         杨小涛拿出两盒烟一人递过去一盒,两人也没推辞。
         “杨队放心,这次我们去沪上,队里的人抢着来呢。”
         个头矮一点的青年笑着,能够去沪上那里看一看繁华的景象,对他们来说也是人生一场阅历。
         多少人,一辈子都走不出生养自己的百里地。
         而且过年后,机械厂新组建的快反中队,训练强度一下子就上来了,可是让不少人吃不消。
         正好趁着这次机会出去放松下。
         杨小涛又交代两句,随后走到冉秋叶身旁。
         “秋叶,小涛要是有啥做的不对的,你担待着点。”
         “男人在外面闯荡,回到家里就想个安稳!”
         “还有看好孩子,我看端午皮实没啥,但老二和老三可不行。尤其是老三,透着鬼机灵…”
         崔女士在那里说着,都是生活上的琐事,却是临行前心里最多的挂念。
         “外婆,该走了!”
         一旁的张清听的头大,看到杨小涛过来,连忙催促着,然后又跟杨小涛冉秋叶说道,“嫂子,我过两天就回来哈。”
         “到时候,你们得给我留间房子啊!”
         张清喊着,这次回去除了不放心崔女士一个人坐车,再就是得回家看看老爸老妈,再就是看看二哥。
         等家里完事了,还要回四九城继续在文工团里深造。
         “你啊,没事别打扰啊!”
         崔女士听了伸手指着张清鼻子,嗔怪着,“你哥跟嫂子都忙,别来添乱啊!”
         “我怎么就添乱了,我帮他们看孩子呢。”
         “就你,自己都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外婆…”
         呜呜…
         火车的声音从远处响起,众人离别的时候到了。
         “有啥事跟我打电话,工厂的,街道办的,都给你写在本子上了。”
         “还有,跟外公说,别操那么多心,这把年纪了,随心所欲就好!”
         火车停下,列车员下来挥舞着红旗,下车的人陆续离开,上车的的人准备进月台。
         “知道知道。”
         “他啊,这辈子就是瞎忙。”
         崔女士有些不舍,低头就要抹着眼角。
         “等过段时间,我去看你们。”
         杨小涛想到沪上那边的情况,有些事还得去一趟落实下来。
         “要不行,快过年了,再把您接上来。”
         崔女士连连摇头,“不行了,这一路火车,我这身子,撑不住的。”
         几人还要说话,不远处传来一阵敲打铃铛的声音,那是催促众人上车的信号。
         “外婆,一路小心。”
         “知道,你们也要好好的。”
         “秋叶,要好好的!”
         “知道外婆,我们一定会好好的!”
         挥手,告别。
         两名科员拎着行李跟着登上火车。
         直到火车哼哧哼哧的启动,缓缓离开,再也看不到车尾了,杨小涛才和冉秋叶离开车站。
         “学校开学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跟学生们说句话?”
         冉秋叶坐在副驾驶说道,杨小涛听了摇头,“我去说什么话啊,这名不正,言不顺的,算啥。”
         “怎么不算,杨家庄小学可是你一手建立的呢,你不知道,大壮叔他们说了,要在学校里立个牌子,上面就写当年建校的事情。”
         冉秋叶说着,杨小涛也回忆起当年的场景。
         最初时候,杨小涛可是拿出大半身家为村里办学校,村里也给予很大支持。
         “那时候,还只有一间教室,十八个孩子!”
         杨小涛轻轻说着,冉秋叶点头。
         “九叔说他跟你是第一个当老师的。”
         “是啊,可后来,有了你。”
         冉秋叶突然笑起来,“你说,要是去学校里教学的不是我,咱们俩还能走到一起吗?”
         杨小涛目光直视前方,语气平淡。
         “肯定会!”
         “为啥?”
         “还能因为啥,缘分呗!”
         冉秋叶这才点点头,嘴角带着笑容。
         杨小涛却觉得握着方向盘的手心,有点湿。
         女人,永远都得哄着才行。
         “你还没说回不回呢!”
         “不了,机械厂这边挺忙的,我一时半会儿回不去。”
         “不过等几天大棚里的药草采摘时我会过去趟,顺便去学校看看。”
         回到四合院,杨小涛要去趟机修厂,冉秋叶则是跟翠平准备下乡。
         旺财跟着冉秋叶他们,旺旺跟黑妞看家。
         至于端午哥仨,这会儿已经送到机械厂的托儿所。
         年前时候杨小涛就说起过这事,后来跟娄晓娥说了一声,没过年就将手续办好了。
         过了年初五,托儿所就正常开始工作。
         杨小涛他们就将哥仨送过去。
         刚开始的时候,三个去了哭了一对半。
         后来过了几天,除了老二还是会送到门口抱着大腿哭两声,老大老三都已经习惯了,尤其是老三,非常喜欢去玩。
         就是每次回家,身上的衣服就跟在地上打滚似的。
         这也是崔女士上火车前说的,管好老三。
         杨小涛也没办法,总不能上班到一半去照看孩子吧。
         这样上午将孩子送过去,等傍晚时候冉母帮着两孩子接回家。
         要是有空的话,杨小涛会去将孩子接回四合院。
         要是没空的话,就让孩子住在冉家。
         当然,有时候冉母也会带着孩子去四合院住着,给两人做顿饭吃。
         来到机修厂,厂长丁祥军领着一群人在大门口等候。
         杨小涛下车,来到跟前,丁祥军忙过来。
         “杨总!欢迎您来指导工作啊!”
         杨小涛伸手跟丁祥军握着手,“什么指导工作的啊,就是来学习的。”
         随后又对身后众人挥手打过招呼。
         最后更是将目光看向身旁的刘向东,“老刘,这过年第一个惊喜,没想到会是你的啊。”
         刘向东此刻身体已经痊愈,加上在这里没有那么多操心事,可以专心的工作,心情好了,身体也就好了。
         “杨总,多亏您让我来,不然,我们这项目也做不出来啊。”
         刘向东双手握着杨小涛的手,心中万分感激。
         “这可不是我的功劳,我只是提出需求,具体怎么做还是得你来呢。”
         听到杨小涛的话,刘向东摇着头。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他在东北常春的遭遇已经说明了一切。
         若非杨小涛帮忙来到这四九城,也许现在的他还要去车间干满三天才能继续研究,而且以那个李主任的性子,能让他安稳研究才怪呢。
         就是当时离开的时候,他们还千方百计的阻挠。
         若非杨小涛让汽车厂的厂长帮忙,他们能不能全头全尾的离开还不一定呢。
         来到四九城后,更是将家人安排妥当,给予充分的帮助。
         今年过年时候,给的年货和福利是一点没少,更是让他感觉到了尊重。
         这件事,让他明白,即便是千里马,没有伯乐的拉一把,早晚也会骈死于槽枥之间。
         “杨总。”
         “江宁宁。”
         杨小涛看着刘向东身旁的女生,当初多亏了她提起,这才有了跟刘向东的接触。
         “江爷爷还好吗?”
         “好着哩,我上次回去,还带我去遛弯呢。”
         “那就好。”
         杨小涛跟江宁宁说了几句话,就跟丁祥军和刘向东往工厂走去。
         身后几个主任都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立马对江宁宁的态度发生转变。
         更有人心里琢磨着,要是跟杨总攀上亲戚,那以后不是地位更加牢固吗?
         一瞬间,看向江宁宁的目光就跟看儿媳妇似的。
         “杨总,我们根据您的要求,已经将夜视仪做出来了。”
         “当然,这是一台小型的红外夜视仪,我们先用来练手的。”
         “这台夜视仪使用的探照灯功率20瓦,实验效果非常不错,可以做到有效距离一百米到一百五十米左右。可以用来给士兵使用。”
         “经过实验,这款夜视仪比起原先设计的要小六分之一,重量上因为采用更优化的材料,也比设计中减轻了五分之一左右。”
         “不过我们已经找到了优化方向,只要给我们时间,解决技术问题,肯定能够延长距离。”
         刘向东一边解释着一边来到实验室。
         这是机修厂特意为研究所划分的场地。
         “这段时间,这里面生产的设备材料多亏了丁厂长的帮忙,要不然我们也做不出来。”
         刘向东不忘夸奖丁祥军,后者听了摆手说道,“都是应该的,应该的。”
         “机修厂做的不错。”
         杨小涛说了一句,然后将目光放在夜视仪上。
         这玩意看上去就跟背了个大喇叭似的,上面还有个特殊观察孔。
         刘向东见此连忙上前介绍着使用方法以及工作原理。
         杨小涛听了会儿,这才问道,“这夜视仪看人的话有两百米远,要是装在坦克和装甲车上呢?”
         闻言刘向东挠挠头,这问题他也没了解过啊。
         造出来后,就是晚上在这工厂试了下。
         至于坦克装甲车,机修厂也没有啊。
         “杨总,我个人觉得,这坦克的个头更大,可以用更大功率的探照灯。”
         刘向东沉思片刻,最后肯定说道,“这种主动红外夜视仪在黑夜里看的有多远,主要取决于红外探照灯的功率大小。”
         “只要探照灯的功率大一些,2000米内的目标应该没问题。”
         “好!”
         杨小涛拍手笑着,“这样,这事就交给你了,尽快搞出个大的,到时候安装在坦克上。”
         “明白。”
         “您放心,我们已经有了经验,只要材料设备到位,一个周,准做出来。”
         刘向东认真保证着,杨小涛点头,“老丁,这事你们机修厂得支持些。”
         “杨总放心,这也是我们机修厂的荣誉啊。”
         “好,我等你们好消息。”
         “这台红外夜视仪我先带回去,给那些大老粗们长长见识。”
         杨小涛心里已经想到梁作新看到这东西时,会是多么震惊了。
         估计今后,这训练项目中,又会多一项夜间训练吧。
         想到这里,杨小涛的嘴角带起一抹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