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 2145 蛟龙一号
         “这燃气轮机,我要了。”
         周老深吸气,说出这句话。
         陈老知道,要是没啥事,以他对老周的了解,肯定不会这样说。
         “你先坐下,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陈老将周老拉到凳子上,然后秦老也凑过来。
         而梁作新见陈老的眼色,便上前让众人远离三人。
         杨佑宁跟刘怀民几人都离开远远的,一旁跟着过来的江德福更是来到场中,看着越来越成型的燃气轮机。
         “老陈,沪上那边设计制造的驱逐舰,说是驱逐舰,但实际上是啥咱们都知道。”
         “就是将模型放大的。”
         陈老点头。
         一口吃不成胖子。
         即便将大船做出来,但上面没有适合的舰载机,拉出去也没用。
         就跟有一把非常厉害的枪,却没有子弹可以用,不还是一样没用?
         所以他们并没有盲目的研究,而是等比例放大,做一艘符合当下的大船。
         对外宣称是驱逐舰,实际上就是在上面安装了舰炮跟雷达,看上去不伦不类,但外人看不出来。
         “怎么了,难道模型不对?”
         陈老一阵紧张,如果这个模型不对的话,那二机部的核潜艇也得立马叫停,不能让危险带到水里面去。
         “不不,这模型很准确,很好。”
         “那怎么回事?”
         陈老刚松了一口气,可紧接着就问道。
         一旁的秦老也竖起耳朵。
         周老叹息一声,“问题就出在这动力上。”
         “你们知道,这模型上用的是核动力,对吧。”
         “可我们没有核动力这玩意啊,所以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就将动力这一块换上了两台汽轮机,这汽轮机还是从联盟那里得来的,按照计算,每台都有八千多马力。”
         “两台汽轮机工作的话,船只的最大速度能够达到25节,巡航速度21.5节。”
         “可下水试航的时候才发现,最大航速连20节都达不到。”
         周老说完陈老跟钱老都是脸色一变。
         “不会吧,怎么差这么多?”
         “设计的时候没有做过论证吗?”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失误?”
         两人连续询问,让周老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良久,周来才说道,“这两台汽轮机,已经是我们能够找到最好的发动机了。”
         “沪上轮机厂那里试制的燃气轮机,只是小型的,做出来马力不过才六百不到。”
         “这点马力有啥用?”
         闻言,陈老二人沉默。
         秦老更是握紧拳头。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老式的蒸汽机,只是那样,不就是本末倒置了吗?”
         陈老深吸一口气,随后看向正在列装的燃气轮机。
         “所以,你来这里,就是为了它?”
         周老点头,“对!”
         “就是为了它。”
         周老站起来然后往前走着,看着那近乎十米长的大块头,不由的双眼放光。
         “我听说这里在研究一款重型燃气轮机,然后联系了老江,得到确定的消息。”
         “最后又打电话问了下,这才知道,真有这回事。”
         说到这里回头,“你们这保密工作做的真好啊。”
         陈老没说话,秦老却是替合作伙伴开脱道,“这还保密?早就传开了,是你们不信吧。”
         听到这话,周老神色一变,先前最早时候听说这事,他还是很激动的,特意让人打听了,结果沪上造船厂传来消息,说这都是为了‘钓鱼’用的,故意放出去的假消息。
         结果还真奏效,当然最后的结果或许不好,却也起到了作用。
         将进来的敌人抓了。
         再后来,机械厂这边又传出来消息。
         下意识的,他们就觉得是故技重施。
         所以没啥重视。
         直到跟老江联系上,得知机械厂真的在生产一种燃气轮机。
         他这才意识到,这不是什么故技重施,这是虚虚实实啊,契合用兵之道啊。
         “这款燃气轮机有数据吗?”
         周老在一旁看着,他也去沪上轮机厂看过,那台燃气轮机跟这个比起来,就像是小孩似的,两米多长的燃气轮机,比个柴油发动机大不了多少。
         眼前的这个,一看就,大。
         大,就意味着,动力强劲啊。
         周老询问着,陈老看向不远处的杨佑宁,后者连忙跑过来,立马将了解到的数据说出来。
         “首长,这款燃气轮机是我们厂从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基础上改造来的,整个过程都由杨小涛同志设计并指导完成。”
         杨佑宁实话实说,将研究过程说完,这点没人怀疑。
         “这台燃气轮机,我们称其为‘蛟龙一号’,整个燃气轮机由进气、加压、燃烧等部分组成,整体结构参照HXJ-1号涡轮喷气发动机设计的.”
         “这台蛟龙一号,可以使用燃油也可以使用煤燃气作为动力,按照杨小涛同志设计的的估算,功率能够达到一万五千千瓦。”
         “当然这只是估算,具体的还要看实际检测。”
         杨佑宁将大体数据说完,周老就惊奇的喊道,“多少功率?”
         杨佑宁被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说错了,可想了下确定当时张冠宇就是这么告诉他的啊。
         再次点头,说了一遍。
         周老彻底沉默了。
         可随周老前来的人却是快速计算着,然后脸上露出一副震惊、不可思议、惊喜交加的复杂程序。
         一万五千千瓦,换算成马力的话就有两万马力啊。
         这一台就能顶两台汽轮机啊。
         这要是两台燃气轮机一起使用,那不就是四万马力吗?
         周来听到身后传来震惊的声音,然后回头就听到对方解释。
         “首长,若是真的这样,那这一台燃气轮机就顶两台汽轮机啊。”
         “这要是两台燃气轮机的话”
         瞬间,周老也不淡定了。
         两万马力,虽然是估算出来的。
         但也不小了。
         哪怕打个八折,也有一万六,两台加起来是三万二,这要是放在船上,肯定跑的飞快啊。
         “好好,太好了。”
         周老恨不得现在就下去亲手摸摸这台机器。
         可惜,下面还没装好,他只能在一旁干看着。
         “老周,过来坐下休息休息,不急,还早。”
         陈老看了眼前面焦急的老周,感受到身上风尘仆仆的气息开口劝说着。
         “老陈,我这哪还有心思坐下啊。”
         “不行也得行,到来这里我做主。”
         陈老斩钉截铁的说道,周老听了只好回头坐下。
         “杨厂长,安排下送点吃的过来。”
         杨佑宁立马点头对着一旁的陈宫示意,后者立马跑出车间。
         周老这才感觉到这一路上来的太急,肚子咕噜噜的叫起来。
         “那位,就是杨小涛吧。”
         周老指着场中指挥众人操作,还时不时的上前安装的人问道。
         他上次见过还是杨小涛跟首长给他送模型的时候,只是那时候他一心都在模型上,跟杨小涛交流的不多。
         至于再往前,大部分时间都是跟老黄他们交接,跟杨小涛接触的更少了。
         “对,就是这小子。”
         陈老眼中带着浓浓的关切,语气中也充满了骄傲。
         秦老听了撇撇嘴,不过想到什么后,立马看向周老。
         “老周,这老陈是机械厂的人,他有些话不方便说,但我这个外人,得说两句。”
         “不然,传出去,让人家以为咱们都是强盗呢。”
         周老听到秦老的话立马明白,“这放心,我们六级部虽然不如你们后勤处家底厚实,但诚意肯定不会少。”
         “老陈你放心,只要帮上忙,这以后的燃气轮机,我们六机部包圆了。”
         “生产多少,我们要多少。”
         陈老听了摆摆手,“这个不用你说我们也知道咋办,支援国防建设,我们义不容辞。”
         “哈哈,那就多谢了。”
         周老感激的说道,然后看向场中的杨小涛。
         秦老目光也放在那道身影上,突然笑道,“这小子也算是我弄成一个奇迹啊。”
         “什么奇迹?”
         “嘿,你看,这小子最先做的是蒸汽发动机,然后是地上跑的柴油发动机跟汽油发动机。”
         “前段时间又是搞出来天上飞的发动机。”
         “如今更是做出了水上游的发动机。”
         “这海陆空三栖都有涉及啊,试问在咱们国内,有谁能够做到?”
         秦老这话说出来,周围人不论是陈老还是周来,亦或者周围六机部的人都愣在当场。
         就是机械厂的众人听到了,也是错愕的张大嘴。
         他们这才时候才发现,平日里跟他们打招呼,跟他们一起坐在凳子上吃饭的杨总,竟然这么厉害啊。
         场中,杨小涛看着面前的燃气轮机。
         这一台,几天前就开始着手组装了。
         至于剩下的那台也要完成了,等着后续组装。
         杨小涛这次动手,除了第一台燃气轮机需要过过手,检查下有没有问题外,就是培训。
         他不肯一个人将后面的工作做完。
         一来他没时间。
         二来长远发展也不能这样做。
         只有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掌握安装的要领,学会组装,他才能做更多的事情。
         “老黄,这个部件往后放放,先把三号件按上。”
         看着不远处正带着人将一块板件抬过来的黄得功杨小涛适时开口。
         安装的顺序很重要。
         有些东西看起来是一个安装顺序,但真正操作时候,就不是一回事了。
         这些自己清楚,但其他人不懂。
         杨小涛说完,黄得功立马换人,将三号部件拿过来,然后在杨小涛的指挥下安装在燃烧室上。
         “总体来说,这燃气轮机的结构要简单一些。”
         “注意不要搞错顺序,再就是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这些部件分量不轻,最好多找几个人。”
         “后期不妨研发一些车子工具什么的,便于移动。”
         杨小涛一边在旁边指点着,一边对黄得功和张冠宇等人说着。
         刘大明他们更是认真听着,不少人还拿着本子记录着。
         有的记录安装的流程,按照设计图上的部件编号进行记录,哪一部分先做哪个,哪个部分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件件,一个个。
         这种情况,在机械厂最初时候就已经出现,由杨小涛现场指导,然后其他人学习,再掌握,这已经形成了固定模式。
         有的则是记录杨小涛说过的建议,这些在后续中都会跟进。
         不管有没有用,都会实验一番。
         如果有用就会推广。
         当然,这些事情就需要他们自己完成,杨小涛只需要动动嘴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