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 > 第一百五十二章 林公问仙
         第一百五十二章林公问仙
         林多猎吓坏了。
         自从他飨食乡民香火,作了鬼仙之后,在乡里盘踞也有十余载。
         除了他之外,始终不曾瞧见过其他鬼仙。
         虽说神偶一般由大户人家、或多户联合供奉,所食香火有限。
         但好歹也算是入了籍的鬼修,自称一句“鬼仙”毫不为过。
         因此偶尔遇到黄冠佛子,也基本不会喊打喊杀。
         谁能想到,今儿竟发现主神爷神像附了灵?
         天知道,他见到主神爷时,那如遭雷殛的诚惶诚恐!
         这就好像乡村野夫无意捡了张师爷任命书,走马上任之际,才发现县衙空空如也,只有他这一位“三不管的摇头老爷”。
         逍遥快活十余载,突然发现县令老爷摆着官轿,浩浩汤汤而来。
         这其中滋味,简直令人战战兢兢。
         ……
         且说林多猎登高履危,惴惴不安;
         瞧着林多猎这毕恭毕敬姿态的扶鸾老道,却愈发放松。
         “堂下何人,何籍何贯?又如何得了乡民供奉?”
         扶鸾老道开口问道。
         心想,祖师爷既然任命贫道为主神爷,那便是师出有名,瞧眼前这位鬼仙打扮,估摸是乡野猎户出身,做了什么善事,得民供奉,这才飨食香火。
         不录仙籍,实属正常。
         “回主神爷的话,草民乃半岭山马头溪猎户,因进山搜寻失踪孩童,偶遇猛虎,与之搏杀而死,侥幸得乡民供奉,封了个‘林公’谥号,这才享十三户村民香火至今。”
         扶鸾老道颔首,林多猎所言果然与他所猜,相差无几。
         这与其说是他聪慧;
         不如说是人老成精,见多识广罢了!
         “倒是对得起‘公’字!”
         扶鸾老道颔首,又恭敬拱手朝天一拜,道:
         “贫道得祖师爷法旨,降临宝地,巡境乡里,扫荡厌秽,祛病消灾。初来乍到,不甚了解,尔既为乡民册封鬼吏,且与贫道说说这里的乡土人情。”
         这话与其说是炫耀上头有人,不如说是展示身份。
         毕竟他初来乍到,想来这位林公也多有疑虑,以后难免共事,自然提前打好关系。
         当然了,扶鸾老道人老成精,言辞颇多讲究。
         他自称是领了祖师爷法旨,又言林公乃乡民册封,其中细节差距,值得细品。
         只是不知这林公能不能品出暗示来?
         “是!”
         林公闻言心头剧震,祖师爷法旨?这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神话传说都是真的?
         他心中思绪迸发,眼下不敢质疑,连忙介绍起半岭山一带风土人情。
         其中,着重介绍一下游神之俗。
         去繁化简而言,游神一般由“主神”和“神将”构成。
         主神,多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神将,则多是历史名人,或者类似林公这类民间英雄,一些地方甚至连猫狗,也会在机缘巧合下,得到供奉,成为灵狗灵猫。
         神将大多没有祠堂供奉香火。
         一般由大户人家出资供奉,或多户人家乃至一个村子,联合起来供奉。
         因此神将多随村落兴衰更替。
         香火断绝者,比比皆是。
         偶尔也会冒出新的神将,诸如林公。
         这也是他还能以鬼仙身份现身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祠外社戏走到尾声之时,林公也基本将半岭山一带习俗介绍个七七八八。
         瞧着扶鸾老道颇为和善模样,他鼓起胆气:
         “主神爷,草民幸得乡民香火,成了鬼仙之后,一直不曾瞧见主神爷下凡,更不见其他神兵神将出没,敢问这是什么原因?”
         扶鸾老道闻言满心茫然,更生惊愕。
         一直不曾瞧见主神爷下凡……这么说,贫道乃是这半岭山十余年间第一位主神爷?
         难不成贫道猜测是对的?
         主神爷,乃是官位,而非私名?
         恐怕是的,也只有这个解释,才能说得通他为何能够飨食香火。
         想到这个可能,扶鸾老道愈发心潮澎湃。
         如果主神爷是官位,能够委任主神爷的祖师爷,又是何等仙籍?
         这岂不是说,从此以后,扶鸾观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未来仙籍名册之上,也将拥有玄云、望生的一席之地?
         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是官位,那为何迟迟无人就职呢?
         联想人间朝廷,激动不已的扶鸾老道,隐隐有了几个猜测。
         要么,天庭式微,无力派仙管辖;
         要么,天庭无人可用。
         联想到祖师爷命他“若遇疾病或邪祟,颂吾名号”的吩咐,扶鸾老道心中隐隐有了结果。
         若问原因,恐怕两者皆有,更多的是无人可用。
         一介乡民供奉的主神爷,都得需要祛疫之能,真不敢想象,上面神仙,又需要何等神通!!!
         “林公以为原因何在?”
         心中思忖时,扶鸾老道随口反问道。
         老马识途,人老识理。
         面对林公问询,他虽然不知,也不敢随意回答,却毫不胆怯。
         谁规定有问必须得答?
         玄云问他稀奇古怪问题多着去了。
         他要是都能回答上来,估计早就做祖成仙去了。
         但这依旧不影响他教导玄云。
         “这……那草民便斗胆一言了!”
         林公心想,这极有可能是主神爷考教他的悟性,连忙打起精神,回道:“敢问可是因为草民乃乡民册封,故而无缘仙籍?”
         说着,打眼瞄了一眼扶鸾老道,见他不言不语,咬牙又道:“亦或者是草民不得正法之故?”
         扶鸾老道伸手抚须,眯着眼睛,依旧不答。
         林公咬牙又道:“草民听闻‘正法治化,不枉人民,亦足功感上天!’敢问可是草民无功无德,又不曾施教乡里,这才郁郁人间?”
         扶鸾老道轻轻颔首:“倒有几分悟性,可惜……”
         林公头皮一麻,连忙拱手:“主神爷,可惜什么?”
         “时辰已到,贫道还要回去复命,若有机缘,再坐而论道!”
         扶鸾老道不答,身影逐渐淡去,只余一句劝人向善之言,袅袅而来:
         “消伏奸凶,三界证度,行善积德,善莫大焉!”
         声落,主神爷神像似生泉眼,鲸吞乡祠香火,弹指消失得无影无踪。
         “草民林多猎,恭送主神爷!”
         林公见状骇然失色,连忙叩拜,大声恭送,生怕扶鸾老道听不到。
         好一会儿,再抬头,乡祠干干净净。
         唯有主神爷神像,面目肃然,不怒自威,仿佛音影尤在,令人心旌摇曳,久久不能平静。
         (本章完)