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758章 一辈子小心翼翼,不抵一次小失误
         机关工作一辈子,万主任一直秉承着宁不做、不能错的原则。
         接下梨园村村办小学剪彩典礼筹备这事,也是他自以为十拿九稳的事儿。
         谁能想到,最后关头,竟然出了这么大的岔子。
         当即跟着杨支书一起,跳到人群中去,冲着村道东边来的方向,疏散人群,开辟通道。
         可人实在是太多了。
         任凭万主任连嗓子都喊哑了,人群动得也依旧很慢。
         车队近了,更近了。
         可这人墙密的还有个五六米之深。
         万主任也顾不上自己的仪容了,目眦欲裂,大喊着散开散开。
         只可惜收效甚微。
         随着车队停下,万主任的心也跟着凉了。
         这下彻底完了。
         杨支书见状,也顾不上尊卑上下了,狠狠地锤了万主任一下,用几近于吼的口吻道:“愣着干什么,快开辟通道啊!”
         万主任回过神来,面如死灰。
         杨支书看出来了,又大声地吼了一句道:“别担心,我女婿在外头!”
         万主任闻言一个激灵,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踮起脚尖一看。
         果不其然,吴远已经站到了黄市长的车前。
         从没有哪一刻,让万主任觉着吴老板有这么的高大帅气!
         而且堂堂吴大老板站在那里,比他亲自去给市领导开车门更有牌面。
         像是专程安排好的一样。
         万主任脚跟落地,劲从心起,顾不上看后续的寒暄了,继续大声嚷嚷开道起来。
         人群外。
         吴远顺手握住黄市长推开的车门,接着就势握上这位常在报纸和电视上见到的领导的手道:“黄市长,我代表一口井乡梨园村欢迎您。今天乡亲们热情高涨,都想见证这一盛事,见证黄市长的风采,所以人有点多。”
         这话递的就很舒服。
         既解释了现场如此混乱的原因,又不着痕迹地拍了自己的马屁。
         于是黄市长微皱的眉头,当即舒展开来道:“吴老板,我可早就对你的大名如雷贯耳啊!”
         “黄市长,您过奖了。”
         二人说话间,徐县长已经下车过来。
         不仅如此,车队后方的市台和市报社的记者也从采访车上下来,扛着摄像机匆匆过来,对着俩人架了起来。
         就在这时,万主任和杨支书俩人终于打通了人墙,死死地护着通道,不让通道在拥挤中合拢。
         吴远当即邀请道:“黄市长,徐县长,请。”
         市台和市报社的摄影记者,一左一右地倒退着进入通道。
         黄市长一马当先地应着摄像头上前。
         留下后头徐县长和吴远相互谦让,谁走前面。
         结果徐县长实在没吴远力气大,看似吴远谦让了,实际上徐县长被迫走在前面了。
         片刻后,眼见着临时通道在身后慢慢合拢,上身衬衫湿透的万主任,不由长出一口气。
         放松之余,定睛一看。
         台上除了居中的黄市长、旁边作陪的徐县长和教委栗主任,以及再旁边的吴远和校长蔺先学,怎么还差一人呢?
         不是说好了六个人么,六六大顺么?
         万主任左右四顾,逡巡的目光,最后才落到跟他一块在歇口气的杨支书身上。
         “愣着干什么,快上啊!”
         毕竟剪彩仪式马上开始了。
         舞台上,领导云集,争相辉映。
         但来头再大,似乎也难挡站在比较靠边的吴远的风采。
         毕竟身高摆在那里,鹤立鸡群地,就很凸显优势。
         再加上身材的优势,可谓是一骑绝尘了。
         乡亲们平日里,见到吴远总不觉得,此刻见他穿上这么一身,那风采气度,简直秒杀大腹便便的黄市长嘛。
         就连市报社的采编记者,拍照的同时,也总是忍不住把焦点对准吴远。
         当然市台扛着摄像机的摄影记者,却不敢这么明目张胆。
         视框里的C位必须留给黄市长,这一点毋庸置疑。
         顶多是在轮流特写的时候,在吴远的身上多停留一下子。
         相对于摄影记者的身不由己,孩子们身后的宋春红就自由自在多了。
         站在她的角度,正好把吴远尽收眼底。
         连带着他身后的学校,他身后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都深深地刻在心底。
         刻得比照相机还要深刻。
         很快,剪彩仪式正式开始。
         在徐县长的主持下,黄市长先是发表了一篇题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致辞。
         旨在推进义务教育在农村的普及,同时点了学校大门上这八个字的题。
         只是乡亲们,并不爱听这些个长篇大论。
         任凭黄市长怎么眉飞色舞,下面的人也很少买账。
         于是在整个报告的过程中,响起的数次掌声,反倒是最后结束的时候最为响亮。
         随后是栗主任和蔺先学的发言。
         栗主任是有水平的,不愧是从事教育的人。
         言简意赅地,简明扼要,收获了一波的掌声。
         蔺先学就有些颤颤巍巍了,大姐夫这终究是缺了历练。
         但是表决心这种话,不需要技术,扯着嗓子喊就完了,千万别不敢开口。
         索性蔺先学说到最后,终于慷慨激昂地喊了出来。
         接着,礼仪们扭着屁股上前,把红丝绸端到众人面前。
         众人拿起剪刀,随着黄市长的第一剪,手起刀落,纷纷完成剪彩。
         现场外围的老许头接到信号,立马鞭炮齐鸣,一通乱炸。
         随即宋春红领着孩子们,随着端盘子退下的礼仪小姐姐们,来到领导们的面前,一对一地系上红领巾,献上假花。
         市台的摄像机拍下了全过程。
         市报社的采编记者,从多个角度完成了合影留念。
         整个流程走到这里,总算是落下帷幕。
         吴远看了眼身后的村办小学,这个戏台总算是结束了它的使命了。
         随即是村办小学开放参观。
         四面八方赶来的乡亲们,在黄市长一行人引领下,涌进学校。
         一切都是崭新的,从教室、黑板到课桌椅,都透着新鲜的味道。
         再加上大家都说,这个学校有着吴老板背书的,看起来就是很不错的样子。
         当然,更多的乡亲们是不在乎学校好坏的。
         对他们来说,孩子们有个书念就行。
         念成是他的造化,念不成拉倒,回来还多一个劳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