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二周目女帝:这剧情不对劲! > 第289章 对他不忠的人,朕留着有何用?
         女帝还没有开口,杜文如、崔琰和高顺就被柳呈说得哑口无言。
         然而,让柳呈差点闪了腰的是,女帝竟然答应了三人的请求。
         姜清影拍案而起,装出一副生气的模样。
         “真当朕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吗?”
         众人心中一紧,想要跟着随大流请辞的尚书省剩余几人一时间都不敢开口了。
         其实,他们根本就没有明白杜文如三人为什么请辞。
         但是他们知道随大流不挨揍,跟着一起请辞肯定没错。
         姜清影的目光扫视众人,最终落在了霍鼎文的头上。
         “杜卿的请辞,朕准了。
         命霍鼎文为尚书省尚书令,统领六部!
         苏应杰为尚书省左仆射,王吏为尚书省右仆射。”
         这突如其来的任命,让霍鼎文心中大喜。
         他终于成为霍相了!
         整顿吏治,肃清贪官,实施新政,还天下以清平的愿望,就快要实现了。
         他的心中激情澎湃,仿佛有着无限的力量。
         往日受过的种种委屈,在此刻全部烟消云散。
         一直跟随在霍鼎文身旁的王吏心中也是无限感慨,他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从曾经一名小小的刺史府长史一跃成为了尚书省右仆射。
         苏应杰跪在地上,立即叩首道。
         “谢陛下隆恩!”
         他之前虽然在门下省也是二把手,可是门下省的二把手比起尚书省的二把手还是有差距的。
         霍鼎文和王吏也反应了过来,齐齐恭声道。
         “谢陛下隆恩!”
         一时间,李党众人颇有些人人自危的感觉。
         尚书省一向都是李党的人,现在尚书令外加左右仆射全部换成保皇党。
         让人不由得认为是杜文如惹恼了女帝,这才导致女帝对李党众人下手了。
         心念及此,李党众人更加不敢妄动。
         女帝生怕还有人看不明白,索性直接点透。
         “还有谁想追随李云升尽管开口,朕不需要这种身在大楚心在晋之人!”
         此言一出,李党众人心中也只不过是稍稍松了一口气,心中还是无法确定日后女帝会不会对他们下手。
         而且,他们心中也在权衡利弊。
         眼下,李云升不过是封为了晋王,拥有卫地那么一片小小的地方。
         可是他们如果留在大楚,可是坐拥四国之土地。
         而且,一旦杜文如等人真的走了,那么尚书省必然会空出许多位置。
         到时候,自己定然被提拔。
         这尚书令和左右仆射的位置虽然定了,可是还有六部尚书呢。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没有敢继续开口。
         见状,姜清影冷哼一声,拂袖离开。
         散朝之后,李党众人立即将杜文如三人围了起来。
         “杜相请辞,这可是晋王的意思?”
         他们现在最担心的是,这如果是李云升的意思,那自己就不得不掂量一下两边的分量了。
         显然,女帝是比不上晋王的。
         “这并不是晋王意思,晋王的意思是希望我留下来辅佐陛下。”
         闻言,众人纷纷点头,觉得这才是合情合理之事。
         毕竟,晋王和女帝之间的事情,他们都是知道的。
         晋王即便是走,怎么可能挖女帝的墙角呢。
         “那杜相为何请辞啊?”
         杜文如并没有将心中的想法出来,而是一副不为所动的模样。
         “即便是成为尚书令又如何,我的心永远都是李相的。
         我要去卫地,为将来的大晋王朝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虽然他和崔琰都要请辞,可是两个人的目的却完全不同。
         崔琰是看出了女帝的心思,所以知道不得不请辞。
         同时也有想通过请辞对女帝施压,让女帝知道自己离不开晋王,离不开尚书省的小心思。
         如果能让女帝和晋王和好,那他也是大功一件。
         然而,杜文如想到却是另外一回事。
         他一直希望李云升称帝,在他看来,女帝做这个皇帝根本就是名不副实。
         所有的事情都是李相来做的,结果女帝成了天下共主,凭什么?
         眼下正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如果李党众人都跟着他离开,那么大楚很有可能崩盘。
         到时候,晋王即便是不想称帝也不得不称帝了。
         李云升一统天下,给了他足够的信心,丝毫不怕自己玩脱了。
         即便是大楚真的乱了起来,他相信只要晋王出面,就没有人敢造次。
         当然,这些话他是不能明着说出口的。
         毕竟,他知道晋王碍于女帝,不想称帝。
         所以这件事他只能点到为止,而且是违背了李云升的意思。
         这也是这么多年以来,他第一次没有按照李云升的吩咐去做。
         杜文如和崔琰对视了一眼,皆以为对方是最懂自己的人。
         听完杜文如的话,众人面面相觑,心中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
         回到凤临殿,姜清影并没有直接进入大殿,而是站在大殿门口,望着李府的方向怔怔出神。
         上官轩然站在一旁,忧心忡忡地问道。
         “陛下难道真的要放杜尚书他们离开京师?”
         “腿长在他们的身上,朕就是想留也留不住啊。
         更何况,就算是勉强留住了他们的人,留不住他们的心又有何用?”
         “要不,臣去求求李、晋王?”
         闻言,姜清影立即横眉冷对。
         “怎么,没了他朕难道就寸步难行?”
         女帝冷哼一声,继续说道。
         “之前一直想铲除李党都没机会下手,现在这些人自愿离开,正合朕意。”
         闻言,上官轩然哪里还敢再提什么求李云升。
         ……
         翌日,上官轩然抱着一沓奏折走到了女帝身旁。
         “陛下,这是朝臣们今日的奏折。”
         她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
         “其中,大部分都是请辞的。”
         “哦?”
         姜清影也没有去看那些奏折,反而吩咐道。
         “你统计一下,李党之人还有谁没有请辞。
         李云升一旦离京,这些人还不递交请辞的折子,就找出他们的把柄,全部罢免。”
         闻言,上官轩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陛下,万万不能啊!
         李党之人众多,若是全部把他们清除,大楚的政务便会无人处理。
         现在天下初定,正是用人之际,还请陛下三思。”
         姜清影喃喃道。
         “对他不忠的人,朕留着有什么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