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 第四百一十二章 裁军?裁个鸟军,就那小皇帝?
         ------
         嗖
         郓州城,
         豪富之家,
         一只信鸽,刚刚站稳……啪……一枚石子……便……准确无误的,砸中了它的脑袋……
         稀碎,
         然后,
         不远处,便接连响起几声,莺莺燕燕:“官人好厉害啊!”
         “是啊!”
         “官人太厉害了,简直就是……文武全才,天下无敌……”
         郓州城,
         西路厢军,军指挥使,宋山河,宋大指挥使,满意的享受了好几分钟的夸赞,以及,温香软玉,然后才……扭头看向了后方一名大约四十余岁的中年武将,然后……
         微微撇头,
         “去。”
         唤狗一般,
         而,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那名甲胄在身,四十余岁的中年武将,明明是……郓州禁军,太平军指挥使,官位不仅仅与宋山河相同,而且,作为禁军,他要更加尊贵一些,却,真的好似狗腿子一样,连点迟疑都没有,当即便站起来,点头哈腰跑过去,捡起死鸽子,取下小纸条,然后……竟然还细心的在自己的甲胄上擦了擦,然后才双手捧着,小碎步的,捧给了宋山河……
         “念。”
         宋山河头也不抬,
         “是。”
         太平军指挥使,曹勋,曹勋,多少也算名门之后,虽然是旁支的旁支,但是,此时此刻,却犹如奴仆一般,甚至,还专门清了清嗓子,专业无比的念道:“六月十六日,早,官家改为七日一次的大朝会之后的,第三次大朝会,官家一出来便说……”
         “嗯?”
         莫说宋山河了,就是其他那些围坐在桌子旁饮酒作乐的,厢军其他五官,都有些疑惑的看了过来:“为何不念了?”
         曹勋,
         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偷偷看了一眼宋山河,看到宋山河冷冷的瞥了过来,一颤,然后才,小心翼翼道:“信上说,官家准备在禁军中,再择优良,再组一军。”
         沉默!
         旋即……
         “啪!”
         “这鸟人……”有一黑脸汉子,莫说尊重赵时了,就连造反,也是张口就来,看着宋山河道:“哥哥,别犹豫了,咱们这厢军做的,有甚鸟意思?赚金银,不如那禁军,升官还不如那禁军,还不是那大宋小皇帝,不相信咱们这些诏安的吗?既然不相信,咱们怕个鸟,索性就反了……”
         砰砰
         不是宋山河,
         一名大约三十余岁,故作风雅的书生,重重磕着桌面,也不多说,就说一句:“新皇赵时,一个月内,破西夏,治贪官,揍契丹,你要是能做到任意一项,你就去反……”
         黑脸汉子,
         怔住,
         面红耳赤道:“那,那也不能任由这鸟人欺辱啊!”
         “欺辱你什么了?”
         书生狠狠的反驳了一句,然后,多多少少有些担忧的看着宋山河,却还是对黑脸汉子道:“这位新皇,脾性,绝不比老皇帝,老皇帝仁义孱弱,这位却是暴虐成性,三千能破三万军,三万军啊!汝等莫说能做到了,你们敢,老子都能写个服。”
         宋山河一皱眉,
         “当然……”
         那书生,明显是这一伙人里面的智囊,他看出了宋山河已经听进去了,只是有些不高兴,便继续道:“如果那鸟皇帝真要逼咱们,咱们也不惧他就是了,只是,他这不是还没有吗?况且,这些时日,城中不是热闹了很多吗?”
         说起这个,
         哪怕是宋山河,
         也不由的露出了几分微笑,这段时间……城中确实热闹了很多,原因无他……就在前几日,开封府的盛世商城开到了郓州,还有什么皇家水泥厂,玻璃厂,那待遇……莫说寻常百姓,士卒,就连宋山河,也有时候不禁有些羡慕。
         要是,
         能当个车间主任也不错。
         当然,
         只是有些,宋山河作为厢军指挥使,麾下,十余万人,就是死……就是从这儿跳下去,他也绝不可能去给那鸟皇帝,打什么工,但是……
         “就如吴先生所言……”
         宋山河沉默了一下,总结道:“这小皇帝或许只是瞧不上咱们,并没有什么其他企图,咱们不必过激,但是……小皇帝文武双全,显然不可能只是想做一个平庸的地方,咱们……也不能小觑,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
         “况且,”
         “不知为何,”
         “我这心神,总有些不宁,咱们必须要……”
         完全不去隐藏,
         这些人说的这些话,哪怕是在大宋,只要传出去,怎么也是一个惹事生非的罪,但是,不论是宋山河,黑脸汉子,还是那姓吴的书生,这些人议论起来,却是完全不避讳禁军军指挥使曹勋。
         而那
         曹勋,
         恨不能,
         捂住自己耳朵。
         赵时平静的看着资料上,对曹勋的评价,微微皱眉,然后,看向了,被赵祯派来帮自己的张茂则:“这等无能之徒,何以能窃居一军指挥使之位?”
         张茂则,
         尴尬的笑笑,
         不是因为姓曹,曹氏一族,除了曹傅只有少部分人知道贪得无厌,绝大多数曹氏族人其实挺安分守己的,并没有因为曹皇后如今都贵为太后了,就飘成什么样子,况且,曹皇后在此前,也并不太受到赵祯的宠爱。
         只是……
         “此前枢密使是……文官……”
         懂了,
         赵时,
         真的,
         一下子就懂了,还是那点文官在皇帝的默许下,打压的成果,除了边疆哪怕是个傻子也知道,也不敢动之外,基本上,文官对于武将的安排,就突出一个……安全,你有雄心壮志?
         抱歉,
         你不适合当将军,
         你是怂逼?
         太好了,
         指挥使你来。
         这就是大宋孱弱的本质,文官,只要情况允许下,他们是不会允许,类似于秦琼,程咬金那类,牛逼武将存在的,最好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整个大宋,都没什么人能跟他们分庭抗议。
         对此,
         赵时并没有什么立时三刻更改的想法,只要他站的正,随着燕云的收复,这种情况是会不知不觉就改变的,大宋,变成这样的模样,皇帝对武将的提防,其实才是最大的问题,
         毕竟,
         得国不正,
         赵时继续往下看,然后,微微皱眉:“宋……”
         “山河。”
         张茂则急忙补充,然后,又讨好的笑笑,扭头看向身后的侄儿张欢庆,道:“官家,此人张欢庆知道的比老奴清晰一些。”
         赵时,
         点点头,
         这张茂则,还算知进退,固然,他捧的还是自己的侄儿,太监的侄儿,与亲子无异,但是,他能够明白他已经不适合在赵时这里太过露面,这就很不错了,然后,赵时看向张欢庆,张欢庆是个不争不抢的性子,最起码,赵时现在看到的就是一个不争不抢的性子,但是,不争不抢,却又真的安排他做些什么,他又很专业……
         “大家。”
         “宋山河,西路厢军军指挥使,曾经是,一届小吏,后来,升官升不上去,便动了不该动的心思,但是,这个人,却还,真有几分本事,大宋近百年来,他是造……叛……作乱,作乱做的规模最大的,然后被朝廷诏安,诏安后,又短短三年内,便从一名偏将,一路爬到了厢军,军指挥使的位置上。”
         “幕僚姓吴?”
         好强的既视感,
         赵时有些撇嘴的看着宋山河下面,更详细的资料,张欢庆笑道:“是,此前,还有不少人觉得,陛下的水浒,便是以此伙人为原型。”
         赵时摇摇头,
         合上资料,
         轻叩几下:“你是说,此人无法控制?”
         张茂则点点头:“以太上皇之能,六位厢军,军指挥使,只有此人,还有北路陈幸,庆州路方起,三人,无法彻底控制,不过,大宋风调雨顺,官家又已经与杨家,折家建立了关系,此几人,翻不起什么风浪。”
         就三个?
         一共才六个吧!
         赵时幽幽的,看向了,不远处,不去看,就好似不存在的老父亲,老父亲,斜倚着罗汉床,正在一脸苦恼的,味同爵蜡的,嚼着白菜帮子,看到赵时看过来……狠狠的……回瞪了一眼。
         赵时无奈,
         然后,
         正要让张欢庆去召狄青,杨文广,再来商议商议,毕竟,除了他俩,赵宗实,高滔滔,已经先一步摸过去了,然后便听:“官家,狄相公与杨老将军正在请求觐见。”
         “正好。”
         赵时点点头,
         然后,
         一炷香后,
         狄青慢悠悠,慢悠悠,正好跟,急匆匆的杨文广形成对比的走了进来:“官家。”
         “陛下。”
         “嗯。”
         赵时颔首,正要询问他们筹备的怎么扬了,就见,杨文广急忙凑过来,手里拿着厚厚一叠纸张,自从那日商议之后,这已经是又过了十三四天,这十三四天内,杨文广几乎把方方面面都想好了。
         固然,
         赵时也有自己的计划,
         但是,
         他还是先拿过了杨文广的纸张……
         当然,
         赵时也没忘了,摆手道:“给俩位老将军赐座。”
         “谢官家。”
         “谢陛下。”
         然后,
         赵时才拿起杨文广的纸张看了起来,毕竟,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赵时从不觉得自己一个后世来客,就能够碾压这个时代的人,当然,毕竟见过了不一样的风景,后世的经历还是有优势的,只是,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
         赵时便是这样的心态,依旧是认真的看杨文广的计划,
         只是,
         看着,
         看着,
         赵时不由的有点跑偏。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