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 第783章 朕被割韭菜了?
         崇祯思忖起来。
         这事涉及到对陕西的粮食供给?
         “刘三,你不要这么忘恩负义!当初你没有饭吃的时候,是谁给你饭吃的!”
         “刘三,你这样强行低价购买粮食,我们吃什么!”
         “刘三,做人不能太无耻!”
         村民们你一句我一句地骂。
         “都闭嘴!给你们脸了是吧!知不知道现在是要收粮食去陕西!你们有什么问题去李大人那里说理去!”
         说完,他啐了一口:“一群刁民!”
         然后他用棒子指着他们,恶狠狠说道:“别怪我没给你们机会,要是不愿意交粮食,打断你们的狗腿!”
         “刘三!以前你也穷过,你为何不能体谅我们的难处?”
         “打!往死里打!”刘三大怒,朝那些打手吼道。
         “等等!”崇祯大声说道,“光天化日之下打人,难道这里没有王法了吗?”
         刘三说道:“张公子,咱现在是在为朝廷办事,是为陛下分忧!”
         “打人也算是分忧?”
         刘三一脸的光伟正:“陕西缺粮,这是天大的事,作为陛下的子民,就必须在这个时候站出来!”
         “他们这些刁民,明明有粮食,不愿意拿出来,还故意藏着,别看这里的麦子不多,他们家里肯定还藏了不少!”
         崇祯再次问道:“我问你,你不怕王法?”
         刘三愣了一下,说道:“我现在是在为官府办事,我们现在就是在服从于王法,他们有粮不交,才是违反了王法!”
         他还是第一次听人这样解释王法的,这不是先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然后狠批所有人么?
         这就是典型的道德绑架啊!
         张凡说道:“刘三,这事是谁让你做的,麻城知县?”
         “是刘老爷。”
         崇祯记得,各地现在的确有一些粮商。
         在新军政的时候,朝廷就在各地建立大型粮仓。
         后来粮食有富余,再加上近些年从安南海运了不少粮食,各地都有自己的粮商。
         他们一般在地方上收粮食,毕竟老百姓手里也是余粮了,也愿意拿出来卖。
         粮商收完粮食,有两种处理方式:
         一、自己在城里的粮铺卖给城里的居民。
         二、卖给官府。
         第一种就是正常买卖,第二种属于超级大客户。
         只是刚才听刘三说,3钱一石,这价格确实是便宜了些。
         就拿顺天府来说,现在市场上的粮价大概是8钱一石,粮商们收粮食的时候,一般都能给到5钱一石。
         湖广省的粮价和北京差不多,刘三给的3钱一石,而且一收就是这么多,显然是有问题的。
         “你刚才说的3钱一石的价格,也是刘老爷出的?”
         “是啊!”
         “哦,这样,今日你暂时别收了,你带我去见见刘老爷。”
         刘三立刻拒绝:“这不成,今日这粮食……”
         崇祯立刻拿了20两出来了:“刘三,我这刚到这边来,来做找点人头……哦不,找点生意做做,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好门道?”
         刘三一看,立刻接过来,想了想,笑道:“张公子说得也是,今天天气太热了,改日再来收。”
         说完他让那些人都撤回来了。
         “张公子,您如果真的要做生意,可以啊,我把您引荐给刘老爷,绝对有赚钱的生意。”
         “好啊,走,咱去见见刘老爷。”
         “走!”
         刘三一副热情好客的样子,和对那些村民的嘴脸完全不同。
         崇祯便跟着刘三一路朝前面走去。
         湖广省湖泊纵横,荷叶布满池塘,蓝天白云,夏风从远处吹来,沁人心脾。
         前面还没有到麻城,算是村子。
         不过这村子显然比北方的不少村子要繁华。
         因为粮食充足、水产丰富,再加上武昌被列为经济特区,湖广省的民生发展明显更好。
         严格的来说,这已经不能说是村子了,至少发展出了好几条街道,街道上不少人在做买卖。
         有人在杀鱼,还有人卖青蛙,甚至蛇。
         还有一些布匹摆在路边。
         崇祯带着人,跟着刘三一路往镇上最大的一户人家去了。
         很快,崇祯就见到了刘老爷。
         刘老爷全名叫刘忠全。
         他是地主吗?
         不,他不是。
         现在谁还敢做地主?
         当年杀得人头滚滚,金陵城内的秦淮河都杀断流了。
         自从那以后,全国官员都严格推行新农政,朝廷不断对超过20亩田的地主加税。
         到了崇祯十一年,能卖田的地主都把田卖了。
         张凡带着人进了刘忠全的府邸。
         刘忠全约莫四十出头,长得肥肥胖胖的,身上裹着一件名贵的丝绸。
         那件衣衫的质地一看就很好,样式也很好看,不知道为什么,穿在他身上非常别扭。
         刘忠全笑了笑:“张公子,请用茶。”
         “张公子从哪里来?”
         “我是大名府的。”
         “难怪听张公子口音像是北直隶过来的。”
         “哦,刘老爷还知道北直隶的口音?”
         “这些年北直隶的公路和武昌的公路都连在一起了,往来做生意的不少,张公子也是来做生意的吧?”
         “是啊,听说湖广省机会多,我来看看。”
         “嘿,那真不瞒您了。”刘忠全明显来了神,他看了一眼一边的刘三。
         刘三笑道:“张公子,您是想要做哪方面的生意?”
         “我也不太清楚,我对湖广省了解很少。”
         “那好办,陕西省现在已经成了西直隶,朝廷正在扩建长安城,而且西北在打仗,这一条线上都需要大量的粮食。”
         “既然需要粮食,从种植粮食、收粮、运输、运输工具、售卖,那都是可以赚钱的。”
         这刘老爷不愧是商人,张口娓娓道来,脑子转得非常灵活。
         “种粮这一块别想了,现在朝廷严谨私人购买大量良田。”刘忠全道,“这事谁都不敢触碰,不过收粮、运输,到运输工具,售卖,都是可以做的。”
         “当然,如果您愿意出更多的钱,水泥厂、冶铁厂、煤矿厂,都可以做,还有布纺生意,这湖广省的织布产业也非常兴盛,可以说,陕西每5个人,就有2个人穿的是从湖广省卖过去的衣服。”
         刘忠全显得非常热情,显然,他是看中张凡的钱了。
         张凡问道:“那收粮如何赚钱?”
         “这简单,像刘三这样,带着一批人去田里收,3钱一石,朝廷那边卖15钱(1.5两)一石!”
         崇祯一听,立刻就知道这货在中间吃两头了。
         一边将农民的收粮价压得很低,一边在朝廷那边卖高价。
         崇祯皱起眉头,故意问道:“15钱一石,是不是太贵了一些?”
         “不贵,你想想,这些都是军备物资,哪里贵了,官府愿意给这个钱。”
         崇祯立刻意识到这里面有猫腻了。
         恐怕朕被割韭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