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手艺人:我真没想当大师 > 第九十二章 节目组采访:大师,我悟了!
         “秦飞又还原出秘色瓷了!”
         “秘色瓷?那是什么?”
         “最顶级的古瓷之一,要不是发现14件真迹,我们还以为秘色瓷只存在于诗篇中呢!”
         “这可是真正的好东西!”
         “越窑青瓷那边的人都在打听秦大师的事情,太不可思议了,我怀疑秦大师有通神的能力。”
         收藏圈内,各种各样的议论声不绝于耳。
         瓷器在收藏市场中占比很大,但主要是文物。现代瓷器值钱的不多,所以纵然是一些大师的作品,能卖到三五十万已经是天花板了。
         而现在,秦飞以一己之力,让现代瓷器的市场拓展开不少。
         秦飞现在算是瓷器领域名声最为耀眼的存在,地位颇高。
         各种各样的活动纷至沓来。
         起先,是华夏瓷器协会总部,直接为秦飞颁发了“华夏瓷器国家级艺术大师”的称号。
         这下,秦飞被国家承认其瓷器手艺位于华夏最高的层次,和一众国家级大师并列。
         这般年纪有这等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院落内,秦飞烫了一壶上好的龙井,正独自品茶。
         他用的是自己烧出的汝窑茶具,这一套茶具现在放在市面上少说百万起步了。
         茶水入杯,热气氤氲而起,秦飞稍等片刻,便举起茶杯品了一口。
         清新淡雅的茶水入胃,身体里多了几分温暖的感觉,浑身毛孔都舒展了。
         今日有一项活动,所以秦飞在家里等着。
         现如今找他的活动太多了,人火了之后商业价值就变高,和娱乐圈走活儿的艺人一个道理。
         而且有钱人不把钱当钱,就喜欢个名头。
         比如有一家酒楼开业,想让秦飞过来跟着剪个彩,剪一下给30万。
         还比如有一位开洗脚城的老板过生日,愿意花两百万请秦飞做一套汝窑瓷庆生,说是要往“文雅”的行当靠一靠。
         秦飞看得透彻,这些自然都是拒绝。
         他之所以在艺术圈领域如今有了一定的地位,就是因为他道心很稳,人格魅力强,值得别人追捧。
         要是变得市侩,那就连他的瓷器价值可能都要打些折扣。
         瓷器的身价,和秦飞的名声息息相关。
         今天的活动比较重要,是央视三套文化节目《文物有话说》的专题采访。
         节目组提前和他联系好,说了拍摄的事宜。
         主要是拍摄秦飞制作汝窑的过程,一方面介绍汝窑在瓷器领域的地位以及相关的历史,一方面也是介绍秦飞。
         上了央视三套,秦飞已经被华夏主流媒体认可。
         这地位,还能再上一个层次。
         没多久,外面响起停车的声音,秦飞的微信也来了消息。
         他走到门口,打开门让央视的采访车进来。
         记者刘小莹从车上下来,微笑着来到走到秦飞的面前,主动伸出手道:
         “秦飞老师,你好,我是央视三套户外记者刘小莹。”
         现如今央视掌握了流量密码,女记者往往都是端庄漂亮,又很有气质的类型,让人看着也赏心悦目。
         “你好。”秦飞和她握手,温和回应。
         刘小莹提前和秦飞约好这个时间,都已经在电话里聊过。
         “你比我想的还要年轻,实在是不可思议!”刘小莹看秦飞温和帅气,忍不住惊叹道。
         “谢谢。”秦飞知道对方是夸他,微笑着回道。
         采访的内容很简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拍摄秦飞制作汝窑瓷的过程,第二个方面是专门的访谈。
         节目播出的时候,会把这些镜头穿插着播放,再用画外音和秦飞访谈结合的方式,向人们介绍汝窑的信息。
         “秦飞老师,那我们先拍摄制作过程吧。”刘小莹看到摄像师走过来,于是说道。
         “好,我的工作间在那边。”
         秦飞带着刘小莹和摄影师走入到工作间中。
         秦飞的工作间环境很不错,虽说瓷器是和泥土有关的艺术,但是他还是比较注重环境和格调。
         进门口首先是一个宽阔的厂房,一旁又好几排晾干用的架子,旁边还有几台拉坯的机器,再往里有个房间专门存放陶泥。
         门口处有高大的盆栽,房间内有一座假山盆景,中间还摆着一套实木桌椅。
         后面是洗漱的房间,自带卫浴。
         接着,摄影师找好角度,固定好机器。
         秦飞取了些处理好的陶泥,经过一番拍打,就放到拉坯机器上,准备开始制作瓷坯。
         因为是拍摄,要在央视播放,秦飞也是不敢怠慢。
         刘小莹知道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不喜欢被打扰,就坐在一旁的凳子上,默默地观赏着。
         拉坯机器开始转动。
         秦飞双手放在湿润的陶泥上,泥浆瞬间布满双手。
         接着,他轻轻用力,原本只是一托的陶泥,仿佛被注入灵魂一样,立刻开始发生变化。
         陶泥不断变高,不断向外扩散。
         仔细看去,这陶泥竟犹如鲜花绽放一般,变成一朵鲜花的形状。
         秦飞要做的第一件瓷坯,是一件花口盘。
         瓷坯的塑造,讲究指法。
         秦飞在这一方面,素来得心应手搜。
         刘小莹看着这一幕,越看越是惊讶。
         秦飞做瓷器的画面非常漂亮。
         颜值本来就高,手指又修长且灵活,在泥浆中活动,力道十足。
         刘小莹看着秦飞的双手,心里有些悸动。
         摄像师庄瑞在镜头后面看着秦飞,看了一会儿后,他又伸出脑袋看现实中的秦飞做瓷器的画面。
         我的个乖乖,这么帅的吗?
         这国家级艺术大师,都能出道了。
         秦飞神色专注,眼神虔诚且灵动,仿佛进入一种玄妙的状态。
         做好瓷坯后,秦飞停下动作。
         “这就是拉坯的过程,等风干后,就要修坯。”
         “我这儿有几个准备好的瓷坯,可以直接拍摄修坯的过程。”
         秦飞对摄影师道。
         “没问题,秦飞老师,我们调整一下,再把修坯的过程拍摄记录好。”刘小莹点点头,说道。
         “好。”
         秦飞站起来洗干净手,然后,从架子上取下来一个风干后的花口盘,又取出刻刀等工具,开始修坯。
         伴随着转盘转动,秦飞用刻刀不断从瓷坯上刮下粉尘,他时不时测量几下,专注且严谨。
         刘小莹不是第一次看大师创作艺术品,每一次看,都觉得是享受。
         尤其秦飞比其他老一辈大师更赏心悦目,看着就更是舒服。
         “秦飞老师,你要是开直播或者是经营一个视频账号的话,肯定会火的。”等秦飞做完,刘小莹感慨道。
         “不太喜欢被打扰,网上太乱了。”秦飞了解过网上的事,也看过网上的手艺人直播。
         他在制作瓷器的时候不喜欢分心去处理别的事,还是专注于自己的生活比较好。
         拍摄继续进行。
         对刘小莹来说,秦飞的视频画面每一帧都是宝贵的视频素材。
         拍了很多制作瓷器的流程后,又进行了面对面采访的环节。
         以秦飞制作的汝窑茶具为主题,刘小莹问了他很多关于汝窑瓷的问题。
         秦飞对此一一解答,介绍了汝窑之所以能成为华夏最珍贵瓷器的原因。
         秦飞侃侃而谈,端庄大气,毫无拘束的感觉,颇有大师风范。
         听着秦飞的讲述,刘小莹频频点头,微笑着开玩笑道:
         “大师,我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