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 第1060章 欧洲的新世界?要不要提前教欧洲人做人? 第二
         如果站在上天的视角来看,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大变化,曾经无比辉煌的葡萄牙和西班牙衰败已经不可挽回。
         他们在东方的殖民正在全面崩溃。
         而在西方日渐壮大的资本家,傍上了大明朝这条大腿,正在加速崛起。
         继大明朝在崇祯十八年十二月拿下斯里兰卡这个印度洋中心港口的同时,以荷兰和英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开始对西班牙和葡萄牙在非洲的殖民地发起了全面战争。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彻底清扫东方航道上的钉子。
         崇祯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在乾清宫内,皇帝拿到了今年最新一轮与英国贸易的财政汇总。
         数据显示,大明朝与英国的贸易,已经从崇祯十一年的几千两,增加到现在每年流水达到1000万两。
         而英国在中间的净利润达到了800万两之多。
         800万两对于英国来说是一个什么概念?
         相当于这个时候,英国在除了大明朝以外,其他地方总收入的5倍!
         而且崇祯从安娜口中得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英国人已经开始投入使用蒸汽机。
         这意味着,英国将会开始慢慢从单纯的海外中间商,变成原材料进口商,本国工业化建设,本国商品制造商,然后利用产能对外做商品倾销。
         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英国必将开辟一条殖民主线,去全球各地挖掘原材料。
         毕竟英国本土的资源是有限的。
         这将使欧洲在未来也进入到真正的工业时代。
         世界的发展格局,并非一个人所能决定的。
         当年火药从东方传到欧洲,不是某一个人能阻挡的。
         现在,蒸汽机从东方传到欧洲,也不是某一个人能阻挡的。
         即便是美帝在最强盛的时候,也无法阻止世界其他国家拥有核武器。
         同样的,张凡也不可能凭借他一个人,来阻止欧洲的发展。
         世界正在改变,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面对这样的局面,难道就无可奈何了吗?
         当然不是!
         人类文明的发展,在进入工业时代后,有一个很明显的规律:世界正在相对变小,各地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
         在远古时代,各地几乎全部是隔绝的,欧洲的远古人不会和亚洲的远古人交流。
         到了国家建立后,两河流域的人类同样不会和欧洲、东亚的人交流。
         直到古典帝国诞生后,汉朝开始打通丝绸之路,这个连接是微弱的。
         这种微弱的连接,一直持续到大航海时代之前。
         当海洋被人类解锁之后,世界各地开始逐渐清晰起来。
         当蒸汽机船和火车出现后,人类开始可以花几个月横渡太平洋了。
         而当电报出现后,世界大战变成了现实。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电报,世界大战打得起来吗?
         各国传递一个信息,要个把月,怎么打世界大战?
         个把月还是短的,仅限于欧洲内部各国打。
         如果让欧洲以外的也加入进来,首先军报的传输就没法满足。
         所以说啊,世界一定在慢慢变得相对越来越小。
         工业时代的规则,注定由农业时代的多点中心文明,变成多个边缘弱势文明,围绕一个中心文明旋转的“类太阳系”形态。
         谁能站在这个中心文明的位置呢?
         正统历史上,第一个站在全世界中心文明位置的是英国,第二个是美国,第三个……俺也不知道,俺估计灯塔耗尽,日出东方。
         问题回来了,回到张凡这里。
         简单一句话概括:蒸汽机普及后,各国开始争夺文明中心点。
         通过什么来争夺?
         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二、对外的发展政策。
         基于目前世界格局的改变,以及快速占领文明中心的决心,崇祯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
         是印钞票吗?
         不是!
         是远征吗?
         也不是!
         是扩大基建吗?
         更不是!
         是渣男迎娶在大明耍赖的欧洲妹子!
         这将是一个重要的决定。
         张凡将用最快捷的方式,打通来自西方的情报。
         他这样做,可能存在的后果:
         一、快速了解西方的现状,提前布局,想好更加有效的应对之策,为大明的势力真正发展到西方争取时间。
         二、让安娜更方便打探大明的机密,变相帮助荷兰全面崛起。
         有利有弊。
         但张凡还是决定这样做了。
         在崇祯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这一天,皇帝正式迎娶了安娜·维娅。
         这是第一个进入大明皇帝后宫的欧洲女子。
         这个决定,其实遭到了一部分大臣的反对。
         大臣反对的理由就是这个西方女子的身份过于敏感。
         当然了,一如既往像过去那样,反对无效。
         在接下来的每时每刻,张凡都必须装作很爱很爱安娜的样子。
         例如当天晚上,他就和安娜来了三次。
         和东方女子的细腻、婉约、柔美不一样,安娜的骨架明显更大一些,身上的气味也大有不同。
         反正第二天,崇祯一觉睡到中午,才爬起来去吃中午饭。
         效果当然是立竿见影的。
         当天晚上,安娜就向崇祯透露了更多的信息。
         这些信息让崇祯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他并不是对荷兰的野心感到不可思议,他从来不怀疑资本家对外扩张的野心。
         他是对安娜的真诚感到不可思议。
         安娜主要说了几个核心点:
         一、东印度公司会利用与大明朝的贸易,积累资本,仿造大明朝,建立一套更加强大的海军。
         一旦营收扩大到一定规模,阿姆斯特丹的造船厂内,必将大规模出现军舰。
         同时,也会投入大规模的预算,进入火炮和火枪的研发。
         二、正如崇祯推断的那样,荷兰已经拥有了蒸汽机,荷兰议会和荷兰东西印度公司正计划从非洲、美洲、印度开辟原材料运输线。
         与此同时,在国内开始建造工厂,搭建工业体系。
         三、英国人已经拥有超过100艘远洋级战列舰,英国人准备封锁英吉利海峡,控制大西洋东岸。
         荷兰和英国俨然一副在大西洋争夺海洋霸权的架势。
         两国的军备竞赛,竟然将西班牙和葡萄牙昔日两个强国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四、不止是荷兰,英国、葡萄牙、西班牙、法国,都已经拥有了蒸汽机和飞梭织布机。
         各国仿佛突然之间,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听完安娜说的,崇祯绝对,欧洲发展的,可能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快。
         可能要提前启动《大明专利法》对欧洲进行远程教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