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风起明末 > 第一百九十九章:再越关山!
         “官兵屯驻于宝鸡县内连山结营,设下的营地和当初沔县之时一样棱角众多,相互错开,沿途高坡多设炮台,冲突难过……”
         崇祯十一年,二月二十五日。
         拓养坤带着千名精骑,三千余名马军,两万余名步队抵达了秦州东郊,和李自成带领的主力骑兵成功会师。
         拓养坤此番带来的步队和马军是军中的精锐,饥兵老弱基本都留了成、阶山区之中。
         这两万人的步队都是经过了军阵队列的训练,并非是只知道一窝蜂向前,打起仗来毫无章法的部队。
         李自成带领精骑七千,马军四万,一路辗转,转战千里,也并非是没有伤亡。
         西北寒冷的天气影响的不仅仅是洪承畴所带领的追兵,也给李自成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虽然有从羌人部落换来的裘衣,还有抢掠到的冬装御寒,但还是有不少的人被严寒所影响,很多人就这样倒在了辗转的路上。
         不过在路上也拉了不少的人将队,又招募了不少的羌人,实际上战力不减反增。
         如今李自成麾下有精骑七千,马军三万六千人,羌骑两千,合计有四万五千人。
         算上拓养坤带领的部队,总兵力一共有近七万人。
         七万人看似比起之前要少的多,但是打到现如今能够留下的人都是经历过了不少的战事,都见过了血了,开过了红。
         李自成罩袍束带,头戴范阳笠,骑乘着战马站在一处高坡之上,正观察着周边的局势。
         多年的戎马和征战让李自成养成了谨慎的性格和观察的习惯。
         哪怕是通过侦骑清楚的知晓追击的明军距离他们的距离还有很远,周边的情况也都一清二楚的情况之下,李自成也并没有因此而有半分的懈怠。
         “官兵来的倒是快。”
         李自成冷哼了一声,官兵这一次确实是真的急了,他和洪承畴打了多年的交道,洪承畴没有一次像是现在这般追的紧迫过。
         恐怕是上面下了什么命令,才使得官兵越发的疯狂的起来。
         李自成双目微凝,那些庙堂之上的事情他根本没有任何的渠道可以得知,索性将其抛诸于脑海。
         田见秀禀报的消息相比那庙堂之上的消息现在对于他们来说更为重要。
         在听着周围将校禀报情况的时候,他仍然在注意着周围地域的风吹草动。
         田见秀的禀报让李自成的眉头微微一皱,眼眸之中杀意尽现。
         又是这个陈望……当真……是阴魂不散!
         棱角众多,相互错开,和当初在沔县遇到的情况一般。
         “汉中府是陈望的防区,当初沔县外面的营地就是他的手笔。”
         没有记错的话,之前禀报的时候,孙传庭移师向着西北的平凉府去堵截了他们往北的道路。
         换防之后驻守凤翔府宝鸡的似乎是曹文诏。
         李自成眼眸微微一转,转瞬之间便已经猜到了其中的内情。
         “之前我领兵从文县入川,出乎官兵的意料,洪承畴派曹文诏从略阳一路向南,过七盘关从四川保宁府追击而来。”
         “陈望当时好像也被曹文诏所征召,当初经过绵州的时候,底下人不是说除了大小曹和侯良柱之外还有一营的兵马在东,打的是赤底黑纹旗,这营兵马应当是陈望麾下的汉中军。”
         李自成目光向南,沉声开口。
         南面是连绵起伏和蜿蜒曲折的祁山山脉。
         日近黄昏,红霞似血,染红了天际,也染红了群山。
         远方的赤日红山、青水绿谭尽皆倒映在在李自成的眼眸之中。
         李自成目光深邃,神色暗沉。
         “高杰……陈望……”
         李自成低声念叨了一声,他的声音很轻也很低,哪怕是周围紧随的人都没有听到他在说些什么。
         要说他最恨的人,无疑就是高杰和陈望。
         恨不能食其肉、啖其血、寝其皮……
         李自成神色清冷,紧握着缰绳,因为过于用力,甚至连指关节都开始微微泛白。
         洪承畴带领的官兵主力就在西面两百多里外的宁远县内。
         北面的平凉府是孙传庭带领的秦军和西安卫军。
         东面凤翔府内,现在则是曹文诏带领的大同兵……
         “候良柱是四川总兵如今还在四川,想来如今宝鸡县内设防的官兵应当是大小曹和陈望三营兵马。”
         “曹文诏麾下有三千多人步骑参半,曹变蛟麾下有两千多的骑兵,陈望麾下军兵暂且不知底细,上次在绵州似乎有差不多两三千人……”
         李自成心中思索,眉头微蹙,声音微凝。
         当初在淳化的时候陈望吞了张外嘉麾下九百的辽骑,后来还得了不少的战马,麾下的骑兵应当不少。
         李自成眼眸之中尽是冷意,淳化一战他是真的赔了夫人又折兵,字面意义上的意思。
         当初在三水他灭了张外嘉,缴获了大批的盔甲的金银。
         那些东西本来可以助他一路平步青云,一跃成为和张献忠能够比肩的营首。
         但是淳化的那一把大火,却是将一切都烧的一干二净。
         “平凉府有孙传庭在,凤翔府大小曹、陈望在……”
         拓养坤面色阴沉,心中压抑,无论是去凤翔府还是平凉府他都感觉没有任何的胜算,打不进去。
         孙传庭守着平凉府,侦骑回报其麾下足足有上万的兵马,罗尚文和李遇春两人,还有过天星惠登相那个没骨头的废物也在。
         罗尚文和李遇春两个人都不算差,在官兵之中也算是敢打敢冲的。
         整齐王张胖子就是被罗尚文所杀,李遇春也杀了赛马超马玉还有另外的两名七十二营营首。
         至于凤翔府那边……
         说实话要是打平凉府,可能还有几分胜算。
         但是打凤翔府,拓养坤并不感觉他们有半分的机会。
         凤翔府那边,无论是曹文诏和曹变蛟,还是陈望,都是凶名在外之辈。
         明廷将流寇七十二营分为上中下三大营,各数二十四营按照实力来做排名。
         在流寇之中自然也有相应的排名,同样是上中下三级。
         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这些文官督抚也有排名,不过又是另外的排名,属于各地督抚的排名。
         一般普通的营兵都是算在下级之中,诸如艾万年,刘成功等勇猛善战的则是排在中级,罗尚文和李遇春就是在这个级别。
         而上级者,便是诸如曹文诏、曹变蛟、秦良玉、贺人龙、左良玉这些凶威赫赫,声明在外的将校。
         其中上级之中又细分甲乙两级。
         贺人龙、左良玉、侯良柱、祖宽、左光先、汤九州等一众将校都在乙级之中。
         甲级原先只有三人,排在第一和第二自然是是曹文诏和曹变蛟。
         曹变蛟一般都是跟在曹文诏的身侧,因此名列一起。
         排在第三的人,则是秦良玉。
         秦良玉虽然统共和他们没有打多少场战,但是夔州一战,秦良玉带领着白杆兵一战将流寇杀的胆寒,沿江尽是血水,流血漂橹浮尸数里。
         七十二营至此不敢再犯川东之境,哪怕是当初高迎祥会同张献忠经由郧襄突入汉中府内,大军压境也未有越过盐场半步进入川东
         不过从崇祯九年的七月之后,上甲序列之中便又多了一人。
         而这个人正是陈望……
         名扬淳化,先杀李过,后斩李养纯、林胜泉。
         汉中一战破十万之众,因而名传陕南。
         而后更是在黑水峪一战斩杀了高迎祥……
         陈望也因此被列入了上甲第四,凶名甚至隐隐有压过曹文诏的势头。
         “北有狼,东有虎……”
         拓养坤面色暗沉,无论是往北还是往东都是一场血战,能不能得胜都在两说。
         洪承畴带领着追兵就在其后,一旦不能及时突破,等到洪承畴领兵追来之时,他们就将会成为瓮中之鳖,被包围在绝地之中。
         四周空旷无比,但是拓养坤却是有些胸短气闷,感觉有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向着他们包围而来,正在越缩越紧……
         黑水峪之战的前因后果以及历经过程皆是被详详细细的传播了开来。
         高迎祥身为七十二营的盟主,起义军的领袖,将其斩杀之后,明廷自然要好好利用一番。
         因为高迎祥的身死,各地绝望投降之人不计其数。
         说实话,就是拓养坤自己也是想过了投降。
         拓养坤微微侧目,看向了立在前方不远处的李自成。
         李自成深目如鹰、鼻梁高挺,本身便和高迎祥在相貌之上有着数分的相似。
         原先拓养坤就跟李自成一起行动许久,也算是对于李自成颇为熟悉。
         从去岁会师到现在,李自成的变化极大,从李自成的身上,拓养坤看到了许多高迎祥的影子。
         若非是和李自成完成了会师,而后李自成引领着他们先败孙传庭,一路转进都连战连捷,他恐怕真的就已经是投降……
         拓养坤的眼神再度晦暗了数分,虽然一路连战连捷,但是说实话到了如今,他其实真的已经是有些心灰意冷了。
         在湖广和河南,闯塌天刘国能和张献忠都已经投了降,原本声势浩大的联军现在又再度分散。
         如今整个河南、湖广还有南直隶,没有剩下多少兵马。
         罗汝才还在南阳,左金王贺锦和革里眼贺一龙逃入了英霍山中,余下的人全都是零零散散,很多都已是销声匿迹……
         汉中府那边,混十万马进忠投降,小红狼不知所踪。
         现在偌大的陕西,只剩下了他们这最后的一部人马……
         而现在官兵正从四面八方围剿而来,洪承畴、孙传庭、曹文诏三路近四万的兵马,精兵众多,强将如云。
         官府下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命,征饷二百八十万,征兵十二万。
         这一次他们似乎真的撑不下去了……
         闯王死了、张献忠降了、罗汝才、贺一龙他们又能够撑上多久。
         失败似乎是注定的事情……
         或许投降,也不失为一条出路……
         拓养坤看着站在身前的李自成,心中犹豫,想要开口,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就在这时,李自成的目光却是向着他正好扫来。
         拓养坤神色微变,心中一惊。
         李自成目光凌厉,锋芒毕露,如今的一身气势远非昔日可比,只是一眼便是让他感到了莫大的压力。
         拓养坤的异样被李自成尽收眼底。
         军中低迷的士气还有麾下一众将校心中的想法,其实并没有瞒过李自成的眼睛。
         李自成的目光从身后一众将校的身上一扫而过。
         他早就注意到了他们脸上的犹豫和迟疑。
         如今他在军中正在不断的革新战法,而战法的革新就必须要先完成对于麾下部队的整编。
         驱使饥兵步队围攻,用精骑马军策应的战法,能够打得赢少数的营兵,但是一旦遇到战力较强的官兵就没了办法。
         人数上的优势在很多时候却是成为了劣势。
         这一路上的转进,不仅仅是为了甩开官兵,拖累官兵。
         李自成其实有着更多的考量在其中,到如今对于军中制度的改变,他已经是完成的差不多了。
         如今跟随在他麾下的营首,有祁总管、仁义王、争世王、大天王、拓养坤五人。
         李自成重新编练了军伍,如今隶属在麾下的精骑共有,他自领两千精锐并两千羌骑。
         其余五千精骑被他分做十队,每队五百人。
         李自成将这十队精骑其中的五队交给了拓养坤、祁总管等五名营首统管。
         另外五队则是交给了刘宗敏、高一功、田见秀、刘体纯四名一直跟在他麾下的部将,还有一队则是交给了高应得。
         每队除去精骑之外,还配给三千余名马军。
         每队人马大概都在四千之数,一共有十队,也就是四万兵马,这就是如今李自成麾下的核心力量。
         那些步队饥兵只不过是消耗品,李自成并没有将其算进去。
         步队和饥兵一般都是战时临时分配到各队之中,和以前的处理方式都是一样。
         每两队为一营,设前、后、左、右、中共五营。
         除去这五营之外,李自成还设了由自己独领的一营,称为标营。
         标营用红旗黄纹,李自成将自己的大纛旗改为白鬃大纛银浮屠。
         左营白旗,右营红旗,前营黑旗,后营蓝旗,中营黄旗。
         各营大纛的颜色都与营旗颜色同样。
         李自成收回了目光,重新调转了马头,看向南方。
         北有狼、东有虎,西有追兵,看似无路,但实则光明大道就在眼前。
         此时向南,成、阶山岭之间不过只有数千营兵……
         而在四川省内,那三路驰援成都的川兵应该也已经是散去了大半。
         此时再越关山,突入川北,又有谁能够想到?!
         今天的应该不水了吧,
         这段时间可能真的是脑子烧坏了,昨天脑袋一片空白,连一段完整的话都写不出阿里,今天恢复了些状态,真是坐牢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