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331章 孤军留守
         第331章孤军留守
         醒来的时候,发现她正睁着水杏大眼一直在看着他。
         “早啊。”
         “啊,早。”见他醒来,她还有些慌乱。
         武怀玉看着已经卸去妆扮的段婉,也不是头次这么清晰的打量她,昨晚盛妆时很美丽,今早还没妆扮时则还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感。
         “眼睛有点肿,昨晚没睡好吗?”
         武怀玉昨天忙完军务,回来又应酬宾客,还陪着喝了不少酒,回到青庐里完成那重要仪式后,倒是很快呼呼大睡,一觉到了此时天亮。
         段婉昨夜几乎一夜没睡。
         人生最重要的时刻,与她曾梦想过的场景有许多不同。
         她曾想过自己大婚的场景,比如在青庐帐里与丈夫对诗、饮交杯酒,甚至说些情意绵绵的话儿。
         可昨晚武怀玉醉熏熏的,哪有情诗、情话,甚至就连那重要时刻,都显得有些粗鲁和直接,事后也没什么温存。
         “还好。”
         虽已有过肌肤之亲,可段婉却还是觉得武怀玉有些陌生。
         早上的他似乎变的温柔许多,相比昨晚醉熏熏带着点粗暴有很大不同。
         怀玉也没急着起来。
         两人就躺在帐中,各自侧身相对。
         她有些害羞和不自然。
         武怀玉给她讲了两个小笑话,于是气氛变的自然许多,她笑起来挺好看的。
         怀玉很会聊天,又会夸赞,甚至还特意给段婉吟了两首情意绵绵的诗。
         “这两首诗情意绵绵,与阿郎边塞诗大不相同,以往没听过呢。”
         “为你新作。”
         段婉听了心里甜如蜜,眉毛都笑弯了。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身在塞外,倒也不用早起拜姑舅。
         两人越聊越开心,尤其是段婉,本来昨夜一晚没睡,患得患失,甚至有些失落,可早上武怀玉这番聊,倒让她欢笑连连心里甜如蜜。
         直到聊的她肚子发出咕咕的响声,她才脸上飞红十分不好意思。
         “哎呀,现在什么时候了。”
         “日上三竿了。”怀玉笑着起身,两人这一聊就聊了一个多时辰,都快中午了,“你想吃点什么,我亲自给你弄?”
         “阿郎,我去给你备早餐。”她赶紧要起身,结果一起身却哎呀一声。
         “还是我去吧。”怀玉笑道。
         段婉羞的满脸通红。
         武怀玉洗漱过后,端来了早点,厨房早就弄好了早点,倒不需要他亲自动手,早餐很丰富。
         段婉也已经起来沐浴更衣过,还描眉画唇画了个薄妆。
         两人到厅上吃早餐。
         这小院里下人一一过来拜见,这些都是段婉陪嫁的奴仆佣人,段公子虽说寄人篱下,但这些年确实攒下了很多钱。
         嫁这个妹妹给武怀玉,更是下了血本,置办的嫁妆数百万钱,一点不比武怀玉娶的其它妻媵们带的少。
         不过武怀玉倒不在意这些。
         早餐吃过,段慎也来了。
         满脸笑嬉嬉的来打招呼,见妹妹粉面含春,看着怀玉的目光满是柔情,也是长松口气,这世上他最牵挂的就是这小妹了。
         “时间不早,我得回军营去了。”
         “晚上回来么?”段婉一脸期盼。
         “嗯,回来,你在家好好休息。”
         武怀玉和段慎一起出门回营。
         “过几天你安排人送七娘去盐州,这里也诸多不便,”
         “好。”段慎也挺直接。
         回到军营,武怀玉还特意给杨恭仁等将帅们送去喜糖,段慎为他准备的,有冰糖、砂糖也有饴糖,那冰糖、砂糖还都是天竺商人贩来,价格很贵,在长安都属于权贵们的奢侈品,弄到塞上来更贵。
         几道行军总管们吃着糖,对怀玉说着恭喜的话。
         段七娘是武怀玉纳的第四个媵。
         不算那些侍婢家伎,武怀玉现在有一妻四媵五妾,这次出塞,在灵州纳了曹家的曹十三娘为第五妾,现在又纳了段德操侄孙女为第四媵。
         连杨恭仁都挺羡慕武怀玉的,年轻人就是好,有干劲。
         领兵出长安,这是立功纳美,尽享成功。
         他们这些老头子,只能看着了,没那精力了。
         “我们正商量该撤军了。”
         杨恭仁道。
         此次夏季攻势,以朔方和灵武两道兵马为主,又有延绥、邠庆、原会三道协助出兵,出动的兵马也有五万多人。
         但柴绍他们还没出动,一开始就只是计划劫掠疲敌,没做过要攻坚灭梁的打算。
         现在算算时间,从端午出兵到现在进入七月,也转眼两个月了,唐军取的进展还是非常不错的。
         唐军对梁师都控制的夏、绥、银三州,几乎是整个犁了一遍。
         虽说不攻城,可许多小堡小寨,都还是被迫降唐。
         梁师都自己搞坚壁清野,更是自杀式的防守。
         这次进攻朔方,到现在统计的战果是获人口五万余,牲畜数十万。
         更毁其庄稼。
         梁师都龟缩不出,守着那些城堡也没用,唐军此时撤退,这伪梁也是元气大伤,彻底伤筋动骨了。
         “用兵之术,攻城最下,必不得已,然后用之。
         今梁贼惧而坚守,如今外无所掠,可以退兵了。若再顿兵坚城之下,毫无益处,食尽兵疲,进退无地,反倒危险,不如收兵。”
         此次朝廷发兵五道,杨恭仁虽仅是灵武道的总管,但他不论资历还是能力、官阶都较高,所以皇帝也有旨令,五道大军,以杨恭仁为主。
         杨此时要撤兵,也都是计划之内的事。
         乡野也都抢掠过了,能带走的人、畜、粮都搬走了,带不走的也村庄房屋都毁了,甚至许多投降的城堡也都破坏了,水渠和庄稼也都毁坏了。
         任务已经完成,可以撤退了。
         段德操、段纶、李脩行、樊兴四总管也同意撤兵。
         朔方城还是很坚固高大的,特别是这次梁师都虽胆怯不战,但这也使的梁国的有生力量都保存了。
         段德操曾经是攻下过朔方的外城和东城的,但那也是当初他诱梁军在外围野战,击溃其主力,趁梁国其它兵马来不及赶到的情况下,杀到了朔方城,而梁师都当时手中兵力不多,于是也主动放弃了外城和东城,孤守西城,最后坚守到了突厥援军到来,段德操也只得撤兵。
         “那就分道撤兵?”
         武怀玉想了想还是站出来道,“有个情况要通报给诸位,目前我的人潜伏朔方城中,用离间计让梁师都杀了李正宝后,现在还在努力策反梁洛仁中,目前已经有些进展,但还需要时间。
         如果能成功策反梁洛仁,那到时则有可能拿下朔方城。”
         “有几分把握?”杨恭仁问。
         “这不还不好说,我觉得机会应当有。”怀玉道。
         段德操捋须,“我觉得梁师都刚经历了李正宝一事,只怕会越发小心谨慎,梁洛仁就算能被策反,可他想要在朔方城兵变夺城,只怕很难。
         而且我们现在大军不可能继续待在这,每一日都要消耗大量粮草,如今夏季酷暑炎热,人马也难耐。”
         李脩行也不愿意继续逗留。
         几万大军等一个不确定的结果,不合适,主要还是消耗的粮草太多。
         继续留下去,得开始从内地后方转运粮草过来,现在又热,十分不易。
         而且今年山东大旱,据说夏粮基本绝收,朝廷都已经下旨,免除山东诸州的赋税。
         所以现在朔方这边,见好就收,达成预定目标就可以撤退了。
         至于说策反梁洛仁这事,可以继续进行,真要是成功了,到时让梁洛仁率众投降,或是朝廷再出兵来接应也行。
         段纶、樊兴的意见也差不多。
         五路大军任务完成,不能再继续逗留了。
         否则要不了多久,唐军就要出现粮食供应问题。
         五位总管,都建议现在就撤。
         武怀玉想了想,“要不我们盐州军殿后,最后撤退?我们既可以殿后掩护,也还可以再等等看,若有机会自是更好,没机会,我们最后走也没关系,反正盐州就在隔壁。”
         段德操道,“还是我来殿后吧,我是夏州都督,这是我的地盘。”
         “我计划是只留盐州精骑千殿后,其余步兵都先撤,段都督也不必留下,”
         经过一番商议。
         最后五位总管,都同意长史武怀玉率轻骑殿后,再等等看。
         不过杨恭仁和段德操都特意从灵、夏军中给他拔一千精骑。
         于是武怀玉便有三千精骑,另外还有三百平罗艺时收编的三百幽州突骑具装甲骑。
         三千三百骑留下。
         其余各军陆续班师返回本道。
         杨恭仁给武怀玉半个月时间,若是半月内还没机会,便赶紧撤离。
         盐州司马苏烈、夏州都督府司马刘兰成、新任庆州都督府司马崔义玄协助。
         军议结束。
         杨恭仁等立马发布了撤退的命令。
         虽然他们给武怀玉留了人马,但也再三叮嘱一定要小心谨慎,可不能此次行动一路顺利,最后他带三千三骑兵翻船。
         好在武怀玉有着不错的战绩,又有苏烈、刘兰成、崔义玄三位久经战阵的老将辅佐,否则他们还真不敢让武怀玉留下。
         “他有几分把握?”
         苏烈问。
         “把握很大。”
         苏烈兴奋的挥拳,“我相信你。”
         “崔义玄有没有跟师兄提起崔苏联姻之事?”
         崔义玄爵封青丘县公,当年投过李密,由左司郎中调任庆州都督府司马,接替丘行恭来的,这人也是清河崔氏,不过跟要把崔氏养女嫁给苏烈嫡长子的崔善为同出一族却不是一房。
         崔善为是郑州房,崔义玄是鄢陵房。
         “那个事情我正要跟二郎你说,之前崔善为想要让我家大郎娶已故崔善福的养女,我按二郎说的,跟崔家说大郎早订过婚,崔家也就没了回信。
         这次崔义玄来,却是捎了崔善为的话,说先前没弄清楚,贸然提了那亲事十分抱歉。”
         陕州刺史崔善为估计是看到如今苏烈跟李靖、武怀玉关系近,这一次又立下不少新功,得到皇帝特别赏识,于是见风使舵,不仅没怪罪苏烈不识抬举,反而主动认了个错,接着又提出把崔善福的养女嫁给苏烈庶出的老三。
         同时,还提出苏烈嫡长女,嫁给崔义玄的长子崔神基。
         一桩好事,便成两桩好事。
         清河崔氏两房跟苏烈联姻。
         这是非常给面子,不过在武怀玉看来,只能说崔善为和崔义玄他们都消息灵通,眼光也较独到,见到苏烈已经起来了,便马上能够弥补。
         把个仇敌变成自家姻亲。
         崔善福早逝,崔义玄在鄢陵房中也不是大支,但毕竟他们也都属于清河崔氏家族。
         “师兄怎么考虑的?”
         “我觉得崔氏挺给面子,很有诚意。”堂堂未来战神苏定方也被崔氏这大方举动给弄的有点受宠若惊了。
         嫡长子娶崔家养女,他是有些不愿意,可如果让庶子娶清河崔氏养女,嫡女嫁清河崔氏嫡子,这怎么看都是他苏家高樊了啊。
         名门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战神也不能免俗。
         “既然如此,那答应便是。”怀玉笑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