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穿越秦时的日常生活 > 第六十一章棋局开始
         郑夫人带着扶苏重新坐回原位。
         表面上。
         刚才郑夫人与华阳太后之间的对话,只是一次普通的交流。
         但今日到场的这些宾客哪一个不是人精,又怎么可能察觉不到刚才郑夫人与华阳太后之间,那股针锋相对的味道。
         不过让众人有些奇怪的是,郑夫人与华阳太后同为楚国王室出身,相互间还有着血缘联系,往日二人在这后宫中的关系一向很好,怎么今日忽然就“敌对”了起来。
         难道是因为长公子‘监国’后地位提升,所以郑夫人准备挑战华阳太后的地位与权利,然后坐上那‘后宫之主’的位置?
         在众多宾客心中,这似乎已经是唯一合理的猜测。
         可实际上,真正的内情与众人想象中截然不同。
         刚才不是郑夫人拦下扶苏,不是她想这么做,而是她不得不这么做。刚刚华阳太后让扶苏过去,看似只是为了祖孙之情,可实际上华阳太后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让扶苏远离墨君。
         昌平君的‘储君计划’不是一个短期内可以完成的谋划,一旦实施,极有可能会是一场持续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持久战。
         而在嬴政御驾亲征这段时间,昌平君要做的,首先就是在扶苏心中先埋下一颗‘种子’。
         但这颗‘种子’并不好种。
         想要顺利将这颗‘种子’植入尚还年幼的扶苏心底,如今的咸阳有三个人他必然绕不过去。
         一为华阳太后。
         二为郑夫人。
         三为墨君。
         前两位需要昌平君拉拢合作,至于墨君则是那一个最大的阻碍。
         身为御史大夫,墨君本就是嬴政留下的一重‘防备’,如果不能让扶苏远离墨君的干扰,那么昌平君的谋划自然也难以实施。
         可问题在于,如今昌平君与墨君官位同级,而且两人也相互斗了不少次,昌平君自然明白眼前这个看似年龄不大的对手究竟有多难缠。
         如果让昌平君自己动手,说不定等到前线仗打完了,嬴政已经返回咸阳,他都搞不定墨君。
         所以最后昌平君决定请华阳太后出手。
         不过昌平君暂时未将自己的计划告诉华阳太后,因为华阳太后虽然偏向‘楚国外戚一脉’,但这种近乎谋反的行为,她却未必会同意。
         拉拢郑夫人与华阳太后,至少是昌平君计划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开始进行。
         而这一次他请华阳太后出手的理由,只是以‘扶苏与墨君关系太近不好’为借口,说动了华阳太后。
         毕竟以如今‘楚国外戚一脉’与墨君的关系,华阳太后出手针对一下墨君,根本就不需要理由。
         刚才华阳太后的举动,只是一次出手前的试探而已。
         可谁也没有想到。
         郑夫人居然做出了如此激烈的反应。
         “已经发现了吗?”
         墨君坐在扶苏身旁,目光平静的看着刚才郑夫人做出的行为,心中明白,郑夫人已经看穿了嬴政的一部分布局。
         不过他没感到太多惊讶,毕竟在此之前,嬴政已经给过郑夫人不少暗示。
         比如说:扶苏自己提前得到自己将要‘监国’的消息。
         这些其实都是嬴政间接通过墨君,送给郑夫人以及扶苏的一些暗示。
         若不是因为有了这些暗示,郑夫人久居后宫,又怎么可能看穿这盘到现在连华阳太后与昌平君都没有看穿的棋局呢?
         至于嬴政为什么这么做?
         这大概算是嬴政最后的一点仁慈,或者说矛盾的心理。
         嬴政临走前布下的这场棋局,将昌平君、华阳太后、扶苏、郑夫人全都囊括其中,甚至就连墨君也在这场棋局之中。
         而在四人中,嬴政可以斩断自己与昌平君、华阳太后的感情。
         可他斩不断自己与扶苏、郑夫人的感情。
         说到底。
         嬴政终究是个人,不是一个机器。
         所以在这种既想得到‘考验的结果’,又不想看到‘最坏的结局’的矛盾中,嬴政最终选择了在考验开始前,暗中给了扶苏和郑夫人一点暗示。
         而从刚才郑夫人的反应中,就能看出郑夫人明显是看出了什么。
         事实也的确如此。
         其实早在之前刚刚从扶苏口中得到扶苏将要‘监国’的消息后,郑夫人心中就已经有了很多疑惑。
         例如:
         嬴政为什么会和墨君商议这件事?
         要知道,那个时候扶苏就在墨君府上求学,嬴政与墨君商议这种事情,不就是明摆着让墨君告诉扶苏吗?
         另外,嬴政为什么选择与墨君商议,而不是与昌平君商议?
         单论亲疏远近的话,墨君在朝中虽说屡立奇功,但昌平君熊启终究是‘外戚’,他是‘自家人’,像这种事情,‘自家人’不是应该更值得信任吗?
         这是因为墨君更值得信任?
         亦或者······昌平君已经不值得信任了?
         ······
         当时察觉到这一点后,郑夫人莫名感到一阵毛骨悚然。
         而当后来她又听说墨君与熊启同时升官,分别担任‘右丞相’与‘御史大夫’之后,那种毛骨悚然的感觉顿时更加强烈了。
         在其他人眼中。
         嬴政将墨君与熊启升到‘三公’之位,似乎只是为了权利的平衡。
         然而在当时的郑夫人眼中,他怎么看都感觉墨君的这个‘御史大夫’不是为了制衡熊启,而更像是一重保险。
         再联系之前郑夫人察觉到的一些异常,一个极其恐怖的猜测瞬间浮现在郑夫人心头。
         也正是因为她心中的这个猜测,所以郑夫人刚才才会做出那么激烈的举动。
         毕竟如果她刚才的猜测正确,那就代表着接下来一段时间,一旦她的选择错误,说不定她、扶苏、昌平君、甚至包括华阳太后在内,所有人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嬴政下的这一盘局,太狠辣,也太无情。
         甚至无情到了郑夫人都感觉自己都有些认不出嬴政了。
         哪怕直到现在。
         郑夫人虽然表面平静,但双手手心已是密布汗珠。
         其实到目前为止,郑夫人并不确定自己的那个猜测是否正确,但这一场局她不敢赌,也赌不起。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