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867章 一举两得,齐心协力降人才
         人情往来这种事。
         并不是说,用着的时候再去往来,不用的时候就觉着瞎耽误功夫。
         那不成了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了么?
         在农村,尤其如此。
         所以吴远答应大哥杨贲和二哥杨猛的邀请,去跟二位县长见个面,一方面是由于这原因。
         另一方面也是打算借着这事,顺便再给徐长盛多一点点压力。
         晚饭过后。
         吴远刚把老丈人送到家后面的村道上。
         就听见媳妇杨落雁站在院子西头的拐角处,说家里来电话找他。
         吴远顾不上给老丈人上火闲聊了,抬脚就往家里撵。
         杨落雁跟在他身边,边走边道:“是大姨父打来的电话。”
         一听这话,吴远就猜到了大概。
         八成是农科院进修名额有了眉目。
         接起电话一听,果然不出所料。
         吴远自然是千恩万谢,黄立群却像是办了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一般,再次强调了这种进修名额的局限性,既没补贴,也没学历的。
         但是该打过的招呼,都打了,指定能学到技术。
         这就足够了。
         吴远记下了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省城的电话就转到了黄茉莉的手中:“姐夫,怎么样,没叫你失望吧?”
         “嗯嗯,”吴远有些心不在焉地琢磨这事,还有哪些关节没打通。
         就听黄茉莉开始坐地起价道:“那姐夫,你说,该怎么感谢我吧?”
         吴远随口道:“我不仅要谢谢你,而且要谢你全家。”
         “你什么意思嘛,姐夫?”
         吴远这才回过神来,确实大意了。
         听起来像是骂人的了。
         所以连忙解释道:“我是说条件随你提。另外,我还得好好谢谢大姨父和大姨。”
         黄茉莉揪了揪嘴道:“这还差不多,我还没想好呢。先这样吧,我撂了。”
         “别别别,”吴远连忙阻拦道:“是这样的,我们村派过去学习的是个小姑娘,十六七的样子。到时候我可叫她找你了,你帮着照顾照顾。”
         “没问题,包我身上了。”
         挂了电话,吴远也是松了口气。
         忍不住有些后悔,让老丈人走得早了。
         要不然这事跟他说一声,回头就安排下去了。
         吴远拿着话机不放,本想着直接打到村部,电话里交待一通就完事。
         想了想,还是算了。
         转头跟厨房里忙活的媳妇说了一声,揣上两包华子,溜达着出了门。
         溜达到村道上,放眼一望。
         好家伙,这村道上没路灯是不假。
         但入眼的尽是星星点点的火光。
         那都是路上碰巧见着的老少爷们,一起抽烟闲侃的烟头亮光。
         吴远紧走几步,远远地瞅着老丈人的身形就在前方不远处。
         正要快步赶上去。
         冷不防斜刺里冲出个人影来。
         然后人未到,车先到。
         紧跟着是一股熟悉的雪花膏味道,扑面而至。
         还好吴远走已经练就了下意识的反应,伸手一抓,就牢牢地控制住了那车把。
         接着就心有余悸地道:“孩子干妈,你怎么总想着创死孩子亲爸?”
         “我我我……”宋春红慌乱之余,百口莫辩:“我没有!”
         毕竟不是头一回了。
         好在这时,前方那个疑似杨支书的身影动了。
         吴远也顾不上埋汰孩子干妈,抬脚就走。
         走了两步,却又停下转身,让宋春红道:“你走在前头。”
         自己走在前头,万一再挨一次,多冤哪。
         宋春红有些破防。
         做了副校长至今,都没有这么令她破防过。
         抿着嘴,咬着牙,快走几步,一个抬腿,跨越上了车。
         这就挺优雅的嘛。
         而且那坐垫上的形状,像极了一种诱人的水果。
         这就很好,一举两得。
         既没了被撞的危险,又看着特别养眼。
         饶是如此,宋春红也没骑得多快,明显在有意无意地控制着吴远的距离。
         直到吴远追上杨支书,宋春红这才主动打了声招呼,飞快地离去。
         杨支书接了闺女婿的烟,在手里磕了磕,才意识到嘴上还叼着一根,遂别到耳后道:“什么事,叫你这么着急忙慌地追上来?”
         吴远边走边道:“省城来电话了,进修的名额安排好了。”
         杨支书眼前一亮:“这是好事啊!慧琴这丫头,进修过之后,也算是咱村出类拔萃的人才了。”
         话刚说完,杨支书又补了一句道:“当然了,不能跟你们两口子比。但也不错了!”
         吴远笑了笑,提起道:“但农科院不提供补贴,学完了也没学历。”
         “这都不是问题,”杨支书摆摆手道:“大不了村里出这笔钱罢了!”
         但紧接着杨支书又猜疑道:“农科院不会因此藏私,而不教技术吧?”
         “那倒不会,毕竟是大姨父打的招呼。”吴远解释完了,又补充一句道:“到时候我会多问问,保持关注的。”
         “倒是慧琴去进修的补贴和路费,农技站每年是不是都有推荐进修的名额?看看能不能走这条路,顺便让农技站出点补贴。”
         “哎,这个主意不错!”杨支书无比赞同道:“以往他们推荐的,不是兽医,就是养殖的,到头来人才不是被上头截留了,就是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也该是让农技站出点血了,虽然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
         爷俩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话间就到了村部。
         碰巧老许头和李会计都在。
         四个人凑头一合计,都觉着吴远这思路可行,走农技站的途径,多少薅点羊毛。
         至于不够的缺口,村里再垫补上点。
         这就变成美差了。
         当然,走农技站的途径,肯定需要时间。
         但眼下马上农忙开始了,许慧琴虽说不是壮劳力,怕是一时半会也走不了。
         对于许老三来说,闺女就说是帮不上大忙。
         在家烧火做饭什么的,那是绰绰有余的。
         最后这事,落到了老许头的身上。
         毕竟是对他亲侄女有利的事,他不上心谁上心。
         至于许家老三那边的工作,也一并交给他去做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齐心协力降人才。
         四个人茬摸完这事,老许头回过头来,不忘对吴远道:“这事,你是出大力了,我代表慧琴那丫头谢谢你。旁的先不说,这事对她来说,是一辈子受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