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 第185章 别怪朕翻脸不认人
         邱禾嘉刚走,户部尚书毕自严和国税局御司使郑三俊就来了。
         郑三俊将崇祯三年秋税呈报了上来。
         崇祯心情本来很好,现在五省都要开始施行新产业,这将是商业时代来临前的预热。
         但是,看完去年秋税的汇报,整张脸瞬间就阴沉了下来。
         “去将南直隶和浙江的所有知府都给朕叫来!现在就去!”
         “是是!”
         王承恩连忙出去安排,毕自严和郑三俊就站在一边,一声不敢出。
         这特么还怎么建议?
         这税的漏洞如此大,地方上也太猖狂了!
         南直隶一算就知道漏了三百万石税。
         浙江就更夸张,前两年欠的税已经累加到600万,崇祯三年又漏300万石。
         900万石的税!
         毕自严和郑三俊脑子抽了才会在这个时候乱说话。
         乾清宫的气氛瞬间就凝重起来。
         崇祯走到地图前,盯着南直隶和浙江,目光锋利,杀意大起。
         半个时辰后,南直隶18州府,浙江省11府的知府全部都来了,还有浙江省布政使洪思诏。
         “臣等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众人将脑袋埋在长袖之间,皇帝为什么急招他们来,心中却是清楚得很。
         秋税漏洞太大,他们此次入京的时候,就有人提前跟他们说了。
         不过他们也不担心,借口早就想好了,而且南直隶和浙江省都存在漏税。
         什么叫法不责众,就不信皇帝能把所有人都砍了。
         秉承着这个心态,大家伙心中也不是很担心。
         崇祯从桌上抽出一份册子,上面写的是“崇祯三年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税收汇总”。
         他将册子扔到了浙江布政使洪思诏面前,淡淡道:“自己看。”
         洪思诏捡起来看完,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你说!”
         “这两年,朝廷打仗,又对陕西赈灾,从浙江抽调了不少粮食,民间也缺粮食,许多老百姓无粮可交,臣不敢滋扰民众,唯恐有损圣威,是以恳求陛下,如前两年一般,再宽限一段时间。”
         这纯熟扯淡!
         且不说东南给朝廷卖的粮食,标价1.5两每石起步,就说东南缺粮,这绝对不存在!
         每年都有大批量的粮食,从湖广、江西,运输到东南。
         因为那里人多,产业齐全,消费旺盛,有钱还愁饭吃?
         那里的大地主、大商人一抓一大把,官员和勋贵经商随处可见。
         这个洪思诏之前在杭州湾案子里表现得还算不错,但一旦牵扯到税收里,就露出真实嘴脸了。
         明显就是危害到了他个人的利益。
         崇祯道:“且不说农税,这茶税,盐税又在何处?”
         “这……去年茶叶种植不善……”
         崇祯直接打断了他,怒道:“来人!将洪思诏给朕杖毙!”
         洪思诏吓得连忙跪地求饶:“陛下饶命,陛下饶命,确实是天灾……”
         “天灾!”崇祯直接吼了出来,额头都暴出几根青筋,“朕看是人祸吧!”
         门口立刻就进来了几个大汉将军,拿着棍子,将洪思诏摁在地上就开始打。
         洪思诏惨叫连连,不停求饶,但是崇祯神色冷酷。
         不多时,洪思诏就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了。
         随后尸体就被拖了出去,血也被迅速擦干净。
         这下知府们都吓得不轻。
         暴君啊!
         这……
         这之前在乾清宫打死大臣的吗!
         暴君!
         他们心里骂着。
         乾清宫内的气氛凝重得可怕。
         所有人都冷汗直冒,头皮发麻。
         刚才他们还抱着一种法不责众的心态,但现在完全不敢这么想了。
         一个布政使,二品大员,被活活打死。
         更别说知府了。
         尤其是浙江11州府的知府,洪思诏是他们的上司,平时省里开会,都是洪思诏主持。
         平日里,洪思诏在他们眼中,都是威严的领导。
         现在,在他们面前,被活活打死。
         这种巨大的冲击,让他们骨头都在颤栗。
         “夏定文。”
         应天府府尹夏定文全身发抖地出列:“臣在!”
         “应天府征的茶税1000两,你这是在糊弄朕么?”
         “启禀陛下……”有了刚才洪思诏的前车之鉴,夏定文不敢再随意狡辩了,“是臣的失职,请陛下给臣一段时间,臣将功补过,补齐欠税。”
         “多长时间?”
         “今年一定补齐。”
         “不行!”崇祯斩钉截铁,“朕已经给了你们两年时间!”
         “崇祯元年,你们在奏疏里就跟朕说再宽限一年!”
         “到现在你们还跟朕这么说!”
         “陛下息怒。”
         “朕只给你半年时间,今年六月,将税补齐,否则朕就要你们的脑袋!”
         “别以为朕不知道这税漏在什么地方!”
         崇祯的声音响彻乾清宫:“去告诉他们,不愿意交税就交人头!”
         那茶税,盐税,还有通关税这些,也许在其他省都是少之又少,可是在南直隶和浙江,这些都是大头啊!
         而且目前朝廷对商税的征收其实非常少,即便如此,这些人也不愿意交。
         大明朝对东南的商税政策是什么样的?
         三十抽一。
         才3.3%的税。
         21世纪对大商人的税是什么样的?
         企业所得税税率是25%!
         所以,大明朝的商人们是非常幸福的。
         就说茶税、盐税,那南京的魏国公就有大把的种茶和卖盐的产业。
         第十代魏国公徐弘基,明朝开国大将徐达的九世子孙,一直在南京。
         这些勋贵早就将手伸到了矿产、商贸上面,他们不仅身份尊贵,而且还富可敌国。
         你要说应天府的茶税只有1000两,这绝对不可能!
         浙江省和南直隶都是种植茶叶的大省,而且丝绸也多,尤其是苏州、杭州。
         夏定文道:“臣遵旨!臣一定在半年之内补齐亏欠的税。”
         其他人也连忙道:“臣等也一定在半年之内补齐亏欠的税。”
         “半年之内补不齐,朕就将你们的脑袋挂在各自的城楼上!”
         “臣等遵旨!”
         “你们都记好了,现在是全民纳税,那些秀才、举人,还有官员,全部要纳税,国子监的所有人也必须给朕交税,谁不交,国税局就把名字记下来!”
         “还有良田超过100亩的,每亩1石的税,都记下来了么!把这几年所有亏欠的全部补齐,否则别怪朕翻脸不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