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长安好 > 007 难逃一疯
         一只只燃烧着的火把,将整座周家村变得亮如白昼。
         “里正,这些官差是哪里来的!”有村民急声问。
         看着那些把整座村子都已围起的官兵,里正的脸色也慌了:“这瞧着不像是咱们合州的官差……!”
         那些官兵们的装束他未曾见过,只觉个个周身冷肃不容侵犯。
         “一家家的搜,一户都不能落下!”
         很快,四下即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
         犬吠,哭喊,求饶,指认,怒骂,诸声交杂。
         抱着女儿躲在院门后偷看的妇人,睁大眼睛望着那些火光,似同窥见了曙光。
         ……
         天色将明之际,合州城中刺史府众家眷,自睡梦中被惊醒。
         “一大早的叫嚷什么,哭丧呢!”
         肥头大耳的男人起身坐在榻边骂道。
         “郎君,大事不好了……!”
         男人瞪向说话的小厮:“能出什么大事!”
         这里是合州!
         他父亲是合州刺史!
         小厮颤声道:“京中……是京中来人了!”
         男人皱眉,起身披衣:“京中来人又如何,父亲在京中又不是没人!”
         ……
         合州刺史赵赋,正快步往前院走去。
         他竟不知朝廷有钦差来了合州!
         且悄无声息地通过周家村的买卖查到了他的身上,天还没亮就带人围了他的府宅!
         若是旁的还好,他至少不会全无察觉,但对方从周家村着手,可谓没有留给他半点反应的余地!
         “家主无需慌张,咬死了不认便是……”一旁的幕僚边走边低声说着。
         “本官心中有数,只是还需尽快传信去京师!”赵赋迫使自己冷静下来:“本官与之往来多年,已是同在一条船上……他绝不会见死不救的!”
         说着,忽然问:“对了,可知那钦差是何人?”
         “这个尚不清楚,瞒得一丝风声都不曾传出……”
         说话间,已来到了前院。
         府门外,左右两队腰间佩刀的神策军快步而入,两队军士之间,有一道颀长身影走来。
         那青年郎君外罩一件广袖氅衣,负手信步而来,一双深刻的眉眼似沾了些清晨春寒之气,开口时语气却随意悠哉:“久违了,赵刺史。”
         在看清对方面容的一瞬,赵赋脚下一顿,面上血色尽褪,嘴唇翕动了几下:“魏……”
         来的竟是此人!
         ……
         刺史府出事,很快即轰动四下。
         晨早时分,客栈初开不久,堂中便围聚了许多人,七嘴八舌,面色惊异。
         早起洗漱罢,已在房中试着练了半个时辰早功的少女,闻声推开门走了出来。
         “郎君……您起来了!”一旁站在围栏前,探头望向楼下堂中的男孩听得开门的动静,回转过身,语带惊意:“他们在说周家村,还有刺史府!”
         少女来到围栏边,也垂眸看向大堂。
         “那周家村内竟全是拍花子的!听说单是昨夜救出来的,便有十来个!”
         “还挖出了许多无名尸骨……”
         “好在朝廷派了钦差大人至此,否则还不知要有多少……”
         “等等,等等,我怎没听懂呢,你们说的这周家村之事,同刺史府被查抄问罪又有何干系?难不成是——”
         “你道为何!——那周家村人恶贯满盈,却从未被揭发过分毫,便是得了刺史府暗中包庇!”
         “这赵刺史……身为一方父母官,怎能行如此丧尽天良之举!”有人气愤难当地拍了桌子。
         “这赵刺史不单从中谋利,其子赵定洵更是不知残害了多少良家女子,且手段残忍,其在城中有一处别院,就在隔街那柳珂巷内……诸多罪证都在其中!”
         “这赵家父子,真真是禽兽不如!”
         “真乃合州之大耻也!”
         少女靠在围栏处听着,心中落定之余,听着堂中百姓对那位钦差大人的称赞,便也点了点头。
         她本以为至少要等三五日。
         没想到她这一觉醒来,不过短短一夜之间,魏家二郎便将一切都解决干净了。
         这魏家二郎,可用。
         她这厢心中赞许,堂中众人对这位雷厉风行的钦差大人也愈发好奇,围着一名算有些见识的书生追问起来。
         那书生语气里满是向往仰慕:“说来这位魏大人实非寻常人可比,出身京师望族郑国公府,然而其入朝为官靠得却非族中蒙阴,十七岁便已是得圣人御笔钦点的状元郎了,乃是自有科举取士起,最年轻的一位状元郎!”
         嗯?
         本欲回客房的少女背影一顿,有些困惑地微一皱眉。
         她怎不知此事?
         莫说魏毓了,大盛何时有过十七岁的状元郎?
         她第一反应是这书生在夸大其词哗众取宠。
         堂中的感叹声还在继续——
         “而今不过二十岁出头,已入门下省,官拜东台侍郎……如此天资造化,吾辈实难望其项背啊!”
         少女的眉拢得更深了。
         怎官职也对不上了?
         有人听到此处才恍然:“我早先也是听说过的,原来此番来得便是这位传闻中的郑国公独子——魏叔易魏侍郎啊!”
         “正是了!”
         少女闻言猛地转回身。
         “那钦差——”她紧紧盯着上楼送饭的伙计:“魏什么?”
         “为什么……”伙计反应了一瞬,恍然一笑:“为民除害呗!”
         “……”少女试探问:“……那京师来的钦差大人是唤作魏毓,还是?”
         这对她来说真的很重要——
         “魏毓……您说魏家二爷啊。”魏家这般门第,随便揪一个出来都是有分量的人物,且京师距合州不过千里,伙计身在客栈迎来送往也算知之甚广,此刻笑了道:“您没听楼下的客官们说么,此番来的非是魏家二爷,而是其亲侄、郑国公世子,东台侍郎魏叔易!”
         “……”
         伙计说罢自顾忙去了,留少女在原处宛若石化。
         好一会儿,她复才僵硬地抬起手,认真比了比面前围栏的高度。
         ——魏叔易?
         ——那个仗着有几分天资,自三两岁起便开始无差别怼人的小屁孩?
         如今……
         她的手越抬越高,直到高过自己头顶,眼前仿佛就站着那日从茶楼里出来的青年。
         如今——竟突然变得这般大了?!
         巨大冲击之下,少女面上愈发没有表情。
         她慢慢转身,往房中走去。
         她需要静一静。
         她需要捋一捋。
         若不然,照这个局面发展下去,神智一个把持不住,她恐怕难逃一疯。
         ……
         见少女返回房中关上了房门,男孩神情困惑,却也没敢上前打搅。
         房内,少女坐于镜前,正定定地看着镜中脸庞。
         若魏叔易已长大成人,年过双十,那么……
         她抬手,轻按在心口那颗朱痣所在之处——
         那么,阿鲤正该是镜中这般年岁。
         镜中少女眉眼拢起。
         那个曾被她救下来的孩子,竟在这样的大好年岁里,遭人拐害了。
         心绪如飓风掀起涛浪般翻涌着,她闭了闭眼睛,脑海中闪过诸多繁杂画面。
         她只知自己侥幸死而复生,这世道还是那个世道,却未曾想过今朝早已非昨日,昨日一切已成往昔旧事。
         此时,一行身着深青劲装之人,进了客栈,已快步上了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