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夺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 第611章:深入了解派遣工就业情况!
         杨铭继续往前面走去。
         十月份的羊城,下午阳光还是毒辣。
         杨铭看到一些工人汗流浃背在那干活。
         他注意到那些工人看到杨铭一行人到来的时候,都有停下来,正是一位戴着红色安全帽的管理层去叫那些人停下来的。
         杨铭只是知道,亚洲高速公路方面的工人是国内提供的,但是,具体和那些工人签的合同是什么,杨铭也不清楚。
         他看到一位戴着蓝色安全帽的年轻人,还在那里开着叉车,不时把远处的青州英泥叉到搅拌机附近。
         杨铭看到这个年轻人,先是和旁边的戴着白色安全帽的男子说道:“他是谁?怎么别人都休息了,他还在干活?”
         白色安全帽的男子问了一位戴着红色安全帽的男子。
         “老板,他是我们这里一位负责叉车的工人,叫陈志达。”
         陈志达?
         立志发达?
         杨铭知道这个时代国内许多人取的名字和香江那边人起得名字不一样。
         特别是不同时代的人起得名字都是很有特色的。
         像张国华等人,一听就知道是哪个时代的。
         “你去把陈志达叫过来。”
         “是,老板。”
         那位戴着红色安全帽的中年男子先是去把叉车上的陈志达叫停。
         陈志达从叉车上跳下来。
         此时,陈志达也不知道是因为穿着制服太厚,还是天气太热,也是汗流浃背。
         “主任,什么事?”陈志达问道。
         “香江来的杨先生想见见你,记住我刚刚和你说的话。”
         杨先生要见他?
         陈志达很惊讶,又有些害怕。
         杨先生何许人物?
         他记得看到过一些国内的报刊,知道陈先生是香江首富,还是华人首富,甚至,这一条高速公路就是杨先生的帝国集团投资的。
         陈志达有些害怕往杨先生那边过去。
         陈志达是农村出来的,本身就是属于有些内向的一类人,他刚开始出到大城市的时候,一开始很不适应,慢慢和别人交流多了,他才适应下来。
         此时,杨铭在那的时候,阿珠已经拧开一瓶水递给杨铭喝。
         这一瓶矿泉水,正是杨铭在老家万绿湖投资的瓶装矿泉水。
         万绿湖水。
         “杨先生,我把陈志达喊来了。”白色安全帽的中年男子说道。
         “你叫陈志达?”
         杨铭问道。
         “是,是的。”
         陈志达有些不好意思,他根本就没有这种大人物说过话。
         “让他擦擦汗。”
         那位戴着红色安全帽的中年男子急忙把手巾拿来给陈志达,陈志达擦汗后,站在一旁还是显得很不好意思。
         “阿珠拿一瓶水给他喝。”
         阿珠过去拿水过来的时候,戴着红色安全帽的中年男子急忙替阿珠拿过去递给陈志达。
         陈志达拿到那瓶水,不知道是不好意思还是什么。
         红色安全帽的中年男子说道:“还不谢谢杨先生?”
         平常他们哪有喝得起这种矿泉水,都是自己烧水喝的。
         “谢谢杨先生。”
         “陈志达,你老家哪里的?”
         “杨先生,我,我老家石角的。”
         石角?
         杨铭不知道哪里?
         等到陈志达说了他老家廉城的时候,杨铭一时之间还真的不知道在哪。
         旁边白色中年男子说出来:“老板,陈志达老家应该是粤西那边的,我记得我们招的很多工人就是粤西那边,据说粤西是人口大市,劳务输出很多,那边劳动力很充足。”
         粤西?
         “是湛城那边?”
         “是的。”
         你要说廉城,杨铭一时之间没有想起来,你要说湛城,杨铭仔细看过很多次粤省的地图,他还是知道的。
         尽管现在粤省行政区域还在变化当中。
         “什么时候来这里工作的?”
         杨铭又问道。
         陈志达看向那位红色安全帽男子。
         红色安全帽中年男子把目光看向远处。
         “你不用看别人,和我说就行。当然,我想听真话。”
         “陈先生,我去年十一月份来的。”
         陈志达开始在那说起廉城劳动局替帝国集团招聘派遣工的事。
         杨铭算是明白了。
         现在国内确实没有什么工作,那些国企,都是大城市的人才有,像陈志达这种来自农村的,如果没有继续读书,那么只能在家里务农,是没有什么收入。
         但是,现在出来打工则是不一样。
         至于是不是派遣工的事,杨铭知道,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即使是后来发展了三四十年,国内还是那样。
         为什么帝国集团没有直接和那些工人直接签合同?
         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为帝国集团自己不可能亲自招聘工人,都是国内替帝国集团旗下集团公司招聘好的,也就出现了派遣工。
         即使是现在的派遣工,杨铭也知道,还不一定有足够的就业岗位,因为单是粤省的劳动力可能就不少,还有国内那么大的省份,劳动力真的很多。
         “你是说你们到羊城统一学习和培训,还通过考试?”
         “是的,我们上万人一起考试,最后三千人合格的留下来。”
         杨铭是真的没想到,这些还要考试。
         杨铭知道,像叉车这些,本来就是要考试的,不像考驾照那样困难,但是,不考试怎么知道有没有会开叉车呢?
         “那些没有通过考试的分去哪里了?”杨铭问旁边一个人问道。
         “老板,那些人有些自己放弃回老家了,或者去找其他工作了,还有的也留下来做其他工作的。”
         杨铭点点头。
         “你现在工资多少?”
         这个工资的事,杨铭不知道。他只是知道现在国内工资很低,从那些国企工资就知道了。
         “一开始是20元一个月,后来考试通过分配来开叉车是30元一个月。”
         现在国内30元一个月的工资,还算是不错了。
         “不过,每个月有五块钱是扣掉的。”
         每个月扣掉五块钱?
         这又是怎么回事?
         “这是怎么回事?”
         “老板,这不是我们的事,是他们当地劳动局要求的,听说是作为这些工人以后退休发放退休金的。”
         以后退休发放的退休金?
         问题是现在国内并没有这个养老保险制度。
         可能是帝国集团某个管理层提出的建议,因为香江那边是有这方面的制度的,包括养老和医疗方面的。
         当地劳动局就把五块钱拿出来,作为这些人的退休金。
         一个人五块钱看似不多。
         但是,一年下来就是60元,相当于现在这些工人两个月,甚至三个月的工资了。
         一个县城那么多派遣工的情况下,也是一大笔钱了。
         如果处理不当,到时这些人的辛苦钱还不知道会是如何。
         杨铭觉得,可以和相关的人提醒一声。
         第三章!
         求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