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的诡异人生模拟器 > 第829章 进言
         都察院,值房。
         严成锦合上一本疏奏,放在书案上,是绍兴府御史杨弘传回的疏奏。
         “此事,有人禀报内阁吗?”
         方学摇摇头,“下官查了六部和五十寺所进的疏奏,还询问京畿驿站的驿丞,没有从绍兴府来的疏奏。”
         “那就好。”
         这时,小太监满面春风的跑将来,大喜:“大人,太上皇要进您为文华殿大学士,恭喜恭喜呀!您是奴婢见过最有官运的文官。”
         说话时,手已经伸了出来。
         严成锦从袖口中掏出二两银子,文华殿大学士,在内阁中位列第三。
         除了首辅,第二和第六权力没什么区别。
         谢丕茫然的看着严成锦,“大人找下官何事?”
         严成锦把一本册子递给谢丕,“本官要弹劾你爹,你无意见吧?”
         谢丕表情僵硬,“请大人轻点弹。”
         “看在你的份上,轻点就轻点。”就怕你爹连本官的轻轻弹,也接不住,严成锦走去内阁值房。
         此时,内阁小院中。
         李东阳坐在书案旁,左顾右盼,似有话要说,没了首辅,就等同没有了拍板的人。
         但太上皇的册封旨意未下,他又不好厚着脸皮擅作主张,当这临时首辅。
         心知,于乔也有意当内阁首辅,人之常情。
         故而,又低下头去继续阅奏。
         “李公,谢公?”严成锦问道。
         李东阳有些心烦,“你站在这儿干什么,还不去阅奏,本官今日只帮你阅五本。”
         “下官想要弹劾李公。”
         李东阳:“……”
         谢迁抬起头,打趣:“愚弟就说,让你莫帮他阅奏。”
         “还有谢公。”
         谢迁:“……”
         内阁其余三人:“……”
         “你要弹劾何事?可否将疏奏给我等看看?”上前一步,蒋冕的反应就是出事了,此子的弹章不会无的放矢。
         可六部却无人来禀报,严成锦有一条消息来源,都察院。
         崔岩抬眸:“可有本官的弹章?”
         “没有。”
         严成锦本不想给李东阳和谢迁打招呼,可李东阳是他老泰山,不打招呼就出刀,会被文官骂大逆不道,官声就毁了。
         谢迁则是看在谢丕的面子上。
         ……
         东暖阁,
         朱厚照略加思索的翻阅疏奏,扫了一眼旁边蹲在地上的朱载堃,与严方来和朱厚熜玩蛐蛐。
         朕不过下令严查唐宋国的商货,这家伙就三日不来东暖阁。
         老高这狗官当真生气了。
         “方来。”
         严方来从地上来爬起来,小跑走到朱厚照面前,昂着头,大眼睛看着他。
         “新皇?”
         谷大用正想呵斥一声无礼,却见爷不以为意。
         朱厚照饶有兴致:“这三日,你爹在府上干什么?”
         “吃饭,睡觉,抱娘亲。”严方来大眼睛眨了眨,眼神仿佛在说,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你看见了?”
         “嗯。”
         朱厚照想了想,摆摆手,“去玩吧。”
         这时,小太监跑进来,“新皇,严大人要弹劾李公和谢公,往奉天殿去了。”
         ……
         奉天殿,
         太上皇弘治正为难提谁为内阁首辅,谢迁是他亲提的大学士,可李公也有大才。
         听文官打听来的消息,谢公也有意内阁首辅。
         两人齐心协力,互为朝廷效力,若因此事伤了和气,乃朝廷损失。
         “刘公可有什么动静?”
         萧敬道:“刘公说,他也不知要让与谁。”
         看来刘公也很为难,此事会心生嫌隙。
         门监走进来通报一声,旋即,严成锦和内阁几人走进大殿中,看李公和谢公脸上颇为生气,太上皇弘治面露疑惑。
         “有何事,不能明日再议?”
         明日你就要宣布内阁首辅,错过本官再熬十年……严成锦道:“臣要弹劾内阁李公和谢公。”
         太上皇弘治面无表情:“寡人已经敕封你为文华殿大学士了。”
         “臣知道,臣并非是为首辅之位,主要是李公和谢公为百官典范,有不当之处,臣要纠察指正。”
         谢迁和李东阳瞪着双眼,还不知自己为什么被弹劾。
         太上皇弘治打开第一本疏奏。
         李东阳的继室朱氏,借李公名头打点朝中诰命,替成国公府收买南直隶官员,与保国公朱晖争权。
         这应当是成国公任南京守备时,与保国公发生了嫌隙。
         李公想来不知道,太上皇弘治合上一本疏奏,又打开另一本。
         “严卿家,这本弹章上的言辞,当真?”
         “真如明月!字字经得起推敲。”
         谢迁和李东阳咽了口唾沫。
         萧敬将疏奏呈下来。
         诸公一拥上前,终于看清楚了是谢迁的弹章。
         漕运,是沿着河道将南粮运到北方,是最能抽油水的差事。
         平江伯几世督理漕运,自然富可敌国。
         朝廷曾整饬过漕运的钞关,平江伯陈熊却不理会,暗与漕运总理将漕粮折银收取,还附征耗米。
         一石漕粮,收取耗米数升到数斗不等。
         耗米并不在赋税之内。
         百姓的漕运粮食,并不在折银之内,这是效仿朝廷变制。
         漕运总理,监管有凤阳、庐州、扬州、淮安等地,绍兴府权势最盛的是谢府,平江伯陈熊与谢迁素有往来。
         谢迁怒骂:“陈平江真是糊涂!如此大事,竟自作主张,臣以为,治他的罪过不足惜!”
         严成锦见他着急,劝道:“谢公,我等先谈论你的弹章。”
         谢迁面如酱紫:“……”
         崔岩看过来,南直隶的士绅做买卖以家族为基石,开枝散叶,谢迁位极人臣,在南直隶乃名门望族,行事极为方便。
         “臣虽与平江伯交好,却为听他禀报此事。”
         “臣自然相信谢公,万一是平江伯自作主张了呢?”
         “你当本官糊涂,相信本官还弹劾本官?”谢迁想一巴掌呼死这个家伙。
         “……”严成锦。
         朱厚照背负着手,喜滋滋的走进来:“呀,何事大动干戈,老高,你弹劾谢师傅了?”
         谢迁如今对首辅无意,朝廷真查江南谢家,他也不知会查出什么来。
         严成锦提醒:“太上皇?”
         弹劾了两人,若太上皇还不让他入阁,大抵会给李东阳。
         太上皇深吸一口气,转头坐回御座上。
         “都退下,严成锦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