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 第1141章太子的机会
         朱慈烺也没有多问,他递给汪朝阳一壶酒,说道:“来,暖暖身子。”
         “谢殿下。”
         “弟兄们都辛苦了。”
         风雪越来越大,众人推着一车车辎重,往前方缓慢前行。
         朱慈烺说道:“朝阳。”
         “殿下。”
         “这一共来了多少?”
         汪朝阳压低声音说道:“这是一千万两白银。”
         一千万两!
         朱慈烺没想到这一次运来了这么多。
         难怪来的这么慢,原来是如此重要的东西。
         他没有追问,因为汪朝阳必然也不知道朝廷为什么突然之间给前线这么多东西。
         十天后,朱慈烺才抵达了明军的大营。
         接下来几天,李定国一一核实了所有的钱。
         一千万两是什么概念?
         一千万两是沙俄大概10年的税收。
         一千万两,可以买下大半个东欧。
         李定国刚刚检验完回来,在门口看见了朱慈烺。
         “殿下。”
         “李帅。”
         “进去说。”
         李定国给朱慈烺倒了一杯热茶,关切地问道:“吃晚餐了吗?”
         “吃了。”
         “殿下找我有何事?”
         朱慈烺压低声音说道:“朝廷运来了1000万两银子,是用来做什么的?”
         李定国微微一笑,说道:“当然是用来发展这里的。”
         “发展这里?”朱慈烺不太明白。
         “殿下,你难道没有发现,最近一段时间,来了不少大学生吗?”
         “是有这么一回事。”
         “他们大多数是西京大学过来的。”
         “他们来这里做什么,现在在打仗。”
         “都说了,来发展。”
         “李帅,咱们到底要干什么,现在不去打莫斯科,停在这一带,难道要在这里一直停着?”
         “殿下,我们离吐鲁番已经有6000多里,离碎叶城4000里,离突厥斯坦也有3000里,我们走得够远了。”
         “你的意思是?”
         “该停下来整顿整顿。”
         “那为何今年不留在萨马拉?”
         李定国轻描淡写说道:“当然是为了让莫斯科有所反应。”
         朱慈烺立刻明白过来:“为了让沙皇征集大军,消耗他们自己的军粮?”
         “没错,我们只要不断往西,莫斯科就会征调更多军队,莫斯科的军队聚集的越多,他们所消耗的粮食就越多。”
         朱慈烺深吸了一口气,他不得不佩服李定国的头脑。
         李定国其实只比他大8岁而已,今年才29岁。
         “那我们接下来,如何发展?”
         “殿下,这个问题,不应该你问我,应该我问你。”
         “问我?”朱慈烺更加迷糊,“你是统帅。”
         “不,你是大皇子。”
         朱慈烺说道:“我现在只是一个师长,我不能越权,僭越是军中大忌。”
         朱慈烺能说出这番话,说明他的确已经足够成熟、稳重。
         有多少人稍微一有钱就飘?
         更别说那些富二代,他们常年生活在众星捧月中,飘到云端。
         至于很多人一旦手中有了权力,那更是直接上天了。
         而朱慈烺这种,有大皇子身份的人,在军中,从来低调做事,一般不该问的绝对不问。
         今天是实在忍不住了。
         现在的朱慈烺是一个很懂得分寸和边界的人。
         “殿下,你的任命书很快就会到了。”
         “我是任命书?”朱慈烺更加奇怪。
         “我推荐你成为伏尔加河布政使。”
         “伏尔加河布政使?”朱慈烺更加震惊,大明朝没有这个行政区啊!
         “殿下,因为西征所需,现在必须要有一个人出来搞行政和经济建制,将这一代好好发展,与后方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再推进莫斯科,风险会降低很多。”
         “这也是皇帝陛下的意思,最开始我是希望直接打到莫斯科的。”
         “但皇帝陛下的意思是,围攻莫斯科拖不得,但是进军莫斯科,快不得。”
         “这里有吏治经验的就只有殿下您了,朝廷若是从后方再调度官员过来,一是时间来不及,二是磨合期必然也会有诸多问题,所以我向陛下推荐了你。”
         朱慈烺全身一震,他不知道该说什么。
         “所以,殿下,接下来要辛苦你了。”
         朱慈烺知道,这是李定国为自己争取来的机会。
         他感激地看着李定国,一时间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沉默片刻,才说道:“谢谢你。”
         “需要殿下你写一份发展汇报,我会汇报到北京,内阁和军委会联合来做审评。”
         “好,我明天给你。”
         朱慈烺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娜塔莎正在给他烤肉,还为他开了一瓶酒。
         “娜塔莎。”
         “嗯?”
         “在我们来之前,你最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
         “我最喜欢吃羊肉和牛肉,但是太贵了,买不起,所以你们来之前,我最想过的生活就是每天都能吃上牛羊肉。”
         “那其他村民呢?”
         “老实说,我们有时候连最难吃的面包都吃不起,我们真正想要的还是能吃得起面包,如果再有酒和肉,就更好了。”
         朱慈烺想了一会儿,站起来,走出去。
         他去见了一个人。
         谁?
         哈巴罗夫。
         那哥们儿可是在西伯利亚的冻土里种出过粮食的。
         敲了敲门,哈巴罗夫来开了门。
         “殿下,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没事找你喝喝酒。”
         “快里面请。”
         第二天,一份汇总就放在了李定国的桌上。
         朱慈烺的想法其实并不复杂:
         一、种田、狩猎和养殖。
         把第一产业先做下去,解决人们的基本需求。
         二、立法,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立方案,建立治安部门。
         三、教学,不是来了很多大学生么,直接开课。
         四、通商,不是来了1000万两么?直接购买当地农民的粮食、牲畜和猎物,让他们赚到钱。
         使货币在下面流通起来,这样会有更多人愿意种地、狩猎和畜牧。
         有需求就有生产。
         五、等他们手里有钱了,就让大明的商人过来卖东西给他们,让他们买。
         六、培植技术,例如种地、畜牧和狩猎技术,还有采矿技术。
         这些一套全部落下去,保证这一带就成了一个独立的王国了。
         等铁路一打通这里,这里就和后方有了密切联系。
         这里离吐鲁番7000多里,火车10天达到。
         这个速度,这个频率,联动起这里的经济,是完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