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 第409章 卢老爷的重任!
         “都起来吧。”
         “谢陛下。”
         三人不太明白,这么晚了,皇帝为何突然召见他们。
         而且此时乾清宫没有一丝灯光。
         只能借着月光,隐隐约约看到皇帝的身影。
         不知为什么,明明是七月下旬,但三人感觉到乾清宫里的气氛很冷。
         三人站在那里不说话。
         崇祯开口,语气平淡道:“吴三桂私通皇太极,证据确凿。”
         他此话一出,三人顿时感觉内心仿佛惊涛骇浪。
         因为三个人都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
         吴三桂是何人?
         前锦州总兵吴襄的儿子,现任锦州总兵。
         吴襄因为在辽东之战中逃跑,被送回北京收审,现在还关押在大牢里。
         年轻的吴三桂在辽东之战中有战功,被军委会提拔为锦州总兵。
         但是,有人去年就在弹劾吴氏一门养私兵。
         为此,崇祯还专门调了1万御林卫去了锦州,就是为了牵制辽东。
         私通皇太极!
         这就是养私兵的后果。
         孙承宗道:“陛下,不知此事是由谁说的?”
         皇帝道:“是吴三桂安插在京师的细作,这个细作买通了北京制造局主簿李长胜。”
         听到这里,徐光启内心那真是翻江倒海。
         因为李长胜就是他的部下。
         徐光启连忙道:“陛下,臣有罪。”
         “你且起来,此事也不能怪你。”
         “陛下……”
         “起来吧。”
         “谢陛下。”
         皇帝道:“你们都是朕最忠心的臣子,是朕的新政大臣,朕对你们推心置腹,朕是绝对信任你们的。”
         这话绝对不是表面的套话。
         例如崇祯多次亲征,都是将大局交给孙承宗。
         孙胡子也是尽心尽力,甚至呕心沥血。
         而北京制造局,格物科学院,这些崇祯建立起来后,也是绝不干涉,就给徐光启去管,过程不干涉,这就是对下属最大的信任了。
         至于顾炎武,就更不必说。
         别看他品阶低,但是立法院的地位非常高,谁都看得出来皇帝是拿他重点培养的。
         三人也是内心感动,说道:“臣等深受皇恩,必粉身碎骨,以报答君父对臣等的信任。”
         “此事还牵扯到吏部侍郎张凤翔和副都御使赵海彦,他们也与皇太极有勾结,朕会公开处决他们,但朕绝对还是相信所有人。”
         三人内心更是如同惊涛骇浪。
         什么!
         张凤翔和赵海彦竟然也卷进来了!
         他们一个是吏部侍郎,一个是副都御使!
         都是副部级的高官!
         如此一听,三人立刻不由自主猜想起来:还有谁?
         你看,细作身份一出来,大家就会不由自主猜想肯定还有其他人。
         所以,崇祯不打算搞大清洗,才是正确的抉择。
         这种事实在太敏感了,搞大清洗就是自乱阵脚。
         “朕公开处决他们,是要以儆效尤,但此事到他们为止,不可引起更大的恐慌,以免人心晃动。”
         孙承宗道:“陛下圣明,老臣也以为当如此。”
         “接下来,吴三桂如何处置?”
         孙承宗又道:“敢问陛下,此事是何事发生的?”
         “一个半小时前。”
         孙承宗斩钉截铁道:“在吴三桂知晓情报之前,连夜派人前往辽东,立斩吴三桂!”
         张凡心头一动,他也的确是这么想的。
         不过话说回来了。
         正统的历史上,袁崇焕斩毛文龙不就是如此么?
         毛文龙与皇太极暗通款曲,私信往来。
         袁崇焕借阅兵为由,斩其帅。
         也因此埋下杀身之祸。
         按照明朝正规程序,袁崇焕无权斩毛文龙。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吴三桂私通建奴,证据确凿,完全可以用这种办法。
         那么问题来了,派谁执行这项任务?
         此事难度极大,需要有胆有谋。
         崇祯道:“派谁?”
         崇祯心里其实有几个人选。
         例如袁崇焕。
         不过有风险。
         因为袁崇焕是吴三桂的直属上司,不能保证袁崇焕因为私人交情而误事。
         此事千万耽误不得。
         孙承宗道:“卢象升!”
         崇祯丝毫不犹豫:“好!”
         卢老爷肯定是最合适的人选,卢老爷做事一项果断。
         而且卢象升现在在军中威望极高,派他去辽东锦州,完全可以先在气焰上压制吴三桂。
         崇祯又道:“朕已经派人去捉拿李长胜,此后北京制造局主簿一职暂由顾炎武接替,徐爱卿,你认为如何?”
         “臣以为可行。”
         崇祯道:“顾炎武,此事关系重大,你不可有半点闪失。”
         “陛下放心,臣一定好好协助徐大人。”
         其实这完全是给顾炎武的一次历练机会。
         为什么这么说?
         北京制造局的主簿是什么身份?
         虽然官阶很低,但其重要程度,是李天经那种工部侍郎都无法代替的。
         这相当于是徐光启的助手,经他手的东西,全部都是重中之重,是整个科学院和北京制造局的一手资料。
         如果顾炎武对这些都了解了,以后升到更高的职位,对工业的理解,是一般官员无法比的。
         “你们下去吧,此事不要声张,朕来处理。”
         “臣等告退。”
         等三人都离去后,崇祯又道:“王承恩,立刻将卢象升叫来见朕。”
         “是!”
         此时的卢象升已经睡了,被从床上叫醒后,立刻进了宫。
         “臣参见陛下。”
         “卢爱卿,朕需要你去办一件很紧急的事。”
         “请陛下吩咐,臣就算死,也完成陛下的事情。”
         “不需要你死。”
         接下来,崇祯将吴三桂的事情说了一遍。
         “此等恶贼,不杀难以正国法,朕需要你现在拿着朕的圣旨,前往辽东锦州,立斩吴三桂,你可敢!”
         却听卢象升大声道:“臣必不辱使命!”
         “好!”崇祯端坐在龙椅上,面色平静,语气淡然,“切不可犹豫,见机行事。”
         “臣明白!”
         “朕给你500人,锦州1万御林卫你可随时调度!”
         “臣领旨!”
         一边的方正化走下去,将圣旨递给卢象升。
         又给了卢象升调兵的兵符。
         卢象升双手接过来:“陛下放心,臣速去速回!”
         “臣告退!”
         说完,卢象升转身便离去。
         崇祯陷入沉思中。
         眼下的局面,朝中有人私通建奴,和郑芝龙被弹劾搅和在一起。
         那么接下来如何处理?
         拖!
         依旧一个拖。
         吴三桂晚知道一天,对局面就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